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詳細介紹了Lyle Bachman 教授提出的測試使用論證理論,通過文獻綜述系統(tǒng)梳理了Bachman教授語言測試理論觀的演變歷程及其對語言測試研究的主要理論貢獻,重點剖析了測試使用論證理論的發(fā)展及其核心理論架構,測試使用論證理論的內(nèi)容及其對語言測試開發(fā)和使用的指導作用,最后探討了測試使用論證理論對開展中學課堂測試研究的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測試使用論證;測試使用論證的構建;課堂測試開發(fā);語言測試研究啟示
作者簡介:趙中寶,博士,湖南理工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語言測試學。(湖南 岳陽 414006)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大學英語口語促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效度研究”(編號:15YBA188)、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課題“商務英語診斷性測試體系構建研究”(編號:XSP17YBZC074)和湖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青年項目“教育碩士專業(yè)能力促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編號:17B11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3-0120-02
美國加州大學Lyle Bachman教授是當代語言測試研究學者中的翹楚,多年來一直不斷致力于語言測試理論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他的很多著作被認為是語言測試研究在不同發(fā)展時期的最高水準作品(e.g.,Bachman,1990;Bachman&Palmer,1996;Bachman,2000;Bachman,2005)。Bachman(1990)在Hymes(1972),CanaleandSwain(1980),Savignon(1983)以及其他學者的關于交際語言能力的相關研究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更為全面的交際語言能力模型(CLA),該模型從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機制等三個方面對交際語言能力進行了全面定義。CLA模型的提出為語言測試研究者更為精準地定義考試的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此后,Bachman and Palmer(1996)系統(tǒng)提出了研究測試實用性(test usefulness)的理論框架,該框架包括6大要素:信度、概念效度、真實性、互動性、影響和可行性,這個理論框架為語言測試者研究測試效度、檢測所開發(fā)的考試質(zhì)量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該框架沒有闡明這些要素和考試分數(shù)、考試使用的影響等之間的關系。Bachman于2005年提出的測試使用論證理論(assessment use argument)對于測試使用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該理論彌補了測試實用性框架的不足,是Bachman在語言測試領域的又一新的理論突破。近年來,國際語言測試界逐漸把研究的重點轉向語言測試的社會應用,即研究語言測試的社會性(楊惠中、桂詩春,2007,F(xiàn)ulcher,2015)。AUA理論的出現(xiàn)無疑為語言測試研究者探討語言測試的社會應用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
一、測試使用論證理論的演化及其核心架構
1.測試使用論證理論的演化歷程。Bachman于2003年首次提出測試使用論證設想,于2005年在《構建與支持測試使用的個案研究》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測試使用論證的框架,他認為測試使用論證由“效度”和“使用”兩個論證構成。測試使用論證可以為語言測試的設計和開發(fā)以及論證語言測試的使用提供一個邏輯框架。
2007年,Bachman在《語言測試:機遇與挑戰(zhàn)》一文中提出了使用AUA框架來指導語言測試研究所涉及的多方面的問題。在該文中他進一步明確了測試使用論證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主張和理據(jù)。在2010年的專著《語言測試實踐》一書中,Bachman對AUA的構建及其對語言測試開發(fā)和使用的指導作用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探討。
2.測試使用論證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AUA是引導一個測試的開發(fā)和使用的概念框架,主要由六個因素數(shù)據(jù)(data)、主張(claim)、理據(jù)(warrant)、支持理據(jù)的證據(jù)(backing)、反駁(rebuttal)和支持反駁的證據(jù)(rebuttal backing)構成。數(shù)據(jù)指的是做出主張所依靠的一些信息。主張指的是根據(jù)數(shù)據(jù)所做出的推論的陳述以及這些推論的質(zhì)量。理據(jù)指的是一些詳細描述一個主張的一個或多個質(zhì)量標準的公開陳述。理據(jù)為預期的結果等這些主張的質(zhì)量提供具體的辯解。反駁指的是挑戰(zhàn)或拒絕一個主張的質(zhì)量的陳述。每一個主張的理據(jù)背后都有一個隱含的反駁。支持理據(jù)指的是在AUA中需要提供來支持理據(jù)的證據(jù)。(Bachman & Palmer,2010: 99-127)
