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除夕祭祖儀式的衰落及其影響
——北方農(nóng)村除夕祭祖儀式的宗教社會學研究

2018-05-05 03:18:11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
關鍵詞:祭祖祖先儀式

李 博

(陜西師范大學宗教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2)

一、引言

按照特納(Victor Turner)和格爾茨(Clifford Geertz)等人的“解釋人類學”觀點,田野工作的目的即在于解讀“某種儀式的地方意義”①。除夕的祭祖儀式是漢族地區(qū)較為普遍的固定儀式,在不同的地區(qū)又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F(xiàn)今中國北方的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依然保留著這種習俗,但近年來隨著大眾娛樂的興起,年味變得越來越薄,傳統(tǒng)的祭祖儀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背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會有什么樣的原因導致這些問題?這些祭祖儀式的衰落又會帶來哪些影響?本文從源頭梳理出發(fā)以北方某一鄉(xiāng)村的實地考察及訪談來探討上述問題。

二、除夕祭祖儀式源流簡述

除夕是春節(jié)的附屬節(jié)日,春節(jié)又稱農(nóng)歷新年,俗稱過年。春節(jié)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即“蠟祭”。西周初年已出現(xiàn)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這是“年”的雛形。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太初歷》,將二十四節(jié)氣納入歷法,紀時與節(jié)氣實現(xiàn)同步,年節(jié)的日期確定為正月初一,兩千多年一直沒有改變。過年的日子確定下來了,除夕自然就確定下來了。因為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就叫“除夕”。但現(xiàn)在已把大年三十(或二十九)那一整天統(tǒng)稱為“除夕”。②歷代古籍中關于除夕節(jié)日的記載頗多,以下列舉幾例,以方便述其沿革。

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謂之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祭先竣事,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逼渲兄痢俺_旦不眠”的守歲風俗在今天的許多地方依舊風行。

關于節(jié)日期間燃“爆竹”的習俗,《荊楚歲時記》也提到了原因,但是近乎傳說。如下文所述:

“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按神異經(jīng)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音樸熚音,必有聲而山臊驚憚遠去?!?/p>

關于貼桃符和門神的習俗也有記載:“帖畫雞或斵鏤五采及土雞于戶上,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雹?/p>

衍至唐宋時期,除夕節(jié)日的風俗已于近代十分相似。宋代《東京夢華錄·除夕》記載:“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驅祟),……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于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薄秹袅轰洝こ埂酚浭龈敚骸笆卤M,俗云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頂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雹?/p>

由此可見,除夕祭祖儀式自古流傳至今,在民間有著古老的歷史傳承,而且綿延至現(xiàn)代社會并沒有多少改變。祭祀活動本身除了祈福意義意外就含有紀念的意義,一個家族在歷代繁衍和發(fā)展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在享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時,在情感上,自然的想要自己的先輩們也能夠享用同樣的成果,因此祭祀活動的祭品猶如逝者存在一般均是熟食,寓意是祖先們也能在這個節(jié)日里享受這份團聚的盛宴。

三、北方地區(qū)除夕祭祖儀式的一般流程

春節(jié)期間的祭祖儀式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傳統(tǒng),北方地區(qū)也不例外。雖然各地區(qū)在儀式的繁簡以及時間、地點等細節(jié)上有所區(qū)別,但祭祖儀式的流程大致相同。下面以后岔村為例,詳細介紹下這天的流程??蓺w納為四個階段:迎、獻,拜、送。

首先是迎祖先。農(nóng)歷大年三十早上,時間沒有具體規(guī)定,一般以日出為界。族中男性會集中在某一家中,慣例是族中輩分最高健在者所在的家庭中。在輩分最長的長輩帶領下,先將祖宗的牌位或者是遺照擺在祭祀桌上,鋪好麻紙,擺好香爐,祭祀用的紙票,依次獻上瓜果,酒水,茶水。然后帶領族中男性去往自家祖先的墳地去迎請祖先,后來基本上演變成在據(jù)家門不遠的去往墳地的方向選一處跪拜迎請。中途小孩子可以放煙火鞭炮以示歡迎的熱烈氣氛。然后便回家進行獻祭品的儀式。以上這個流程是不允許已婚女性成員參加的。

