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學習了十年的舞蹈,仍然是趙志偉最遺憾的事。膝蓋的舊傷,沒給他一絲選擇的余地。2015年,即將從上戲舞蹈系畢業(yè)的他,決定改行做演員。
之后的兩個月里,他試了很多的戲和角色,每一次從選角導演手里接過臺詞,然后在他們的鏡頭前開始生澀地表演,最后都是一無所獲。
盡管簽了公司,但最初的一段時間并沒有碰到合適的角色。那段時間里,他一個人借住在好友家里,半年都沒有一點收入,心里發(fā)慌,還得裝作鎮(zhèn)定,有時候他待在屋里看很長時間的書,待不住了就跑到街上去晃。
“我是不是人錯了行?”這個問題隨著《終極一班4》劇本的到來而結束。然而第一次作為男一號面對鏡頭,他還是感到渾身不自在。劇組里的導演、演員一遍一遍耐心地教他,他也一遍一遍耐心地學。對一個演員,特別是沒有經過表演訓練的演員來說,努力是必要條件。為了證明自己,吊威亞、武打,他都選擇不用替身自己上;沒有戲的時候,就跑去給導演當助理,或者在旁邊看別人怎么演,總算慢慢找到了演員的感覺。
拍攝《蔚藍50米》之前,趙志偉是一只恐懼游泳的旱鴨子,為了出演好游泳高手張若晨,他提前一個月,開始準備突擊訓練:每天訓練時長超過8小時,找來世界游泳冠軍孫楊的比賽視頻學習,除了學習游泳技能以外,他還會學著去感受職業(yè)游泳運動員的內心,比如比賽最后一刻到達終點的興奮和自豪感。
他發(fā)現(xiàn)自己和角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高中學習舞蹈時,老師對他特別嚴厲,甚至經常指責他,讓他備受打擊;高考前他把自己關在練功廳里,對著大鏡子練舞,一個一個的通宵就這么練過去了;大型比賽前的訓練,他每天要帶5-6件練舞服,練完舞,這些衣服就都濕透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只是為了證明“我可以”。
打擊、壓力、不服輸、努力、孤獨、壓抑,趙志偉把這些關鍵詞從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提取出來、放大,再加上對運動員言行舉止的觀察、內心語言的揣摩,“張若晨”這個角色就成了。
趙志偉一直記得,在《一年級·畢業(yè)季》里,陳建斌老師教給他的演戲之道:從外到內地把自己敲碎了,再重新拼起來,拼成自己心目中那個角色的樣子。
需要下工夫的事,作不得半點假。你有幾分努力和辛苦,最后都會體現(xiàn)出來。
《蔚藍50米》沒有成為一部爆款的高流量青春劇,卻被看過的觀眾蓋章為“真正的青春劇”“高分好劇”,趙志偉也借由這部劇練成了腹肌、馬甲線,以及四種泳姿。
在這之后,趙志偉沒有選擇繼續(xù)接偶像劇,而是選擇了挑戰(zhàn)更大的話劇,在話劇的舞臺上,沒有NG,演員必須抓住每分每秒去塑造角色,讓角色緊緊抓住自己的心。但舞臺另有一番魅力,觀眾的每一次鼓掌,為了角色的難過而難過,這些能量都能在當場反饋給演員。在話劇《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里,趙志偉扮演“混世小魔王”楊燚,巨大的性格反差,讓觀眾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他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讓自己越來越豐富?!拔枵呲w志偉”不斷褪去,“演員趙志偉”漸漸水落石出。(采寫/sh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