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鄭 蓉,李建民,溫曉蕓,林永洲,洪小龍,鄭維鵬
(1.福建省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 2.國家林業(yè)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012; 3.福建省森林培育與林產(chǎn)品加工利用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012;4.漳州市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0; 5.漳州市龍海九龍嶺林場,福建 龍海 363112)
引種、馴化、推廣對于珍貴植物物種資源保護、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1],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引種已成為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2]。但由于評價體系的不同[2-3],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判斷引種是否成功的標(biāo)準(zhǔn)僅僅是被引植物是否存活而非生長狀態(tài)是否良好[4],因此我國在良木引種、馴化、栽培等領(lǐng)域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張麗君等[5]引種金花茶的研究提出,由于認(rèn)識及評價技術(shù)的模糊,錯誤地將引種的存活誤認(rèn)為生長良好,進而進行大面積推廣造林,從而帶來巨大的損失。楊艷敏等[6]引種美國紅櫨的研究以及肖泳等[7]引種美國紅楓的研究等均提到,由于片面地追求引種效果造成引種樹種對引入地氣候、環(huán)境等不適應(yīng)而產(chǎn)生生長緩慢、品種退化等現(xiàn)象,也在良種資源和時間上造成巨大的浪費。
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8],是唯一能把太陽能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化學(xué)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過程,也是植物產(chǎn)量形成的決定性因素[9]。有研究表明,作為光合作用機理研究的一種“內(nèi)在探針”[10-11],葉綠素?zé)晒鈪?shù)能夠準(zhǔn)確、真實地反映植物內(nèi)在生理特點[10,12]。通過植物葉綠素?zé)晒馓卣鲄?shù)來診斷植物光合性能的高低[13],探究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關(guān)系,判斷引種植物生長狀態(tài)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已被田間試驗廣泛應(yīng)用[14-15]。
牛樟(CinnamomumkanehiraeHay.)為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trew)植物[16],是臺灣特有的常綠闊葉大喬木樹種。其樹干通直,樹體高聳,為優(yōu)美的園景樹;因其木材含有大量的松油醇,不易腐朽,材質(zhì)細致且紋理交錯,亦為高價值的家具及木刻工藝品用材。近年來,因過度開發(fā)及人為盜伐,牛樟在原生地臺灣的天然林資源急劇減少,加上其生物學(xué)特性使得種群自然更新困難[17-18]。為避免牛樟物種資源消失,實現(xiàn)牛樟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我國科研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引種栽培工作。但目前,國內(nèi)對牛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態(tài)特征、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繁殖技術(shù)以及牛樟木的開發(fā)利用、牛樟芝的藥用功效等[17-19]方面,對其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物學(xué)特性、引種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評價等方面鮮有涉及。作為珍貴樹種引進,保證牛樟適應(yīng)栽培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健康生長是大規(guī)模繁育的前提。為掌握牛樟在引種地的適應(yīng)情況,本研究對不同年齡段牛樟幼苗葉綠素?zé)晒馓卣鬟M行比較,以了解其在引種地各項生長特性和主要環(huán)境脅迫因子,為其引種成功及今后科學(xué)高效的栽培和管理提供參考。
