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
【摘要】在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能夠較多關注到的是學生聽、說和讀的能力,學生“寫”的能力卻相對比較薄弱。尤其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近幾年溫嶺的小學英語畢業(yè)考試中的最后一大題為書面表達,其得分率在各個題型中也是偏低。因此,我們需要培養(yǎng)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高段學生了解英語思維的方法,形成用英語思維寫作的習慣,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段;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12-02
一、“圖趣”寫作是課程改革的需要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在小學階段強調聽說能力的同時,將讀寫技能的要求寫入一級、二級的教學目標,明確了英語教學中對于小學生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在課標二級目標中對于“寫”的要求是讓學生能根據(jù)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具體要求包括:⑴能模仿范例寫句子;⑵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⑶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⑷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到六年級畢業(yè)應該達到這樣的二級目標要求,為之后的初中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
二、“圖趣”寫作是教師發(fā)展的需要
一線教師對于英文寫作也是有眾多無奈。首先,教師本身的英文寫作學習是否都有系統(tǒng)的訓練?教師自身的學習過程對于自身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本身缺乏寫作能力的指導,學生又怎能有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就像有些老師為了應付畢業(yè)考試的書面表達這一題,就只是在總復習時讓學生背誦一些范文,那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上也不夠重視習作指導或者沒有更好的策略指導習作。有些老師也只是用一些調查表或者在課堂的最后幾分鐘才開始進行寫作的訓練,效率不高。長期下來,教師為學生的寫作“頭疼”,語不成篇,錯誤百出。作為教師,我們不該為學生的習作扣分煩惱,到底扣一分還是半分,我們更應該關注到這樣的習作背后,所反映的是學生淺薄的英語知識、匱乏的詞匯量還有貧瘠的語言積累。所以,一線教師需要對學生英文寫作有循序漸進的基本功訓練。
三、“圖趣”寫作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學生對于英文寫作也是喊“頭大”,他們常常面對題目冥思苦想,卻無力成句成篇?;蛘邧|拉西扯湊字數(shù),然而不切主題;或者草草一篇,胡亂一寫權當交差。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在六年級畢業(yè)班學生的作業(yè)中看到,學生對著一張簡單的教材圖片,無話可說,而最終寫出來的,也僅僅可能是“There be is river in park.”這樣基本的句式無多少修飾卻滿是語法錯誤。我們的學生在學完四年小學英語之后,語言輸出依然單薄,而對于輸出語言的正確性,他們也根本無法自行檢查和判別。可見,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欠缺。英語作為世界語,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們學習運用,我們的孩子也渴望走向世界,了解世界,并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正如,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當然包括書寫表達能力,而“圖趣”寫作恰可以提供一種途徑。
(一)以圖為趣,激發(fā)寫作興趣
我們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課題組觀察到,許多學生都喜歡圖片帶來的樂趣,或者漫畫,或者動畫片甚至各類涂鴉。哪怕到了高年級,喜歡讀圖的孩子大有人在。但是,要求學生畫圖或者表格再以此進行寫作,高年級的孩子有一部分會直搖頭,總覺得那是英語學習中額外的負擔。如何讓這樣的負擔變成“甜蜜的負擔”呢?師生可共同努力,采用以下方法:
1.圖片大搜索。結合每個單元英語學習的主題,以每班小組為單位,從網(wǎng)上搜索圖片資源或者小組合作自由畫圖。以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克服為難情緒,以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資源,搜索圖片對學生來說是“小菜一碟”;另外,本身喜歡畫圖的學生也可以從中突顯出來,展示自己的繪畫特長。給了喜歡的選擇方式和途徑,學生的興趣也就容易被激發(fā),從而將這樣的興趣由課外延伸到課堂。
2.黑板大展示。作為寫作的指導者,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和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自身簡筆畫的功力,在板書上多下功夫,圖文結合教學。以教師的示范作用影響學生的寫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見到老師的美圖秀一秀,自己也會虛心學習模仿秀吧!
