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帶草
元宵節(jié),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又叫“上元節(jié)”,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jié),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大約從漢代起,上元節(jié)就有了張燈的習俗。唐時實行宵禁,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而上元節(jié),皇帝會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這一晚,大街小巷,天上地下,火樹銀花,精致華麗的燈盞,爭奇斗彩。觀燈百姓不計其數(shù),通宵達旦,熱鬧非凡,燈會上的各種相遇如一盞盞燈,在時間的河流中一一閃過,多彩多姿。
有女子觀燈遇皇帝賜酒,因私竊所飲金杯被押至皇帝面前,該女才思敏捷,當下作詞一首,使上龍心大悅,賜她金杯并放回家。黃梅戲《王老虎搶親》,王天豹元宵逛花燈,遇著女扮男裝的江南才子周文賓,搶至家中,無心插柳,替妹妹成就了好姻緣。辛棄疾于星雨般的光影中驀然回首,意中之人盈盈立于殘燈一角,瞬間的驚喜,遂寄予筆墨留存。
更有青年男女,結(jié)伴看燈,乘機相約,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少女,也出現(xiàn)在人潮中,“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蹦菚r節(jié)出來難,不似而今,幽約變得方便快捷。燈會上的難得一遇,往往一見鐘情,從此情根深種。
不是嗎?你看天上月,地上燈,一切如去年模樣,滿懷期待的女子,盼重遇著去年人,徘徊許久,終未能如愿,不覺淚下濕衣。元夜良宵,得遇戀人,從那之后,便一縷相思不絕,難遣孤寂,“欹枕有時成雨夢,隔簾無處說春心。一從燈夜到如今?!背鲎再R鑄《減字浣溪沙》,此詞末句令人大贊:原來如此的相思,魂牽夢縈,全是自那日燈夜相遇開始。詞學評論家陳廷焯評曰:賀老小詞工于結(jié)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結(jié)處一筆叫醒,遂使全篇實處皆虛,最屬勝境。
一從燈夜到如今,細細讀來,韻味愈深,情味愈重。然不獨情感,于人生,亦是如此。
《紅樓夢》中描寫節(jié)日場面甚多。元春省親,正是元宵,且看那一種太平氣象,富貴風流——“只見清流一帶,勢如游龍,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光雪浪。諸燈上下爭輝,真系玻璃世界,珠寶乾坤?!币患夜侨饨K團圓,敘話,飲宴,作詩,看戲,展眼又分別,一別之后,便是永別,省親于賈府是無上的榮耀與驕傲,對元春來說或成為一種寄托,長居深宮,孤寂時,元宵之會的溫馨美好定然時時念起。香菱幼年被拐,同樣是熱鬧的上元佳節(jié),從此不知家鄉(xiāng)父母,不曉姓名年歲,輾轉(zhuǎn)顛簸里,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曹公賦予她悲苦命運的同時,也給了她一個短暫而寧靜的環(huán)境,有時間癡心苦讀,夢中得詩,終有所成,在蘆雪庵爭聯(lián)即景詩時,有即時的才智發(fā)揮,讓其才情得以彰顯,香菱坎坷的人生也因此流淌著一脈清香。
年年月與燈依舊,問道情懷,年年如舊否?
晚年的清照歷經(jīng)國破家亡,流離遷徙,再遇著元宵節(jié)時,從年齡到心境已截然不同,也提不起逛燈的興致、游樂的心情,只默默地于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然而少女時代的快樂卻是歷歷在目。遙想中州盛日,正月十五最是熱鬧繁華,和少年女伴們戴上插著翠鳥羽毛的時興帽子和金線所制的雪柳,打扮得鮮亮齊整,前去游賞。良辰,美景,好興致,青春作伴,無憂無慮,人生的好時節(jié)莫過于此。塵世如夢,這一番舊夢,該是易安居士生命中明亮溫暖的心靈慰藉吧。
時光荏苒,多少上元都過了,多少朝代都歇了,多少繁華換了寂寞,又在寂寞里等待著下一場繁華。這個絢爛之夜,年年如約而至,縱使心境不相同,那花月依然好姿容,無論有怎樣的相遇,都是注定的機緣。且趁這璀璨的上元佳節(jié),歡歡喜喜,賞月,觀燈,看人。燈影中月影溶溶,無限春風;花影處人影朦朧,醉了春風。
編輯/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