具體來講,測試使用論證框架(AUA)主要由四個主張構成,這些主張描繪了以下各因素之間的概念銜接,主要包括考生的考試表現(xiàn)、測試記錄即考試分數(shù)或定性描述、對所要測量的語言能力的詮釋、所要做的相關決策以及使用測試或所做的決策所產(chǎn)生的結果(Bachman,2010:30)。每個主張又有各自的理據(jù)與反駁。下面將對具體的四個主張做簡要的概述:
主張1:使用語言測試的預期結果。使用一個測試及做出相應決策的結果對所有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都是有利的,包括測試使用的結果、與考生相關的結果、與教師相關的結果、與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相關的結果等。該主張與考試的反撥效應(washback)及考試的社會影響相關。為了論證主張1,Bachman教授從考生、教師等多方面提出了相關的理據(jù),并以相應的測試項目為例證對理據(jù)進行討論。
主張2:根據(jù)語言測試所做出的決策。對測試的詮釋做出的決策考慮了現(xiàn)有的社區(qū)價值觀和相關的法規(guī)要求,對所有受到?jīng)Q策影響的人來說都是公正的。該主張與考試的社會影響相關。
主張3:對語言能力的詮釋。對所測量的語言能力的詮釋包括有意義、公正、可以推廣、相關并且充分。該主張與考試效度相關。
主張4:測試記錄對于不同的測試任務,測試程序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群體的考試的記錄都保持一致性。其中包括分數(shù)一致性、文字描述的一致性,該主張主與考試的公平性和考試信度相關。
綜上所述,AUA的四個主張是構建一個AUA理論框架的中心,Bachman教授圍繞著這四個主張共提出14個相關的研究問題,在每個問題之后均列出相應的理據(jù),并討論了這些理據(jù)的支撐證據(jù)以及對這些理據(jù)的反駁及相應的反駁證據(jù)等。所提出的這14個研究問題為語言測試研究者開發(fā)適合自己使用的AUA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理論參考。
二、測試使用論證理論對中學課堂測試研究的啟示
語言測試研究的主要宗旨之一便是確保所開發(fā)的考試是一項具有較高信度與效度的考試。楊惠中和桂詩春(2007)認為一項好的考試除了要保證考試的專業(yè)質(zhì)量之外,同時還要保證考試管理的公平性、考試結果的正確使用等。AUA作為測試使用和開發(fā)的一個理論架構,將考試的開發(fā)和使用、考試的效度研究和考試的社會影響等整合在一起,將對不同的利益群體的影響全部考慮在內(nèi)。這一理論框架為語言測試的開發(fā)和使用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是語言測試領域的一大重要理論突破。
AUA清晰的邏輯論證架構為中學教師針對低風險的課堂測試開展研究提供了具體的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AUA理論的提出為教師探討課堂測試的結果效度以及測試對教學的影響等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網(wǎng)絡化考試已經(jīng)逐漸成為語言測試發(fā)展的主流趨勢。面對新興的網(wǎng)絡化測試,語言測試研究者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AUA理論也將成為語言測試研究者針對網(wǎng)絡化測試展開多維度研究的主要理論框架。
參考文獻:
[1] Bachman,L.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 Bachman,L.F.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ssuring That What We Count Counts [J]. Language Testing,2000,17,(1): 1-42.
[3] Bachman,L.F. Building and supporting a case for test use[J].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2005,(1): 1-34.
[4] Bachman,L.F. Language assess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AAL 2007 Conference,Costa Mesa,California,April 2007.
[5] Bachman,L.F.,& Palmer,A.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Useful Language Test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Bachman. L & A. Palmer. Language Assessment in Practice Developing Language Assessment and Justifying their Use in the Real World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7] 楊惠中,桂詩春.語言測試的社會學思考[J].現(xiàn)代外語,2007,(4): 368-374.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