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川
摘 要:湖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大溪——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系統產生的史前城址與同時期的其他區(qū)域相比尤為發(fā)達,而在石家河文化末期,史前城址卻快速的衰落了,本文旨在通過對湖北地區(qū)史前環(huán)境氣候的探究找到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衰落的原因。
關鍵詞: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衰落;洪水
新石器時代晚期,以湖北江漢平原和湖南澧陽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中游繁衍出了大溪—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序列,20 世紀80 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在此發(fā)現了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的蹤跡,并結合文獻推斷這里就是上古傳說中的三苗部落的聚居區(qū)。至此學者們意識到長江流域的文明是領先同時期其它地區(qū)的,例如黃河中游、海岱地區(qū)。而晚至石家河文化晚期,以湖北地區(qū)為主的長江中游史前城址卻突然消亡,關于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的衰落,學者們對這個問題大多采用了古文獻資料中“禹征三苗”的傳說推定史前時期華夏部落對三苗部落的征服導致了史前城址的消亡。但由于論述太過籠統,論據單一,對史前城址衰落的原因并沒能很明確的解答出來。本文旨在結合已有研究進行分析,對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的衰落進行探究。
1 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概況
關于史前城址的研究長久以來備受關注,處于長江中游的湖北地區(qū)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今所說湖北地區(qū)早在《禹貢》九州中屬于豫州和荊州,長江中游的史前城址是大幅度領先同時期其他地區(qū)的。
長江中游建設最早的史前城址是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這一城址在湖南地區(qū)發(fā)現,屬于長江中游“大溪——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系統的文化遺址,經過1979年的調查和1999年等的發(fā)掘研究,證明這一處城址是長江中游至今為止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并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史前城址。湖南澧縣的城頭山遺址中,現今發(fā)現最早的城垣可以追溯到大溪文化早期[1]。根據現在已知的長江中游史前考古的發(fā)現,城頭山聚落處在一個西南——東北向的崗地上,地形整體西高于東,崗地西南部有澧水繞崗而過流向東北方向。城頭山的城垣建筑經過多次補修、重建,根據研究共分為四期,其中第一、二期城垣屬于大溪文化,而第三、四期城垣屬于屈家?guī)X文化時期。在對城墻進行過對比之后可以發(fā)現,一、二期城垣范圍內的城址平面相對較小,三、四期范圍內的城址明顯進行了擴張,并且其中一期墻體寬11米,第二期城墻是對第一期城墻的加高,第四期城墻疊壓在第三期城墻之上,城內坡面上疊壓著屈家?guī)X中期文化,因此最晚的第四期城墻也是在屈家?guī)X中期之前修筑完成的,第四期城墻底部寬度大約有26.8米左右,頂部寬達20米。一、二期城垣的城外壕溝發(fā)現過不少生活垃圾的遺存,且這一時期城壕相對較淺,深度不過2.5米,這樣的深度結合城墻的厚度并不足以阻擋軍隊的進攻,而對于小股洪水和猛獸卻有著有效的防御力,而到了第三、四期城垣,城垣厚度較前兩期二倍有余,城外因環(huán)繞城址取土筑墻也形成了更為寬大而深的壕溝,已經形成了護城河的規(guī)模。更兼三、四期城墻比一、二期城墻出現明顯的設計痕跡說明在三、四期城垣建設時,整個城頭山環(huán)壕筑墻聚落已經明顯升級為了這一地區(qū)的中心,開始考慮戰(zhàn)爭防御和中心威嚴性等問題了[2]。
至今為止長江中游的考古發(fā)現中也發(fā)現了許多類似的史前城址,現究其總數多達十五個左右,除少量出于湖南境內,其它主要分布在湖北地區(qū),而在城頭山古城升級轉型的這個時期,長江中游相繼崛起了一些史前城址,城頭山三四期古城約在屈家?guī)X中期以前,同時期雞叫城、青河古城、龍嘴古城、馬家垸古城和石家河古城也已經就此建成使用了。屈家?guī)X古城的大規(guī)模建設也正是在雞叫城、青河古城崛起的時候。也即是說屈家?guī)X古城的中心性建設是為了取得威嚴性和區(qū)域內的主導地位。區(qū)域內的都城性質的城址就這樣出現了。湖南地區(qū)澧陽平原是史前城壕建筑建設的起始,而此后湖北地區(qū)江漢平原上建立起了更多的史前城址,城址規(guī)模不一,其中最大的石家河古城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而最小的走馬嶺古城址僅有7.8萬平方米,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大小差異巨大,從一個方面也看到湖北地區(qū)在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時期復雜的社會形態(tài),擁有多個區(qū)域性的中心聚落。
