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原絲路上的民間彩燈——湟源排燈

2018-04-03 15:39周愷董強
百科知識 2018年5期
關鍵詞:雕刻框架

周愷 董強

2017年6月,素有“海藏咽喉”之稱的青海古城湟源,舉辦了以“絲路驛站煥異彩、魅力湟源賞排燈”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節(jié),引來各方賓朋慕名觀賞。新穎多樣、意趣盎然的排燈,宛若璀璨星辰,星羅棋布地映照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昔日“唐蕃古道”的湟源,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藏高原不夜城。

絲路要沖上的千年古城

湟源東倚省會西寧,西臨中國最大內陸湖青海湖,是進入“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首站,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境內湟水縈繞,穿城而過,居住有漢、土、回、藏、蒙古等民族。先秦時期,湟源稱為“西戎氏地”。秦代設隴西郡,漢代置臨羌縣,唐代建鄯州都督府,元代屬西寧州,明代改稱西寧衛(wèi)。清雍正元年(1723),蒙古親王羅卜藏丹津在此起事。他以湟源為據點,蓄意反清,裂土為疆,后被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平定,朝廷責令其“以日月山為集,不準擅移”。為了拱衛(wèi)西陲,雍正五年(1727)加固丹噶爾城(今湟源縣城)。乾隆九年(1744),西寧道僉事楊應琚奏請朝廷,“丹噶爾路通西藏,逼近青海,為漢、土、回、藏、蒙及蒙準噶爾往來交易之所”,特準“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無他泄”。從此,湟源成為通商名衢,貿易興盛,被譽為“小北京”。道光年間,置丹噶爾廳,屬西寧府。民國初年,西寧府改稱西寧兵備道,丹噶爾廳改稱湟源縣。

現今的湟源古城,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城內筑有城樓、腰樓、角樓、東西城門以及倉門街、九間街、北街、南街、廟巷子、燈山樓兒街、隍廟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遺存的官衙有丹噶爾廳署、鎮(zhèn)海協(xié)營署、中軍督司署、千總署、把總署、演武場等,以及玉皇、火祖、孔子、關帝、財神、城隍、龍王等廟宇和義學、社倉、牌坊、祠堂等建筑群。城內建筑布局規(guī)整、結構獨特,頗具西北地方風貌,街巷內經緯交織,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丹噶爾本是藏語“東科爾”的蒙古語音譯,意為“白色的海螺”。湟源自古以來就是內地通往蒙藏牧區(qū)的門戶,是漢藏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津。自西漢起,湟源便成為中原貫通西域的商貿中心。初唐時,唐王朝與吐蕃在日月山下設立了青藏高原上第一個茶馬互市的榷場。明清時期,湟源儼然已成為西北地區(qū)最大的貿易集散地。僅嘉慶、道光年間,茶馬互市的年貿易總額就高達250萬兩白銀,一度躍居西北之最。往來纏旅,回藏馬隊,促使湟源古城商賈云集,造就了獨具漢藏特色的排燈文化。

湟源排燈的發(fā)展歷程

舊時,人們稱湟源排燈為“牌燈”,興盛于清代嘉道年間。蒞居西北要津的湟源,聚集著大批晉商和陜商。他們常年在此營生,商號眾多,為招攬客商、廣開門庭,便紛紛制作各式店號招牌。商家延聘當地技藝精湛的工匠精心設計招牌,并在招牌內放置蠟燭。一入夜晚,門前招牌便熠熠生輝,耀眼奪目。隨著商貿活動的繁盛,牌燈藝術迅速發(fā)展,規(guī)模也日益擴大,不僅形成了底座、圖案,而且構造也異彩紛呈。在重要的商業(yè)街巷中,橫跨街道的大型排燈逐漸興起,它們是在牌燈的基礎上衍變而成的。