引種試驗地位于福建省龍海市九龍嶺林場,地處東經(jīng)117°37′30″—117°45′00″、北緯24°20′00″—24°75′00″,為沿海低山丘陵地帶,海拔200 m,坡度25°左右。屬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1 ℃,年均降水量1760 mm。母質(zhì)為凝灰?guī)r,土壤為紅壤土類、黃紅壤亞類,試驗區(qū)表層土壤(0~10 cm)基本理化性質(zhì)見表1。
臺灣牛樟原產(chǎn)于臺灣熱帶與亞熱帶交界處[20],原生分布于海拔500~800 m的天然闊葉林帶。本試驗繁殖體來源于臺灣工業(yè)技術(shù)研究院南分院,地處東經(jīng)122°00′00″、北緯24°50′00″,年均降水量1949.1 mm,年均溫21.8 ℃,1月均溫15 ℃,7月均溫27.9 ℃,氣候條件與福建省龍海市極為相似。該地區(qū)牛樟長勢良好,抗病蟲能力較強。依據(jù)氣候相似理論,選擇龍海市九龍嶺林場為引種試驗區(qū)。
表1 試驗區(qū)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
供試繁殖體來源于臺灣工業(yè)技術(shù)研究院南分院的1~3年生牛樟,以溫室栽培的1年生牛樟及2年生本地香樟為對照。
1年生牛樟為2015年7月定植的組培苗,第7個月連同栽培袋移置于室外露天栽培至第12個月的幼苗;2年生牛樟為2014年7月的同母株組培苗,第7個月連同栽培袋移置于室外露天栽培至第12個月,再移栽至30 cm×30 cm的栽培袋內(nèi)繼續(xù)培養(yǎng)至24個月的幼苗;3年生牛樟為2013年7月的同母株組培苗,第7個月連同栽培袋移置于室外露天栽培至第12個月,再移栽至30 cm×30 cm的栽培袋內(nèi)繼續(xù)培養(yǎng)至36個月的幼苗。溫室栽培的1年生牛樟為2015年7月的組培苗,人工溫室內(nèi)栽培至第12個月的幼苗。2年生本地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栽培處理過程與2年生牛樟同步;由于試驗樣品缺失,處理中無1年生和3年生香樟幼苗。所有幼苗前6個月均置于人工溫室栽培,以直徑30 cm×30 cm的栽培袋栽培,覆土至袋高3/4處。
2016年7月,于試驗區(qū)域內(nèi)隨機選擇長勢良好的1年生、2年生、3年生牛樟,溫室栽培的1年生牛樟及2年生本地香樟苗木各6株,選取向陽方向、長勢較好、健康飽滿的葉片(幼枝頂端倒數(shù)第3片完全伸展的新葉),采用OS5p調(diào)制葉綠素?zé)晒鈨x進行葉綠素?zé)晒鈪?shù)測定(在測定前將選取的葉片進行20 min的暗適應(yīng)),主要測定指標(biāo)包括初始熒光(Fo)、最大熒光(Fm)、可變熒光(Fv)、穩(wěn)態(tài)熒光(Fs)、實際熒光(Fms)、光化學(xué)淬滅(qP)及非光化學(xué)淬滅(qN)等。計算出最大熒光比率(Fv/Fm)、光合量子產(chǎn)量(ΦPSⅡ)、電子傳送率(ETR)、光能天線熱耗散(D)、光能光化學(xué)耗散(P)及光能非光化學(xué)耗散(N)等參數(shù)[20]。計算公式為:ΦPSⅡ=Y=(Fms-Fs)/Fm,ETR=Y×PAR×0.5×0.8,D(%)=〔1-(Fms-Fs)/Fms〕×100,P(%)=qP×(Fms-Fs)/Fms×100,N(%)=(1-qP)×(Fms-Fs)/Fms×100。
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SPSS 18.0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分析,Duncan新復(fù)極差法測驗不同處理的差異顯著性及相關(guān)性檢驗(P<0.05);Origin 8.5作圖。
