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少琦
摘要:偶像崇拜是青少年階段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受到了廣泛學者的關注和研究,主要是對偶像崇拜的量化研究,通過問卷、量表的方式調查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現(xiàn)狀并進行相關研究,對于偶像崇拜的干預研究還很少,以及如何引導青少年偶像崇拜也還需要進一步探究。本文主要是對偶像崇拜的定義進行了闡述,并對偶像崇拜的測評工具進行了概括,最后總結了有關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研究現(xiàn)狀。
關鍵詞:偶像崇拜;青少年;研究現(xiàn)狀
一、偶像崇拜的概念
偶像崇拜是現(xiàn)今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尤其對于青少年而言極為普遍。
對于偶像崇拜的定義也是各有不同。其中,F(xiàn)mmm認為偶像崇拜是一種對幻想中杰出人物的依戀。Erikson則認為偶像崇拜是個體將兒童時期對父母的養(yǎng)育式依戀轉移到青少年時期對于異性的浪漫式依戀的一種表現(xiàn)。
在最新百度百科中的解釋是指對自己所仰慕的對象的尊重與欽佩,可以引導人生走向,通過欽佩有才能的人來完善自己,有著積極向上的一面。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青少年這一時期的個體,進入青春期之后,身體快速發(fā)育,在生理上趨于成熟,但心理上的發(fā)展還不足以讓個體完全獨立,個體更多體會的是一種迷茫感,而從小學階段來到初中階段,個體在過去所積累的經(jīng)驗不足以應對初中階段所要經(jīng)歷的事情,有研究表面這一階段個體不再為父母是從,開始形成自我獨立意識,尋求自我意識、同一性等的發(fā)展,而個體的能力有限,偶像崇拜的出現(xiàn),對于這一時期的個體起到了一個代替補償作用,對個體有一定的榜樣作用,以幫助個體能夠順利的度過青少年這一重要階段,形成健全人格體系,偶像崇拜是個體青少年時期成長必不可少的關鍵內容。
在我國早些年,對于偶像崇拜研究較多的是,岳曉東、嚴飛等學者,岳曉東和嚴飛于2007年至2010年之間發(fā)表了有關“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綜述”共五篇,包含了對偶像崇拜的年齡差異、性別差異、代際差異及偶像崇拜的分類、以及百年來中國大陸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變遷,并且在文中將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分為“明星崇拜”和“杰出人物崇拜”,而崇拜模式上分為“表層性偶像崇拜”和“實質性偶像崇拜”。
隨后,這幾年我國學者進一步對偶像崇拜的一些相關因素進行了研究,如自我同一性、人格、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以及自我概念等等。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測評工具
1.南開大學李強教授編制的偶像崇拜問卷,包括理性傾向和非理性傾向層面,問卷共27個題目,理性傾向有12個題目,非珊性傾向的題目有15個,采用5點式計分方法,各層面題目得分相加即為每個層面的得分,得分越高則表示此種崇拜傾向的程度愈高。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3,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0.75和0.83。
2.石曉輝編制的偶像崇拜影響問卷,包含四個因素:激勵,情緒調節(jié),職業(yè)向往和個性學習,共19個題目,各因素的分數(shù)為所包含題目得分總和與題項數(shù)的比值,各因素得分在1到5之間,每個因素的Cronbach a系數(shù)在0.785到0.883之間。
3.李麗蘭參考南開大學李強、石曉輝等人編制的偶像崇拜問卷的基礎上,編著制了《初中生偶像崇拜問卷》,問卷包含中學生偶像崇拜的類型、原因、程度三個方面,原因問卷12個題目,分為感官舒快和社會性品質兩個維度,并且經(jīng)過研究者測試,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能夠作為中學生偶像崇拜現(xiàn)狀的測量使用。
4.彭文波等人對偶像崇拜量表(Celebrity AttitudeScale,CAS)進行修訂,修訂后偶像崇拜量表(CAS)中文版由娛樂社交、情感投射、完全認同、關系幻想和病理邊緣五個維度構成,修訂后剩下27個題目,修訂后的CAS中文版的測量學指標較好,五維度模型擬合良好,結構模型的一致性良好,可以作為測量青少年偶像崇拜程度的有效工具。
5.時嘉惠、張夢圓等人根據(jù)彭文波等人修訂的偶像崇拜量表(CAS)中文版以及對青少年的訪談編制了一個偶像崇拜問卷,包括五道題,分別測量青少年對偶像的信息關注、情感投射、金錢投入、積極情感和主觀激勵水平,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方式,取均分作為被試的偶像崇拜水平,得分高的說明偶像崇拜水平也高。
四、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現(xiàn)狀研究
