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人間天堂蘇州,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掃黑除惡大行動,掃除的對象是當?shù)責o惡不作的“打行”,但這一行動卻引發(fā)了“打行”的大暴動。
所謂“打行”就是通常說的“職業(yè)打手組織”?!按蛐小边€有替人挨打的業(yè)務(wù)。犯事的有錢人可以找到打行,請人代為挨揍。代挨揍的費用叫做“打錢”,打一板兩錢,計件收費,概不賒賬。在江南各地,要數(shù)蘇州“打行”最為兇殘。
朝廷為了打擊“打行”歪風(fēng),調(diào)山東布政使翁大立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蘇州諸府。翁大立是浙江余姚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的進士。
到任后,翁大立立即下文督催各府縣官員速速搜捕,掀起了掃黑除惡大行動。然而地方上卻存在著不作為現(xiàn)象,地方官員們清楚,蘇州“打行”勢力強大,拖三拉四地抓了一些打行的爪牙,以期草草了事。
一個月后,翁大立見大行動收效甚微,就攜家眷由南京前往蘇州巡視,以督促地方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按蛐小闭J為,如此發(fā)展下去,他們勢必要完蛋,于是就想先給巡撫大人來個下馬威。
各“打行”便聯(lián)合起來,他們事先派人打探好了翁大立的行程路線,讓打手埋伏在其路過的巷子里。等翁大立官轎過來,一個領(lǐng)頭的高喊一聲:“打!”立即有十幾個身手敏捷的打手竄將出來,掀開轎簾,“啪啪”,給了翁大立兩個結(jié)結(jié)實實的耳光,還沒等翁大立明白怎么回事,打手們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堂堂巡撫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地痞流氓掌了嘴!翁大立憤怒到了極點,他趕到衙門,當即召集各地方長官開會,誓要剿滅這伙兇徒。各府縣動員所有力量,展開緝捕行動,一批批“打行”的打手被捕,長洲縣、吳縣等地監(jiān)獄人滿為患,整個蘇州府上上下下,沉浸在嚴打的氛圍中。
于是,“打行”召集剩余的人馬開會,商定了一個驚天暴動計劃。這天夜里,各“打行”聚集大批打手攻入長洲縣監(jiān)獄,見獄卒就打,很快將監(jiān)獄里被關(guān)押的同伙放出。被放出的匪徒隨即也加入了暴動隊伍,“打行”的隊伍迅速擴大,又一起直沖縣衙,刀劈戒石,腳踏牌匾,暴徒們又一把大火把縣衙給燒了。
與此同時,暴動勢態(tài)蔓延到吳縣、蘇州。暴徒們按事先密謀,里應(yīng)外合,一舉攻破了翁大立的御史行轅。眼見火光一片,喊殺聲漸漸逼近,倉促之間,翁大立只得帶著妻兒從后院跳墻逃走。
天亮后,“打行”暴徒不再戀戰(zhàn),按預(yù)定計劃逃到太湖,之后做起了湖上強盜。
消息傳到京城,震驚朝廷。嘉靖皇帝龍顏大怒,即命翁大立戴罪立功,將這幫賊匪剿滅,以絕后患。
翁大立返回蘇州,結(jié)果只抓了幾十個來不及逃走的打手,大多數(shù)暴亂分子早已逃之夭夭。
不久,翁大立因此事被革職。為禍一方的江南“打行”,在明代始終未能根絕。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