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群
導讀:
寫話是作文的基石,課標對低年級寫話教學的建議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要求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但實際教學中,學生對寫話興趣不濃,教師缺乏有效指導。如果借助繪本與寫話結合,這樣將為低年級寫話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低年級繪本閱讀課一般由教師領著學生猜一猜、讀一讀,以教師講讀為主。如果教學中,能借助繪本進行讀寫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多樣的寫話練習,這對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筆者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對繪本作文教學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依托繪本語言,遷移模仿
繪本語言簡練,但蘊含一定的語言規(guī)律。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挖掘繪本中具有典范的語言樣式,引導學生遷移運用。
(一)比喻句式
如繪本《小黑魚》中寫小黑魚看到:“水母像彩虹果凍;大龍蝦走起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森林似的海草長在糖果般的礁石上……”這樣的比喻句,單獨學習會顯枯燥。但借助繪本這個載體和情境,就可以讓學生明白比喻句的多種表達方式:“像 ; 似的; 般的?!睂W生的想象也能豐富起來,語言形式也會更多樣。
(二)排比句式
如繪本《逃家小兔》中“如果你變成……,我就要變成……”,這樣的句式反復出現(xiàn)。教學中,我順勢設計了這樣的活動:和媽媽玩一玩愛的“追追逃逃”游戲,將對話記下來。這時學生完全徜徉在想象的畫面里:
“如果你變成池塘里的小青蛙,我就變成荷葉,當作你的歌臺?!?/p>
“如果你變成風箏,我就變成一陣風,把你吹得又高又遠?!?/p>
……
隨著學生的不斷螺旋接力,學生對繪本《逃家小兔》要表現(xiàn)的“母愛”主題也有了清晰的認知。
(三)關聯(lián)句式
如繪本《我媽媽》除了用到生動的比喻,還運用了很多的關聯(lián)句式:“我媽媽是……也是……”,“不但是……還是……”,“不管……還是……”,這些關聯(lián)句的學習和運用就可以通過繪本的教學,進行遷移模仿:
“我媽媽是手藝超好的面點師,也是個特有辦法的魔法老師?!?/p>
“我媽媽不但是個美容師,還是個大偵探?!?/p>
“不管我媽媽是大廚師,還是小員工,她都是我媽媽?!?/p>
……
總之,這樣的模仿具有思維的獨特性,不但積淀了富有童趣的典范語言,也為孩子們今后的習作播下了創(chuàng)作的種子。
二、借鑒繪本結構,創(chuàng)編故事
(一)三疊式的故事
“三疊式”是民間故事經常采用的一種結構模式,在一些繪本中也經常采用。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特殊的構段方式,從而進行遷移。
如在繪本《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中,野狼烏魯想和同伴分享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依次去了好友哇嗚、嘎嚕嚕、貝羅的家,可每次在關鍵時刻都被打斷,他都忘了來訪的初衷。教學時,老師除了讓學生感受故事的有趣,還可以聚焦到作者對故事結構的安排上,即采用的是典型的“三疊式”結構。讓學生模仿故事結構編一編《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差》,在差運氣的一天里,野狼烏魯可能會有什么遭遇?
(二)連環(huán)式的故事
如繪本《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狀相連,形成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故事是這樣發(fā)生的:小老鼠從吃餅干開始,到要牛奶、要吸管……最后又回到了餅干。兜了一大圈又兜了回來。教學中,可以這樣設計:
(1)利用故事結構。閱讀開頭幾頁后,讓學生猜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2)讓學生依據(jù)連鎖反應仿編故事。故事的開始是:
“要是你給 一個
……”
通過借助繪本,形象地讓學生掌握寫話規(guī)律,這是很多媒介都無法達到的。
(三)反復式的故事
反復式結構是繪本在表達時經常采用的方法,它往往在故事中對某一情節(jié)進行多次重復。在引導學生編寫童話故事時,可以借鑒這一表達方法。
以繪本《小豬變形記》和《犟龜》為例:
(1)引導梳理故事情節(jié)。(如下表)讓學生知道反復式結構往往情節(jié)相似,可以是并列式反復,也可以是遞進式反復。
(2)對照圖,說說讀過的童話故事,哪些也是具有反復情節(jié)的童話?