不同苗齡牛樟葉片葉綠素?zé)晒饣緟?shù)的測定結(jié)果(表2)表明,牛樟葉片葉綠素Fo隨著苗齡的增加不斷增加,F(xiàn)o、Fm、Fv、Fs、Fms變化范圍分別為(162±0)~(178±2)、(893±41)~(1087±35)、(673±35)~(836±33)、(175±0)~(195±5)和(385±1)~(531±3)之間。其中1年生牛樟Fo和2年生牛樟Fm、Fv、Fs、Fms最小,3年生牛樟Fo、Fm、Fv和1年生牛樟Fs、Fms最大。對不同苗齡牛樟葉片葉綠素Fo、Fm、Fv、Fs、Fms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不同苗齡牛樟之間Fo、Fms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2 不同苗齡牛樟基本熒光參數(shù)
*:表中數(shù)據(jù)均為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誤差(n=6),同列不同小寫字母為差異顯著(P<0.05);下同。
相同苗齡的牛樟與本地香樟的比較分析表明,2年生香樟葉片F(xiàn)o、Fs、Fms顯著高于同苗齡牛樟,且2年生香樟Fo顯著高于所有苗齡的牛樟。2年生牛樟Fm、Fv高于同苗齡本地香樟,但兩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與1年生露天栽培牛樟幼苗相比,同齡的溫室栽培苗Fm(968±24)、Fv(716±23)、Fs(212±8)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F(xiàn)o(162±0)與露天苗相同,F(xiàn)ms(511±8)顯著低于露天苗。
不同苗齡牛樟Fv/Fm、ΦPSⅡ、qP、qN和ETR計算結(jié)果(表3)表明,牛樟葉片F(xiàn)v/Fm隨著苗齡的增加不斷升高,變化范圍分別在(0.74±0.01)~(0.77±0.0),其中1年生牛樟Fv/Fm最小,為(0.74±0.01);3年生牛樟最大,為(0.77±0.01)。牛樟葉片葉綠素ΦPSⅡ、qN、ETR隨著苗齡的增加沒有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其中ΦPSⅡ、ETR、qN最小均為2年生牛樟,分別為(0.54±0.00)、(18.2±0.01)、(0.03±0.01);ΦPSⅡ、ETR最大均為3年生牛樟,分別為(0.65±0.00)、(21.7±0.01);溫室1年生牛樟qP最小(0.84±0.03),qN最大(0.30±0.02)。差異顯著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不同苗齡牛樟之間Fv/Fo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jù)相同苗齡的牛樟與香樟各參數(shù)計算結(jié)果(表3)表明,牛樟Fv/Fm明顯高于同苗齡香樟,分別為(0.75±0.01)、(0.72±0.01),而牛樟ΦPSⅡ、qP、qN、ETR較低。露天栽培與溫室栽培的1年生牛樟幼苗Fv/Fm相同,均為(0.74±0.01);露天栽培的1年生牛樟ΦPSⅡ,qP,ETR顯著高于溫室栽培的1年生牛樟,分別為(0.63±0.01)、(0.58±0.02),(0.88±0.01)、(0.84±0.03),(21.2±0.03)、(19.5±0.08);露天栽培的1年生牛樟qN顯著低于溫室栽培的1年生牛樟幼苗,分別為(0.22±0.01)、(0.30±0.02)。同苗齡牛樟與香樟葉片葉綠素Fv/Fm、ΦPSⅡ、ETR均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3 不同苗齡牛樟光合量子產(chǎn)量及電子傳送速率
由表4可知,隨著苗齡的增加,牛樟葉片吸收光能中的天線熱耗散(D)、光化學(xué)耗散(P)和非光化學(xué)耗散(N)均無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其中D最高的為2年生牛樟(0.456±0.002)%,最低為3年生牛樟(0.353±0.003)%。差異顯著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1年生與2年生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而與3年生之間差異不顯著。P與D相反,2年生牛樟P最低,為(0.477±0.003)%;3年生牛樟P最高,為(0.597±0.007)%,其中1年生與3年生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不同苗齡N差別較大,分布范圍在(0.057±0.004)%~(0.075±0.006)%之間,最高為1年生牛樟,最低為2年生牛樟。
表4 不同苗齡牛樟吸收光能分配 %
與2年生牛樟相比,本地香樟P、N較高,分別為(0.530±0.008)%、(0.066±0.004)%;D較低,為(0.405±0.004)%(表4)。差異顯著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除N外,同齡本地香樟與牛樟兩者間D、P均存在顯著差異性。
