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 薇
1980年9月,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的新星音樂會上,面對1.8萬名觀眾闞麗君打破報幕員三句話臺詞的陳規(guī),以創(chuàng)新思維主動加詞同觀眾親密互動,被業(yè)內稱為“中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主持人”。2005年,她從知名藝人華麗轉型,一心撲在社會公益事業(yè)上,關注民生,參政議政。2014年,她毅然擔起了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重任,全心投入兒童藝術教育的傳承與發(fā)展。她的心路歷程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她是如何將藝術教育與社會公益完美銜接的?記者近日采訪了民進中央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少兒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國家一級主持人闞麗君。
2018年1月18日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愛在人間”大型公益演出活動,晚會現場一首激情甜美的《國花飄香》讓我們再次領略了號稱“金牌司儀”、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闞麗君的藝術風采。
2018新的啟航幸福之夜,亮麗典雅的她再次現身舞臺一展歌喉。她,傾情演繹著文化藝術魅力的絢麗新篇,用天賦和真誠將一個主持人“靚麗”的風采完美詮釋,也帶給觀眾更多東方文化“美”的享受。也正是這次演出讓華麗轉型的闞麗君更加堅定執(zhí)著,再次登上霓虹閃爍的藝術舞臺、為文化教育事業(yè)傳承而發(fā)聲。
“對青少年的救助不能只停留在物質層面,文化扶貧更加重要?!弊鳛槊襁M中央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她在提案中多次強調對兒童教育與和諧家風建設的諸多感悟?!艾F在有很多基金扶貧會,關注點多在孩子的吃穿和救濟上?!标R麗君委員認為,基金會的救助觀念應該及時轉向,要更加注重少年兒童思想教育、文化扶貧。
她表示,現在社會上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或多或少會導致教育方面的松懈?!暗芏嗔晳T的養(yǎng)成就要從娃娃抓起,因此,基金會關注的重點也要放在培養(yǎng)兒童的日常習慣和道德理念上。通過舉辦一些相關活動呼吁家長、學校以及全社會重視兒童思想教育,幫助少年兒童培養(yǎng)良好習慣,尤其是要加強文化傳承,把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藝術修養(yǎng),根植于基礎教育發(fā)揚光大?!?在談及家風建設時,闞麗君表示,家風與社會風氣是相對應的。“現在由于人們對經濟發(fā)展的過度關注,而忽略了思想建設。素質教育、文化教育要從小抓起,尤其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存在嚴重缺失、惡性循環(huán)、惡性貧窮。社會各界應該調動多方力量,多做公益,讓現實生活的正能量影響到每一個人,這也會讓每個小家和社會大家都更加和諧。”
闞麗君與貴州山區(qū)孩子們在一起
當天,參加這場演出的還有著名歌唱家閻維文等文藝界明星;海軍海娃藝術團、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人大附中實驗小學藝術團等教育機構及藝術團體也參加了演出。
她在微博中寫道:“看到了孩子們認真的表演,使我想起了童年,藝術的啟蒙對每個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希望我們的藝術家牢記使命、攜手公益,幫助更多孩子們實現藝術夢想,長大成為有用人才。”參加中國女性峰會時她說:“女性的地位極其重要,只有媽媽好,孩子才能真的好,我們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和諧幸福?!泵鎸Ω鞣N藝人名星排資論輩、出場天價的道德缺失,她從不同流合污。相反舍棄安逸,將視野投向社會公益,挑起了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的大梁,全身心投入兒童藝術教育戰(zhàn)線。
闞麗君,作為80年代家喻戶曉的金牌司儀,曾是央視春晚最早的節(jié)目主持人之一,參加主持了”1997香港回歸”“1999澳門回歸”等活動。曾參加過許多國家級的重大活動和外事活動的組織,參加過為部分國家元首和藝術家訪華的演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授予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稱號。作為中國少年兒童藝術教育事業(yè)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她又是一位視生命為“藝術之美”的文化傳承人。美麗如昔的她用天賦和認真將一個主持人魅力四射的知性形象完美奉獻給了舞臺,打破了報幕員簡單通報節(jié)目名稱的陳規(guī),開啟了“中國主持第一人”的完美蛻變。