3.營造大氛圍。結合學校手抄報評比的開展,還可以將學生的作品在班級中進行展示,營造一個充滿圖文結合的英文寫作氛圍,讓學生目光所及皆可成學問。當學生人人都有東西展示時,學生個個興趣也就容易被激發(fā)了。
(二)以圖為綱,暢寫作文樂趣
書面表達,首先要有一個語言內(nèi)化的過程,而每個學生的語言結構不同,大家的表達欲望和能力也不同,所以有些學生無話可寫只是應付,有些學生想寫卻無法表達清楚和完整,那么這個時候,一幅圖片或一張表格的展示,就可以讓學生依靠和攀登了。
1.就地取材——利用課文插圖為綱
小學英語課本比其他學科的課本“顏值”更高,里面含有大量切合主題的插圖。何不就地取材?這對于一線英語老師來說,是更省時省力的事。有了課文插圖的輔助,師生之間先針對課本話題進行交流,聊一聊圖上的內(nèi)容,根據(jù)所聊內(nèi)容及時板書關鍵詞,形成書寫的框架,最后下筆成文章。
2.頭腦風暴——利用思維導圖為綱
思維導圖具有直觀形象和無限拓展的特點,可以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搭建框架、決定取舍、思考細節(jié)。對于能力較好的學生,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謀篇的規(guī)范性策略,實現(xiàn)從規(guī)范化寫作到個性化寫作的過渡。寫作時,學生多思考“who/when/what/where/how”等有思維含金量的問題,教師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使他們輸出更豐富的語言。
3.包羅萬象——利用網(wǎng)絡圖片為綱
網(wǎng)絡已成為一個強大的信息平臺,搜索引擎可以搜到針對圖片的各類文字表達。學生在課外提前搜好相關文字,在課堂上作一個“topic”的話題演講,全班討論該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相應keywords記錄在自己的習作本上,為自己的語言輸出做準備。有了這樣一個口頭交際,學生下筆言之有物。
4.走近身邊——利用生活畫面為綱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天堂”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畫面都可以成為學生筆下的美文。我們的生活是活著的,語言也是鮮活的,當我們互相交談之后,比如談論“起風了”,我們會有一定的自然描述,我們會有自己的某種感受,這些都是寫作的好材料。只是,我們需要英文思維的書面表達。學生的寫作思維更應關注作文內(nèi)容的品質,而非語法錯誤,尤其對于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
(三)以圖為介,閑聊文中樂趣
寫作,寫之后還需一個作的過程。作是對文章再次加工,再“精雕細琢”一番。從教師方面來說,修改學生作文并進行反饋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尤其是剛剛開始寫作的學生,他們對于自己的錯誤根本無法發(fā)現(xiàn),特別需要老師對學生中共性的錯誤做一次集體講評。從學生方面來說,互相之間交流,在彼此的評價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尤其是同伴的賞識更能促進寫作的提高。
1.以圖為介,點面式聊法
以教師為一個點,以全班學生為一個面,進行集體講評。將學生的作品以PPT形式呈現(xiàn),先呈現(xiàn)圖片部分,再逐句呈現(xiàn)文字部分,說一說好處,改一改錯誤。講評過程中,尤其注重賞識教育,讓學生首先明白身邊的同學都能寫出好的文章,他能行,我也能行。經(jīng)過賞識教育,激勵學生的寫作信心,提升寫作的動力。
2.以圖為介,點對點聊法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逐個讀一讀自己的作品,其他成員根據(jù)所讀內(nèi)容尋找相應圖片。小學生會更在乎同伴的評價,鼓勵學生在評價時多用賞識的眼光發(fā)現(xiàn)每篇習作的閃光點。對于組內(nèi)寫作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注重大小寫、標點符號等規(guī)范性書寫。在交流完彼此的習作之后,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再創(chuàng)作,再次發(fā)揮圖片的作用,做到“一畫多用”。
(四)以圖為示,瀏覽美文佳趣
當學生的習作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本人都渴望有一個展示的舞臺。通過美文展示,學生的寫作興趣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群文欣賞,學生可博采眾長,多吸取各種寫作養(yǎng)料,為之后的寫作之路打下扎實基礎。
操作可如下:
1.編一本個人習作集。圖文結合,便于收藏也便于傳閱。
2.班級美文展。以教室一角為臺,展示優(yōu)秀習作。
3.網(wǎng)絡發(fā)布。借助網(wǎng)絡平臺,以班級QQ相冊或以班級微信為平臺,作一月一期美文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葉暢.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探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1(10).
[3]莊慧敏.如何培養(yǎng)高年段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J].新課程:教研版.2011(9).
[4]凌應強.《TEFL整句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