有研究表明[21-22]葉綠素經(jīng)過充分暗適應(yīng)后,瞬間給予其一個飽和脈沖會使得所有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轉(zhuǎn)化為熒光和熱,此時葉綠素能夠激發(fā)的熒光即為最大熒光(Fm),所有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均無法達到Fm的狀態(tài)。在實際光合作用過程中Fm表現(xiàn)為不斷變化的參數(shù),即Fv,F(xiàn)v/Fm反映了植物的潛在最大光合能力。Kitajima M and butler W[23]研究指出,多數(shù)健康植物的Fv會隨著Fm變化而變化。本研究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F(xiàn)v與Fm之間具有極顯著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R2=0.990,P<0.01;圖1),也證實了這一點。
植物葉片在吸收光能后有3種利用途徑[17],一種是以熱量耗散的部分(天線熱耗散的能量,D),一種是用于光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部分(P),還有一種是反應(yīng)中心由非光化學(xué)反應(yīng)耗散的能量(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ETR與ΦPSⅡ、P,P與ΦPSⅡ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R2=0.996,P<0.01;R2=0.923,P<0.01;R2=0.935,P<0.01;圖2,圖3,圖4),D與ΦPSⅡ、ETR之間存在極顯著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R2=0.993,P<0.01;R2=0.999,P<0.01;圖5、圖6),說明在光合作用過程中ETR與ΦPSⅡ存在密切聯(lián)系。同時可以推斷光合熱耗散的變化會引起熒光的相應(yīng)變化,其中P即是植物用來光合反應(yīng)的那部分能量,由于植物吸收能量總體不變,D與N的高低直接決定于PSⅡ過程能量的分配[17,22,24],因此,對比1年生和3年生牛樟幼苗葉片吸收光能的分配情況可以看出,其與Fv/Fm,PSⅡ潛在活性(Fv/Fo),qP及PSⅡ參數(shù)的關(guān)系可簡單描述為:隨著牛樟幼苗苗齡的增加,F(xiàn)v/Fm不斷升高,牛樟幼苗抵抗環(huán)境脅迫的能力增強,PSⅡ潛在活性增加;天線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部分(P)增加,光合電子傳遞速率下降,直接表現(xiàn)為qP升高;qN及N有所降低。
圖1 Fm與Fv之間線性相關(guān)關(guān)系圖2 ETR與ΦPSⅡ之間線性相關(guān)關(guān)系圖3 ETR與P之間線性相關(guān)關(guān)系圖4 P與ΦPSⅡ之間線性相關(guān)關(guān)系圖5 D與ΦPSⅡ之間線性相關(guān)關(guān)系圖6 D與ETR之間線性相關(guān)關(guān)系
不同植物體葉綠素?zé)晒獠煌琜21,25-26],不同熒光值反應(yīng)的植物生理狀態(tài)也各不相同,Krause等[26]研究表明色素吸收的光能絕大部分用來進行光化學(xué)反應(yīng),一般植物只有約3%~5%的能量用于產(chǎn)生熒光。在接受極弱光刺激時,植物產(chǎn)生的初始熒光(Fo)高低與葉綠素濃度直接相關(guān)[27]。本研究中隨著牛樟苗齡的增加Fo不斷升高,說明隨著牛樟幼苗苗齡的增加,其新葉中葉綠素含量不斷升高,更有利于葉片光合作用的進行,有助于牛樟幼苗的生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齡幼苗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更快[13]。