接著是獻祭品拜祖先。族中女性會在很早的時候準備好敬獻的瓜果碟,用精致的手法擺好,以示尊重。然后準備各種菜品,一律是放在顏色一致菜碟中,若是有可吹風的陶質火鍋,可做一鍋火鍋供祖先“品嘗”。獻菜時也是由族長“舉案齊眉”,再由兩人分兩邊依次獻好,一般來說,男左女右,案上有幾人,便有幾份飯菜。接著經(jīng)過燒香、跪拜、磕頭等儀式完成之后,早晨迎請祖先的儀式便告一段落了,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娛樂,也可以散去到別的家族去“拜紙”,即是去其他家族供奉的祖先前燒個香。費孝通先生在《鄉(xiāng)土中國》里指出,鄉(xiāng)土社會的流動性差,是個熟人組成的社會,彼此間經(jīng)過長久的相處形成了人情社會。因此,“拜紙”對于千年農(nóng)村的團結睦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至于本族中,只要有人守著香爐中香火不斷即可。

最后是送祖先。在充滿著濃厚節(jié)日氣氛中一天很快便會過去,待到傍晚時分,供奉了一天祭品便要撤去,然后換上專門做的漿水面,作為晚飯會進獻給祖先。到完全天黑后,族中的男性又全部聚集到這里準備參加恭送祖先的儀式。準備的物品也跟早上一般,香、紙表、酒水放置在專門的盤子中,由族長帶領著到墳地的方向磕頭拜送祖先。至此,除夕節(jié)日一天的祭祖儀式便完成了。之后才能在家門口貼上對聯(lián)。按照老人的說法,若是早貼的話會將祖先堵在家里出不去了。完成了家族的祭祀活動之后,該村村民會前往后山的廟里去敬祀當?shù)毓┓畹纳耢`。臨睡前再放鞭炮“封門”,“封門”后任何人不得隨便出入。然后是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守歲,并且保持案臺上香火不斷,而且香火要持續(xù)到第二天早晨。

翌日大年初一,首先是舉行“開門”儀式。流程大致是早起之后先打開大門,然后往當年喜神的方向擺好香爐,點燃香表,奠上茶酒,跪拜之后點燃爆竹,驚醒沉睡的黑夜,辭舊迎新。每家陸續(xù)會到山上的廟里先敬拜神靈,接著,在早餐之后又會舉行專門的全村人都參加的迎喜神和祭天儀式。在當?shù)?,這一天的時間觀念很強,迎喜神的時間、地點也完全是按照老黃歷上的吉時、方位進行的。

祖先祭祀、宗教信仰和天地崇拜構成了這一地區(qū)傳統(tǒng)民間宗教信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著生活在這里的老人的精神生活。西北地區(qū)的漢族村路基本相似地沿襲著這種傳統(tǒng)。

四、除夕祭祖儀式衰落原因及影響

(一)原因分析

首先,受春節(jié)喜慶氣氛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民間習俗在開始時大都具有神圣性和宗教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宗教色彩逐漸暗淡而其民俗性卻越來越強,除夕祭祖儀式也不例外。因為春節(jié)本身是個喜慶節(jié)日的緣故,祭祖儀式上的哀思情緒會少很多,更多的是除夕節(jié)日家族成員團圓歡快。因此,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除夕祭祖儀式上的宗教性會越來越弱。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曾提出:“宗教使得在任何場合所必需的事情成了容易并快樂的事情;并且假如宗教是唯一能得到這種結果的動力,那么宗教在人的材性中具有根本重要這件事實,的確是不容爭辯的了,宗教成了我們生命的一個重要器官。”⑤也就是說,宗教活動在長期的發(fā)展中會弱化其機械的儀式性而偏向世俗的意義,整個活動也逐漸會由嚴肅莊重變得具有喜感。

第二,受人口變化的影響。任何宗教儀式的傳承和執(zhí)行都需要人力來支撐,完成大型的民間祭祀活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隨著農(nóng)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和具有集體記憶的老人的不斷離世,參加祭祀的人數(shù)會越來越少。當然,這種祭祀儀式也會隨著這種趨勢逐步的走向衰落。另外,因為經(jīng)濟社會的沖擊,春節(jié)期間返鄉(xiāng)的年輕人不斷減少,祭祀活動也就缺乏群體的效應,沒有群體效應,許多的宗教祭祀活動便會意義蒼白,難以持續(xù)。相應地,祭祀活動的儀式感也會減弱。

