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八寶印泥

2018-05-09 06:19:36王雄
傳奇·傳記文學(xué)選刊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鴻文印泥琉璃廠

王雄

1

這是民國初年的一天。

中秋節(jié)剛過,襄陽城就刮起了大風(fēng),天氣驟然涼了下來。入夜后,城外馬背巷古渡口碼頭的風(fēng)更猛了,江風(fēng)口哨般肆意尖叫著,江霧被風(fēng)卷著細細碎碎地灑落在古渡口的麻石臺階上,給這個夜晚平添了幾分涼意。

一只疲憊的小客船穿過江霧悄悄地??吭诠哦煽诖a頭。

船客乃遠道而來的襄陽籍人士王云升一家子。個子高挑、身著長衫的王云升搶先鉆出艙來,佇立在船頭,望著灰蒙蒙的岸邊,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回過頭對著船艙,從心底暢快地吐出了幾個字來:“咱回家嘍!”

太太蕓珍懷抱著熟睡的女兒花枝從船艙內(nèi)鉆了出來,她望著堤岸,向丈夫問道:“這就是襄陽城么?”懷里的花枝剛滿月,一張小臉粉嫩嫩的。

緊跟其后的王母從腋下拿出油紙雨傘,趕緊撐開,攔住紛紛揚揚的江霧,遮住了蕓珍及懷里的孫女,說道:“是呀,是呀,這是城外的馬背巷呢。”

王云升本為北京琉璃廠鴻文齋刻字鋪的少東家。由于京城戰(zhàn)亂不斷,家道中落,王云升只得變賣了家產(chǎn),辭去了堂倌,帶著老母妻兒離開京城回到祖籍襄陽。

一直病怏怏的王母,立刻精神了許多,她邁著小腳,堅實地擊打著石階,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刈咴谇邦^。三三兩兩守候在石階兩側(cè)的提籃小販和乞丐們,不時地伸出手來,向上下碼頭的客人或兜售,或乞討。

王云升從北京帶回來的兩位刻字先生顯然很不習(xí)慣這又陡又滑的臺階,行走得十分謹慎。王云升只得不時地停下來等他們。

突然,走在前頭的王母被一個后生攔住,那后生舉著一瓷質(zhì)菱形印盒,說道:“這是我家祖?zhèn)鞯挠∧啵瑩Q些銀兩行不?”

王母連連搖頭:“不要,不要!我家就是賣印泥的呢?!?/p>

可那后生仍然攔著路,懇求道:“您老就行行好吧?!?/p>

這時,王云升走了過來,問明事由,好奇地從那后生手中接過印泥盒,打開盒蓋,香氣撲鼻,他用手指蘸了蘸,又搓了搓,不由得脫口而出:“好印泥。”

王云升正欲向后生問明來歷,只見那后生突然尖叫了一聲,拔腿便跑。

王云升扭頭一看,只見一位長者追趕過來。那長者對王云升惡狠狠地說:“給我!”說完便一把奪過了印泥盒。

王云升不解,問:“你是……”

“那狗雜種偷了我的八寶印泥?!闭f完,長者氣呼呼地揚長而去。

“什么?八寶印泥?”王云升事后得知,那長者乃襄陽城頗有名氣的“婁東派”畫家,大名李濤。據(jù)說,他鑒定書畫,常在畫軸展開半尺之際,就已辨出真?zhèn)?,故得雅號“李半尺”。那后生則是李半尺的傻兒子,腦子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清醒時就在屋里習(xí)字作畫,糊涂時就從家里偷些字畫古玩來古渡口換銀兩。

被李半尺那傻兒子盜出的八寶印泥,乃李家祖?zhèn)髦?。由于八寶印泥的制作方法已?jīng)失傳,不可再得,李半尺一直視其為寶,從不舍得用。每逢心煩意亂之時,取出這八寶印泥,細品其幽香,大有步入神境之感,一切不快頓時蕩然無存。久而久之,李半尺將八寶印泥的色、味、質(zhì)熟記于心,再識古字畫印色時,一眼便能識破,明察秋毫。

王云升做夢也沒有想到,在踏入襄陽之時,竟然見到了夢寐以求的八寶印泥,不由得驚喜萬分。不過,這八寶印泥在他眼前一閃即逝,又令他遺憾萬分。

2

清末年間,鴻文齋刻字鋪的名聲在北京琉璃廠是叫得響的。刻字鋪,顧名思義就是經(jīng)營刻字雕章、謄印書稿之類的店鋪。鴻文齋光緒二十年開張,經(jīng)營書畫文玩,匾額上“鴻文齋”三個大字遒勁有力,乃學(xué)部大臣寶熙書寫,為琉璃廠名匾之一。

王云升的父親王槐久是跑曉市起家的。曉市,即天將拂曉時做生意的市場。那時,北京城東曉市舊貨很多,夜里四更開市,天亮散攤,打著燈籠做買賣。曉市上的東西,有的是偷來、搶來的,要搶在天不亮?xí)r去賣;有的是以次充好的假貨,要趁天黑出手;有的是官宦人家的后人偷偷從家中拿出來的祖上遺物,白天不敢拋頭露面出賣,也只能在天不亮?xí)r出手。曉市上的舊貨很雜,瓷瓶碗罐、文房四寶、銅錢銅鏡、玉石圖章、手卷條幅中堂、戲衣繡鞋、靴帽袍套、便盆夜壺……雜七雜八什么都有。王槐久樸實憨厚,靠腿勤嘴甜混口飯吃。

這日夜半,王槐久在曉市遇見一個哈欠連連、口水直流的賣主,一看就是個煙鬼。那煙鬼一把將王槐久拽?。骸敖袢瘴业膸准|西都出手了,就剩下一銅疙瘩,便宜給你?!?/p>

王槐久問:“什么銅疙瘩?”

