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亮
玉米大豆間套立體種植,能夠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間,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增加經濟效益。尤其在當前種植業(yè)滯緩的情況下,是一項極具推廣前景的種植方式。
一、玉米大豆間套種植的好處
1.由于隔行種植玉米,所以每行每株玉米都能充分享受邊行優(yōu)勢,玉米個體發(fā)育充分,群體互相協(xié)調,長勢旺,秋天不落葉,不早衰。
2.由于間隔種植玉米,玉米授粉充分,授粉勢強,籽粒飽滿,不禿尖,千粒重高。
3.由于玉米種在壟溝上,所以玉米播種帶上接納的雨水量是降雨量的二倍,特別是我市十年九春旱,對玉米的保墑作用明顯。
4.玉米大豆間套種植,是一種用養(yǎng)結合的種植方式,每公頃大豆根瘤殘留的氮素相當于尿素240-300斤。以二壟大豆間種一壟玉米為例,第二年通過溝臺交替種植,一行大豆變玉米,屬于輪作,另一行大豆雖然是重茬,但無論是在產量上還是在病蟲害發(fā)生上都比清種強得多。
5.從經濟效益上看,米豆間套種植玉米雖然隔行種植,但玉米采用一埯雙株或三株,所以玉米公頃保苗數(shù)不變,玉米產量基本正常,大豆等于白撿。增效特別明顯。以兩壟大豆一壟玉米為例,1公頃土地上種了1公頃大豆,株數(shù)未減;雖然隔兩行大豆種一行玉米,而玉米一埯雙株,所以又種上了1公頃玉米,這樣就等于1公頃土地種了2公頃作物。如果玉米公頃產量按16000斤,大豆按3000斤計算,每斤大豆的效益相當于3斤玉米,這樣就等于公頃凈產玉米25000斤,而清種玉米就按20000斤計算,每公頃還可增產5000斤玉米,玉米每斤0.7元,公頃還可增加效益3000元以上。
二、米豆間套種植過程中應注意的一些技術問題
1.地塊選擇:應選擇土質比較肥沃的平地或崗地,為避免土壤濕度過大造成大豆徒長、倒伏,不宜選擇二洼地。
2.品種選擇:大豆應選擇生育期115-120天的矮稈品種。玉米應選擇生育期125-128天的稈硬、葉片上舉、耐密型品種。
3.精細整地:最好實行秋整地,如果春整地要及時頂漿打壟,搞好鎮(zhèn)壓,并在預種玉米的壟溝深趟,同時施足底肥。
4.選擇適宜的間種比例:一般采用2:1或3:1的種植比例。如果以玉米為主,宜采用2:1的比例,即隔二壟大豆壟溝種一行玉米,玉米一埯雙株;如果以大豆為主,宜采用3:1的比例,即三壟大豆壟溝種一行玉米,玉米一埯3株。
5.科學施肥:大豆采用常規(guī)施肥,一般每公頃施一次性大豆專用肥500-600斤做底肥;玉米每公頃施玉米專用肥600-700斤或200-300斤二銨、200斤尿素、200斤硫酸鉀做底肥,6月25日左右公頃追施尿素600-800斤。
6.適時播種:選擇晴好天氣,一般4月15日前后種玉米,大豆在5月初播種。
7.化學除草:一定要選擇玉米、大豆通用型除草劑。用量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
8.病蟲害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用玉米種衣劑包衣即可。玉米蟲害主要是玉米螟,應采用農業(yè)、物理、化學、生物綜合防治。大豆病害主要是大豆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甲霜靈等進行噴霧防治。大豆蟲害主要有大豆蚜蟲、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可用抗蚜威、樂果乳油等噴霧防治,大豆食心蟲可用敵敵畏熏蒸防治,并且大豆收割后應立即脫粒,防止食心蟲危害。
9.應用生物調節(jié)劑:在大豆初花期用2.3.5-三碘苯甲酸或矮壯素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以使大豆植株矮化、抗倒,從而提高大豆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