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縣博物館,福建 華安 363800)
中國“漳窯”地理坐標點——華安東溪窯古遺址,是明清時期閩中南地區(qū)重要的窯場。東溪窯古遺址位于華安縣高安鎮(zhèn)三洋村的東溪頭,為古龍溪縣二十五都地。自古稱龍溪縣為“三不管地帶”,少為外人涉足而官府又難以顧及之地,古有“銀鼎金斗”之說,即上東溪頭“金斗”、下東溪頭“銀鼎”,適合長期生產(chǎn)大綜瓷器的“風水寶地”。隨著燒窯產(chǎn)業(yè)的興盛,東溪頭一帶開始有了更細致的分工。下東溪的人專于燒窯制器,上東溪的人更專于開拓市場,工商結合的模式促進了華安東溪頭窯址的發(fā)展。
1986年年底,中國文物界瓷器考古專家栗建安一行在華安東溪頭找到了燒造青花瓷的大窯場及多處作坊、窯爐、居住遺址等遺跡,初步確定了漳窯產(chǎn)自華安東溪頭。30多年來,經(jīng)省、市文物部門對華安縣高安鎮(zhèn)三洋村東溪頭自然村的東溪窯遺址開展多次調查工作,已考察墓坪洋、后坑寮、水尾、上蝦形、吊拱山、崩爿湖、掃帚石、東溪庵仔、下東溪圩、橄欖坑、馬飯坑、白葉坂等22處地點,發(fā)現(xiàn)15處窯址,并有大量堆積層,采集標本4 000余件。集中在歸德溪下游東溪頭的坡地或溪澗上;分布范圍近10 km2。可以確定,東溪窯遺址是“漳窯”遺址的典型代表,屬明中期至清末民初期民間大型瓷窯廠,是明清時期漳州地區(qū)最大的窯口之一,也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外銷瓷產(chǎn)地之一[1]85。2004年3月,華安東溪窯遺址被列為縣級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第六批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2012年9月,華安東溪窯遺址,包括馬飯坑、上蝦形、掃帚石窯等成功地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2016年9月,東溪窯遺址——上蝦形窯等又成功地被國家文物局入選《“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
古代華安人以北溪航線為主要交通要道,九龍江主流北溪貫穿華安縣全境,該溪流為東溪窯瓷器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華安縣城古稱茶硔圩市。明崇禎元年戊辰(1628年)春和崇禎三年庚午(1630年)春,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于曾溯岸二次游歷華安,稱:“……然舟車所通,北逾江浙、南梯粵東,船自柳營來者,于斯為彼岸”“從華豐入郡,朝發(fā)夕至”;北溪龍?zhí)抖巍吧舷掠沃鄞西[集,熙攘者以此為最”①明天啟元年間(1621—1627),龍溪進士陳天定寫給漳州知府施邦曜的《北溪紀勝》,轉引自:鄒清水主編:《華安縣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境內河流溪澗分布密集,歸德溪主流貫穿全境,東溪窯燒制的瓷器即經(jīng)由九龍江北溪、西溪,輸送到明代名聞海外的商港——漳州月港,再由此啟程,出口到世界各地。據(jù)考察,明清時期的古瓷道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由下樟渡口至上樟古村落再經(jīng)上坪社入內溪自然村的烏巖頂,翻過格頭后山腰經(jīng)東溪頭至塘邊自然村復經(jīng)茶坂(今高安圩底),瓷器靠人工肩擔往返九龍江北溪,此為明未清初瓷器主要產(chǎn)品的運輸線,也應該是當時偷稅、漏稅的“黃金路”;另一條是從歸德溪下游的下東溪頭向西,陸路約 8 km西行至永豐溪(九龍江西溪)的店頭,也是清中后期東溪窯產(chǎn)品的運輸線。