第三,受人們宗教觀念變化的影響??茖W主義在城市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大眾化普及,城市中占主流的科學主義正逐漸褪去光環(huán),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的主場。城市體系的運轉依賴高效的社會機協(xié)作,追求實際效用。當來自鄉(xiāng)村社會的年輕人在接受城市文明的洗禮之后,會在返鄉(xiāng)時把城市文明的觀念習慣帶入鄉(xiāng)村。因為對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缺乏認同感和自豪感,對于這些未來的鄉(xiāng)村繼承者來說,自己所在的鄉(xiāng)村更需要的是革新,而不是守舊。

(二)積極影響

從積極方面來說,農(nóng)村除夕祭祖儀式和其他宗教儀式一樣,對于受眾群體的心理具有強化和暗示作用。因而,在舉行儀式的時候,參與的主體會很深刻地體會到儀式帶來的各種情感體驗,比如喜悅、興奮,以及莊嚴感,這些情緒更能感染周圍的參與者,從而達到共情的效果。呂大吉先生在《中國宗教通史》序言中說:“全氏族、家族、宗族以致全民族、全國家崇奉共同的祖靈和神靈,舉行舉族一致、舉國一致的規(guī)范化的宗教祭儀,把群體成員納于一個普遍行為模式和宗教體制之中,加強了民族群體的認同感,促進了社會秩序的一體化,凝結為民族的傳統(tǒng),強化了社會的政治和倫理?!雹?/p>

除夕節(jié)日的祭祖儀式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宗教儀式,但從其影響來看,無疑是超越了宗教本身。祖先作為供奉祭祀的對象,保護子孫應該是無條件的責任。祖先和子孫同屬于一條倫理鏈。村民們祭祀祖先儀式有功利的一面,真正表達的卻是對“宗族”的認同。“祖先保佑子孫并非以子孫的回報為目的,而是與子孫共同維系‘宗’的延續(xù)?!雹哌@無疑會增強同一族集體的凝聚力,而這種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族情感無疑要比其他社會關系要牢固得多。而這種族群帶來的安全感和尊嚴感也會使得其中的個體更加珍惜這種紐帶。楊國樞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本土化研究》中指出:“在對家族的認知方面,中國人的家族主義主要是強調五種互相關聯(lián)的事項,即家族延續(xù)、家族和諧、家族團結、家族富足及家族榮譽。”⑧而在農(nóng)村的家庭地位結構中,傳統(tǒng)文明的傳承的權力一直掌握在作為宗族成員的男性手中。女性成員是不允許參加宗族的祭祀活動的,只能是但近年來,女性成員的地位也在變化。一些學者也通過研究清明節(jié)的祭祖儀式指出:“恰恰是被傳統(tǒng)宗族拒絕承認的外嫁女性在祖先崇拜儀式中身份的變遷,提醒學術界注意新世紀女性在改革民間信仰方面所起的功能?!雹?/p>

(三)消極影響

筆者自小生活在北方的農(nóng)村長大,親歷著記憶中的除夕祭祀儀式隨著村中老人的離去也逐漸精簡,外出在城市中闖蕩過得年輕人也主動地無意識地淡忘著這種儀式,這種傳統(tǒng)的農(nóng)村祭祖儀式也變得越來越有“效率”。后岔村的李某告訴筆者:

“許多年輕人脫離了農(nóng)村后不愿意再返回故鄉(xiāng)這片落后的區(qū)域,這種祭祀儀式的舉行自己也沒多少興趣,而且每年的族人的相聚也越來越?jīng)]意思,村民之間互相攀比,村子已沒有了兒時淳樸的民風,或許再過幾年,自己也會慢慢不去做這種祭祀活動,這種活動在我這一輩手上會失傳?!雹?/p>

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在農(nóng)村相對固定的社區(qū)綿延了數(shù)千年,然而隨著現(xiàn)代社會城市化浪潮的沖擊,農(nóng)村社會的各個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原始信仰本在農(nóng)村具有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但是隨著農(nóng)村人口的急劇減少,現(xiàn)代化在城市的余波開始浸入農(nóng)村,新時代的年輕人對于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和原是信仰并沒有長輩們那般熱心維護,許多人表現(xiàn)出的是漠不關心甚至是想要逃離的心態(tài)。這最終導致了現(xiàn)代農(nóng)村社會的凝聚力越來越弱,沒有了精神和情感紐帶的羈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返回故鄉(xiāng),而是選擇留在附近的縣城或是更大的城市,總之,很少有人再回去了。農(nóng)村里只剩下些老人,用僅有的勞動力和經(jīng)驗維持著生活,農(nóng)村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生產(chǎn)工具,沒有了青壯年勞動力的農(nóng)村,什么才是現(xiàn)代社會農(nóng)業(yè)的未來?而且,民間草根文化的波動會影響到整個社會文明的表象程度,因此這種影響也不容忽視。

