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以前養(yǎng)了兩只小貓瞇,一只叫“米?!?,另一只叫“小黑”,它們經常鬧矛盾。
魚干之爭
米粒每次見我拿出魚干時,都會把小黑擠到一邊去。小黑前幾次還讓著米粒,漸漸地,它發(fā)現米粒太不厚道了,因為魚干總被米粒吃得連渣都不剩。于是,小黑不甘示弱了。瞧,我剛拿來魚干,它們就打起來了:米粒咬住小黑的爪子,小黑抓住米粒的毛……“喵嗚喵嗚”,數聲慘叫過后,它們兩敗俱傷:小黑的一個指甲斷了,米粒掉了一大撮毛。為了給它們治傷,可把我的錢包害慘了。
小黑的報復
由于米粒比較肥大,小黑相對弱小,我怕小黑受欺負,于是給它們各自準備了“家”??墒沁@兩個小家伙偏偏就喜歡睡在一個窩里,結果小黑總是被米粒擠出來。米粒呢,它無動于衷,有時還故意掃掃尾巴,似乎在向小黑示威。忍無可忍的小黑開始報復了。趁米粒睡著時,小黑把黏糊糊的魚干碗蓋在了米粒的頭上,米粒醒來習慣性地搖了搖頭,只聽“砰”的一聲,碗碎了。小黑樂得在一旁“喵嗚喵嗚”直叫,憤怒的米粒聽到叫聲,知道是小黑在捉弄它。怒火“呼”地從米粒的胸腔中燃燒起來,它猛地撲向小黑。此時,小黑正在傻笑,根本沒注意到撲向它的米粒。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我從小黑身旁經過,它討好似的跟著我跑。結果,米粒不僅撲了個空,還摔了個“狗啃泥”。小黑呢,笑得更歡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
我家有兩個項圈,一個皮質好,里面有毛絨布;一個皮質粗糙,兩個小家伙誰都不愿意戴。為爭奪毛絨項圈,米粒和小黑經常大打出手。你看,這會兒毛絨項圈掛在米粒的脖子上,轉眼小黑過來了,兩個小家伙經過一番廝殺后,毛絨項圈又叼在小黑嘴里。米粒哪肯服輸,又追著小黑殺過來了……
唉!家里有了這兩只小貓,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啊!
名師點評
寫動物,除了進行認真仔細地觀察,還可以在描寫過程中發(fā)揮想象,揣摩動物心理,這會讓文章更生動鮮活。比如本文“小黑的報復”這一小節(jié)中,米粒掃尾巴示威,小黑傻笑等,其實都是小作者在揣摩兩只小貓心理時想象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