那煙鬼從懷里掏出一四四方方的銅砣,王槐久接過來,點亮隨身帶著的小蠟燭,仔細一瞧,原來是一枚“闖王印”。王槐久立即來了精神,問何價。煙鬼說:“你看著給就行?!蓖趸本锰统鰞蓧K大洋,煙鬼接手就跑了。也許他覺得這不到四兩的銅疙瘩,竟能換來好幾天的煙土,足矣。

王槐久得寶,興奮得不行。那“闖王印”在琉璃廠一露臉,立刻被眾多古玩家盯上了,幾經(jīng)討價還價,最終以一千兩銀子成交。王槐久從印章發(fā)跡,認定這是一個好兆頭,于是,用這一千兩銀子作本錢,辦起了“鴻文齋”。店鋪設(shè)在琉璃廠東街,一個門面帶一個后院。鴻文齋以刻章為主,客人選好章料,說出章型模樣,刻字先生的篆刻藝術(shù)便躍然其上。后來,鴻文齋擴大到刻字文印。雇了十來個刻手、印工,日夜不停地刻版和印刷??蛻羲蛠頃澹扔蓪懽窒壬`寫,將書稿以老字體工筆抄在白紙上,然后校對、改正,再由刻字先生刻寫,最后印制成冊??套咒佀玫陌媪鲜且簧睦婺景澹由峡坦ぞ?,印刷清晰,裝訂別致,生意經(jīng)久不衰。

辛亥革命前夕,琉璃廠各類新聞傳說頗多。先是說汪精衛(wèi)謀炸攝政王,攝政王沒被炸死,汪反而被捕;后又說四川亂了,載澧沒辦法,啟用端方入川,后被士兵處死在資州;再就是說孫中山要回國驅(qū)除韃虜,大戰(zhàn)在即。一時人心惶惶,大有“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之勢。入冬后,北京城里果真鬧起兵亂來。大兵燒殺擄掠,沿街搶劫,鋪面紛紛倒閉,商賈生意難做。接下來,軍閥混戰(zhàn),人們忙著逃命,哪還有刻字印冊的心思?鴻文齋的生意說垮便垮了下來。

這一日,寒風(fēng)刺骨,琉璃廠大白天里鬧匪。一幫蒙面大漢,挨著店鋪打劫,一路雞飛狗跳,無人敢攔阻。王槐久膽小,受驚嚇后就病倒了,見了陌生人就叫喊有鬼。三天后,王槐久便瘋瘋癲癲跳了昆明湖。

王槐久得“闖王印”后才成婚,年近四十得子。這年,少東家王云升才二十五歲。

王槐久留給獨生兒子王云升的只有一些字畫和幾把刻刀。王云升自幼跟著私塾先生讀四書五經(jīng),每日不是看書就是臨摹碑帖。他苦練書法,楷、行、隸、草、篆,樣樣嫻熟,尤其刻得一手好瘦金體,且治得一手好印。其篆刻,既有秦漢璽印的遺風(fēng),也有近代篆刻吳昌碩、趙之謙、齊白石的痕跡,融書法、章法、刀法于一爐,方寸之內(nèi),氣象萬千。

家道突變,原先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王云升,似乎一夜間長大了許多。

3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家還不到因死了父親就關(guān)門閉店的地步。然而,王槐久一死,鴻文齋便倒閉了。究其原因,是因為王云升趕走了店里的摹仿匠齊仁悅。王云升厭惡齊仁悅已久,父親在世時,王云升不敢放肆,他主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齊仁悅走人。由于齊仁悅在鴻文齋占有一定的股份,王云升只得關(guān)店分家。琉璃廠的人都說,齊仁悅乃鴻文齋的有功之臣,他手中的筆就是一棵搖錢樹,王云升初出道便如此不仁義,鴻文齋關(guān)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王云升為何如此痛恨齊仁悅?

多少年來,北京琉璃廠一些文玩店鋪都養(yǎng)著一批特種職業(yè)者——摹仿匠,即專做假字假畫、復(fù)制假印章的工匠。北京琉璃廠稱師從摹仿匠的學(xué)徒為“文徒”,收文徒的店鋪大都是文玩商號,分散在琉璃廠的前街或后街。鴻文齋做文玩生意,當(dāng)然少不了這類文徒。經(jīng)幾輪挑選之后,最后齊仁悅被留在了鴻文齋。齊仁悅是山西汾城縣人,幼時在私塾讀過兩年書,十歲時跟著同鄉(xiāng)來京,先在楊梅竹斜街錢錦盛紙鋪當(dāng)學(xué)徒,后離開錢錦盛,住琉璃廠觀音閣,買賣舊紙和舊畫。他每天天不亮趕到曉市,買回舊紙畫,分類整理后再去賣掉,夜里就在燈下讀書和練習(xí)毛筆字。鴻文齋剛開張時,王槐久依舊跑曉市,他見齊仁悅機靈能干,就將他帶了回來。

與齊仁悅一塊當(dāng)文徒的有六個孩子,數(shù)齊仁悅個頭最小,但他的古書底子較厚,毛筆字也寫得好,很受掌鋪器重。

一次,掌鋪拿回一幅唐伯虎的仕女畫軸讓文徒們鑒賞。唐伯虎的真跡難尋,仿制的贗品極多。這幅畫筆意高淡,上有自題長律,書法瀟灑出塵,真乃名士風(fēng)流。文徒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唯有齊仁悅半晌不語。掌鋪問:“仁悅有何想法?”

齊仁悅說:“畫胖了?!?/p>

掌鋪問:“你怎知道畫胖了?”

齊仁悅說:“唐伯虎喜瘦女子。”

掌鋪大驚。這年齊仁悅十四歲,才從師習(xí)字畫三年。

齊仁悅師滿后,一直在鴻文齋當(dāng)摹仿匠。他摹仿了歷代名家諸多作品,魚目混珠,大多能以高價順利脫手。

袁世凱垮臺后,京城風(fēng)行古舊字畫。一些軍閥、官僚、政客紛紛爭購舊字畫,或裝飾門面顯示風(fēng)雅,或用以疏通權(quán)貴。他們根本不懂古字畫之奧秘,沒有鑒賞能力,一時名人古字畫比起清末時的價格,增長了數(shù)倍。北京琉璃廠的一幫能人趁機大肆仿制舊字畫,落假款、寫假御題、蓋假印璽,以假亂真。齊仁悅更是如魚得水,圈內(nèi)行家曾私下稱其為“假賽真”。

齊仁悅為鴻文齋贏得錢財,王槐久視其為寶。為留住齊仁悅,王槐久除了每月給他高額傭金外,到年底還要分給他一些股份。齊仁悅不忘王槐久知遇之恩,鐵心為鴻文齋賣力,日子過得很愜意。

齊仁悅唯有一事不如意,即與少東家王云升不和。王云升自幼跟齊仁悅讀書、習(xí)字、學(xué)畫,因他聰明過人,齊仁悅料定他會有出息。可有一天,王云升竟然當(dāng)著眾人面,憤然將手中的毛筆甩到了齊先生的臉上,且高聲怒斥:“此乃不仁不義也?!?/p>

齊仁悅大為不解,問之:“少東家何出此言?”

王云升說:“以假當(dāng)真騙取不義之財,何理?”