據民間流傳,湟源排燈的產生源自晚清一則逸事。道光九年(1829),胡秉虔剛剛升任為丹噶爾廳同知。他本是安徽績溪人,嘉慶四年(1799)高中進士,歷任刑部主事、甘肅靈臺縣知縣,后升任丹噶爾廳同知。胡秉虔自幼嗜學,每每夜讀,必用盡兩燭。眼看元宵將至,胡秉虔思鄉(xiāng)心切,望著燭盡燈滅,心中不由回想起年幼時,徽州老家元宵賞燈的情景。于是他萌生一個想法,囑咐侍從前往江南采辦花燈。采買返鄉(xiāng)后,侍從們用江南花燈將廳署內布置一新,引得滿城民眾前來觀賞,贊不絕口,元宵置燈的習俗便在湟源流傳開來。光緒年間,不少洋行在湟源開設分號。為了彰顯闊氣,洋行店購置大批紗燈、宮燈、彩燈,高懸于店內外,用于裝飾。這些彩燈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燈面圖案惟妙惟肖,湟源排燈初具規(guī)模。

青海省湟源縣,古稱丹噶爾,是青藏高原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湟源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除了湟源排燈外,刺繡、陳醋、藏靴、剪紙、根雕、石刻等民間藝術頗具地方特色,社火、曲藝、廟會、節(jié)慶等民俗文化也聲名遠播。2008年,湟源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的稱號。

民國時期,地方富商馬有德聘請木匠李華、樊春芳等人,制作了百余架排燈,燈面由青?!爱嬌瘛辈癯晒鹄L制而成。排燈制成后,擺放在城內的關帝廟和城隍廟,大批民眾前來觀賞。這些排燈制作精美,光彩照人,引起湟源商會矚目。他們立即組織人員,聯(lián)絡城內會員,仿行排燈制作工藝與技法,在全城商號和店鋪內懸掛推廣。一時間,城內商鋪、廳署、廟宇、學堂等紛紛效仿,蔚為大觀。清末民初詩人朱耀南為此稱贊道:“洋洋鑼鼓耳邊盈,共答升平雅頌聲,鬧到九霄星月朗,銀花火樹并紛爭?!?/p>

1949年后,湟源排燈的形式與內容發(fā)生巨大變化。1956年,湟源縣發(fā)電廠投產建成。此后,排燈所用的蠟燭被電燈取代。每逢排燈展出時,周邊鄉(xiāng)民紛至沓來,四鄉(xiāng)八堡,萬人空巷,熱鬧非凡。改革開放以后,作為民間文化藝術精粹,湟源排燈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2006年,湟源排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巧手細琢的鄉(xiāng)土精品

排燈由眾多單體燈組合而成,部分燈組需橫跨街道,體量較大。整個排燈的制作工藝甚為復雜,需數個工匠協(xié)同配置合成。湟源排燈的框架往往選用上好木料制成,框邊鐫刻精美,十分考究,形狀以長方形、馬鞍形、扇形等為主。排燈通常長約2米,高0.6米,厚0.4米,前后分3~6檔,每檔圖案的內容多擇取歷史典故、山水花鳥、吉祥圖案等。排燈的制作,需經過五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制作框架??蚣軕凑张艧舻男螤钏?,這是排燈制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塑形的首要階段??蚣苤谱髦饕譃閮刹剑阂皇遣牧系暮Y選,工匠們根據排燈的不同部分,依據木材的耐水性、韌性、耐腐蝕性等特質,對制作材料進行篩選,較常見的是選用楊木、松木、樺木和榆木等木材;二是造型的設計,材料選取后,工匠需設計排燈的整體造型,囿于排燈的形狀多種多樣,有長方形、天橋形、呂字形、扇子形、立柜形、橢圓形等,因此整體造型和布局多采用軸對稱、中心對稱等方法。材料篩選和造型設計完成后,便由工匠制作成型。

