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蜀漢第一大冤案

2018-04-24 17:33:28陸棄
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魏延黃忠蜀漢

陸棄

魏延,是繼“五虎將”之后勇謀雙全的蜀漢大將,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一登場,就被諸葛亮定為“頭生反骨”“日后必反”。而他最后的結(jié)局,似乎也驗證了諸葛亮的“識人之能”:魏延背負“謀反”罪名被斬于馬下,全家三代也盡被誅滅。

但是,歷史上的魏延真有謀反之心嗎?曾為諸葛亮左膀右臂的他因何被質(zhì)疑?他那悲慘的人生結(jié)局究竟是什么導致的?現(xiàn)在,請跟隨歷史的步伐,回到兩千年前的風云時代……

演義中的“反骨之相”

魏延,字文長,河南桐柏人,這個地方后來被稱為“中國盤古之鄉(xiāng)”。

魏延頭生反骨,是羅貫中在演義中所寫,史無記載。書中,諸葛亮說魏延頭生反骨,但這“反骨”表現(xiàn)的,卻是魏延對劉備的忠誠,具體表現(xiàn)在魏延所做的兩件事上:第一,劉備與曹操大戰(zhàn),被追得妻死子失,與諸葛亮、張飛、趙云等意欲到襄陽一避。但襄陽守將文聘拒不開門,他早就與劉琮投降了曹操。而此時正在襄陽的魏延久慕劉備仁德大名,因此私開城門,并與文聘大戰(zhàn),打算放劉備進城。功高莫過救駕,劉備此時并未稱帝,且被曹操的虎豹騎兵追得四散而逃,魏延在劉備最落魄時慧眼識主,這份真誠應該是相當值得贊賞的。

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當時劉備并未進城,與魏延失之交臂。魏延無奈,轉(zhuǎn)而投奔了長沙太守韓玄。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派關(guān)羽進攻長沙,韓玄派部將黃忠迎戰(zhàn)。二人本是敵手,卻英雄相見,惺惺相惜。黃忠馬失前蹄,關(guān)羽不忍乘人之危殺之;黃忠有百步穿楊的箭術(shù),卻為報恩放棄射殺關(guān)羽。對于韓玄來說,黃忠有通敵之嫌,于是被判斬立決。此時,魏延正在長沙,聽說劉備大軍前來,想到此乃第二次投效明主的機會,便斬了韓玄,救了黃忠,獻城投降。

然而,魏延對于劉備的這份忠心,卻被諸葛亮污為“頭生反骨”。按諸葛亮的邏輯,魏延既便伺侯的是一個昏君、暴君,是一個國家蠹蟲,也應盡“死忠”“愚忠”,否則就是“頭生反骨”,此中天理何在?自古以來,良禽擇木而棲,臣擇主而事,為選擇明主幾次背叛的戰(zhàn)將謀士比比皆是。就按照三國演義中劉備本人來說,先后歸順過公孫瓚、袁紹和曹操等;忠義如關(guān)羽,也曾身在曹營,趙云更是幾易其主。由此看來,“反骨之說”實在是心存成見,有失偏頗。

歷史上的股肱之臣

以上是按《三國演義》來分析諸葛亮與魏延的關(guān)系。

事實上,在正史記載中,劉備大軍一到,太守韓玄就獻城歸降。韓玄并非“平生性急,輕于殺戮,眾皆惡之”的昏庸殘暴之主,反而“威信智略,足以服人”。他是看到寬厚愛人的劉皇叔,便主動歸順,因此關(guān)羽與黃忠從未交戰(zhàn),魏延也并未斬殺韓玄。說他“頭生反骨”,實則是小說的藝術(shù)效果。

諸葛亮死后,魏延與楊儀爭權(quán),率兵將劍閣古道燒毀,阻斷北伐大軍南撤之路。也因此,“火燒棧道”成為判定魏延“謀反”的最大罪證之一。

不過,劉備確實是慧眼識人、用盡其才的一代名主。早在魏延還是區(qū)區(qū)部曲(私家兵馬)的時候,劉備就認為他能堪大用,因此破格提拔。在選派漢中太守之時,人們皆認為此職必屬張飛,派忠誠無二、本領高強的三弟鎮(zhèn)守漢中要地看起來是合情合理,但劉備卻不這么想,張飛貪酒,酒后又愛鞭打士卒,豈是守城之才?更鑒于張飛早有酒醉丟徐州下邳之過,所以不是最佳的太守人選。最后,劉備委任魏延為鎮(zhèn)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史載“一軍盡驚”。劉備問魏延:“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答:“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贝苏Z氣壯山河,眾人皆驚。事實上,魏延也確實兌現(xiàn)了他的承諾,他如“蜀漢長城”,堅守漢中十余年。劉備稱帝后,遂加封他為鎮(zhèn)北將軍。