齊仁悅頓時面色鐵青,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齊仁悅被王云升羞辱之事,一時間在琉璃廠成為笑談,齊仁悅羞愧難當(dāng),執(zhí)意要離開鴻文齋,在王槐久的再三挽留下才留了下來。

從此齊仁悅不再摹仿古人寫字作畫。

4

王云升回襄陽后,在襄陽城北門外的馬背巷租了一間單門臉的房子,將從北京帶回的“鴻文齋”名匾掛了起來。門前還特意掛了一把木制的刻刀模型作幌子,形象地道出了其經(jīng)營項目:刻字雕章。

馬背巷乃襄陽名巷。小巷一頭伸向襄陽北門,攬盡城中富貴;另一頭連著漢江古渡口碼頭,遙望樊城繁華。過渡的,趕集的,每日人流如潮。小巷商事繁榮,錢莊、綢布莊、飯館、妓院、煙館、戲院云集。

王云升將刻字鋪開在這里,可見其遠見卓識。

襄陽自古為中原大后方,乃歷朝歷代文人墨客薈萃之地,古文化底蘊厚實。也許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襄陽吟詩作文者甚多,且大都喜愛印制簿冊贈人。加之新文化興起,襄陽、樊城兩地接連辦起了幾家報館書社。于是,城里的幾家刻字鋪生意突然火爆起來,一時忙得不可開交。

王云升剛回襄陽時,一些人得知他身懷高藝,想見識其本領(lǐng),上門求刻者絡(luò)繹不絕。王云升一律推給鋪里的刻字先生,自己則是刻刀高懸。一些報館書社的人也慕名找上門來,想讓王云升重開印制業(yè)務(wù),王云升卻將客人拒之門外。

王云升終日愁云布面。他喜愛翻讀印譜,可翻來翻去便唉聲嘆氣起來。有時他也會走出屋子,在后院發(fā)呆。

殊不知,王云升的心思全在印泥上。

古往今來,刻字鋪就是刻字雕章的地方,至于說賣印泥,只是附帶的生意。前來刻字鋪雕章者,走時捎帶買塊印泥,不就是圖個方便么。舊時也有靠賣印泥叫響的刻字鋪,那是北京琉璃廠的清秘閣,乃奉乾隆爺御旨開辦的,可惜民國初年就關(guān)閉了。其實,論文化內(nèi)涵,印泥與印章完全可以相提并論,其中奧妙無窮。一幅好字畫何以流傳千古?字畫家的名氣只是一個方面,那字畫上的印痕可大有說頭和品頭呢。

大凡行家鑒定、經(jīng)營古字古畫時,首先要識別的是紙、絹、墨、裱的出處和年代,再就是看字畫上的印痕,或字畫家的款題,或皇帝御題,或名人跋,或藏者題識等。一幅古字畫,往往最打眼的就是上面的印痕。它不僅閃爍著歷朝歷代篆刻藝術(shù)的光芒,而且由于印色的不可更替性,還清晰地記述著世事變幻的時代烙印。印章作偽往往可以天衣無縫,行家們只能將印泥作為鑒別古字畫的突破口,從中尋找蛛絲馬跡。也就是說,古字畫印泥的成色往往決定著古字畫的真?zhèn)巍?/p>

還有民間的地契、借據(jù)、婚約等文書上的手印,印泥也直接影響文書的保真性。據(jù)傳,宣統(tǒng)年間,河北保定有兩大戶人家,為爭奪一塊田畝,引發(fā)了一場近千人參與的械斗,死傷百人,震驚朝野。起因就是地契上的印泥失效退色,導(dǎo)致雙方爭辯不清。有人曾在《京報》上撰文發(fā)表感慨:地契若蓋以八寶印泥,豈有其悲乎?

王云升所迷的正是《京報》中所說的八寶印泥,這是一種最神奇最珍貴的古印泥。在踏上襄陽故土的那一刻,王云升就在古渡口碼頭上偶遇了李半尺之子賣八寶印泥,王云升認定,此乃“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5

八寶印泥究竟為何物?即琉璃廠清秘閣供給宮廷和六部衙門用璽蓋印及字畫家落款蓋章用的一種特制印泥。氣味幽香,質(zhì)地細膩,色澤鮮艷,印跡長久不變色。

自漢唐以來,我國歷代封建王朝都在宮中設(shè)有秘閣,專門收藏珍貴書畫。清秘閣,乃清代秘閣之意,能在宮外開買賣起字號叫“清秘閣”絕非等閑之輩。相傳,康熙皇帝玄燁年老時最喜愛孫子弘歷,他下御旨將弘歷從雍王府接進皇宮教養(yǎng)。幼小的弘歷,由三位嬤嬤喂養(yǎng),其中一位嬤嬤姓周,她奶水好,身體健壯,長相體面,性格溫順。弘歷特愛吃她的奶,四五歲時還舍不得讓周嬤嬤離去。可是皇宮里有規(guī)矩,嬤嬤不能久住宮中。弘歷六歲時,周嬤嬤回到了自己家中,住在西琉璃廠街上一條小巷里。

弘歷二十五歲時登基做皇帝,年號乾隆。周嬤嬤的兒子跟乾隆爺同歲,讀書未成,想開店養(yǎng)家糊口。有一年,乾隆過生日,因思念喂養(yǎng)他的周嬤嬤,便召她進宮。周嬤嬤將自己兒子想開店鋪的事跟皇上說了。乾隆爺說:“你家可開個南紙古玩鋪?!辈⒂n字號“清秘閣”。乾隆皇帝下旨由周家承辦六部衙門的文書辦公用品,朝廷中央行政機構(gòu)辦公用品由周家包了,還將御用印泥的制作方法交給周家。周家憑著皇上的御旨請來了京城里的能工巧匠,精心研制,反復(fù)嘗試,終于制作出了持久不變色的名貴印泥,取名為“八寶印泥”。

起初,清秘閣由周嬤嬤的兒子經(jīng)營,他奔往江南辦貨,回京同六部衙門交往,承辦朝廷中央行政機關(guān)辦公用的文房四寶和八寶印泥。京城人家發(fā)了財大都置房產(chǎn)、辦作坊,周家也不例外,先將自己的住宅買下,逐漸又將住宅所在小巷的房產(chǎn)全部買下,于是小巷名為周家胡同。

可到了清末年間,隨著那位掌握配方的老匠人暴病而亡,八寶印泥的制作方法就失傳了。自此,清秘閣只得賣八寶印泥的存貨。這時清秘閣又一連遇上了幾起買賣官司,四處請人為之訴訟。那時,京城還不時興律師,稱訟師為“刀筆吏”,而刀筆吏者甚少,無處可請。東家之一的周二爺,人稱周二麻子,口齒、文筆都不行,寫呈字,過堂打官司,更沒有譜兒。周二爺認識京紙鋪的一個伙計,這人能言善辯,還愛抬杠,抬起杠來誰也說不過他。周二爺看中了他,請他幫助打官司。

