九月,又是一年開學季。轉(zhuǎn)眼之間,愉快的暑假過去了,你又一次背起書包,重返校園,開始嶄新的學校生活。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yōu)槭裁匆蠈W呢?上學這件事,是大人的期盼與要求,還是你的興趣使然?這么一想,你是不是覺得這個問題還蠻重要的……
別說,還真有一位大作家,他在他的書里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本書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在自己的樹下》。
現(xiàn)在,我們來打開它吧。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譯者:秦嵐、劉曉峰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大江健三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名日本作家,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对谧约旱臉湎隆肥撬囊槐旧⑽募骷乙宰约旱耐杲?jīng)歷為題材,融入對少年時代的回憶以及對人生的持續(xù)思考,用質(zhì)樸的筆法為孩子解答許多人生疑問。
如果想快速了解《在自己的樹下》這本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看一看目錄,這些標題立刻會帶你進入大江健三郎的答疑時間:“你是怎么生活過來的?”“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在某所中學講課”“我的學習方法”“孩子永遠可以重新開始”……
是的,用大江先生的話說,這一組文章就是“為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們寫的東西”,他以生存、學習、逃跑、感悟等作為不同主題——某些主題還是相當沉重的——與同學齡的孩子進行平等交流。雖然他是這么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但在書里,他就是一位朋友,與我們的同學、家長、老師和所有愛著我們的人沒有二致的親切的朋友。因為,他在童年和少年時代也有著和我們相似的思考和追求;他走上社會后也有著和我們相似的迷茫和挫折。所以,他所講的這些話題,以及對這些話題的闡述與解釋,都能吸引著我們,讓我們從中得到很多啟發(fā)。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就是書里的第一篇《孩子為什么一定要上學?》
孩子為什么一定要上學?如果由你來回答,你會怎么說?大江健三郎說截止到他寫文章的時候,對這個問題有過兩次認真的思考,十分幸運的是最終都得到了很好的答案。這兩次思考,一次與大江本人直接相關,還有一次是受了他兒子的啟發(fā)。簡單點說,大江先生所給出的答案是,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社會化成長,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深刻地了解自己,與他人交流”,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掌握更多交流工具——語文、科學、算術、音樂,還有外語等等,“為了學習這些,無論是什么時代,孩子都是要去上學的。我認定了。”
聽上去特別簡單,好像都沒什么深刻的東西,其實,大江先生思考這件事的兩個時間點都是極其險要的:一次是在他自己的生死關頭,另一次是關于他兒子的思考,他的兒子天生腦組織受損,智力發(fā)展遲緩,也正因如此,大江對孩子為何要上學的觀察,更加讓我們信服與感動。
除了這個問題,大江先生所談論的其他問題也同樣真實且深刻,比如我也很喜歡的《抄寫文章的童年》一篇。他所說的絕不僅僅是“抄寫文章”這樣一件事,而是透過對童年學習的追憶,談到了童年學習的經(jīng)歷,這些經(jīng)歷帶給他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與恰當?shù)膶W習方法。最終,學習開啟了他的文學人生。也正因如此,很多年以后,他回想起來反而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幸運的少年”。
這本書為什么叫做《在自己的樹下》呢?原來這是來自大江的祖母。祖母給他講的故事中,有一個叫“自己的樹”:山谷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棵屬于自己的樹,人的靈魂從“自己的樹”的根中出來,鉆到剛剛降生的孩子的身體里,而人死后,靈魂又返回到樹根里。聰明的靈魂會記住自己是從哪棵樹來的……但不可以說……如果進了林子,無意中站到“自己的樹”下,年長的自己會和年幼的自己相遇,那時候,年幼的自己會問年長的自己,“你是怎么活過來的?有沒有像樹一樣筆直地向上生長?”這個故事深深地刻在了大江的腦海里,成了大江理解人生和鍛造人格的一把鑰匙,也希望它成為你思考人生的一個參照。
好吧,那就祝福背著書包重返學校的你,祝福你也能在“自己的樹”下,像樹一樣筆直地生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 冷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