在北伐期間,他更成了諸葛亮的左臂右膀,晉升為督前部、丞相司馬,兼任涼州刺史。司馬在三國時,為公府、將軍或校尉主軍事的屬官。諸葛亮作為丞相,把丞相府主管軍事的重任交給魏延,足見對他的倚重。而魏延也不負所托,在陽谿大破曹魏后將軍費瑤和雍州刺史郭淮所率領的敵軍。因此,他又升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晉封為南鄭侯,被授予假節(jié)大權(quán)。假節(jié)代表一種權(quán)力與名望,蜀漢前期只有關(guān)羽、張飛和馬超擁有,而魏延得以成為第四位獲得主君“假節(jié)大權(quán)”的臣子,也是首位在建興年代,由后主劉禪授予“假節(jié)”的高級官員。這說明不管是后主劉禪,還是丞相諸葛亮,都在相當一段時期內(nèi)非常信任他。

但遺憾的是,魏延與諸葛亮在北伐的策略戰(zhàn)術(shù)上產(chǎn)生分歧,漸行漸遠。

史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guān),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魏延想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由軍師諸葛亮率領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和潼關(guān),以此掩敵人耳目,聲東擊西。自己則親率萬余精兵從子午谷突襲長安,兩軍會師于潼關(guān)。然而,他只是諸葛亮的參謀長,諸葛亮才是掌握軍事大權(quán)的前敵司令員。主張謹慎穩(wěn)重用兵的諸葛亮否決了魏延的“合理化建議”,魏延非常生氣,深以為恨。他恨自己雖是韓信式的不世之材,卻身居人后,沒有獨立指揮權(quán),無法發(fā)揮自己專長和施展平生報負。此后,二人的矛盾不斷激化,直至諸葛亮病逝前的“五丈原會議”,徹底分裂了這對蜀漢將相之間的關(guān)系。

居功自傲致身死

魏延的性格,頗像關(guān)羽。關(guān)羽是“為世虎臣,剛而自矜”,魏延則“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兩人的最后結(jié)局其實同敗在“自矜和矜高”上。因為這個性格缺陷,關(guān)羽在朝中除了劉備、張飛以外,基本沒有知己好友,所以他敗走麥城時,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劉封、孟達見死不救,諸葛亮竟也未發(fā)一兵。魏延在他的人生結(jié)局上同樣如此。不僅在事關(guān)蜀漢前途命運的“五丈原會議”上,身為北伐“二把手”、掌握軍事大權(quán)的他未能參加,而且在他與楊儀發(fā)生分歧,各自上表狀告對方謀反之時,無論是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還是后起之秀姜維,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替他辯言。這使得形勢快速向一邊傾倒。

在魏延與長史楊儀“爭權(quán)”的過程中,矜高的性格讓他失去了理智。楊儀遵從諸葛亮遺命率領北伐大軍撤退,魏延卻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他不但不服從楊儀的命令,而且公開蔑視主帥:“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后將乎!”魏延趁著北伐大軍還未出發(fā),就先率領本部兵馬南歸劍門關(guān),燒毀棧道,從而阻斷了北伐大軍的南歸之路,并在南谷口截擊楊儀。楊儀部將王平對魏延及其先行部隊罵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此時,魏延部下軍心大亂,眾多兵士也都認為主將理屈,于是紛紛倒戈潰散。堂堂大將魏延,最后竟然成了孤家寡人,被馬岱所斬殺。楊儀將魏延首級踩在腳下并說道:“庸奴!復能作惡不?”并以“謀反”罪名將魏延三族一一誅滅。至此,蜀漢繼“五虎將”之后聲名最大、最有希望擔起北伐大業(yè)的魏延早早殞命,不但如此,他還背負著“叛蜀造反”的千年罵名。

其實,魏延哪里有什么謀反之心?《三國志·魏延傳》中寫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說到底,還是魏延居功自傲和性自矜高的性格缺陷害了自己,致使?jié)M朝文武竟無一人替他說話,如此蒙受了莫大的冤屈,鑄成了蜀漢第一大冤案!

以上是按《三國演義》來分析諸葛亮與魏延的關(guān)系。

事實上,在正史記載中,劉備大軍一到,太守韓

猜你喜歡
魏延黃忠蜀漢
Magnetic properties of oxides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s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北廣人物(2018年34期)2018-09-29 12:09:34
蜀漢“大赦”初探
法律史評論(2017年0期)2017-07-09 03:43:58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Nonlinear Intelligent Flight Control for Quad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
Flight Control System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原來如此
小小說月刊(2014年9期)2014-10-20 03:33:38
立刻·立即
立刻·立即:課桌上的“三八線”
讀寫算(上)(2014年2期)2014-07-01 06:21:48
原來如此
三月三(2014年1期)2014-01-14 03:39:36
资源县| 雅江县| 长岛县| 遂溪县| 三明市| 新平| 桃源县| 白沙| 开封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阿拉善右旗| 威远县| 和田县| 台州市| 锦屏县| 嘉鱼县| 宾川县| 施甸县| 松桃| 阿勒泰市| 清涧县| 闻喜县| 新野县| 淄博市| 中方县| 浠水县| 永春县| 探索| 水富县| 含山县| 弥勒县| 古田县| 维西| 克东县| 三穗县| 化德县| 衡山县| 开远市| 东乡族自治县| 嫩江县|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