華安東溪窯,其中傳統(tǒng)上的白釉米色器(胎體呈淺黃色,施米色白釉,開細小冰裂紋,開片稍大者,呈紅褐色)是“漳窯”遺址的典型代表。民國《福建通志》五十一卷之六百十一分卷②民國《福建通志》點校本,民國27年版,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組織整理點校,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2016年。、清光緒十二年(1886 年)及侯官學者郭柏蒼著《閩產(chǎn)錄異》一書③(清)郭柏蒼輯:《閩產(chǎn)錄異六卷》,3冊,清光緒十二年(1886)刻本,藏于福建省圖書館。,該書卷一貨屬條云:“漳窯,出漳州。明中葉,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紋如冰裂。舊漳琢器雖不及德化,然猶可玩也。惟退火處略黝。越數(shù)年,黝處又復潔凈。近制者釉水、胎地俱松?!钡挠涊d;清末民初楊巽從《漳州瓷窯談》之《漳州什記》也載:“漳州瓷窯號東溪者,創(chuàng)始于前明。出品者,爐瓶盤各式俱備?!睋?jù)歷史文獻的線索,考古學者在九龍江畔的華安縣高安鎮(zhèn)三洋村的東溪頭及相鄰地帶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窯址,出土大量的明清瓷器,并被證實是蜚聲海內外的外銷瓷,漳瓷其中東溪頭窯址的米色釉瓷器被確認為傳世漳窯的產(chǎn)地,漳窯則專指米色瓷,以東溪頭此類遺存為代表。
東溪頭一帶,在東溪窯興盛之前約400~500年間,時龍溪縣二十五都(今華安)人已掌握了燒造瓷器的技術,包括施釉、制坯工藝已達較高水平。再者,華安東溪窯的窯爐也有別于其他地方的窯爐,東溪窯窯爐形式分為橫室階級窯和階級龍窯兩種。
橫室階級窯體現(xiàn)了3大優(yōu)點:①窯室寬大,容量也大,面寬大于長,總長約十幾米,燒窯氣氛好,有利于燒造出高質量的精品瓷;②有利于掌握火候,有效管控燒窯全過程;③活動空間大,有利于窯工從中安全操作。華安東溪窯的先進造窯技術,不僅推動我國窯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還傳播到國外,因此華安東溪窯無論是瓷器外銷,還是造窯技術的傳播,堪稱中外陶瓷文化的使者,在中外陶瓷文化和技術交流中作出重要的貢獻。華安東溪窯在我國陶瓷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應予以充分肯定(圖1)。
圖1 東溪窯遺址:華安上蝦形俯視圖
2007年1—2月,由福建省考古隊發(fā)掘蝦形溪上蝦形、馬飯坑兩處明代窯址。上蝦形揭露窯爐遺跡2座,遺址坑1條;馬飯坑揭露有疊壓打破關系的窯爐遺跡3座,生活區(qū)1處,遺址坑2條,為了解與研究漳窯的窯業(yè)技術提供了重要依據(jù)。2016年7月,福建省考古隊和洛陽恒懋鉆探服務有限公司又對其進行聯(lián)合考古調查,并基本確定這是目前唯一一處白秞米色器的重要產(chǎn)地④羊澤林,林藝謀:《2007年華安東溪窯(馬飯坑、上蝦形窯址)發(fā)掘報告》。。
1996—2016年,由福建省考古隊掃帚石窯,窯址所在地山麓的掃帚石坪地發(fā)現(xiàn)了9處結構較清楚的窯爐和作坊遺跡,并有大量的標本,暴露于地表。其中3座小龍窯的遺址面積各自均約19.46 hm2,窯爐皆建在溪邊的山坡上。采集的標本主要是瓷器,可分為青花瓷、白瓷、青瓷、和色釉瓷(包括醬釉、五彩等),品種、器形、紋飾最齊全⑤《2016年華安東溪窯掃帚石窯址考古調查勘探簡報》。。