此人名叫張文靜,乃河北張各莊人,宣統(tǒng)年間來京。他幼年熟讀四書五經(jīng),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乃商人中略有文采之輩。果然,張文靜幫周二爺打贏了官司。清末年間,張文靜執(zhí)掌清秘閣后,盡管他十分能干,終究時運不佳,生意日落西山。張文靜千方百計想恢復(fù)八寶印泥的制作,可一直不得要領(lǐng),幾乎愁白了頭。

王云升與清秘閣張文靜的公子張若如是發(fā)小,兩家同住一條街上。由于小孩間的親密,兩家大人也少不了一些走動。王云升愛讀書,嘴甜,長得也乖巧,成天張伯長張伯短地叫,很受張文靜喜愛。清秘閣的后院是不讓外人進的,因為那里藏著制作八寶印泥的許多秘密,盡管這些秘密已不得知曉,可規(guī)矩還是留下了。清秘閣后院有間屋子里堆放了不少古舊書,王云升一鉆進去,便如饑似渴一般。張文靜從不防著他,任其到后院里亂竄。清秘閣的后院有位名叫老丫子的工匠,滿肚子的古話。閑時,他就饒有興致地給兩個孩子講故事,講鬼神,講妖魔,但講得最多的還是清秘閣的輝煌與衰敗。有幾次,王云升發(fā)現(xiàn)張伯也站在一旁聽老丫子講故事,聽著聽著眼圈就紅了。

于是,懂事的王云升漸漸熟知了清秘閣的歷史、八寶印泥的故事,還有張伯父的苦惱。這天,王云升在清秘閣后院書屋里偶然從一本古書上讀到了“八寶”二字的條目,立刻聯(lián)想到了八寶印泥,再看書上寫出的八種原料:珍珠、紅寶石、紅珊瑚、朱砂、朱膘、冰片、麝香、赤金葉,也都是印泥之用料,王云升不禁喜出望外。

當(dāng)日,王云升悄悄買回配料,將自己關(guān)在屋里,一種一種地輪著試,由于弄不清楚這八種原料之間的配料比例,混合成一堆的原料難以成形,一塌糊涂。王云升便找到張伯問,張文靜聽后哈哈大笑:“真是孩子氣?!?/p>

王云升并不氣餒,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破譯八寶印泥之謎。

終于有一天,清秘閣賣完了庫存,關(guān)閉了。張文靜將清秘閣轉(zhuǎn)讓給了姓席的新主兒,席老板將店鋪更名為韞寶齋,專門經(jīng)營古錢。張文靜拖家?guī)Э诨氐搅撕颖编l(xiāng)下。不久,琉璃廠鬧匪,張文靜因此躲過了一劫。繼而,王槐久因受匪患驚嚇跳水身亡,少東家王云升告別琉璃廠,舉家南遷。

從此,張王兩家南北相隔。

6

李半尺手中的那盒八寶印泥令王云升思念不已。

王云升明白,制作出八寶印泥,必須要有八寶印泥的實物作參照??上砹耍迕亻w連同它的八寶印泥陳貨早已消失不見,要找八寶印泥實物談何容易?唯有李半尺能解其難。這些年,王云升為從李半尺手中求得那盒八寶印泥,可謂用盡了心機。無奈李半尺戒心太重,與王云升交往很有分寸。李半尺乃裱畫匠出身,但善學(xué)肯鉆,熟讀《畫史會要》,不僅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而且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李半尺一副儒者風(fēng)度,只是性子高傲。

大約是王云升回襄陽兩年后的一天,李半尺突然犯了案。起因是李半尺從竄貨市場上買了一古筆筒,此物為小偷從京城所偷,官府傳他對案。這古筆筒乃元代官窯閃綠瓷,名叫“鈷藍釉”,上有“樞府”二字。筆筒顏色特別,觀之若深淵之綠水,望之似三月之麥浪。李半尺乃襄陽城的頭面之人,被官府傳訊,臉面何存?于是他選擇了舍財免災(zāi),讓人將古物送到官府。誰料,李半尺的大度之舉反而讓官府倍加生疑,更是不依不饒,硬說李半尺與盜賊有染,將其關(guān)押,強令他交出其他贓物。

王云升聞之,設(shè)想了多條營救計策,可效果不佳,無奈之際,他想到了能言巧辯的張文靜,請他出山也許有辦法。于是,王云升連夜趕往河北鄉(xiāng)下張各莊。

這是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王云升來到張家時,只見張老太太正用一圓形的瓷盤子喂雞。老太太眼不好使,聽見有生人來,說道:“這雞盤子,我是從來不洗也不換,盤里的雞食不斷,夏天盤里的雞食也不餿呢?!?/p>

王云升說:“您這盤子是個寶物呢!”

這時,張文靜聞聲走了出來,對老太太說:“你又在瞎說什么?”

王云升叫了聲:“張伯。”

張文靜一愣,盯著王云升看了好一會兒,終于認了出來:“這不是小云子么?”

張文靜告訴他,此乃南宋官窯閃綠瓷,無論盛什么食品,都具有保鮮之功效。

王云升一愣:“這盤子也是南宋官窯閃綠瓷?”

張文靜問:“你見過?”

王云升便道出李半尺一案,同時也將李半尺收藏有半塊八寶印泥之事說了出來,并請求張文靜設(shè)法救他。

張文靜問:“那古筆筒上有字否?”