傳統(tǒng)研究認(rèn)為Fv/Fm值約為0.832±0.004[28],現(xiàn)在葉綠素?zé)晒庋芯款I(lǐng)域普遍認(rèn)為,在健康生理狀態(tài)下絕大多數(shù)高等植物的Fv/Fm在0.8~0.85之間[23],當(dāng)Fv/Fm下降時,代表植物受到了脅迫。本研究結(jié)果中所有牛樟幼苗Fv/Fm均在0.8~0.85之外,說明牛樟從臺灣引種到福建后已發(fā)生了環(huán)境脅迫作用。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3年生牛樟Fv/Fm顯著高于其它苗齡牛樟,說明3年生牛樟潛在最大光合能力最高,應(yīng)對脅迫的能力也最強。隨著苗齡的增加牛樟幼苗潛在光和能力逐漸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3年生幼苗對外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適應(yīng)性,隨著苗齡的增加,抵抗外界環(huán)境脅迫的能力逐漸增強。
ΦPSⅡ反映的是PSⅡ過程的實際光合量子產(chǎn)量[29],是植物葉片光合電子傳遞速率的相對指標(biāo),反映了葉片在光下的實際光能轉(zhuǎn)化效率,一般植物正常情況下ΦPSⅡ與Fv/Fm的變化趨勢相同。本研究中3年生牛樟葉片ΦPSⅡ最大,表明3年生牛樟不僅潛在最大光合能力最高,實際光能轉(zhuǎn)化效率也最高。有研究表明[28-29],在光合作用過程中ΦPSⅡ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決定于Fs和Fms。在光誘導(dǎo)的過程中,F(xiàn)v和Fm均會逐漸達到一個趨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28],此時相對穩(wěn)定的熒光值為Fs,葉片暴露光源下進行光合作用時的最大熒光值為Fms。對Fms和Fm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F(xiàn)ms遠低于Fm,這是由于在光照下光合作用進行時,發(fā)生了熒光淬滅[22,30]。Kramer DM等[24]提出,植物吸收的光能有3種消耗方式:光合作用、葉綠素?zé)晒夂蜔岷纳?,光合作用和熱耗散均會引起葉綠素?zé)晒獾慕档?,其中由光合作用引起的熒光降低稱為光化學(xué)淬滅(qP),由熱耗散引起的熒光降低稱為非光化學(xué)淬滅(qN)。qP反映了植物光合活性的高低,qN反映了植物耗散過剩光能為熱的能力,也就是光保護能力[30]。本研究中,隨著苗齡的增加qP逐漸升高,而qN沒有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說明隨著牛樟苗齡的增加,由于3年生牛樟ΦPSⅡ和Fv/Fm的升高,直接導(dǎo)致了其光合活性增加,而qN則反映發(fā)生光脅迫下植物耗散過剩光能實施自我保護,1年生牛樟幼苗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強。
很多研究者[29,31]將理想狀態(tài)下PSⅡ吸收的光能占總?cè)肷銹AR的比例稱為ETR,且ETR被看作是CO2吸收或者是O2排出的速率。已有研究表明[31]ETR的高低與ΦPSⅡ緊密相關(guān),但有所區(qū)別,由于ETR被看做是理想狀態(tài)下通過計算而來,所以一般狀態(tài)下均遠大于ΦPSⅡ值。本研究中不同苗齡牛樟之間ETR差異明顯,其中1年生和3年生牛樟幼苗ETR顯著高于2年生牛樟,說明1年生和3年生牛樟生理活性遠高于2年生牛樟,其結(jié)果與ΦPSⅡ反映結(jié)果基本相同。這可能與2年生幼苗在苗齡達到12個月時進行過栽培袋的更換有關(guān),栽培袋的更換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傷幼苗根系,從而影響到2年生幼苗的生長狀態(tài)。
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直接表現(xiàn)在植物生長狀況上[13],其實質(zhì)是吸收利用光能供自身生長的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葉綠素?zé)晒夥治龈哂蟹从持参铩皟?nèi)在性”的特點[12],有研究表明[13,27],通過測定植物葉綠素?zé)晒忉尫帕縼碓\斷植物光合性能的高低可作為衡量引種是否成功的標(biāo)準(zhǔn)。Kitajima M[23]在研究中指出Fm、Fv、Fv/Fm、Fv/Fo、qP、qN與植物品種有關(guān),F(xiàn)s、Fms、ΦPSⅡ、ETR與PSⅡ過程中實際環(huán)境因素更為密切[28],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與本地香樟葉綠素?zé)晒鈪?shù)相比,同齡牛樟Fm、Fv、Fv/Fm和Fv/Fo均顯著升高,F(xiàn)o、Fs、Fms、qP、qN、ΦPSⅡ、ETR顯著降低。臺灣引種牛樟引種異地后對受到環(huán)境脅迫使得Fs、Fms、qP、qN、ΦPSⅡ、ETR降低,而其Fm、Fv、Fv/Fm、Fv/Fo受影響較小。對于本地香樟來說,經(jīng)過長期自然進化、品種選育,已形成了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19],因此Fs、Fms、ΦPSⅡ、ETR較高。相對于牛樟,本地香樟最大熒光較低、潛在最大光合能力較低,PSⅡ潛在活性較低,應(yīng)對環(huán)境脅迫的能力也較差。牛樟是臺灣珍貴針葉五闊樹種之一,木材含有大量松油醇,并且牛樟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與本地香樟相比,牛樟葉綠素?zé)晒馓匦暂^為優(yōu)良,但作為引種植物,需要一個馴化、選育的過程方能成為推廣良種。
