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陶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之一, 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 并且男性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性。輸尿管結石的主要成因類似于腎結石, 即由機體代謝異常、尿路的梗阻、感染、異物等造成, 同時其臨床癥狀也類似于腎結石, 主要為腰腹部絞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腹脹、血尿等癥狀, 因此若患者未予以及時治療, 將會引發(fā)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腎盂積水等并發(fā)癥, 使患者承受更多痛苦。目前臨床中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法為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1]?,F采用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 觀察療效?,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10例,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5例。兩組患者均符合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診斷癥狀。對照組患者中男38例, 女17例, 年齡31~48歲, 平均年齡(39.15±4.27)歲, 結石直徑1.2~4.3 cm, 平均結石直徑(2.7±0.8)cm。觀察組患者中男42例, 女13例, 年齡29~52歲,平均年齡(40.05±4.39)歲, 結石直徑1.3~4.7 cm, 平均結石直徑(3.1±0.6)cm。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結石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告知兩組患者此次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 具體的手術步驟如下:對患者的硬膜外腔進行麻醉后使患者采取膀胱截體位, 之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并鋪蓋消毒手術巾, 利用導絲將WolfF8/9.8輸尿管鏡插入患者的輸尿管中, 利用氣壓彈道的方式進行碎石;若結石被沖回近端,則需要使用夾鉗將結石取出, 手術過后將置尿管和雙J管置留在患者體內, 手術1 d后若無異常情況發(fā)生, 則可將尿管拔出;之后對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 若引流情況正常則可在手術30 d后拔出雙J管。
觀察組予以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進行治療, 具體的手術方法如下: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 使患者采取仰臥體位, 在病患處逆行插入F5輸尿管導管, 以用作導尿?;颊卟扇「┡P體位, 將棉墊放在患者的腹部以確保腰背水平。向導管內注射生理鹽水, 使腎產生積水現象, 以此來擴張腎盂腎盞。利用B超作為引導, 根據結石的位置經11肋間或12肋下于腋后線與肩胛線之間選擇腎盞穿刺點, 之后將0.889 mm的斑馬導絲放入病灶處, 利用擴張器沿著導絲方向將穿刺點擴張到F14~F16, 并在病灶處留置 Peelaway 塑料薄膜鞘作為工作通道, 將腎鏡沿著塑料薄膜鞘插入輸尿管上端, 在灌注泵的沖洗下, 尋找到結石, 氣壓彈道碎石, 術后置雙 J 及造瘺管。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情況。②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包括出血、術后發(fā)熱及泌尿刺激癥狀。③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出血、術后發(fā)熱及泌尿刺激癥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對照組 55 42.5±7.8 7.3±2.4 9012±790觀察組 55 31.2±4.9a 3.6±0.9a 8540±680a t 9.098 10.705 3.358 P 0.000 0.000 0.001
輸尿管結石是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 常見的發(fā)病部位有腎盂和輸尿管的連接處、輸尿管膀胱壁段、輸尿管經過髂血管處[2]。主要的發(fā)病因素為機體代謝異常、尿路的梗阻、感染、異物等, 若患者未予以相應的治療, 則將產生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腎盂積水等并發(fā)癥, 使患者承受更大痛苦, 因此必須予以及時的治療[3]。目前臨床中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方法有微創(chuàng)鈥激光碎石術與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兩種方式[4]。除上述兩種治療方式外, 患者還必須大量飲水, 以此來增加排尿量。
微創(chuàng)鈥激光碎石術對于治療輸尿管結石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對于輸尿管上段的結石而言, 由于多數為嵌頓性結石并已經與輸尿管上段的組織發(fā)生黏連, 且具有較大的體積,因此若利用微創(chuàng)鈥激光碎石術進行治療, 由于具有較高的操作難度[5], 因此將無法有效的清除結石, 甚至還會使患者的輸尿管上段的組織發(fā)生一定的損傷, 導致尿血的情況發(fā)生,不利于患者的康復[6]。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 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逐漸成為臨床中廣泛應用的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法[7]。此種方法的主要工作原理為利用超聲作為引導對腎盞進行穿刺, 并通過筋膜擴張器來擴張穿刺道, 將微創(chuàng)腎鏡通過穿刺道深入病灶處, 利用氣壓彈道進行碎石[8]。利用此種方式, 可產生較小的損傷, 避免患者承受更多痛苦, 同時由于無需切開肌肉, 因此保證了患者的美觀度, 也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復, 不影響患者的其他能力。除此之外, 由于該手術對于腎臟及其周圍組織的影響較小, 因此不影響腎臟及其他組織功能的正常發(fā)揮[9]。
本組實驗中, 對照組患者予以微創(chuàng)鈥激光碎石術進行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 觀察組患者予以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進行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上述數據可知, 利用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復率, 并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不影響患者的其它能力的正常發(fā)揮, 對患者及其家屬具有重要意義[10]。
綜上所述, 采取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具有顯著效果, 不僅可有效清除碎石, 同時有效的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 并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 降低患者的手術與住院費用, 更能為臨床醫(yī)師提供更為可靠的診斷信息, 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首選方式。由于本次研究樣本容量有限, 因而關于采取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的方式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遠期影響仍需今后大樣本隨機進一步觀察。
[1] 程勇, 裴利軍, 左自立.X線定位微創(chuàng)經皮腎穿刺造瘺取石術治療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 , 2012, 9(5):150-151.
[2] 李陸安.微創(chuàng)經皮腎輸尿管鏡彈道碎石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觀察.廣西醫(yī)學, 2010, 32(10):1223-1224.
[3]孫駕軒, 苗里寧, 陸巍, 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老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療效分析.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3, 22(5):363-365.
[4] 石奇剛, 孫永恒, 任艷勝.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合并輕度腎積水療效觀察.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7,34(3):235-237.
[5] 楊梓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和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 27(7):1304-1306.
[6] 李強, 王勝.經皮腎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觀察.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16, 11(5):751-752.
[7]林西斌, 孫建華, 范郁會, 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治療腎及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療效觀察.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07,12(6):401-402.
[8] 魯靖.24例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經皮腎鏡取石術的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3(11):6332.
[9] 侯東亞, 馮中文, 寧新榮.微創(chuàng)經皮腎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4(9):161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