王云升答:“有‘樞府二字。”

張文靜微微點了點頭,說:“李先生有救了?!?/p>

原來,南宋官窯閃綠瓷由于名氣大,元滅南宋后,一些私窯紛紛襲南宋舊制,燒制閃綠瓷。由于害怕官府追查,只得在瓷器上加印“樞府”二字,以示區(qū)別。

張文靜認定,李半尺所得古筆筒乃元代私窯瓷,這類瓷存世頗多,決不能與南宋的官窯瓷相提并論,不足以量刑。王云升趕回襄陽以此為據(jù),為李半尺討公道,大獲全勝。

李半尺對王云升的感激之情自然不言而喻。李半尺乃義重泰山之人,讓家人安排酒菜與王云升一醉方休,還當(dāng)場拿出那盒八寶印泥一分為二,贈與王云升一半。

兩人終成知己。

7

有了李半尺贈送的那半盒八寶印泥,王云升心底踏實了許多。他每日要多次拿出八寶印泥,百看不厭,企圖破譯印泥中的全部奧秘。

轉(zhuǎn)眼秋去冬來。這日,王云升緊閉房門,仍在苦思冥想那八寶印泥之事,聽得郵差上門。原來是好友張若如來信,相約王云升于京城會面。王云升欣喜不已,即日起程。

王云升來京后方知,張若如這次回京是受父親之托處理原清秘閣家產(chǎn)的未盡事宜。眼下的韞寶齋,店鋪外貌依舊,只是廳內(nèi)原有的一些字畫不見了,柜里擺滿了綠銹生坑的古錢。兩人見物思故,心情復(fù)雜。

原清秘閣的后院仍為張家所有,后院的書房、客房還保持著原樣。張公子這次要將這后院處理掉,請來王云升,是想讓他挑些古舊書,以表心意。一連多日,兩人足不出戶,叫來酒菜,開懷暢飲。

就在辭別的前一天,張公子有事外出,王云升獨自閑轉(zhuǎn)來到琉璃廠觀音閣。觀音閣本清靜之地,眼下民不聊生,觀音閣倒成了貧苦人的避難地。觀音閣大門前的臺階上,一個蓬頭垢面的老人正低著頭在舊紙堆里翻找著什么,突然,他從紙堆里找出一幅破字畫,仔細瞧了瞧,嘴里念著:“這印痕乃八寶印泥?!贝嗽捛∏勺屚踉粕犚姡矍耙涣?,立即躬身求教。老人一臉木然,說道:“給我大煙抽,快給我大煙抽!”

王云升趕緊將老人請到巷頭的大煙館,讓老人飽抽了一頓。老人立刻精神起來,他雙眼直直地盯著王云升,猛地站起來:“你、你不就是鴻文齋的少東家么?”

王云升一怔:“你是?”

“少東家,你真的不認識我啦?我是清秘閣的老丫子呀!”

王云升認出來了,這老者正是清秘閣后院的工匠老丫子,不由得激動萬分。王云升只知道老丫子因偷蓋了八寶印泥被張文靜趕出了清秘閣,沒想到老人竟然淪落到了這個地步。

老丫子說:“少東家又回琉璃廠來啦?”

王云升說明來意,便將自己多年來試制八寶印泥未果之苦惱說了出來。

老丫子沒頭沒腦地說了句:“那后院里有啊。”說罷,突然站起身來,說:“讓你破費啦?!?/p>

一眨眼,老丫子就不見了。

那后院里有什么?清秘閣的后院里唯有一堆破磚瓦而已,王云升百思不得其解。

當(dāng)晚,王云升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便起身獨自走出門。冬夜寒重,月亮被一塊云遮住了,好久才露出頭來。風(fēng)中,竹葉沙沙,單調(diào)而凄清。他盯著院角的那堆破磚爛瓦發(fā)愣。良久,他發(fā)現(xiàn)磚瓦堆上有些玻璃瓶,便隨手挑了個葫蘆狀的瓶子拿進屋,準備夜里小解之用。

次日一早,王云升拎起裝滿尿液的葫蘆瓶正要出門扔掉,猛然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裝配料的瓶子。他急忙倒掉尿液,返回屋里,只見瓶外貼有配料標簽。標簽上注明了八寶印泥的制作工藝以及配料比例。王云升不由得精神大振,全身很快燥熱起來。

8

回到襄陽后,王云升即刻依照瓶子上注明的工藝要求進行制作。先將八種原料分別放入瑪瑙乳缽里研磨,研成細粉狀,按配方比例,一種一種過戥子稱準,放在小瓷缸里,再往瓷缸里注入蓖麻油,撒入艾絨,然后用手工使勁摔打。

接下來的日子,王云升不是關(guān)門捶打印泥,就是開門翻曬印坯。循環(huán)反復(fù)若干次后,印泥便有了韌性和黏性,王云升又將其密封在了一個壇子里,每三個月倒壇一次,倒壇三次為一個過程,目的是使原料充分融合。

經(jīng)過三次倒壇后,終于盼到了壇中之物成色之日。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王云升喜滋滋地叫來店鋪的工匠和伙計,太太蕓珍和女兒花枝擠在壇前,屏住氣眼巴巴地盯著王云升打開壇口的封泥。王云升洗凈手,揭開了壇蓋,原想是香氣撲鼻,沒想到竟涌出了一股臭氣。

王云升好似掉進了冰窟窿里,頓時呆住了。

無奈之際,王云升找到李半尺請教,李半尺皺著眉頭聞了聞那壇臭糊糊的東西,一語破的:“此蓖麻油非陳油,豈有不臭之理?”

王云升恍然大悟。自古印泥貴在陳油,印泥的等級是以摻入陳油的年限和重量而分,年限久的蓖麻陳油摻入得越多,其等級越高。然而,陳油又是如何取得的?可惜玻璃瓶上的配料標簽并無記載。

這天一大早,他想出門散散心,恰巧有一老道士上門,口念:“望施主慈悲?!?/p>

王云升問:“道長有事么?”

老道士從褡褳里拎出一瓶燈油,輕聲說道:“貧道來自武當(dāng)山南巖修殿,特下山化緣,望施主大發(fā)慈悲,多少不論,都是功德。”

王云升兩眼死死地盯著道士手中那油瓶,問道:“瓶中為何物?”

老道士說:“貢臺燈油?!?/p>

王云升急問:“為何如此清亮?”

老道士答:“烈日暴曬可得?!?/p>

王云升趕緊請道士進屋,當(dāng)即施舍五塊大洋,詳細問之。

原來,為求貢臺之凈潔,武當(dāng)山道觀里所用燈油均由襄陽信徒為之煉制。應(yīng)王云升請求,道士將王云升帶到了一位信徒家,讓信徒演示了其制作過程:先將蓖麻油熬熟裝入瓶內(nèi),用紗布封住瓶口后插入高粱秸皮兒,作為出氣口,再用鉛鐵將瓶口蓋緊防止灑出。信徒說:“蓖麻油瓶經(jīng)過暴曬,瓶內(nèi)油中的水分就會通過出氣口向外蒸發(fā),隨著油的濃度逐漸增加,油色也就變得透明起來?!?/p>

送走老道士,王云升突然醒悟,這老道士好像專門為傳授陳油制法而來。仔細回想,這老道士倒有幾分眼熟。他猛然想到了當(dāng)年鋪里的摹仿匠齊仁悅,越想越像。王云升認定老道士正是齊仁悅。