五、結語

正如詹鄞鑫在《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tǒng)宗教綜論》指出的那樣“鬼魂觀念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很大,由它產(chǎn)生的祖宗崇拜成為中國傳統(tǒng)宗教中最重要的崇拜,對古代的文化影響很深?!薄?1其實不光是中國古代文化受其影響,今日社會的民間習俗和信仰也依然氤氳著它的余馨。自外來宗教傳播以來,輪回、地獄等觀念深入人心,但是位列與官方祭祀的祖先崇拜,則始終沒有受到佛教的影響。呂大吉先生在為《中國宗教通史》所作序言中說:“在中國宗教所標榜的彼岸世界里,寄托著我們民族的祖先們對自身命運的關注和對理想世界的憧憬;在中國宗教的神靈觀念和神性觀念中,孕育了古代中國人關于人與超人、人與天、自然與超自然的思考,而這便成了歷代哲人各種哲學思辨和科學探索的起點?!薄?2

在延續(xù)了千年宗法血緣關系的農(nóng)村,村民選擇安居的方式一直是聚族同姓就近安居。在古代社會,宗族勢力對于族內成員的凝聚和諧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限制和約束著一方族姓大家向外擴展的可能性,并且,因為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影響,一部分生活在農(nóng)村的村民一生都受到宗族血緣關系異變的束縛甚至是壓迫。隨著現(xiàn)代社會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結構受到商業(yè)化浪潮和工業(yè)化浪潮的沖擊,這種約束力的影響也將會越來越弱,如果不是刻意保持對傳統(tǒng)習俗的尊敬和那些脫離了農(nóng)村生產(chǎn)方式的個體緬懷童年的情懷,再任由這些莊重的儀式隨便化,那么這些自遠古社會便建立起來的祭祀儀式活動將一直衰落直至消失。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在深受封建殘余思想影響的農(nóng)村,新時代的年輕力量也給這種古老而傳統(tǒng)的區(qū)域注入新的能量,而這些能量又或許能讓新興的農(nóng)村走得更遠。

注 釋:

①張志剛.中國民間信仰研究的“他山之石”——以歐大年的理論探索為例[J].世界宗教文化,2016,05:7-12.

②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1228.

③[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龍校注.荊楚歲時記[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7.

④王洪,主編.唐宋詞百科大辭典·民俗.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1069.

⑤[美]威廉·詹姆士,著,唐鉞,譯.宗教經(jīng)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48.

⑥牟鐘鑒,張踐,著.中國宗教通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1:3.

⑦桂華,著.禮與生命價值: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宗教與法律[M].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4,08:133.

⑧楊國樞,著.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本土化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93.

⑨葉遠飄.兄弟的“圣潔”與姐妹的“危險”——南方一個村莊清明圣餐的宗教人類學研究[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94-99.

⑩訪談人:李鑫,男,27歲,訪談時間:2017年1月27日.訪談地點:甘肅省隴西縣后岔村.

參考文獻:

[1][美]威廉·詹姆士,著,唐鉞,譯.宗教經(jīng)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詹鄞鑫,著.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tǒng)宗教綜論[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3]張彩霞.明初軍戶移民與即墨除夕祭祖習俗[J].民俗研究,2002,04:77-83.

猜你喜歡
祭祖祖先儀式
烏龜: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38
CLOSE TOHEAVEN
漢語世界(2021年1期)2021-02-23 06:11:04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洪洞祭祖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6
始祖鳥不是鳥祖先
我們的祖先是條魚
祭祖
Talking strategies
誰說我們一定要像祖先一樣過
松桃| 黎川县| 新源县| 云浮市| 高密市| 黑龙江省| 成武县| 马边| 南昌县| 策勒县| 和平县| 额敏县| 永吉县| 商丘市| 长沙市| 囊谦县| 商都县| 千阳县| 望谟县| 庄浪县| 育儿| 台中市| 沧州市| 浪卡子县| 丹凤县| 洞口县| 兴化市| 三明市| 中宁县| 梓潼县| 泸溪县| 邢台市| 商河县| 广南县| 女性| 涡阳县| 海南省| 彰化县| 桓仁| 拉萨市|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