植物在幼苗期接受適當(dāng)?shù)沫h(huán)境刺激,有助于其提高抵御環(huán)境脅迫的能力,適應(yīng)環(huán)境條件[12]。為進一步明確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葉綠素?zé)晒庠斐傻挠绊懀狙芯窟x取了溫室栽培與露天栽培的1年生牛樟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露天栽培牛樟幼苗qP、ΦPSⅡ、ETR均顯著高于溫室栽培苗,說明露天栽培顯著提升牛樟幼苗光合速率及對光能的實際利用率,Margarita Pérez-Jiménez等[13]對櫻桃的研究也表明,適當(dāng)?shù)沫h(huán)境脅迫有助于增加幼苗對光能的利用率,因此在引種選育的過程中應(yīng)注重適當(dāng)進行煉苗。
研究表明,不同苗齡臺灣牛樟的葉綠素?zé)晒馓匦跃哂胁町?,主要表現(xiàn)為大齡幼苗葉綠素?zé)晒鈪?shù)Fv/Fm、ΦPSⅡ、qP及ETR較高。對于幼齡牛樟而言,適當(dāng)?shù)沫h(huán)境脅迫將有助于提高其抵抗環(huán)境脅迫的能力。與本地香樟相比,相同苗齡牛樟的Fm、Fv、Fv/Fm、Fv/Fo較高,F(xiàn)s、Fms、ΦPSⅡ、ETR較低,反映出臺灣牛樟的光合能力較強,但作為引種樹種仍需要對引種地環(huán)境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經(jīng)馴化、選育等過程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劉洪諤,張若蕙,沈錫康,等.7種臺灣特產(chǎn)珍貴樹種的引種[J].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學(xué)報,1994(3):315-319.
[2]朱慧芬,張長芹,龔洵.植物引種馴化研究概述[J].廣西植物,2003,23(1):52-60.
[3]趙善歡,張業(yè)光,蔡德智,等.印楝引種試驗初報[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89(2):34-39.
[4]張繼方,代色平,傅小霞,等.觀賞簕杜鵑在廣州地區(qū)的引種及綜合評價[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36(8):38-44.
[5]張麗君,梁遠楠,周瑩,等.廣東肇慶金花茶引種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J].中南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2016,35(1):6-9.
[6]楊艷敏,凌娜,潘一展.我國美國紅櫨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思路[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6,19(6):25-27.
[7]肖泳,尤文忠,李振宇,等.遼寧省引種美國紅楓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J].遼寧林業(yè)科技,2015(3):46-48.
[8]Howe P L,Reichelt-Brushett A J,Clark M W,et al.Toxicity estimates for diuron and atrazine for the tropical marine cnidarian Exaiptasia pallida,and in-hospite Symbiodinium,spp.using PAM chlorophyll-a,fluorometry[J].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 Photobiology B Biology,2017(171):125-132.
