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成
周末推窗遠眺,家后的大山連綿起伏,陣陣清風(fēng)吹過,那一叢叢的樹,那一簇簇的花,都是萬般熱鬧。
眼看著這美景如畫,心里就不禁有了爬山的沖動。
想去就去,換上運動衣,換上運動鞋,背上包帶上水就出發(fā)了。
我家后的這座山叫玉龍山。濟南三面環(huán)山,名勝不少,此山也算一份,古來就有“東有蟠龍山,中有千佛山,西有玉龍山”之美譽。
這山雖然是近在咫尺,但我卻很少爬,記得上次登頂,還是在十多年前。
上次爬,走的是驢友們踩出來的老路,沿途風(fēng)景不錯,道路也算崎嶇,但總覺步人后塵,沒啥意思,不如自己獨辟一條路好玩。
于是,在走了一段小路后,我就朝著山里人說的“這兒上不去”的方向爬去。
別人沒走過的路,的確是不好走,有的地方很陡,需要靠抓著樹枝才能上去;有的地方是數(shù)丈石壁,需要繞很遠的道才能過去;有的地方石基松動,一不小心就踩空了……
爬山的樂趣,就在于道路的險和攀登的不容易,一會兒一腳踩空,險些摔倒?jié)L下去,一會兒手腳并用,狼狽得像頭笨豬,怎么使勁也爬不上去。這種一會兒嚇得出陣冷汗,一會兒累得出陣熱汗的顛倒勁兒,在尋常的生活中是感受不到的,偶爾體驗體驗,也真的是蠻有意思。
就這樣不斷地艱難地往上爬著,腦袋里突然閃現(xiàn)出個奇怪的問題,我一步步跨過的翻越的是什么呢?跨過的是一塊塊石頭,翻越的是一個個山頭。
這一塊塊的石頭和一個個的山頭,是我們攀爬的障礙,也是攀爬的樂趣。
沒了這些障礙,人就無以向上攀登,如此說,它們就不是障礙,而是我們前行的抓手和安全保障。
累了,我們還可以坐它上面休息;風(fēng)大了,我們還可以藏它身后躲避。
上山,離不開這些障礙,下山就更是了。
人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難的是啥?難的就是障礙太少,我們無法控制向下跑的速度。
可以說,下山的每一步,我們都是踩著腳下的石塊,抓著眼前的大樹小樹這些障礙物,才安心前行的。
在半山道里,沒有障礙的地方千萬不能去,那一定是懸崖和深淵,一腳踏空,就成了斷線的風(fēng)箏。
這樣想想,你還抱怨生命中的那些絆腳石嗎?
“山有萬千色,山有萬丈崖。亂石阻我路,沽酒謝謝它。”
真的,感謝那些讓我們步履維艱傷心流淚的“亂石”吧,沒有它們,你可能早已摔得鼻青臉腫粉身碎骨,沒有它們,你可能就無法喝著大茶,閑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