2016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為配合東溪窯申請“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的工作,需對窯址進行全面揭露,主要工作是發(fā)掘窯爐兩旁的工作平臺,但因時間關系,本簡報只重點介紹窯址的遺跡部分,標本部分并未整理,且標本與2007年發(fā)掘時間相同⑥詳細請參考文獻《福建文博》2016年02期:《華安東溪窯2007年發(fā)掘簡報》。。本次發(fā)掘區(qū)主要是在窯爐左右兩側(以窯爐為界)及窯頭前部(2007年只在此開了一條小探溝),在左側布7 m×22 m的探溝一條,后擴大至10 m×22 m,左側實際發(fā)掘面積220 m2;右側布9 m×22 m探溝一條,由于南部已臨近河谷岸邊,前部發(fā)掘面積縮小,成不規(guī)則形狀,實際發(fā)掘面積176 m2。窯前部將原來的小探溝擴大至7 m×8 m的探溝,編號為T1,實際發(fā)掘面積56 m2。發(fā)掘總面積為452 m2。發(fā)掘所揭露的遺跡有火膛、左右兩側工作平臺、灰坑、灰溝、活動面、工作平臺間的上窯路等,并出土大量各時期的瓷器標本⑦“海絲”華安東溪窯——上蝦形窯址2016年發(fā)掘簡報。。
從這些窯口遺跡,大致可以歸納出漳窯的窯業(yè)特點:①從窯爐、作坊和村落遺址關系上看,當年“千百水碓、漫野窯煙”的盛景,既有“各自制坯、合作裝窯”的聯(lián)合生產(chǎn),也有獨立經(jīng)營的手工業(yè)作坊,形成眾多的個體窯場;②從紋飾裝飾手法上看,采用回文、蘷龍、X紋、蕉葉紋,而且堆塑、堆貼、鏤雕、刻劃、印花等多種技法并用,精美程度達到了官窯的水準。
根據(jù)考古調查及發(fā)掘,華安窯業(yè)燒造的產(chǎn)品較多,瓷種以青花為主,兼燒青瓷、白瓷、青白瓷、米黃瓷、醬釉瓷,另有少量粉彩、五彩瓷。東溪窯產(chǎn)品器形繁多主要可分為3大類:單色釉瓷、青花瓷、彩繪瓷。單色釉瓷類最為豐富多彩,主要有青瓷米黃釉瓷、白瓷、綠釉瓷、醬釉瓷等,其中米黃釉瓷最為經(jīng)典。
器形多為陳設品,以觀音、彌勒、爐、罐、盒、瓶、盆為主,也見少量的盤、杯、碗。釉面有細紋隱現(xiàn),胎厚、質硬、紋細,色彩有純白、純黃、純紅、米色、綠色、白底三彩等多種。盡管東溪窯并非官窯,但其質優(yōu)產(chǎn)品被列為貢品,選送朝廷。有少量精品收藏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較常見于閩南地區(qū)(圖2)。
圖2 華安東溪窯具(模具)
從米黃釉與青瓷等并存來看,米黃釉瓷甚為精細,一些仿青銅、仿宋官瓷造型的米黃釉瓷之精美,可與同時代的景德鎮(zhèn)官窯妣美。這說明在燒造過程中,米黃釉瓷與青瓷、青花瓷絕非出自同一窯工之手,米黃釉瓷有可能是原來傳統(tǒng)官窯工匠的弟子在燒造,從精良的瓷器中已清晰地流露出官窯的制瓷痕跡。它的出現(xiàn)既被世人認可,也可能被官方認同,這點從山東兗州明朝弘治十八年巨野郡王朱陽墓出土的漳窯米黃釉蟋螭紋尊可以得到證實。
從窯號的角度來鑒定“漳窯”器。華安漳窯佛像底部均為“麻布胎”,而今收藏于國家博物館的一尊明萬歷帶座釋迦牟尼坐像,有銘文,也可以說明“漳窯”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方式。產(chǎn)品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商號款,如“東溪”“東玉”“東興”“永和”“利春”“振成”“振陽”“珍”“月記”,這些均是東溪窯的記號,反映了商業(yè)競爭意識。青花類的器形見有碗、蓋碗、茶盞盞托、杯、盒、器蓋、罐、盤、碟、湯匙、茶壺、水盂、燈盞、動物形插器、花盆等。華安縣博物館館藏:“青花秋葉詩文盤”【寬淺腹圈足,胎體細白堅致,釉水潔白瑩亮,足根粘砂,其余滿釉。內底繪畫構圖疏朗,一枝秋葉和折枝玉蘭花,右上方草書詩句“一葉得秋意,新春再芳菲”,中央方章框內篆書”“東溪”二字銘文(秋葉或洞石題詞紋,流行于清順治時期及康熙初年。)】,此盤“東溪”銘文,為華安東溪窯的名稱實證。與秋葉詩盤同樣胎釉形制的青花洞石牡丹紋盤,發(fā)色淡雅,亦為清初所常見(圖3、圖4)[2]70。
圖3 清華安窯玉蘭題詩“東溪”款識紋瓷盤標本
圖4 清華安東溪窯青花瓷古船紋標本