對于青少年偶像崇拜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偶像崇拜與心理健康
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偶像崇拜的方式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即理性偶像崇拜與非理性偶像崇拜均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理性偶像崇拜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各個層面得分以及總分都是負相關,而非理性偶像崇拜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各個層面的得分以及總分都是正相關,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幾個維度:強迫癥狀、偏執(zhí)、敵對、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平衡、心理不平衡。
(二)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自我同一性
姚計海、申繼亮的研究結果表明,有無偶像的中學生在自我概念上存在顯著差異,即在同伴關系以及非學業(yè)自我概念上更多的表現(xiàn)出積極的的自我認識和評價。對于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有研究表明理性崇拜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調節(jié)效能感存在相關關系,也就是個體對于偶像的崇拜傾向于理性的時候,學生就能夠將這種對于偶像崇拜的情感轉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提升自身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并且也能夠通過理性的偶像崇拜進行自我調節(jié)。并且理性崇拜與自我同一性上的工作無力、自我確信呈顯著負相關,而非理性崇拜與自我懷疑、工作無力以及權威混淆呈顯著正相關。從此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理性的偶像崇拜是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有益的。
(三)偶像崇拜與人格
有研究結果表明偶像崇拜組相對于非偶像崇拜組的個體在精神質、外內向、神經(jīng)質三個因子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并且在三個銀子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非偶像崇拜組的得分,也就是偶像崇拜組的青少年人格特征具有高外向性、高神經(jīng)質以及高精神質。
(四)偶像崇拜與榜樣學習
岳曉東等人提出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偶像和榜樣是密不可分的,但一般認為偶像和榜樣存在差異,偶像是具有理想性和幻想性功能,而榜樣多是實用性、現(xiàn)實性和替代性功能。
有學者也對偶像和榜樣的異同進行了簡單分析,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認為偶像和榜樣具有嚴格意義上的差別,偶像是個體出于喜好而欣賞或崇拜他人,偶像在時代發(fā)展過程中存在時間相較于榜樣較短,偶像更多的是個人魅力,對于偶像的選擇往往也是非理性的而榜樣體現(xiàn)的是一種精神,更加理性并且絕對正確;另一方面認為偶像和榜樣兩者的關系大于區(qū)別,在一定情況下兩者之間可以發(fā)生轉化,兩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是逐漸在融合的,沒有嚴格的區(qū)別,偶像在某些方面也是成為學習的榜樣。
岳曉東等人在有關于偶像榜樣化的研究中設置兩種模式——魅力型導向偶像崇拜和成就型導向偶像崇拜,通過改變個體的偶像崇拜的認知來研究在兩種條件下個體的偶像崇拜的差異,探究了在成就型導向偶像崇拜的條件下更有助于個體將偶像轉化為榜樣。
(五)偶像崇拜的干預研究
有研究者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對初中生偶像崇拜進行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個體的偶像崇拜類型發(fā)生了改變,更加關注現(xiàn)實的、身邊的具有人格特質的人物了。對于偶像崇拜的干預研究是較少的。
五、小結
目前對于偶像崇拜的研究主要還處在相關研究,通過相關研究了解到偶像崇拜并非是對于個體發(fā)展完全不利的,理性的、恰當?shù)呐枷癯绨輰τ谇嗌倌臧l(fā)展是有促進作用的,偶像崇拜已經(jīng)成為個體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成長方式,而青少年各方面都不成熟,會更加容易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那么在今后的研究中就應該進一步探究如何引導青少年進行理性的偶像崇拜或者如何將偶像榜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