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宇
2017年10月15日,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迎來六十歲生日,一甲子風(fēng)霜雨雪,六十載輝煌不減。這座舉全國之力而建筑的橫江之作,似豐碑,立中國橋梁之典范。歲月的軸線隨時間緩緩鋪展,曾經(jīng)身為大橋青年的筑橋工匠們的臉上早已布滿了皺紋,但在那依舊驕傲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年輕時的樣子……
1955年,一聲集結(jié)號,將無數(shù)的青年之士聚于長江岸邊,又一聲響亮的號子,便開始了修筑起這日后威名遠揚的武漢長江大橋。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建如此之橋其難度可想而知。但困難面前,大橋青年從未退縮,沒有機械助力,就用人工背送材料,就這樣,從第一個橋墩的落地,到第八個橋墩的完成,大橋青年們將汗水浸入長江,將青春奉于橋梁,就是這無數(shù)位大橋青年的付出與奉獻,才有了日后“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美談。有人說,一生中有一件你值得驕傲的事,你就會自豪一輩子。毫無疑問,當(dāng)年參加建設(shè)武漢長江大橋的每一個人的一生便與這座橋交織在一起,無盡的驕傲與自豪,還有對這座橋所寄托的希望。
作為新時代的大橋青年,我們觸摸歷史,接過“武漢長江大橋青年”手中的接力棒,這是對奉獻的傳承,同樣也是對建橋的一種承諾。或許正因如此,現(xiàn)在的我們才想和六十年前的你們隔空對話:你們看到了嗎?如今,作為建橋國家隊,咱們的技術(shù)已經(jīng)世界領(lǐng)先,六十年間,我們架起兩千座大橋,并承諾“視大橋質(zhì)量為生命,對大橋質(zhì)量終身負責(zé)。”你們一定會為今天的輝煌高興吧,或許,還會有擔(dān)心:當(dāng)初的那種熱血與奉獻在我們身上還有嗎?看??!沈陽金陽大橋上有我們竣工的喜悅,在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的施工現(xiàn)場,那便是我們奮斗青春的地方,港珠澳跨海大橋也留下了我們的汗水,蕪湖長江公鐵大橋上也有我們的背影……所以,請你們相信,我們承擔(dān)著大橋青年的使命,便注定生命中所熱愛的便與橋相關(guān),繼承你們的意志與精神,將大橋青年的旗幟飄揚于天空之中。
新的時代樹立新的目標(biāo),新的目標(biāo)激發(fā)新的動力,大橋青年必將用行動來向老一輩的大橋人致敬。任憑歲月合軸而過,大橋青年赤誠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