白釉米色器在崇文風尚盛行,民間藝術、書畫藝術繁榮的特定條件下,從明中葉開始,漳窯產(chǎn)出的瓷器具有以崇尚含蓄質樸、造型清純、高古又雋秀、裝飾手法多變的特點。其器物外形往往通過大方、流暢、剛柔相濟的線條來塑造,加上相關部位的堆塑、鏤雕、貼塑、模印、刻畫等工藝加以裝飾點綴,器表施米色白釉,釉色柔和,釉面純凈,大小不一的開片,原是燒造工藝的缺陷,卻以其獨特的風格為人們所青睞。有的精雕細刻,有的簡樸大方,人物雕像和動物捏塑更具高超藝術水平(圖5)。
圖5 清華安東溪窯米黃釉瓷器標本
漳窯器的瓶、爐多采用堆塑裝飾技法。青花瓷以日用瓷為主,依據(jù)紋飾題材可以分為人物故事類、花鳥蟲草類及文字類3類(圖6、圖7)。
圖6 清康熙上蝦形窯青花紋瓷標本
圖7 清康熙上蝦形窯青花“魚家樂”圖紋碗標本
從目前的實物和當?shù)氐男帐献V牒可以看出“漳窯”瓷器始燒應不晚于明中葉,興盛于明嘉靖、萬歷,明末清初有所衰落,清康、乾復蘇,同治間遭劫掠,幾至絕燒,清末民初尚有少量煙火。
從已知現(xiàn)存最早的“漳窯”傳世品看,他們在成弘時期已能成功地燒制“白釉米色器”,這與文獻記載的時間相吻合。
據(jù)清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岱山《郭氏族譜》記載,在明清時期,升平保里有制茶、燒窯、制粬等手工作坊業(yè),崎腳碗窯坑里有十幾處燒制瓷器以及其他器具的瓷窯。還有精于制瓷和作畫的名師“十二世祖志猜公、諱志、型圭公之子,承祖業(yè),心思工巧,制瓷器精致而丹青尤擅長?!雹嗾郧宓拦馐四辍独m(xù)修上坪“郭氏族譜”世系》之十二世.岱山三房二,志猜公。
這些方面已有史料和實物可以證實,前后生產(chǎn)持續(xù)長達4個多世紀。整個興衰過程與明代中后期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交通中心——漳州月港的驟起忽落、清朝政局、經(jīng)濟興衰等息息相關。
華安東溪窯以米黃釉瓷最為富特色典雅,其器物多屬供奉陳設以及玩賞的佛道造像、香爐、瓶類、文房用具及一小部分日常用具等,閩南人們習慣利之為“漳窯”“漳窯器”或“東溪窯”瓷器。它曾遠銷海內外,被廣為收藏?!罢母G”是沿襲明清文人約定俗成的狹義概念,其顯著特征為“白釉米色器,紋如冰裂”。從傳世品上看,它們造型古掘,線條優(yōu)美,釉色溫潤,格調典雅。常見壓??坍嫼投奄N技法,流行雜寶、八卦、博古、“卍”字、錢文和錦地花邊。山東兗州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巨野郡王朱陽鎣墓出土的漳窯米黃釉蟠螭紋尊、模印回紋筒爐等均是典型器。
華安東溪窯遺址是“漳窯”遺址的典型代表和地理坐標點,是明清時期民間大型窯場。從窯址和作坊遺跡分布規(guī)模來看,它是明清時期漳州地區(qū)最大的窯口之一,也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外銷瓷產(chǎn)地之一。如今,不僅是上蝦形、掃帚石、馬飯坑等遺產(chǎn)點現(xiàn)場,走在泥土路上,每隔兩三步,便可見到裸露在地表印有藍色、紅色、綠色,間或五彩的圖紋瓷器碎片,竹林下、樹林間的排列有序 “M”字平底型匣缽和其他器形的瓷殘片更是俯首可得。
以大型民間窯場——華安東溪窯為代表的漳州瓷窯在明代極為興盛,是月港海外貿易主要出口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基地。它以自身的獨特產(chǎn)品特色,搶占了海外各國市場,成為我國民間海上貿易中的重要輸出商品。華安東溪窯作為重要生產(chǎn)基地,其產(chǎn)品外銷方式在中國史籍文獻中并無記載,然而西方游記、檔案對這一時期中西方陶瓷貿易方式有所記錄,這為陶瓷貿易方式的了解與探討提供了依據(jù)。