[9]Gao R,Wang Z,Shi J,et al.Effect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infection on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use efficiency of Pinus massoniana[J].Ecology & Evolution,2016,7(10):3455-3463.
[10]Jiang Y,Wang X,Yu X,et al.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with drought tolerance in Brachypodium distachyon[J].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7(8):1-10.
[11]Miao L F,Yang F,Han C Y,et al.Sex-specific responses to winter flooding,spring waterlogging and post-flooding recovery in Populus deltoids[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2534.
[12]龔莎莎,江洪,馬錦麗,等.安吉毛竹林凈生態(tài)系統(tǒng)碳交換量及葉綠素?zé)晒鈪?shù)的變化[J].浙江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6,28(6):1003-1008.
[13]Pérez-Jiménez M,Carmen Piero M,López-Ortega G,et al.Two minuses can make a plus:waterlogging and elevated CO2interactions in sweet cherry (Prunus avium) cultivars[J].Physiol Plant,2017,161(2):257-272.
[14]Hartings S,Paradies S,Karnuth B,et al.The DnaJ-like zinc-finger protein HCF222 is required for thylakoid membrane biogenesis.[J].Plant Physiology,2017,174(3):1807.
[15]徐圓圓,杜佩蓮,劉旭慶,等.不同處理對紅心杉微扦插苗木生根及葉綠素?zé)晒鈪?shù)的影響[J].北華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6,17(4):530-536.
[16]高毓斌.牛樟之扦插繁殖[J].林業(yè)試驗所研究報告季刊,1993,8(4):371-388.
[17]李晶,林雄杰,何靜敏,等.牛樟芝菌絲體和子實體三萜含量測定及Se和Mvd基因表達分析[J].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6,29(9):2206-2211.
[18]楊海寬,章挺,汪信東,等.牛樟葉精油化學(xué)成分分析及類型劃分研究[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6,38(4):668-673.
[19]彭真汾,王威,謝倩,等.牛樟資源保護現(xiàn)狀及繁育研究進展[J].亞熱帶農(nóng)業(yè)研究,2016,12(1):68-72.
[20]林永洲.臺灣牛樟引種造林試驗初報[J].福建熱作科技,2017,42(1):39-43.
[21]Schreiber U.Pulse-Amplitude-Modulation (PAM) fluorometry and saturation pulse method:an overview.In GC Papageorgiou,Govindjee,eds,Chlorophyll Fluorescence:a Signature of Photosynthesis,Ed 1[J].Springer,2004,(19):279-319.
[22]Schreiber U,Bilger W,Schliwa U.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ometer[J].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86(10):51-62.
[23]Kitajima M,Butler W.Quench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rimary photochemistry in chloroplasts by dibromothymoquinone[J].Biochimicaet Biophysica Acta,1975(376):105-115.
[24]Kramer D M,Johnson G,Kiirats O,et al.New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QA redox state and excitation energy fluxes[J].Photosynthesis Research,2004(79):209-218.
[25]韓博平,韓志國,付翔.藻類光合作用機理與模型[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3:253.
[26]Krause G H,Weis E.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the basics[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1(42):313-349.
[27]Schreiber U (1986) Detection of rapid induction kinetics with a new type of high-frequency modulated chlorophyll fluorometer[J].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86(9):261-272.
[28]Bj?rkman O,Demmig B.Photon yield of O2 evolutio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at 77 Kamong vascular plants of diverse origins[J].Planta,1987(170):489-504.
[29]Genty B,Briantais J-M,Baker N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and quench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1989(990):87-92.
[30]Van K O,Snel J F H.The us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nomenclature in plant stress physiology[J].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90(25):147-150.
[31]Schreiber U,Bilger W,Neubauer C.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s a non-intrusive indicator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in vivo photosynthesis[M]∥E-D Schulze,MM Caldwell.Ecophysiology of Photosynthesis:Vol 100.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1995: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