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
來西班牙之前,我們查看了許多旅游資料,其中列為“非看不可”的就有這個輸水道。
山巖頂尖上的小鎮(zhèn)塞哥維亞呈橄欖形,橄欖的尖端是伊斯蘭人留下的王宮,底部就是羅馬輸水道。你會覺得塞哥維亞很小、很緊湊,而羅馬輸水道很高、很大。
記得朋友問過,說這羅馬人來了,怎么就不回家?不管怎么說,站在巨大的輸水道下,我們必須承認他們不僅是來掠奪的,他們駐扎下來,也把西班牙當作了自己的家,開始認真地建設(shè)。
我經(jīng)常回憶起在塞哥維亞的旅途,根本不用翻看任何照片,羅馬輸水道就生生地立在眼前。這種印象絕不僅僅是因為那兩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在考慮這些之前,它在視覺上就已經(jīng)征服了所有的人。這是一種巨大的沖擊,它有十層樓那么高,它的體量本身就在震撼著所有的游人,可它還是建筑。它在建筑形式上是如此純凈,如此完美,超出了任何想象。它比你能夠想象的還要美。
它由巨石壘成,石塊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的黏結(jié)劑。羅馬人常常利用火山灰做混凝土,在這里卻沒有用。他們真敢干啊,28米的高度就這么一塊塊地“堆”上去了。
同時它又是柔和的。和28米的高度相比,石柱就不那么粗拙了。上下兩層拱券,比例適度,曲線柔和。它顯得溫雅起來,一個巨人般的、舒展的溫雅。
我們走近它,拱券形成的空間逐漸被石柱的側(cè)面遮擋,變得越來越小,最后空間完全消失,它變成一堵渾厚的實墻。當我們穿越過去,漸漸走遠,拱券的空間透著碧藍的天空,又開始擴大,加上向遠處的透視,它又變得空靈起來。
我想象著,那羅馬諸神也曾高高地飄蕩,在弧形的拱券下穿越,繞著石柱回轉(zhuǎn)、追逐、嬉戲和欣賞。(摘自《西班牙旅行筆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