(1)通過對西方文獻記載的解讀,明末清初華安東溪窯產(chǎn)品和福建其他地方的陶瓷一樣有4種主要外銷方式:①委托定制;②直接購買;③中國海商通過舟楫運到東南亞各地交易;④西方殖民者武裝掠奪后轉銷東南亞各地。迄今為止,中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的博物館都收藏有東溪窯瓷器。與此同時,番銀大量入華,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東溪窯遺址等文化遺存,是16世紀末—19世紀早期由漳州出發(fā)的海上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文化交流和共同繁榮作出巨大貢獻的見證。
(2)清代早期之后,尤其在康熙實行海禁時期,九龍江下游地區(qū)漳州窯的大部分窯場走向衰落,其窯業(yè)中心轉移到九龍江上游的華安東溪窯,與德化窯(包括安溪、永春等地)共同形成大規(guī)模的貿易陶瓷生產(chǎn)中心,產(chǎn)品以青花瓷為主,大量銷往臺灣、東南亞以及西方。如:臺灣宜蘭的淇武蘭遺址、臺南的南部科技園區(qū)遺址等都出土有明末清初福建德化窯、漳州窯、華安東溪窯、邵武四都窯的陶瓷器。在東南亞打撈的“泰興”號(TekSing)沉船出水有德化窯、安溪窯的青花瓷以及華安東溪窯青花瓷、青瓷小瓶等。今又據(jù)臺灣成功大學陳信雄教授調查:臺澎出水、出土的7例華安窯瓷器,其中有3例為華安東溪窯的瓷器。
(3)“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華安東溪窯址,具有突出的價值和文化代表性。
明朝中葉至清初,名傳海內外的漳瓷,出自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五都歸德保的(今華安縣高安鎮(zhèn))東溪窯場[3]。當年,漳瓷除內銷外,并取道石碼從月港、廈門港出口,外銷南洋諸島國,又從日本轉銷歐美各國。“泉漳商民,販東西二洋,代農(nóng)賈之利,比比皆然”?!懊癯踟渽嗡?,得利數(shù)倍。其后四方賈客叢集,不得厚利,然往者不絕也。”許多商人往往久居不返,漸至數(shù)萬。在前往日本進行東溪窯等瓷器買賣的眾多華安商人中,就有明嘉靖華安縣仙都人林尊巖。據(jù)清道光伍年乙酉(1821年)手抄本《西河仙都林氏族譜》記載:林尊巖,系仙都林氏宗魯公第十世孫(三房),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林氏第十世尊巖、名美(1515年—?),謚景庵。任府吏員時變賣田產(chǎn),去日本國經(jīng)紀瓷器、茶米。
據(jù)調查:目前,國內的華安漳窯器主要還是藏于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原山東兗州圖書館、福建省博物院、臺北鴻禧美術館、廈門華僑博物院、廈門市博物館、晉江市博物館及漳州市博物館、龍海市博物館、云霄縣博物館、華安縣博物館等處均有少量精品館藏,民間亦有部分藏品。在國外,藏有漳窯瓷器的博物館不少,還有一定數(shù)量的海外民間私人收藏,這當中還不排除在一些博物館內漳窯器被誤歸為德化窯或者楓溪窯瓷器,足以證明漳瓷的銷售足跡(表1)[2]98。
表1 收藏漳州·華安東溪窯瓷器的歐洲博物館
綜上所述,海內外發(fā)現(xiàn)的出水、出土或傳世瓷器中,都包含有東溪頭窯所生產(chǎn)的青花瓷和漳窯米色器等產(chǎn)品。漳州窯之中心窯遺址——華安東溪窯詮釋放出厚重的400年,作為明清時期閩南地區(qū)民間大型手工業(yè)生產(chǎn)基地,它在中國制瓷史上、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和海洋貿易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1]林藝謀.華安東溪窯研究論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2]林藝謀.華安東溪窯史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
[3]鄒清水.華安縣志[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