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徐豐山/東方IC
今年78歲的張希才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可謂家喻戶曉。僅上過夜校的他憑著對新聞報道的熱愛,通過自學當起了“農民記者”,這一當就是32年,發(fā)表稿件7000余篇,被多家媒體聘為通訊員和特約記者,被當?shù)孛癖姺Q為“草鞋記者”。
張希才對新聞真實性有著極高的要求,他給自己定了一個“鐵的規(guī)則”:不深入現(xiàn)場采訪不寫稿。
1985年4月28日,張希才發(fā)現(xiàn)雷山縣黃里村至腳堯村一段的廣播線和電線桿被盜嚴重,于是日夜走訪,采寫了《雷山黃里廣播線路被盜嚴重》的稿件,得到了上級的關注,受損線路得以修復,村民們從此又能按時收聽廣播電臺,收聽到時事新聞。
“那時候沒有電腦,稿件全憑手寫,一篇稿件,要用十幾張草稿紙才能謄改清楚。”張希才白天采訪,晚上寫稿,第二天天一亮,他就拿著稿件等候在公路邊,委托去縣里的班車駕駛員帶到縣郵政局投寄?!坝行└寮r效性很強,我就步行送到縣廣播站去,往返總計有40多千米,很苦很累,但也很快樂?!睆埾2耪f。
2008年初,黔東南州境內持續(xù)凝凍,道路完全被薄冰覆蓋,各地受災嚴重。家人勸他不要再出去跑了,實在不行,打電話了解下情況就行了,但張希才說,不到現(xiàn)場,怎么知道災情的嚴重性?那樣寫出來的稿件肯定不真實。為此,盡管出行艱難,年近古稀的他依然冒著寒風,步行去了很多村寨了解災情。
2015年8月22日,因年事已高,張希才退休回鄉(xiāng)養(yǎng)老。但他舍不得“收筆”,依然活躍在新聞現(xiàn)場。
被稱為“草鞋記者”,張希才覺得是一份光榮:“只要我還有一份力就發(fā)一份光,還要繼續(xù)寫文章,寫到沒有力氣為止?!彼麑δ贻p記者說,采訪寫稿必須“腳又跑,手又動”,必須深入現(xiàn)場,才能寫出好新聞?!敖裉彀l(fā)生的事情要馬上寫出來,用‘近日’這樣的詞就不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