石家河古城建造于屈家?guī)X文化晚期,城垣平面近方形,是長江流域已知最大的史前古城。地理位置處于湖北中北部的大洪山南麓,背面為桐柏山南面緊鄰江漢平原,向西則是漢水,由于地理位置優(yōu)越。城墻四垣周長有4800米,護城河面積有180萬平方米。城墻西垣總長度有1000米,寬度約30米,其中最寬處達到50米,現存高度大多為4米,但有個別處高達8米。緊靠西垣外側的城壕遺跡寬約60-100米。石家河古城面積巨大,根據推測石家河古城內總人口達到15000-20000人[3],石家河古城內有多個不同的中心臺地,這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譚家玲、三房灣、鄧家灣和楊家灣。城內有過個中心式臺地,臺地之間雖然有自然沖隔溝進行阻斷,但也有人為進行連接的痕跡,有學者認為這是城內含有多個聚落的標志[4]。
長江中游史前城址從屈家?guī)X早、中期開始到石家河早中期,顯示出了一系列的規(guī)律:1數量上不斷的增加,史前城址本身也有著不同規(guī)模的擴張和發(fā)展;2城址的平面形態(tài)開始由方形城址逐漸發(fā)展成為多種形狀的城址;3超大型的中心城址也在這一時期出現,石家河古城的大型中心城址和周圍小城址并列發(fā)展,但主導著地區(qū)的政治、軍事、經濟;4長江中游史前城址呈現出點面結合大小有別、錯落有致的多重分布格局[5];5城內有排水系統,甚至有些城址內部有水道貫通,運輸活動可以水陸并用。
由于長江中游地區(qū)多水域河湖,真正發(fā)展起來的大型聚落區(qū)域,多處在大型山脈向平原延伸的階地上,這樣的選址一方面可以保障聚落整體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處于階地之上,也擁有大面積可利用的土地,能夠產出足夠的糧食以保障聚落的發(fā)展。長江中游的史前城址少見有方形,尤其建立較早的城址中更為明確,這大約也是由于長江中游的水系縱橫,城址的建造大多數依照地形進行設計,許多城墻甚至沒有完全封閉(表一)。
2 湖北地區(qū)史前城址的衰落
一直以來許多學者從歷史文獻中找尋材料,將華夏集團的統一被作為江漢流域史前城址的廢棄原因,近年來關于后石家河文化的認識也支撐了這樣一種說圖法,既中原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末期的文化進入湖北地區(qū)[6](圖一)。但是江漢流域的族群雖然衰敗,也并不會被華夏集團整體趕出湖北地區(qū),其所修建的高大城垣仍然可以為華夏集團的統治者所利用,而此時也并沒有出現多個不同文化的更先進的城址遺址。因此以這種原因作為湖北地區(qū)石家河文化的衰落原因是不充分的。
近年來對長江中游史前地理環(huán)境的研究逐漸增多,將地質概念全新世的環(huán)境變化引入到人類活動的變化之中。通過將孢粉資料的年代發(fā)現相當于大溪—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時期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業(yè)發(fā)展。而石家河晚期到楚文化時期這一地區(qū)則是洪水期[7]。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湖北地區(qū)發(fā)生的洪水事件有10次之多,而其中以石家河文化的末期洪水規(guī)模最大[8]。
南京大學的朱誠及其學生吳立和中國地質大學的謝遠云對湖北地區(qū)史前遺址地層中淤積的類洪水層進行了沉積粒度的物理分析和化學分析以及對遺址地層中和特別選定的一些古洪水沉積地區(qū)的植物孢粉進行分類并進行了AMS14C測年,并經過化學分析確定植物孢粉中含有的有機碳和氮含量[9]。在多處、多個取樣分析中都發(fā)現在石家河文化晚期有過大的洪水期。湖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氣候在屈家?guī)X文化時期屬于冷干期,而在石家河文化時期屬于高溫期[10]。結合朱誠先生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數據,以及參考發(fā)掘報告的數據湖北地區(qū)幾個史前城址的海拔高度為:石家河0-50米;陰湘城0-50米;走馬嶺0-50米;馬家垸0-50米;門板灣0-50米;笑城0-50米;葉家廟0-50米;陶家湖50-200米;龍嘴古城0-50[11]。可見湖北地區(qū)大部分史前城址都是在0-50米之間,即便是對于平均海拔20-100米之間的湖北地區(qū),多數史前城址的海拔高度也是相當的低。
從荊州市西偏北山區(qū)中沿長江一線分布的大溪文化,之后屈家?guī)X文化時期在荊州市、石家河兩個地區(qū)出現中心并向東部和北部散射。在石家河文化時期原本的屈家?guī)X時期聚落大多都在其近周的地勢較高處出現了石家河文化的遺址,在原本屈家?guī)X文化遺址并不多的西北地區(qū)漢江上游地區(qū)則出現了許多石家河文化遺址,并且石家河文化時期遺址繼續(xù)以荊州市和石家河為中心,在東部和西北部大范圍的分布[12],在石家河文化的晚期遺址數量明顯減少,沿著其早中期所在的水系逐漸向上游遷徙[13]。
在石家河文化的晚期階段,湖北地區(qū)經歷了大規(guī)模洪水侵襲,地勢低平的史前城址即使能夠阻擋洪水的沖擊,但平原地區(qū)可耕種的土地已經不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于是在石家河文化末期,聚落開始向地勢較高的山脊上和水患較輕的西北山區(qū)搬遷。城址作為中心的凝聚力逐漸衰退,又兼有中原部落的入侵,湖北地區(qū)史前古城址也由此被廢置。
參考文獻
[1]王振雙、李群:《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地球》2005年第1期,第23-28頁。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文物》1999年第6期,第4-17頁;《澧縣城頭山屈家?guī)X文化城址的調查與試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澧縣文物管理所,《文物》,1993年第12期,第19-30頁;王紅星:《澧縣城頭山城壕聚落初步研究》,《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8輯,第252-260頁。
