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白浮堰·九龍池·都龍王廟

2018-05-10 16:49:08李富厚
北京檔案 2018年4期
關鍵詞:通惠河郭守敬龍王廟

李富厚

大運河文化源遠流長。七百多年前,從通州張家灣沿著通惠河溯水而上,可達京城什剎海,而通惠河的源頭則在昌平區(qū)化莊村東龍山(又名龍泉山)的白浮泉。白浮山涌出白浮泉,繼而修筑了白浮堰;如今,山麓有似白浮堰起點九龍池,山巔有都龍王廟。

白浮堰

元朝初年,南方的糧食、貨物沿著大運河只能運到通州張家灣碼頭。沒有水路進入元大都城(今北京),只好卸船走旱路,改用車拉、牲口馱,費時又費工。為解決元大都城的漕運和生活用水,元朝著名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詳細地考察了白浮山及西山一帶的河流、地形及地貌,并把勘測情況上奏元世祖,建議引白浮泉水入甕山泊(今昆明湖),再入都城,繼續(xù)開鑿通惠河以引水向東,直通大運河。元世祖忽必烈準奏,命郭守敬兼管都水監(jiān),主持引水濟漕工程。

郭守敬指揮官軍與民夫開鑿河道,引白浮泉水注入甕山泊,時稱白浮甕山河。沿著白浮甕山河修筑的堤堰名為白浮堰,為通惠河的上游。堰者,為人工修造的較低的擋水建筑物,作用是提高水位,便于灌溉和航運。白浮堰于元二十九年(1292)春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秋建成。其為引水注泊、提高漕運能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甕山泊水流入積水潭,復東折再向南流出南水門,繼續(xù)東流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通惠河全長164里又104步。

朱棣定都北京后,于永樂七年(1409)在天壽山下始建皇陵。他擔心從陵域內向西逆行引水破壞風水,便不再疏浚白浮堰。日久年深,河道淤塞嚴重,引水濟漕成為了傳說,直至了無蹤跡。1964年秋,北京市考古隊在昌平縣文化科的全力配合下,帶著特聘的十幾位探測人員,勘測出白浮堰河道走向。故河道寬約三丈,龍泉山至橫橋村一段河道,與今京密引水渠走向基本一致。白浮泉水涌出九龍池,沿著河道向西經涼水河村南、埝頭、橫橋與關溝、龍?zhí)吨畢R合,再向南流至土城村南,與西來的一畝泉水、馬眼泉水、千蓼泉水匯合,再向南流過雙塔河、辛力屯、章村東,再向南流至上莊村西、皇后店、辛店、西北旺、青龍橋,最終注入甕山泊。西北部地勢高,泉水、河流多且流量大,郭守敬沿途攔截了11處泉水入白浮堰,并修建了多處閘壩和斗門。

郭守敬修建白浮堰、開鑿通惠河以連接大運河,解決了大都城漕運難題及生活用水,也為昌平水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人敬仰他,在昌平中心公園立郭守敬塑像一尊,以示紀念。

九龍池

九龍池在京密引水渠北岸即昌平化莊村北側的東龍山(又名龍泉山)東北麓,是當年白浮堰的起點,今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龍泉山舊稱白浮山,傳說有72個泉眼。昌平區(qū)檔案館收藏著豐富的本地志書典籍,其中的《光緒昌平州志》中記載:“城東南五里曰龍泉山,舊名白浮山?!桨胍欢矗腥颂菔?,初狹漸廣,行里許,水聲砰渹不敢前。洞北麓有潭,潭西北泉出亂石間?!碧侗唤ǔ伤兀瑢⑺畤?。在南側池壁上,中間的大龍頭帶著左右八個石雕龍頭一字排開,得名九龍池。在古代排水系統(tǒng)中,通常用清白石雕刻成龍頭作為排水口。石龍頭精雕細琢,同水利工程完美地融合為一體。經年累月從九個龍口同時噴水的景觀確為罕見,可見潭中水量之大。白花花的水落入潭中,激起層層漣漪,頗為壯觀,素有“九龍戲水”之稱?!把嗥桨司啊敝小褒埲獓姡ê蟾氖┯瘛奔词谴颂?。九龍池為不規(guī)則的長圓形,面積約300平方米,周圍環(huán)以茂密的柳樹。如今,九個石雕龍頭依舊,雖然少見噴水,但難以中斷人們對“龍泉漱玉”美景的遐想。九龍池南側池壁上立有一排漢白玉石欄桿,南側山腳有一亭,背南面北,為四梁八柱三間起脊覆瓦樣式。亭檐下懸匾,上書“白浮之泉”。亭內有碑,由中科院院士侯仁之撰文,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書丹。碑文中記載:“……白浮水導引入京史于元初,時就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漕運,遂有通匯(惠)河之開鑿,其上源即在白浮泉。郭守敬經始其事,開渠引水……”