談起闞麗君,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她在臺上那高挑的身材、姣好的容貌、高貴的氣質,大方的儀態(tài)。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主持人“美麗”光環(huán)的背后除天賦使然,更是要付出百倍于人的努力,吃盡諸多苦頭。談起自己的藝術啟蒙教育,她一臉的笑容與甜蜜。她說:“我的祖籍是山東,出生在哈爾濱,哈爾濱這座城市被譽為‘東方小巴黎’,是個音樂之鄉(xiāng)。每到夏季的時候,每家每戶不是彈鋼琴、就是唱歌,要不就是朗誦,藝術氛圍特別濃厚。”兒時的她在哈爾濱濃厚的藝術氛圍的熏陶下,很早便表現出了良好的藝術氣質。她出生于軍人家庭,打小能歌善舞,是班里的文藝骨干。17 歲那年,她陪同學去哈爾濱曲藝團報名應試,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她卻當場被錄取,成了曲藝團里最小的演員。
談到成長教育,她說:“小的時候每次看書,父親都會先將書看一遍,看看是否適合閱讀,非常認真負責的父親是我的榜樣,就像鏡子一樣,不需要他多說什么你就會被感染。”熱忱、認真、堅韌、責任、大愛在這個優(yōu)雅的主持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說到這些性格的養(yǎng)成,闞麗君歸功于父親:“記得小時候母親給我請了一個舞蹈老師,每次教完課父母都感激老師。舞蹈練功我一天都從沒有落下,練功便成為了每天必做的功課。有次媽媽帶我去看電影,回來都十點鐘了,對一個小孩子來講是該睡覺的時間了,我就想偷懶,卻被父親發(fā)現并嚴厲批評一通: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這句話也一直激勵我到現在,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導師,她說青少年的啟蒙教育尤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像春天播撒種子一樣,需要甘霖浸潤與溫暖陽光。成功教育也如此,它是決定一個人實現理想目標的價值核心,正如她的公益廣告語:“咱家娃好,才是真的好?!?/p>
她坦言:“每件成功事情背后都有一個不斷歷練的過程,對我來講也是一樣。剛來中國歌舞團那會兒,好多老演員也并不看好我,說你看她走路那么大步,主持愣愣的,不能代表我們國家級的中國歌舞團出演!”自尊心極強的她,就是不信這個邪!但也正就這件事情,讓她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有了更高的要求。每天早上六點鐘,她就到舞蹈隊練功房去練習上下臺。平常走在路上,也會多注意練習,矯正自己口音上的小瑕疵。也正是這種堅韌的精神成就了她的藝術人生。如今作為政協委員、公益人士的她更是不辭勞苦,四處奔走發(fā)聲,聯手眾多知名藝人,為傳承文化藝術事業(yè)鼓與呼。
談及臨危受命的艱難不易,溫婉清雅的她顯得尤為激動,她早就擺脫了最初的茫然與失措,甘愿俯身做公益界的新兵。既然選擇要走這條路,就要直面隨時面臨的風險和壓力。她秉持“先筑巢后引鳳”的理念,開展了“2015感恩母親節(jié)”“愛在人間慈善之夜”“女童保護千手一行”“牽手—革命老區(qū)公益行”等大型公益活動。
她曾到一所孤兒學校調研,發(fā)現孤兒在學校期間衣食都有保障,可是他們的未來人生路如何前行?于是,她動員藝術家們到這所孤兒學校開展義務教學,指導孩子們學習刺繡、京劇等實用技能,為孩子們的生活謀劃未來。幾個月后,孩子們的進步令人欣喜萬分,他們超乎大家想象,很快掌握了所學技能,交出許多精致作品,而且個個精神飽滿??吹竭@一幕的時候,她動情地說:我突然發(fā)現自己原來是那么喜愛孩子呀!
她認為,做公益是一劑良藥,有凈化靈魂的作用。提倡用藝術的形式來做公益,實現藝術和公益的有效共振;積極動員自己在文藝圈內的好友投身公益,為少年兒童藝術教育盡責盡力。作為民進中央委員和北京政協委員,她在兒童公益方面建言獻策,提出了諸多對兒童公益發(fā)展的思考和探索;致力于實現藝術和公益的良好結合,以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思維與藝術形式詮釋公益的力量。她說:“現在國家大氣候在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藝術傳承、對中國的未來教育高度重視,我覺得太英明了。經濟在發(fā)展,文化卻‘瘸腿走路’,之前我們往往忽略了藝術精髓的挖掘與文化傳承?,F到基金會后,我深知自己肩上擔當的時代重任,我們既要幫助孩子汲取文化教育方面的智慧營養(yǎng),更要去改變孩子們的理念、思想和習慣,要積極有效地開展思想教育,更不能忽略了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我愿意盡己所能,幫助孩子們拓展視野、走向國際,為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做出新貢獻。為踐行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zhàn)略,我們已舉辦了‘2014美中青少年多元文化藝術節(jié)’暨‘伯克利—青少年歡樂節(jié)’‘圣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的‘藝術之星’國際交流等活動,把中華少兒的美好形象和絕技才華帶入國際舞臺?!?/p>
她說:“藝術的力量能夠直達人的心靈深處,獻身公益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現在我更愿意做一個傳承者,哪怕傾盡所有、奉獻一生也會將一腔熱情奉獻給文化教育事業(yè)?!彼€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為中國少年兒童文藝事業(yè)做出更多的貢獻。
說到這里,闞麗君露出了笑容。她希望能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少兒藝術教育,一起點亮孩子們的藝術生命,為這個美好而偉大的事業(yè)奉獻畢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