據(jù)說,齊仁悅被王云升趕出鴻文齋后,與師兄劉某開了一間“譽寶齋”字畫鋪,生意還說得過去。不久熱河行宮被盜,官府從譽寶齋抄出了熱河行宮的被盜古畫,齊仁悅與師兄一道吃了官司。隨后,齊仁悅就從琉璃廠消失了。

王云升揣著疑團專程上了一趟武當(dāng)山。他找到道長打聽,有沒有一位來自京城的出家人?道長說,武當(dāng)?shù)朗克暮榧?,不知也。王云升心誠,在武當(dāng)山上一連住了多日,滿山轉(zhuǎn)悠,可惜一直沒能遇到那位老道士。

王云升終得上等陳油。

9

民國十四年秋,王云升終于試制出珍貴的八寶印泥。

破解八寶印泥的秘方后,忠厚誠實的王云升首先想到要將此秘方還于張家。

這時的張文靜已年過八十,老態(tài)龍鐘。其子張若如已去了美國,他與老伴在鄉(xiāng)下安度晚年。

王云升來到河北的張各莊,興奮地告訴張伯父:“八寶印泥的秘方破解了?!?/p>

張文靜十分木然,連連搖頭:“瞎說呢?!?/p>

王云升說:“是真的,不信您瞧瞧?!闭f著,拿出八寶印泥樣品讓張文靜鑒定。張文靜先用鼻子聞了聞,又用手指捻了捻,然后將印泥加蓋在宣紙上用火燒。

張文靜盯著火光,一動不動。突然,他欣喜若狂地大喊起來:“太好啦,咱清秘閣有救啦!”說罷,身子一陣抽搐,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張各莊離保定一百余里地,待將張文靜老人送到保定醫(yī)院,老人已經(jīng)什么都不知道了。經(jīng)診斷,因為過于激動引起突發(fā)性腦溢血,腦機能遭到嚴重破壞,張文靜成了植物人。

王云升回到襄陽后,全力推銷他制作出的八寶印泥。他請來好友李半尺的傻兒子李灑來店里當(dāng)堂倌。李灑自幼跟隨其父學(xué)畫,學(xué)的是宋朝楊補之的畫法,再參用李半尺獨創(chuàng)的筆意,工筆手法與寫意筆法融合,很見功底。王云升為李灑在鴻文齋的店堂內(nèi)擺了一張畫案,每天讓他鋪開宣紙信手涂鴉。李灑每畫完一幅,忘不了在畫上蓋上一行印章,然后傻乎乎地將所畫的畫一張一張地?zé)?。隨風(fēng)飛起的滿天紙灰,飛起落下,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特別是那燃燒著的畫紙上的印跡,由紅變黑,再由黑變紅,血紅如初,令人叫絕。

夏日的一個午后,窗外的陽光亮得扎眼。李灑正在鴻文齋店堂內(nèi)興致勃勃地表演畫梅。他提筆在墨硯里潤了潤,接著拖于紙上,皴染幾個來回,梅枝、梅葉立刻栩栩如生,縱橫交錯起來。然后,他將凈筆飽蘸白色,將筆尖點紅,最后瀟灑地在紙上亂點一通,大寫意梅花立即躍然紙上。紅花墨葉,鐵干虬枝,繁花朵朵,圍觀者發(fā)出一片喝彩聲。

突然,李半尺氣勢洶洶而來,一聲斷喝:“你干的好事,給我丟人現(xiàn)眼?!闭f著,一腳踢翻了畫案,又一把從傻兒子手中奪過畫稿,揉成一團后將其撕碎拋擲。此時正在里屋忙碌的王云升聞聲出來,一臉堆笑,向李半尺拱著手:“先生何時從漢口歸來?兄弟有失遠迎?!?/p>

李半尺仍板著臉:“呸!你竟然能干出如此缺德之事,算我瞎眼了?!闭f完便拂袖而去。

其實,讓傻子李灑“燒畫顯印”決非王云升的初衷。李半尺大鬧鴻文齋刻字社之后,王云升深感有愧于李半尺,曾多次上門賠罪,均被李半尺拒之門外。王云升自知無趣,至此,兩人間的交情也就徹底斷了。

10

王云升為人厚道,自打與李半尺翻臉后,心情壞透了。

隨著李灑的離去,鴻文齋即刻變得冷清下來??梢姡尻柸丝吹氖菬狒[,并不是認可了八寶印泥。于是王云升想到了去報館為八寶印泥做廣告。

當(dāng)時,襄陽道署辦有一張四開四版的報紙,名叫《鄂北公報》。上至漢中下至漢口,《鄂北公報》都有些影響。

這天,王云升找到《鄂北公報》報館的龍主編。龍老板給王云升出點子,用八寶印泥為報紙?zhí)子灼趫箢^,不是廣告勝似廣告。王云升連連點頭稱好。

紅報頭的《鄂北公報》上市后,恰逢省長王占元來襄陽巡察。王占元乃軍人出身,肚里無半點文墨,卻喜歡裝腔作勢,常做看書讀報狀,以顯文雅?!抖醣惫珗蟆吩陬^版頭條的位置推出了王省長來襄陽巡察之新聞,上為紅報頭,下為粗黑字,十分打眼。王省長看報后,對《鄂北公報》贊不絕口,連聲說:“這報紙怪鮮紅呢,老子要讓《漢口日報》也這樣子鮮紅!”王省長說到做到,回到漢口便下令讓《漢口日報》套紅?!稘h口日報》主編不敢有半點含糊,次日就讓報頭套了紅??蓤蠹埶偷酵跽荚稚虾?,王省長一看就發(fā)了火,認定《漢口日報》在糊弄他,一氣之下,將《漢口日報》的主編撤了職。

新上任的《漢口日報》主編誠惶誠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專程來到襄陽,當(dāng)即從鴻文齋訂購了一壇八寶印泥。《漢口日報》發(fā)行全省,其影響力遠遠超過《鄂北日報》。八寶印泥很快便在全省以及周邊一些省份叫響了,紅極一時。

襄陽人家自古就有收藏懸掛古字古畫之習(xí)俗。譬如,中堂里大都掛著“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讀書是福,開卷有益”等條幅。八寶印泥讓一幫古字畫商人樂不可支,他們大肆偽作名人字畫,然后想法弄來鴻文齋的八寶印泥,招搖過市,騙取錢物。八寶印泥重現(xiàn)的消息傳到北京琉璃廠,京城里的一些字畫商人更是蜂擁而至,紛紛前來襄陽高價爭購。

