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為民
閩中秋思
杜荀鶴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晚唐詩人。其詩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后人稱“杜荀鶴體”。
這首《閩中秋思》是詩人客居閩中(今福州市)時寫的一首懷鄉(xiāng)詩,全詩寫景明麗,抒情委婉。
前兩句寫閩中秋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以雨中紫菊的艷麗色彩和風里紅蕉的清脆樂音,新鮮生動地寫出了南國特點,聲色并茂,形象鮮明。首句寫雨后菊花,重在繪色,紫菊花開,簇簇叢叢,嫵媚多姿,妖嬈可人;經(jīng)秋雨沐浴后的紫菊,色彩更為鮮麗、清新?!皠颉弊譁蚀_地勾畫出雨的細密、雨的輕柔。在那動人的叢叢紫菊前,雨是那樣溫情而善解花意,它將那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濃淡均勻,賞心悅目。次句寫風送蕉聲。“紅蕉”即美人蕉。美人蕉灼灼火紅,秋風吹過,婆娑搖曳,秋雨滴落,葉葉傳聲,讓人感到幾分秋的意緒。“弄”字,以擬人手法將“風”人格化。閉著眼想想,風吹紅蕉,蕉葉聲聲有韻,仿佛這風也為這艷艷紅蕉所迷醉,反反復(fù)復(fù)摩娑、撫弄,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情致?“葉葉”與“叢叢”這兩組疊音詞準確地寫出了色之濃重、聲之連綿,在韻律上形成了復(fù)沓之美。這兩聯(lián)寫景突出了閩中氣候溫暖、多雨、濕潤的特點,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的喜愛之情。
前兩句描繪的南國秋日風光圖,是暖色調(diào)的,是熱烈的,是娛人耳目的,可謂“樂景”。第三句則由近及遠,宕開一筆,概寫閩中山水全景:“北畔是山南畔?!?,點出身處之地(閩中)的形勢特點:北邊是山,山道彎彎;南邊是海,海浪滔滔。山海對峙又相接,景色壯麗。風景美妙得可以入畫,可是,真的走馬行船實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結(jié)句的“只堪圖畫不堪行”?!安豢靶小眲t表明此地交通閉塞,與內(nèi)地相距遙遠,路途艱險,返鄉(xiāng)不易。詩人留戀這秀麗的南國風景,但是他無法剪除那家園故土之思?!爸豢啊迸c“不堪”兩相對照,寫出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苦,真切而自然。
本詩前三句寫景,先近后遠,逐層鋪墊;第四句寫客居的觀景感受,用“堪圖畫”收結(jié)“景語”,用“不堪行”抒情,暗表秋思鄉(xiāng)愁,以樂景襯哀情,委婉含蓄,耐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