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 妮
說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特朗普是個充滿爭議的傳奇人物,大家恐怕不會反對吧?
去年他擊敗半個屁股已經坐上總統(tǒng)寶座的希拉里,逆轉選舉預測成功當選美國總統(tǒng),成了當年全世界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甚至有些人現(xiàn)在都覺得難以置信。
成為總統(tǒng)前,他是房地產大亨,寫過書,當過脫口秀節(jié)目主持人,還上過情色雜志《花花公子》封面。
在很多美國人民眼中,他的一切舉動都可以是惡搞素材,前些天訪問日本時,一開始小勺揚魚食,后來直接一盒倒下去的行為,又被笑話并做成表情包了。
這樣的特朗普,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自帶流量”,有的人崇拜他,有的人嘲諷他,但無論如何,他把自己這一輩子都活成了傳奇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特朗普的母親瑪麗·安·麥克勞德,比特朗普的人生還要傳奇!
瑪麗出生在英國蘇格蘭群島的一個小漁村,祖祖輩輩都是打魚為生的漁民,她是10個兄妹里最小的一個。
家里的日子過得尚可溫飽,運氣好一點的話,瑪麗的命運,大概是成年后嫁個好人家,然后波瀾不驚地過一生吧。
但是,如果說特朗普身上有哪一點一定是遺傳自媽媽瑪麗的話,那一定就是“野心”二字。隨著年齡漸長,瑪麗也慢慢看清了自己命運的脈絡,但和絕大多數(shù)人不同的是,她并沒有那么坦然地接受這一切,而是當機立斷地決定,就算頭破血流,也要用自己的雙手打破命運的枷鎖。
就在她挖空心思琢磨怎樣翻身時,提前一步去了紐約的姐姐寫信來邀請她過去游玩,而瑪麗當機立斷,決心一去不復返。
那一年,瑪麗在去往美國的輪船上慶祝了自己的18歲生日,她懷揣著全家七拼八湊的50美元,踏上了大洋彼岸美國的領土。
不過,逆襲人生說來簡單,但豈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
從蘇格蘭來的瑪麗,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語言:她所熟悉的語言,是蘇格蘭蓋爾語,英語只在學校學過一點點,算是第二語言。
所以就算遠渡重洋,沒學歷、沒手藝的她,只能從有錢人家的女傭開始做起。
她投靠的姐姐,本身也是個保姆,如今自己也加入了這個行當,瑪麗的人生,看起來似乎比留在家鄉(xiāng)小漁村好不到哪里去。
可她自己從不后悔,因為她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更大的世界,這是小村莊怎么也給不了的眼界和機遇。那時的瑪麗,已經不是鄉(xiāng)村女孩的樣子 。
她像一個普通的紐約女孩那樣,平常努力工作,休息日拿著自己賺的錢買買東西,逛逛舞會。接下來的故事就有點瑪麗蘇了,在一次舞會上,瑪麗結識了做房地產生意的公子哥弗雷德·特朗普。年紀相仿的兩個年輕人,立馬墜入愛河,不顧身份差距相愛了。這劇情換到現(xiàn)在,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真人版。
弗雷德·特朗普出生于一個不錯的家庭,只是12歲父親就過世了。
在那之后,他一開始學過木匠,15歲開始跟著母親一起開了公司,主要做房地產生意,也算靠自己發(fā)了第一筆財。
別看弗雷德算是富一代,但在談戀愛這件事上,還真沒戴有色眼鏡。
跟瑪麗一見鐘情之后,兩個人踏踏實實談起了戀愛,他還把女友領回家見老媽,開始談婚論嫁。但就在兩人情投意合,準備攜手走向未來時,瑪麗卻在經濟大蕭條中,丟了自己的工作。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沒有出身名門望族的身份,現(xiàn)在連唯一謀生的工作也丟了,她頓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背著弗雷德偷偷回了老家的小漁村。
但見慣了紐約的繁榮復雜,瑪麗又如何能忍受漁村的單調落后呢?
這樣一想,瑪麗終是鼓足勇氣,再次回到了紐約。
而她的男朋友弗雷德,也還在原地等著她。
1936年,24歲的瑪麗·安·麥克勞德,變成了瑪麗·特朗普。
結婚后的瑪麗,職業(yè)一欄填的依舊是“家庭”,她是一名家庭主婦,卻不是一個沒用的家庭婦女。她的野心從來沒有因為結婚就泯滅,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理整個家,但也會幫助丈夫的房地產事業(yè)。
結婚幾十年內,特朗普家就從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噌噌往上躍進,最后到瑪麗出門買個菜都能開勞斯萊斯的程度。
后來家里的資產越來越富足,瑪麗漸漸轉型成為一名慈善家,她去醫(yī)院做志愿者,參與學?;顒雍痛壬剖聵I(yè),幫助改善了無數(shù)腦癱患者和智障成年人的生活。
富了以后,她也沒忘記自己出身草根的事實,去醫(yī)院做義工時都是實打實下手干活,甚至有一次累到感染病癥,差點沒救回來。
她和弗雷德一共生了五個孩子,除了大兒子不幸英年早逝之外,個個都出類拔萃。
大女兒當上了大法官,二女兒從事銀行業(yè),小兒子接手家族企業(yè)。而二兒子唐納德·特朗普,當上了美國第45任總統(tǒng)。
作為一位母親,瑪麗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大概就是對他們的教育吧。
從漁村農婦,到紐約女傭,到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再到美國總統(tǒng)的老媽,瑪麗的人生,比她兒子更加跌宕起伏。人們總是覺得,她最后實現(xiàn)階級躍進都是因為“太幸運”,但是若不是自己的野心和敢拼敢闖的勇氣,瑪麗不過是個在英國農村平淡過一生的無名小卒而已。
瑪麗的故事充分說明了一點:無論是愛情、事業(yè),或是大到整個人生,不主動,就不會有后面的故事。野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貶義詞,而是可以轉換成進步的動力。
當你眼前的一切,都是你能一眼看得到頭的結局時,要么選擇改變,要么接受一個庸碌的自己。
而人生如此短暫,何不放手一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