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伯高
摘 要:高校排球課教學應該緊跟新課改要求,大膽變革,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領會教學法從大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客觀需求出發(f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對課程的理解,為排球教學改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和思路。本文以領會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實際效果為研究內容,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本科兩個平行班級為研究對象,通過走訪調研、實地實驗,實證分析了領會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排球 領會教學法 學生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a)-0121-02
排球是一項比較受大學生歡迎的集體運動項目,在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均衡發(fā)展中具有顯著的實效性。對于大學生而言,更好地享受排球運動強身健心的實際效果,就必須讓他們領會排球運動的魅力。傳統(tǒng)排球教學存在理念守舊、模式單一的弊端,教學方法在靈活性和實效性上有所欠缺,亟需變革和創(chuàng)新[1]。領會教學法作為一種更重視實效性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讓學生享受排球運動、愛上排球運動為前提,更容易取得教學實效性。本文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為研究對象,在相關的實證研究中,探討了領會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1 領會教學法的內涵和應用優(yōu)勢
領會教學法是專門針對球類教學設計的方法體系,其目的是為了打破傳統(tǒng)球類教學中學生興趣低下、積極性不高的局面,以提高學生動作技術的掌握水平,強化他們的實戰(zhàn)能力。傳統(tǒng)的球類運動教學法過于強調技術教學,以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學程序先從局部開始,再逐步過渡到整體[2]。教師往往主導了課程的進程,對教學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學生由于處于被動學習和接受的地位而對課程學習興趣不高,最終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領會教學法是對多種現代教育理論在球類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通過對“建構主義”“動力系統(tǒng)理論”等理論的融合運用而衍生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教學方法。領會教學法另辟蹊徑,從教學的整體性入手,以學生對球類項目的理解為著眼點,以培養(yǎng)學生對球類運動的正確認知和強烈興趣為核心,重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技戰(zhàn)術的戰(zhàn)術意識和瞬時決斷能力,最終達成提高學生技術能力的教學目的[3]。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領會教學法凸顯了以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從學生的興趣和教學的整體需求切入,有利于提升學生熱愛排球、參與排球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先認可排球課程,其后才能有效掌握技戰(zhàn)術,打造真正高效的排球課堂。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大二年級兩個平行教學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更準確地反映領會教學法在大學生排球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效用,筆者采取了對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經過事先精心的調查和篩選,選擇這兩個學生心理素質和排球基本技術水平相當的班級為考察對象,其中一個班級為實驗班,學生總數為34人,一個班級為對照班,學生總數為36人。
2.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研究是在查閱大量有關學校體育課程建設、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以及高校排球教學文獻資料基礎上展開的,內容囊括了運動學、體育學、心理學、統(tǒng)計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交叉內容[2]。(2)對比試驗法:對參與本研究調研的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兩個大二班級學生,前16學時的排球教學都采用本校常規(guī)教學方法,以使兩個班級學生排球基本技術更好地保持在相同水平線上,后16個學時排球教學則進行差異化設計,實驗班學生采用領會教學法,對照班學生則仍然不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做出任何變化,而其他時間兩個班級學生參加的體育課外活動和體育課內容基本保持一致性。(3)數理統(tǒng)計法:采用SPASS 19.0對采集的有關數據進行篩選整理和分析,其中P>0.05表明兩組測試數據所代表的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兩組檢測數據所代表的指標存在明顯差異,P<0.01表明兩組數據所代表的指標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
3 領會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的實效性分析
3.1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排球運動興趣差異性分析
在對兩個班級學生開展了16學時無差異化的傳統(tǒng)方法教學后,對實驗班學生單獨開展16學時的領會教學法的教學,對對照班學生繼續(xù)開展16學時的傳統(tǒng)方法教學。對于大學生而言,培養(yǎng)他們的排球運動興趣是體育教師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的切入點[4]。從表1可以看出,對照實驗前后兩個班學生對排球項目的參與興趣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參與領會教學法的課堂體驗后,實驗班學生對排球項目的實際興趣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對排球運動表現出明確興趣的學生占比達到了70.6%,而同期對照班學生對排球運動表現出興趣的比例僅為47.2%??梢钥闯觯I會教學法對大學生排球運動興趣提升的實效性是非常顯著的,能夠讓學生更全面地感受排球運動的魅力,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為學生排球技能的習得奠定堅實基礎。
3.2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分析
排球作為一項具有較強對抗性質的集體性球類項目,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在經過16學時的差異化教學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卻體現出差異性。具體而言,實驗班學生在50m跑、拋實心球、立定跳遠3個指標的提升幅度更大,且從P值檢測可以看出,實驗前后的這些差異性是顯著的。對照班學生以上3個指標的成績盡管也出現了一定幅度提升,但幅度更小,且P值檢測可以看出,這些差異性并不顯著。也就是說,領會教學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效果比常規(guī)教學方法更加顯著,具有更好的實效性。
3.3 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排球基本技能差異性分析
領會教學法突破了傳統(tǒng)排球教學方法的各種局限性,其技術技能教學不再直接切入,而是從教學的整體性入手,強化學生對排球項目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戰(zhàn)術藝術和瞬時判斷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排球基本技能上更具實效性。從表2可以看出,在發(fā)球、傳球、扣球和墊球4個基本指標中,實驗班學生在接受領會教學法訓練后除了發(fā)球這項技能沒有明顯強于對照班學生之外,其他三項技能都取得了明顯進步,這三項指標的P值檢測結果驗證了領會教學法對于提升學生排球基本技能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司宏偉.領會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女生排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6):144-145.
[2] 柯強.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提高興趣的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1):101-102.
[3] 馬策,魏丕來,崔魯祥.“領會教學法”在體育院?;@球必修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 25(2):90-92.
[4] 李鵬.高校排球技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評《排球技術教學方法與訓練》[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6(1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