歷史上,白浮泉是相當有名的大泉。有資料記載,元朝時期的北京地區(qū)遠不是如今這般干旱少雨,而是氣候濕潤,雨水充沛。白浮泉西鄰百泉莊,足見此地水源浩瀚。郭守敬慧眼識珠修建白浮堰,把白浮泉水作為通惠河乃至大運河的源頭。明、清二朝對白浮泉也都有文獻記載。建國初期,該泉水仍滔滔不絕,沿著龍山東側的水渠往南流,澆灌著白浮村三百多畝稻田。1959年8月,水利部門勘測白浮泉水的日流量為22.37噸。近幾十年來,北方久旱少雨,電機井便星羅棋布,導致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以至泉水幾乎斷流。

都龍王廟

樹木茂盛的白浮山(又稱龍王山、龍山)不夠高大,海拔僅70米。山頂的都龍王廟卻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可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遙想元代,偌大的白浮堰怎能沒有龍王的佑護,于是,都龍王廟應運而生。

《光緒昌平州志》中記載:“都龍王廟在龍王山巔,明洪武八年重修,光緒四年祈雨有靈,奏請御賜祥徵時若匾額,重修殿宇。”都龍王廟始建于元朝,歷代幾經修葺,基本上維持著原貌。都龍王廟坐北朝南,由正殿、東西配殿、鐘樓、鼓樓、山門、照壁組成。正殿內供奉龍王塑像及雷公電母、風伯云童,壁畫上龍王行雨圖栩栩如生。正殿明柱楹聯(lián)為“九江八河天水總匯,五湖四海飲水思源。”院內有五通明清碑刻,記載著重修都龍王廟、置買廟田和祈雨往事。山門南面直通山下的一百零八級石階久無人行,半隱半現(xiàn)于茂密的灌木叢中。

龍王廟到處都有,卻只在昌平龍山上有座都龍王廟。老人們說:“都龍王廟是北京地區(qū)最大的龍王廟,所有龍王都歸這位龍王管。”試想,如果群龍無首,就會“多龍治水”各行其是,或同時下雨成澇,或全不下雨為旱。都龍王廟是著名祈雨場所,每逢久旱無雨,百姓們便推舉一些人化裝成龜鱉魚蝦角色,抬著供品成群結隊地去都龍王廟求雨,祈求龍王行云布雨、降下甘霖。

“六月十三龍山廟”。龍山廟乃上寺、下寺合稱,上寺指都龍王廟,下寺為龍泉禪寺和白衣庵。龍泉山廟會在每年農歷六月十一至十三日。廟會上,香客和游客身穿干凈褲褂,從四鄰八鄉(xiāng)齊集于此。香客們虔誠地敬神上香,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游客們涌向龍泉寺前的戲樓,看京戲、評劇及河北梆子。六月十三日最熱鬧,先是昌平官府上香參拜儀式,后有各檔花會大顯身手……寺內煙霧繚繞,鐘磬之聲相聞,廟外游人摩肩接踵,山前山后人聲鼎沸、鑼鼓喧天。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引導農民破除封建迷信,興修水利挖河渠建水庫。人們不再求雨,廟會隨之取消。多年以后,戲樓無存,龍泉禪寺破敗,白衣庵無影無蹤。

如今,昌平區(qū)規(guī)劃在白浮泉遺址建造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重現(xiàn)龍泉漱玉景觀,保護都龍王廟,修繕龍泉禪寺,重建白衣庵,恢復古戲樓。

作者單位:昌平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歡
通惠河郭守敬龍王廟
淺游通惠河
郭守敬
突破20000000!郭守敬望遠鏡帶來好消息
軍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8-06 15:39:52
是終點,亦是起點
廈門航空(2021年11期)2021-11-22 12:01:48
學究天人的大科學家——郭守敬
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掠影
文物季刊(2020年5期)2020-10-15 10:58:44
奇怪森林
一群鳥在通惠河歌唱
川西南龍王廟組油氣成藏控制因素
通惠河的修浚及爭議——兼論明代朝廷決策中的利益權衡
古代文明(2015年2期)2015-04-16 07:33:38
两当县| 哈巴河县| 温宿县| 福安市| 涿州市| 喀喇沁旗| 繁峙县| 庄浪县| 福鼎市| 改则县| 彝良县| 枣阳市| 张北县| 温宿县| 麦盖提县| 昌邑市| 册亨县| 额敏县| 洮南市| 五大连池市| 土默特左旗| 望江县| 浙江省| 鄂伦春自治旗| 公主岭市| 峡江县| 抚顺市| 谢通门县| 忻城县| 德安县| 苏尼特右旗| 大城县| 施秉县| 五常市| 神农架林区| 保定市| 富锦市| 南宁市| 甘德县| 定边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