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由趙薇、林心如、范冰冰、蘇有朋、周杰等主演的經典電視劇《還珠格格》的20周年臻享版在湖南衛(wèi)視上午檔重播。復播幾天,便迅速引發(fā)了一股全民追劇熱潮,在白天檔電視劇中其收視率名列前茅。
據悉,作為湖南衛(wèi)視的經典電視劇,《還珠格格》往年每年都會重播一次。但在2014年,《還珠格格》的作者瓊瑤起訴于正的電視劇《宮鎖連城》抄襲《梅花烙》并侵犯其改編權和攝制權。這場官司也讓她與湖南衛(wèi)視之間有了嫌隙,于是一并收回了《還珠格格》的版權。2018年,恰逢《還珠格格》播出20周年,湖南衛(wèi)視再度找到瓊瑤,終于重新獲得了播出《還珠格格》的授權。
時隔4年,《還珠格格》復播“威力”不減,也引起了網友的一波回憶殺:“過去不播的那幾年大家都十分想念,現(xiàn)在復播了才有了過年放假的感覺!”“經典啊,還是覺得很好看!”更有網友戲稱:“紫薇開始找爹了,說明寒假開始了;紫薇被扎針了,說明寒假過一半了;紫薇瞎了,說明寒假要結束了?!?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5/11/qkimagesktgzktgz201804ktgz20180449-1-l.jpg"/>
多維解讀
《還珠格格》復播折射經典價值
時隔4年《還珠格格》復播,看似是瓊瑤與湖南衛(wèi)視冰釋前嫌,實則卻是經典魅力不降反增,市場的巨大需求催生了兩者的再度合作。
我們早已習慣“喜新厭舊”,但緣何總對經典“情有獨鐘”?原因很簡單,因為經典賜予我們獲得感與滿足感,誠如《大明王朝1566》讓我們了解歷史,《大話西游》讓我們思考人生,《武林外傳》讓我們歡笑不斷,《藍色星球》讓我們心馳神往……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和能量,它使我們不自覺說出那句“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還使我們頹廢時不自覺地想到那句“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更使我們在生活、事業(yè)深陷無盡黑暗即將放棄時,會不自覺地高喊出那句“在你想要放棄的那一刻,想想為什么當初堅持走到了這里”。
經典,并非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而是歷經滄海桑田,人們不曾遺忘。似《還珠格格》《西游記》等經典劇作,播出時不會如熱播劇般被人翹首以待劇情發(fā)展,也不需要陣容、顏值、熱搜來吸粉,它們更像我們攀爬時手握的扶梯,觀看時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被劇情引導。因為它們“三觀正”,所以不怕被帶偏;更因為它們有內涵,所以無論觀其劇或思其意,均能給我們以滿足與收獲。
打著情懷名號反復消費老劇是不思進取
或許電視臺認為,與其費心費力買下新劇的制播權,還承擔著因質量不高而引起批評的風險,不如繼續(xù)用《還珠格格》這樣老少咸宜的重播劇頂替。因此,《還珠格格》每次重播,都會被披上童年記憶這個包裝,借情懷之名,行消費之實。
春節(jié)前后觀眾打開電視機收看重播劇,這個過程當中究竟有沒有“看”是要畫一個問號的。如果只是把聲音、臺詞熟悉的重播劇,當作家庭生活的背景音,這同樣也不是值得電視臺振奮的理由。所以,比起依靠重播劇填充電視劇時段,電視臺更應該像電影行業(yè)那樣重視春節(jié)檔,拿出更好的新作來充實廣大觀眾的娛樂生活。
只有持續(xù)不斷地在屏幕上為觀眾造夢,用新人物、新故事來沖擊觀眾內心,消費者才會擁有對同類產品的長久消費欲望。如果說單單憑借重播劇或者經典劇就能滿足觀眾,那么娛樂行業(yè)就不必搞開發(fā)了,因為存放在庫的諸多舊作,足夠反復播放很長時間。現(xiàn)在的老劇,絕大多數(shù)在網絡上都可免費觀看。觀眾不在網絡上點擊觀看《還珠格格》,卻會在電視臺重播時收看《還珠格格》,這種差異值得深思——究竟是電視劇的魅力在吸引觀眾,還是電視臺利用情境營造來收割觀眾?就像資本市場割“韭菜”一樣,無論如何總會有新生力量進來。把這個問題想通了,重播劇的弊端就會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