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的一個晚上,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在中心廣場上唱歌、跳舞,歡慶祖國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就在這時,一個外國特務(wù)偷偷地溜進了市政府地下的火藥倉庫。他用一根導火線連著那些火藥,一直通到外面的院里,然后點燃了導火線,一溜煙兒地跑了。
導火線“咝咝”地向著地下室燒去,一場災(zāi)難就要降臨了。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有一個叫于連的小男孩兒正巧到院子里玩兒,發(fā)現(xiàn)了那根逐漸變短的導火線。
他當然知道,這一根小小的導火線如果燒到地下倉庫,就會引起劇烈的爆炸,把全城的百姓炸得粉碎。
怎么辦呢?到遠處打水澆滅燃燒的導火線已經(jīng)來不及了。他靈機一動,朝著導火線撒了一泡尿,火一下子就被澆滅了。
一場災(zāi)難就這樣避免了。人們非常感激于連,就在街上塑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兒的銅像來紀念他。
如今,撒尿小孩的銅像 已成為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坐落于市中心的步行區(qū),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
在危急的情況下,不僅要勇敢,還要機智。有時候只要動一下腦筋,想出一個好辦法,也許就可以力挽狂瀾,甚至幫助很多人,小于連不就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