王云升早在京城時就對作偽名人字畫之舉深惡痛絕。當(dāng)他得知有人借用從鴻文齋購得的八寶印泥作偽名人字畫時,怒不可遏,發(fā)誓決不向這些作偽者出售八寶印泥。這些作偽者只得以刻字社和報館之名購之。再說,八寶印泥制作工藝繁瑣復(fù)雜,特別是蓖麻油的曬制須得熬年頭。鴻文齋制作的八寶印泥有限,價格昂貴,限人限量供應(yīng),令一些心懷鬼胎之人無計可施。

11

就在鴻文齋生意如日中天之時,大禍天降,王家十二歲的閨女花枝被綁了票。

綁匪為盤踞在襄陽漢江魚梁洲上的江匪,他們長年活動在漢江上,以打劫過往商船為生。按其規(guī)矩,這幫江匪一不打劫官船,二不上岸擾民,因此多年來一直與襄陽官府及百姓相安無事。這次純屬例外。綁匪當(dāng)天夜里就下了帖子,向王家開出了一萬塊銀元的天價,限四天內(nèi)到位,否則撕票。

家人和店鋪里的工匠們亂成一團,王云升卻鎮(zhèn)定自若,照樣做生意。第二天他接到一封綁匪來信,看后便順手扔進了火爐里。第三天又接到一封綁匪來信,他看后又扔進了火爐里。蕓珍哭喊道:“你瘋了,不要女兒了?你是鐵石心腸???!”

王云升說:“為人之父,誰不疼愛兒女?可是,我們遇上土匪了,土匪是不講理的,他們要價太高,我無法滿足??!”

第四天的一個早晨,鴻文齋剛開門,突然走進一個陌生人,對王云升說:“到你后屋去,我有話要說。”來到里屋,那人開口道:“你女兒是我綁走的,你不是有八寶印泥的秘方么?”

王云升這才如夢初醒,后悔不該將生意做得如此張揚,令江匪們也紅了眼。再一想,也不對,土匪綁票大都為錢而來,要的是硬通貨,哪有討要秘方的土匪?

王云升應(yīng)了江匪的要求,聲言自己早已厭倦了刻字印冊的生意,愿意將八寶印泥秘方奉上,只求小女平安,兩人約好了時間、接頭地點和接頭暗號。王云升乃守信之人,再說女兒生死攸關(guān),容不得他來半點花招。只是在取秘方時,王云升慌忙中將豆油燈上的油跡弄在了秘方上,帶油跡的食指紋恰巧蓋住了秘方中有關(guān)蓖麻油的用量比例。

12

馮閻大戰(zhàn)時,朱啟鈐被張學(xué)良委任為北平首任市長。政府南遷后,南京成為首都,就有了南京國民政府之說,北京改為北平。朱啟鈐喜愛收藏明清字畫。王占元與朱啟鈐曾為武昌講武學(xué)堂的同窗好友,情趣相投,乃莫逆之交。王占元不惜高價購得朱耷《山野圖》山水立軸一幅,準備親自赴北平贈與朱啟鈐以示祝賀。朱耷的畫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所喜愛,其畫上常有御題御覽。據(jù)傳,《山野圖》上不僅有御題,還有三帝璽印,且油質(zhì)之輕重、印色之深淺,皆完美恰當(dāng),可謂稀世之寶。

王占元對市面上真假古字畫魚目混珠有所耳聞,他特地從襄陽將李半尺請到漢口,對《山野圖》進行鑒定。李半尺剛將古畫打開半幅,當(dāng)即卷上,雙目緊閉,手捻長須,面色凝重,長久不語。

王占元性急,問道:“你這是咋啦?”

李半尺仍不語。片刻后,他再次將畫卷打開,認真地統(tǒng)觀畫面全局,看畫、看字、看印跡,平看、懸看。半晌不語。

王占元急了:“你,你啞巴啦?你倒是說話呀!”

李半尺看了看王占元,說了句:“此畫乃贗品?!?/p>

王占元一怔:“何以見得?”

李半尺說:“乾隆御題款印非八寶印泥?!?/p>

王占元臉一黑,問道:“何以見得?”

李半尺說:“油重?!?/p>

“油重?油重算什么?”王占元不解。

李半尺搖了搖頭:“非只言片語可道破矣?!?/p>

王占元笑道:“好你個李半尺,還賣關(guān)子呢,印泥油重算個屁,只要畫好就行?!彼麤]有將李半尺的話放在心上,當(dāng)天就帶著這幅《山野圖》去了北平。

《山野圖》送到朱啟鈐的府上,朱啟鈐愛不釋手,當(dāng)即笑納。朱啟鈐特地讓人從琉璃廠購得一尊西周青銅鼎,回贈王占元,以示謝意。

事隔不久,朱啟鈐仕途變故,他忍痛割愛將全部字畫藏品賣給張學(xué)良,現(xiàn)洋20萬元。張少帥付不起如此巨款,由東北官銀號給予支付,全部字畫收藏于奉天博物館。

紙終究包不住火。王占元不信李半尺之言,令李半尺十分傷感,他逢人就講王省長不仁不義,用贗品送人之丑聞。終有一天,此話傳到了張少帥耳里,張少帥生疑,帶著兩位古畫鑒定師來到奉天博物館,得出結(jié)論:原畫是朱耷真跡,面層已被揭走。這幅畫是原畫的第二層,真跡揭走后,找來高手照第二層絹紙上的印跡描繪而得??上в∧嗖患?,導(dǎo)致印色顯浮未入紙層,露出破綻。

張少帥大怒,向朱啟鈐討說法,朱啟鈐羞愧無言。事后,朱啟鈐寫信給王占元,將其狠狠地羞辱了一頓,并聲言絕交。王占元自知理虧,只得裝聾作啞不言聲。

值得慶幸的是,行家認為這幅山水立軸仍有較高價值,被博物館保存了下來,經(jīng)過多年的戰(zhàn)爭,現(xiàn)完整地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

13

王占元未聽李半尺之言,干了件丟人現(xiàn)眼的事,很沒有面子。朱啟鈐與之絕交,更是火上澆油,他發(fā)誓要拿下那作偽者的頭顱。很快,作偽者被追查出來,原是漢口字畫販子劉二麻子。劉二麻子賣給王占元的這幅山水畫是從琉璃廠購得,在加蓋偽作的乾隆皇帝璽印時,因一時無法弄到八寶印泥,又舍不得花大價買八寶印泥,便找到熟悉的襄陽李字刻字鋪。李掌柜聲稱他有地道的八寶印泥,收了劉二麻子一塊大洋,給他按了一印。殊不知,就在這印泥上出了事。李掌柜的八寶印泥竟是“偽劣貨”。

水落石出,王占元下令讓人綁了劉二麻子,要以詐騙罪論處。國民十九年,劉二麻子被斬首于漢口郊外的烏泥湖畔。當(dāng)天半個漢口都轟動了,多事的記者一路追蹤劉二麻子之死,添油加醋地將贗品《山野圖》渲染了一番,并以長篇通訊在《漢口日報》上隆重推出,很是熱鬧了一陣子。

再說,王云升自打讓綁匪勒索走了八寶印泥的秘方后,越想越覺得蹊蹺,猶豫再三,還是向警方報了案。警方問:“那張讓綁匪得手的秘方如何辨識?”