第二道工序是雕刻框架。排燈的框架制作完成后,需對框架進行精雕細琢。工匠們通常將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與花紋繪制于框架之上,如鐫刻龍鳳、瑞獸、花草、人物等圖案。緣于在框架上雕刻需掌握較高技藝,因此這一工序主要由巧手師傅制作完成。在雕刻方法上,主要采用兩種方式:一是繪圖雕刻,即先在框架上繪制好相應的圖案,然后在上面直接雕刻;一是描圖雕刻,即在圖紙上將圖案畫好,然后擺放在框架上,直接在圖案框架上雕刻。所用的雕刻技藝主要有平雕、浮雕、全雕等技法。平雕,就是在平面的木料上,用陰陽刻線來展現所需的各種圖形;浮雕,就是將繪好的圖案輕微地雕刻在木材上;全雕就是將內容全方位、精雕細刻完完整整地雕刻出來。同時,緣于精雕細琢的需要,雕刻工具的選擇也各不相同,需綜合運用鑿子、刀子、鋸子、錘子、鉆、銼等工具。此外,為了保障雕刻木料的表面具有光潔度、飽和度和透明度,后期的處理還需要使用烘烤設備以及砂紙等拋光工具。

第三道工序是上漆美化。上漆環(huán)節(jié)是排燈制作過程中重要的一步,民間有“三分雕刻、七分漆藝”之說。上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排燈的外觀效果和使用壽命。因此,這道工序對技術要求十分嚴格。上漆工藝主要采用貼金箔和漆朱紅兩種方式。工匠們在漆藝過程中,將上色漆分兩至三次使用,而且在使用“透明底漆、清面漆、亮光漆、亞光和半亞光漆、透明有色面漆”時要細致謹慎,只有每種漆加入比例適當的稀釋劑,才能漆出顏色純正、手感滑爽、光澤柔和、表面光滑、打磨性好的排燈。

第四道工序是燈面繪畫。上漆完成后,待漆面干透,便可著手制作燈面。工匠們首先將框架的各個面蒙上紗,留下放置蠟燭的入口,再用膠水將紗貼在燈面上固定住,并對邊邊角角予以修剪。然后根據不同的框架面,聘請繪畫高手和名師在上面繪制各類圖畫。畫面所選取的故事,大多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演義、宗教人物等,譬如三國英杰、佛道仙眾、封神演義、隋唐故事等。燈面繪畫精巧別致,充滿著濃郁的鄉(xiāng)土和生活氣息,使得整個排燈活靈活現,趣味盎然。

上述工序完成后,還需要最后一道工序,即排列組裝。緣于排燈是一系列個體燈的組合,因此排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對燈進行排列組裝,并按照制燈的大小或樣式,精心構配,按序排列,從而產生整體性美感。

傳承創(chuàng)新的文化瑰寶

歷經百余年的傳承與發(fā)展,湟源排燈的材質、構圖、形態(tài)、內容等均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新時期的湟源排燈,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強有力的藝術生命力,成為青藏高原上的文化瑰寶。

一是材料和工藝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早期排燈的框架主要使用木質材料,現代排燈則充分運用環(huán)保材料,諸如膠合板、有機塑料薄膜等,這不僅使排燈的造價成本更為低廉,而且制作工藝漸趨簡便。在燈光藝術上,早期排燈主要利用蠟燭發(fā)光,現代排燈則加入了炫彩的燈泡、色彩的轉換以及音響設備等,使得排燈不僅給人們帶來視覺沖擊,還形成了聽覺和觸覺上的感官體驗,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排燈藝術的興趣。

二是造型樣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工匠們在不斷總結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開展了多維視角的實踐探索。在造型藝術上,開發(fā)出落地式架構,并衍生出中堂式、立柜式、影壁式等形態(tài),使得排燈的造型和樣式日趨豐富。擺放的形態(tài)也多種多樣,還充分考慮排燈與場地和周圍環(huán)境的融合,增強觀賞性。

三是裝飾技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早期的排燈,主要以單一繪畫為主,后逐步融合多種裝飾技藝,如刺繡、皮影、剪紙、書法等,使得排燈的裝飾藝術更趨豐富,給觀眾以強有力的美感。同時,繪圖的內容也發(fā)生巨大變化,從早期較為單一的民間故事、歷史演義等,發(fā)展為逐步將時代生活、文化典故、百科知識、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以及新農村建設成就等融匯其中。

猜你喜歡
雕刻框架
廣義框架的不相交性
On art
雕刻樹葉
WTO框架下
紅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關于原點對稱的不規(guī)則Gabor框架的構造
一種基于OpenStack的云應用開發(fā)框架
基于Hadoop的DDoS檢測框架
漢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