[3]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石家河遺址群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第213-294頁。
[4]聞磊:《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研究》,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33-35頁。
[5]趙春青:《簡論中國史前城址的起源與發(fā)展過程》,《皇帝古都在新密》2003年11月,第91-111頁。
[6]白云:《關于“石家河文化”的幾個問題》,《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
[7]裴安平:《澧陽平原史前聚落形態(tài)的特點與演變》,《考古》2004年第11期,第63-76頁;朱誠、鐘宜順、鄭朝貴、馬春梅、李蘭:《湖北舊石器至戰(zhàn)國時期人類遺址分布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地理學報》2007年第3期,第227-242頁。
[8]吳立:《江漢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環(huán)境考古研究》,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論文,2013年5月,第103-155頁;張俊娜、夏正楷:《中原地區(qū)4 ka BP前后異常洪水事件的沉積證據》,《地理學報》2011年第5期,第685-697頁;謝遠云:《江漢平原江陵地區(qū)9 kaBP以來的氣候演化》,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學位論文,2004年5月,第64-77頁。
[9]于革、劉健、薛濱:《古氣候動力模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三章第二篇。
[10]李楓:《江漢平原5.5-3.4 kyr BP環(huán)境變化及其對古文化演替的影響》,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論文,2013年12月,第75-109頁;謝遠云:《江漢平原江陵地區(qū)9 kaBP以來的氣候演化》,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學位論文,2004年5月,第64-77頁。
[11]朱誠、鐘宜順、鄭朝貴、馬春梅、李蘭:《湖北舊石器至戰(zhàn)國時期人類遺址分布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地理學報》2007年第3期,第227-242頁。
[12]黃傳懿:《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北分冊(上/下)》,2002年12月版,西安地圖出版社,第60-61頁。
[13]魯西奇:《新石器時代漢水流域聚落地理的初步考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第1期。
[14]《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第一批至第六批)》,湖北省政府,鄂政發(fā)[2002]35號、鄂政發(fā)[2008]16號、鄂政發(fā)[2014]27號;王紅星:《澧縣城頭山城壕聚落初步研究》,《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8輯,第252-260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文物》1999年第6期,第4-17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雞叫城古城址試掘簡報》,《文物》2002年第5期,第19-30頁;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天門石家河考古發(fā)掘報告之一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荊州馬家院屈家?guī)X文化城址調查》,《文物》1997年第7期,第49-53頁;陳官濤、荊州市博物館、石首市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湖北走馬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4期,第16-38頁;院文清:《湖北荊州市陰湘城遺址東城墻發(fā)掘簡報》,《考古》1997年第5期,第1-10頁;賈漢清:《湖北荊州市陰湘城遺址1995年發(fā)掘簡報》,《考古》1998年第1期,第17-28頁;張杏麗:《中國史前城址的比較研究》,《長江文化論叢(第8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88頁;賈漢清:《湖北公安雞鳴城遺址的調查》,《文物》1998年第6期,第25-30頁;張之恒:《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東南文化》,1988年第2期,第5-13頁;尹檢順:《湖南澧陽平原史前文化的區(qū)域考察》,《考古》2003年第3期,第248-260頁;張緒球:《長江中游史前城址和石家河聚落群》,《荊州博物館建館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1年;王紅星:《從門板灣城壕聚落看長江中游城壕聚落的起源與功用》,《考古》2003年第9期第829-843頁;李桃元、夏豐:《湖北應城陶家湖古城址調查》,《文物》2001年第4期,第71-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