(3)設計一個情節(jié)反復、蘊含道理的童話故事。
通過練習,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從繪本到童話作文,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一條融通的路。那就是編寫童話故事的時候,運用反復情節(jié),可以使故事更生動飽滿。
三、借助繪本創(chuàng)意,衍生故事
(一)依畫寫“話”,靈性表達
圖畫是繪本的生命,圖畫所透露的細節(jié)能給學生更多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空間。
如繪本《西瓜和螞蟻》,文字極簡,但畫面內容豐富。以螞蟻搬西瓜這個頁面為例?!拔?!放下來嘍!”只有短短五個字,但畫面中的螞蟻抬的抬,挖的挖,忙得不亦樂乎。這樣的畫面,不僅要讓學生觀察,還得調動耳朵去聽,聽聽螞蟻“還會說些什么”,只有讓學生與螞蟻融為一體,去看,去聽,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哎喲哎喲,小伙伴加把勁兒,我在下面抵著,西瓜馬上就可以被挖下來了。糟糕!小老弟快來幫幫忙,要滾下去了,快,快!”(左上的四只螞蟻)
不同的學生可以從畫面中看到不一樣的螞蟻,聽到不一樣的話語,因而畫面也變得更生動了。
(二)聚焦故事,創(chuàng)編情節(jié)
繪本中有些故事在情節(jié)安排上,通常出人意料。而這些出人意料的匠心之處,恰恰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寫話的訓練點?!段沂前酝觚垺纷罹实牡胤骄褪亲髡呃萌跽吆蛷娬哌M行強烈的對比,在安排故事情節(jié)時很讓人意外。學生讀完,我這樣展開教學:
1.體會繪本中的意想不到
師:善良的翼龍居然照顧起粗暴的霸王龍,最后還成了朋友,多不可思議!故事里還有很多意想不到,請再翻翻書本,找一找。(生交流)
2.運用故事,遷移仿寫
師:今天我們也要學用意想不到的方法來編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母雞蘿絲去散步》(出示圖)
師:能讓強者變弱嗎?強者可能會有怎樣的遭遇?(生交流)故事又會怎么發(fā)展呢?(母雞照顧起了狐貍)母雞用自己的愛心感動了狐貍。請大家模仿書本把故事寫下來。(要求:
就這樣,母雞蘿絲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學生在寫話中順著“強者的遭遇→弱者照顧強者→強者被感化”這三個臺階,一步步編寫。新的故事,既基于原故事的模仿,又超越了原來的故事。這種在模仿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比起沒有憑借的自由想象,寫話質量要高得多。
(三)鏈接生活,表達自我
寫話對兒童來說,無疑就是再現(xiàn)生活真實、交流思想感情的極好形式。如果借助繪本,鏈接起兒童的生活經驗,讓他們構建起屬于自己的故事,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中,讀了亞瑟、老鼠一家的故事后,我順勢引導學生說一說“身邊有沒有像爺爺、老鼠媽媽一樣厲害的人”。學生想到了爺爺、媽媽,平時就像故事里的爺爺、老鼠媽媽一樣,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小驚喜。接著讓學生仿寫句子:
[“ 一定有辦法。
,
‘嗯…… ,
把 做成了 ?!?/p>
(要求:有動作 動作反復出現(xiàn))\&]
一旦將話題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結,他們的話匣就可以一下子被打開。相信此時,從筆尖流淌出來的就是孩子基于生活的靈性表達。
著名作家梅子涵說:“圖畫書的出現(xiàn),圖畫書的豐富多彩,使得兒童文學有了真正的童年面貌。”愿繪本在與寫話的邂逅中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豐富學生的語言,激發(fā)他們的靈感,為寫話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h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qū))
□責任編輯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