王云升說:“有塊油跡?!?/p>

警方讓其暗地里盯著,一旦發(fā)現(xiàn)那張秘方即刻報告。盡管王云升時時留意,可一直沒有任何消息。漢口劉二麻子被斬首后,他從《漢口日報》的長篇報道中讀出了端倪:有人在盜制八寶印泥,想是工藝操作不當(dāng),才露了馬腳。王云升按圖索驥,找到報上所說的襄陽南街李字刻字鋪,誰知店鋪李掌柜早已在劉二麻子被斬首的當(dāng)天吊死在了屋后的歪脖子樹下。按王云升的要求,警方派人抄了李字刻字鋪,翻箱倒柜,硬是沒有發(fā)現(xiàn)那張有油跡的八寶印泥秘方。

若干年后,襄陽城開始大規(guī)模地修繕城墻和加固漢江大堤,在整治坍塌的襄陽南城墻基腳時,從一戶老宅地基下挖出了一個瓷壇,里面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千大洋。大洋上蓋著一張白紙,白紙上記錄了店鋪盜制八寶印泥的每一筆收入,最后用紅筆寫有一行字:此乃不義之財也。另外還有一張發(fā)黃的宣紙,上面記述著八寶印泥的秘方,一塊油跡特別顯眼。

據(jù)查,這家店鋪的主人乃李半尺的遠房侄子。劉二麻子出事時,李半尺剛病逝不久。解放襄陽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順手將盤踞在魚梁洲的土匪全殲,活捉土匪頭子。土匪頭子是當(dāng)年襄陽東津崇盛木材場的楊老板,曾和李半尺是至交。在得知王云升戲弄了李半尺的傻兒子后,為之抱不平,遂綁了王云升女兒。誰知他派人將勒索到的八寶印泥秘方送到李半尺的府上時,遭到了李半尺的嚴厲拒絕。楊老板一氣之下,讓人將秘方扔進了李字刻字鋪的后院里。

李字刻字鋪李掌柜死后,襄陽城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盜制的八寶印泥。

抗戰(zhàn)時期,日機轟炸襄陽,王云升被炸死,八寶印泥再次失傳。這時王家的女兒花枝已經(jīng)嫁人。襄陽鄉(xiāng)下的一些遠房親戚欺王家無后,一哄而上,要與王太太蕓珍爭奪家產(chǎn)。蕓珍吞不下這口氣,不惜變賣家產(chǎn),四處送禮托人,誓死要打贏這場官司。蕓珍四處奔波,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筋疲力盡,重病臥床,最終氣短而亡。

民國三十年,襄陽鴻文齋閉戶。

14

斗轉(zhuǎn)星移,歲月如梭。

1949年8月,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前夕,中央人民政府決定要向100多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頒發(fā)聘任書。制作聘任書的工作由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負責(zé)。毛澤東特別叮囑說,為顯隆重和莊嚴,聘任書所蓋的中央人民政府大印要用八寶印泥。這可讓田家英犯了難,他知道八寶印泥早已失傳。聰明而善于動腦筋的田家英想到了去琉璃廠的古玩店里“淘”寶。他向琉璃廠的老人打聽清秘閣的下落,得知清秘閣早就倒閉了,清秘閣的最后一位經(jīng)理張文靜也于兩年前病逝。他又問老人們誰家有八寶印泥,老人們說,民國年間襄陽鴻文齋曾破解了八寶印泥秘方,制作過八寶印泥。田家英立刻打電話與襄陽行署聯(lián)系。襄陽行署派人四處尋找,無奈鴻文齋早已閉戶,鴻文齋唯一的后人花枝也因患血吸蟲病死去。半個月后,襄陽行署的工作人員終于從城外一老畫家手中得到了半塊八寶印泥。直到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建國之初首批聘任的那些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手中的聘任書,其印章仍然歷久彌新、鮮紅奪目。

據(jù)說,當(dāng)年從城外找到的那位老畫家是位精神病患者。行署的工作人員在襄陽城外的精神病醫(yī)院找到他時,他一副頑皮狀,正小孩子般趴在地上潑墨作畫。行署工作人員試圖與他說話,他搖頭不語。行署工作人員只得找來醫(yī)務(wù)人員,詢問他是否藏有八寶印泥。醫(yī)生伸出右手,張開大拇指和食指,向病人做了一個“八”字狀。病人立即停止了作畫,先是搖了搖頭,繼而盯著醫(yī)生傻笑。醫(yī)生做了一個打針的動作,病人害怕了,他將右手顫抖地伸進貼身的口袋里,摸索了一會兒,掏出了一個無比精美的古印泥盒。印盒瓷質(zhì),呈棱形,盒邊為一條長龍盤纏。接著,他又從外衣兜里掏出一枚印章,此乃一塊雞血圖章,一寸五見方、六寸高,章體飄浮著雞血絲般的紅色,游移而鮮艷。病人將印章在印泥上按了按,果斷地在那張畫上重重地蓋了一個印。印泥色澤殷紅,質(zhì)地細膩。印章篆刻兩字:李灑。

〔本刊責(zé)任編輯 袁小玲〕

〔原載《中國鐵路文藝》2013年第3期〕

猜你喜歡
鴻文印泥琉璃廠
琉璃廠的傳說
印象·琉璃廠
Leaping for Leap Day, February 29
《紅樓夢》程乙本的流傳與北京琉璃廠
琉璃廠重生記
昂貴的“印泥”
都是印泥惹的禍
小說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2
新绛县| 宾川县| 嘉义县| 芮城县| 丘北县| 呈贡县| 乐业县| 曲沃县| 巴南区| 亳州市| 哈巴河县| 华坪县| 治县。| 榆中县| 交口县| 常宁市| 惠州市| 中西区| 靖江市| 福建省| 太湖县| 舞钢市| 兴义市| 米易县| 建水县| 内乡县| 天门市| 威海市| 阿合奇县| 布尔津县| 商城县| 依安县| 汉寿县| 台东县| 上蔡县| 克什克腾旗| 西丰县| 宁明县| 武定县| 南华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