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qū)五一小學 彭文晶
欄目主持人: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 柯小恒
在工作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不少入隊兩年的隊員開始逐漸淡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于是,我決定從他們最熟悉的榜樣——祖輩和父輩入手,引導他們在尋訪身邊老隊員的過程中,體會老一輩少先隊員珍愛紅領(lǐng)巾、熱愛少先隊的精神,重新找回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
隊員劉梓奧的姥姥和隊員楊昊霖的奶奶都是60多年前的少先隊員。她們拿出了塵封已久的照片,給孩子們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劉梓奧的姥姥是新生中第一批戴上紅領(lǐng)巾的少先隊員。1955年,已上三年級的她響應少先隊的號召,加入了義務掃盲運動,每天一放學就拿著一年級的課本到街坊鄰里家教鄰居們認字。大家學得很認真,她這個“小老師”也教得很認真。
楊昊霖的奶奶少年時曾跟隨修鐵路的爸爸輾轉(zhuǎn)了大半個中國,平均每個月搬3次家。但每次搬家不論扔掉多少東西,她都沒舍得扔掉那張一直珍藏的戴著紅領(lǐng)巾的照片。少先隊員的光榮感伴隨了她一輩子。
老隊員展示自己珍藏的戴著紅領(lǐng)巾的老照片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隊員們。他們的爸爸、媽媽們也講起了自己的少先隊故事。隊員呂錚的爸爸是1986年入隊的,當時因家里生活困難,他特意找鄰居借了一件白襯衣,拍了一張戴著隊徽的珍貴照片。隊員楊柳畫了《義務打氣》的繪本,向伙伴們講述了1990年她的媽媽在北京市國華商場門口,為來往的騎車人義務打氣的故事。
怎樣為自行車打氣?今天的隊員們很難體會。為此,我設(shè)計了一個小活動,找來老式打氣筒,讓隊員們分組給缺氣的籃球打氣,真實地還原了隊員楊柳的媽媽當年為人們義務打氣的場景。
尋訪了祖輩和父輩后,隊員們又分享了各自的體會。大家一致認為:老隊員們最可貴的精神是對紅領(lǐng)巾的珍愛,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學習老隊員們珍愛紅領(lǐng)巾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為了引發(fā)隊員們對光榮感漸弱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和思考,我制作了《“迷路”的紅領(lǐng)巾》小視頻,展示少先隊員不愛惜紅領(lǐng)巾的種種情景,比如,把紅領(lǐng)巾綁在書包上、落在教室里,甚至忘在樓道的暖氣上等。視頻里的“紅領(lǐng)巾”說:“我不想被丟在這里,我想回家,我想找我的小主人!”
“我們?yōu)槭裁醋兊貌徽湎Ъt領(lǐng)巾了?少先隊員的光榮感究竟去哪了?”隊員們對此分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隊員認為,一年級剛?cè)腙爼r的新鮮感已慢慢減弱,自己更多關(guān)注學習,忽略了作為少先隊員應該愛護紅領(lǐng)巾、熱愛少先隊;有的隊員認為,現(xiàn)在缺乏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少先隊活動……
六(3)中隊的隊員霍彬然向小弟弟、小妹妹們分享了他的故事:因為爸爸是一名外交官,霍彬然從4歲起就跟隨爸爸去了中國駐毛里求斯大使館,直到上小學二年級才回國??吹酵瑢W們都戴著鮮艷的紅領(lǐng)巾,霍彬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把想加入少先隊的迫切心愿告訴了中隊輔導員。不久,中隊全體隊員為他精心準備了一場“一個人”的入隊儀式?;舯蛉贿€動情地對大家說:“2015年4月28日是我最難忘的一天。那天,我終于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三(10)中隊的隊員們,希望你們能夠珍視少先隊員這個身份,努力做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
為了重拾光榮感,隊員們?nèi)w起立,莊嚴地舉起右拳,在隊旗下重溫了入隊誓詞——“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好好鍛煉,準備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力量!”他們再次體會著誓詞中的一字一句,對身為少先隊員的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尋訪老隊員,重拾光榮感,目的是激勵隊員們行動起來,踐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隊禮精神,從身邊事做起,從建設(shè)好中隊集體做起。紅領(lǐng)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作為少先隊員,應以佩戴紅領(lǐng)巾為榮,但在學習生活中,總有忘記佩戴紅領(lǐng)巾的情況發(fā)生。因此,三(10)中隊的隊員們提出了倡議:我們要自覺佩戴紅領(lǐng)巾,不需要學校的檢查,一起爭創(chuàng)紅領(lǐng)巾免檢中隊。
我還帶領(lǐng)隊員們重溫了隊禮的意義和中隊公約,并設(shè)立了8個服務小崗位——中隊角、圖書角、衛(wèi)生角、植物角、活動區(qū)、路隊安全、禮儀監(jiān)督和文明導航。每個小崗位的負責人需要拿著自己的《崗位責任書》“上崗就職”,并向隊員們做出了自己的崗位承諾。
趙祎晨是三(10)中隊里的一個特殊的隊員。他從小失去了父母,一直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的聽力不太好,一直佩戴著助聽器。為了使他的學習不落下,隊員們成立了“趙祎晨幫扶團”,輪流幫助趙祎晨,主動踐行隊禮精神。他們的行動還帶動了家長。隊員夏予然的媽媽每個周末都幫助趙祎晨輔導功課,風雨無阻。許多愛心媽媽也關(guān)心著趙祎晨的衣食住行。
就這樣,隊員們從采訪老隊員、認真搜集資料,到利用繪本、視頻重現(xiàn)當年場景,再到認真討論、團結(jié)協(xié)作,在活動中重拾少先隊員的光榮感, 以實際行動踐行隊禮精神,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