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輝
【摘要】 目的 探究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方法 240例產婦, 將產后保健實施前(2015年1~12月)的120例產婦設為對照組, 產后保健實施后(2016年1~12月)的120例產婦設為觀察組。對照組產婦進行圍產期健康教育;觀察組產婦在圍產期健康教育的同時進行產后保健;比較兩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產后惡露量為(142.6±28.2)ml,
少于對照組的(244.8±30.6)ml;惡露持續(xù)時間為(35.8±3.4)d, 短于對照組的(46.9±2.8)d;子宮復舊時間為(8.2±2.5)d, 短于對照組的(14.9±2.6)d;上述指標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為(7.2±2.8)d, 短于對照組的(11.6±3.5)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產后保??;產婦;新生兒;產后恢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109
女性分娩是身體狀態(tài)、家庭及社會角色發(fā)生改變的一個重要過程, 對于分娩產婦而言, 產后保健對自身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意義[1, 2]。本研究就以本轄區(qū)內分娩產婦為對象, 重點探討了產后保健對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F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社區(qū)產后保健實施前后的240例產婦進行調查, 其中產后保健實施前(2015年1~12月)的120例產婦設為對照組, 產后保健實施后(2016年1~12月)的120例產婦設為觀察組。兩組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妊娠, 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8分, 無智力低下、精神異常、臟器系統(tǒng)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 對照組年齡20~36歲, 平均年齡(26.4±4.5)歲;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2±0.8)周;初產婦82例, 經產婦38例;剖宮產42例, 自然分娩78例。觀察組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6.2±4.6)歲;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8±0.7)周;初產婦80例, 經產婦40例;剖宮產39例, 自然分娩81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產次、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僅在圍產期進行健康教育, 產后不接受其他保健措施。觀察組在圍產期健康教育后, 繼續(xù)進行產后保健, 具有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預: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 了解其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況;耐心解答產婦提出的各種問題, 對其負面情緒予以疏導, 逐漸消除產婦的各種顧慮;指導產婦采取正確的哺乳方法及飲食習慣, 同時取得產婦家屬的支持與配合, 提供產后保健及照顧的經驗[3, 4]。②切口護理:剖宮產產婦定期換藥, 密切觀察切口有無感染、液化現象, 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 必要時予以照射理療[5];合理選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以免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刺激。會陰傷口注意保持衛(wèi)生清潔, 出現疼痛、紅腫情況, 可使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 并涂抹紅霉素軟膏。③生活指導及產后泌乳:分娩后注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 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恢復期間充分攝入營養(yǎng)食物, 鼓勵產婦食用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 為新生兒提供高質量乳汁, 除合理飲食外, 還可通過中藥調理促進泌乳;保持母嬰同室24 h, 新生兒早接觸、早吸乳, 增進母嬰感情[6, 7]。④乳房護理:泌乳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乳房增大, 為避免乳房下垂, 可根據產婦的自身情況合理選擇衣物, 預防乳房下垂, 同時進行按摩, 保持乳管通暢, 避免出現乳房包塊;哺乳前后注意乳房部位的清潔與衛(wèi)生, 出現皸裂應涂抹魚肝油予以保護, 并對嬰兒吸入姿勢進行糾正;盡早進行哺乳, 促進乳汁分泌, 保障新生兒健康, 乳汁過多時采用吸奶器吸凈積乳, 以免發(fā)生乳腺炎[8, 9]。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惡露量、惡露持續(xù)時間、子宮復舊時間以及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比較 對照組產婦產后惡露量為(244.8±30.6)ml, 惡露持續(xù)時間為(46.9±2.8)d, 子宮復舊時間為(14.9±2.6)d;觀察組產婦產后惡露量為(142.6±28.2)ml,惡露持續(xù)時間為(35.8±3.4)d, 子宮復舊時間為(8.2±2.5)d,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新生兒健康狀況比較 對照組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為(11.6±3.5)d, 觀察組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為(7.2±2.8)d, 觀察組新生兒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大部分產婦分娩后, 受身體狀況及社會角色的影響, 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 如焦慮、抑郁等。與此同時, 產后甲狀腺素、雌激素及黃體酮驟減也會導致產婦出現不良情緒[8]。這些負面心理的存在會進一步影響腦垂體功能, 使體內催乳素的分泌減少, 部分女性還會伴有子宮復位緩慢、切口疼痛、惡露不凈等異?,F象, 不僅會危害產婦產后的健康恢復, 也對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十分不利??梢?, 重視產后保健, 創(chuàng)建良好環(huán)境, 促進產婦產后恢復至關重要。產后保健主要包括心理干預、切口護理、生活指導及產后泌乳、乳房護理等措施, 通過一些列對應的保健措施對產婦進行產后干預, 解決產后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飲食、傷口愈合問題, 能夠有效促進產婦健康恢復, 且有助于保障新生兒的健康成長。產后抑郁癥是女性精神障礙的主要類型, 產后保健可以有效減少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 采取個體化的保健措施, 指導產婦與新生兒接觸, 增進母嬰情感, 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產婦改善心理狀況[9, 10]。黃疸是危害新生兒健康的重要癥狀, 如果新生兒的乳汁攝入不足, 就會導致新陳代謝緩慢, 容易對排便產生影響, 繼而膽紅素指標會逐漸升高, 造成黃疸病的持續(xù)時間延長。加強產后保健, 通過提高產婦的母乳喂養(yǎng)量, 滿足新生兒的生長需要, 以此加速新陳代謝, 可有效消除生理性黃疸病。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在產后惡露量、惡露持續(xù)時間、子宮復舊時間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觀察組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積極開展產后保健活動, 消除產婦產后的不良情緒, 并指導其采取正確方式進行母乳喂養(yǎng), 能夠促進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 產婦產后保健尤為重要, 要促進產婦健康恢復, 保障新生兒健康成長, 就必須開展產后保健工作, 從而加強健康教育和護理指導, 保障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
[1] 史楊. 淺談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臨床可行性.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6(4):182-183.
[2] 葉逢梅, 黃浩.北海市孕產婦產后保健質量評估和需求研究.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16):105-106.
[3] 龔雙燕, 王暉, 劉冬梅. 已婚流動育齡婦女產后保健服務的利用情況分析.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 20(18):2257-2262.
[4] 劉淑芬, 林小輝, 鄧惠芬, 等. 評估產后保健促進母嬰身體健康的效果.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135-136.
[5] 周秋華. 高齡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對產后恢復的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23):145-146.
[6] 忻云霞. 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與新生兒的干預意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2):69-70.
[7] 史寧芳, 王國平, 牛旭東. 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 醫(yī)藥前沿, 2017, 7(6):374-375.
[8] 次仁央宗. 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6(22):96.
[9] 成莉. 圍產期保健護理對產后恢復的干預價值評析. 醫(yī)藥前沿, 2016, 6(20):220-221.
[10] 陸艷雙. 產后保健對產婦及新生兒康復的作用.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7, 18(3):81-82.
[收稿日期: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