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燕
七年級(上冊·部編版)
第四單元:思路要清晰
寫作怎樣做到思路清晰呢?第一,合理安排寫作順序。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和表達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寫作的材料,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會有條不紊,言之有序。第二,根據(jù)需要設(shè)置線索。線索是貫穿記敘文的主線和脈絡(luò),它就像一條彩線把材料有機地組織起來,從而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層次清晰??梢詴r間、地點為線索,也可以人、物為線索,還可以中心事件、情感的變化為線索。第三,注意過渡照應(yīng)。過渡,就是把文中處于相鄰位置但意思不同的段落組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從而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而照應(yīng),就是把文中不處于相鄰位置但意思相關(guān)的段落前后溝通起來,使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也能集中到一塊,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這天,我因在學校出黑板報,回家晚了近一個小時。剛到家,媽媽就開始追問:“你怎么這么晚才回來?”
“在學校和同學出黑板報了?!蔽矣行┎荒蜔┑貞?yīng)道。
“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
我忽然想起前天下午放學,因為值日,我回到家比平時晚。媽媽問:“你怎么回來得這么晚?和誰一起回來的?”我回答后,她還翻我的書包,好像在尋找什么東西。我不高興了,于是大聲吼道:“你怎么這么煩?什么都要問?是女同學!怎么啦?”
媽媽臉色很不好,但又極力控制自己,壓低聲音說:“我是關(guān)心你!問問都不可以了?”
上中學后,不知怎的,一旦我放學回家晚了,媽媽就這也問,那也問,什么都要問,就不許我有一丁點兒自己的秘密。我要上街買衣服,她要陪同;我去買書,她也要一同去,怕我丟了似的。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從不這樣管我,還讓我滿街亂跑。
我的怒氣還沒有消散,同班同學袁婧就來到我家門外,大聲喊我:“走了嗎?我們放學回來的路上不是約好去麗麗家寫作業(yè)的嗎?再磨蹭就要遲到了?!眿寢屵@才把書包還給我說:“人家都來叫了,趕快去吧!”
我背起書包,與袁婧一起出門了。媽媽追出門來叮囑:“路上要小心!在外面要自己照顧自己!”袁婧見我沒回答,便替我回答:“好,會的!阿姨放心吧!”
在路上,袁婧問我:“怎么了?你跟你媽媽慪氣了?”
“不知怎的,就是煩!一旦我回家晚一點,她就追問個不停,不容許我有半點兒秘密?!蔽亦街煺f。
“我媽媽也是,她經(jīng)常以檢查我的作業(yè)為由偷看我的日記,還詢問我與哪些人交往,有些什么朋友。只要是和我有關(guān)的事,她都要過問。”袁婧無奈地說。
“怎么都這樣?還讓人活不活了?”
“你沒有聽說我們村的小燕因為早戀而休學的事嗎?現(xiàn)在家長們都很擔心。他們是怕我們吃虧,防得很嚴!其實,他們也是為了我們好,他們不放心。老師說要多溝通才能消除誤會,多交流才能讓他們放心!”袁婧說出了事情的緣由。
做完作業(yè),我回到家里,見媽媽坐在沙發(fā)上發(fā)呆,她想問我什么,嘴唇動了一下,卻又停止了,然后嘆了口氣。我見了就說:“媽媽,你放心,我會管好自己的。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就問我,我都告訴你,我再也不嫌你嘮叨了!”
媽媽聽了,露出笑容說:“你長大了!只要你能管住自己,晚一點回家也沒有關(guān)系。”
我聽了點點頭,我們一起笑了。
文章開頭就寫媽媽的追問,一下子吸引了讀者的注意。接著,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敘述。文中有多處鋪墊和照應(yīng),如媽媽追問“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就與后面同學講述的家長們擔心孩子早戀而對孩子嚴加管教相照應(yīng);“我”媽媽檢查書包與同學媽媽檢查日記相照應(yīng)。這些細節(jié)都使文章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另外,描寫形象生動。放假時,“我”回到家里,媽媽的舉止就生動地表現(xiàn)了媽媽想追問但又害怕“我”煩躁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