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深供水工程:改寫香港“水荒”的歷史

2018-04-03 03:35王殘陽
看歷史 2018年2期
關鍵詞:東江江水供水

王殘陽

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人們每天洗臉刷牙,只能用一小杯水。炎熱的夏季要洗澡,一盆水一家人輪著用……各種海水淡化、挖掘深井等對策都鮮有效果。直到東江水調水工程的完工,這一缺水的局面才得到徹底的改變。

自1965年以來,當時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東深供水工程,徹底終結了香港嚴重缺水的艱難局面,為香港解決基本民生問題和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至2017年12月,工程累計對港供水240億立方米,相當于搬運了1個半洞庭湖的水,占香港總用水需求的75%。那一道流淌不息的清冽東江水,化身為粵港兩地緊密協作、攜手同行的情感紐帶,訴說著“共飲一江水”的同胞情誼。

老一輩香港人的“制水”記憶

很多上了年紀的香港人,對20世紀50至60年代香港頻頻發(fā)生的水荒印象深刻,以至于產生了一些諸如“制水”“樓下閂水喉”之類的流行詞。

香港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匱乏型城市,雖然背靠大陸、三面環(huán)海,但因河流和地下水稀少,老百姓就只能“看天喝水”,以山澗水和雨水作為主要淡水補給來源。但下雨存在著旱澇不均、冬夏不均的問題,在降水稀少的年份或季節(jié),水荒就時常發(fā)生。歷史上,香港曾于1902年、1929年發(fā)生嚴重水荒,造成了較大損失。

二戰(zhàn)過后,內地移民大量涌入,香港人口迎來了一個急遽增長的時期,從1945年的60萬增至1963年350萬人,加之香港加工出口貿易興盛,這些都對用水提出了極大的需求。然而天不遂人愿,從1962年底開始,香港出現自188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嚴重干旱,并一直持續(xù)到1963年,連續(xù)9個月都沒有下過一滴雨。一時間,山澗水斷流、山塘干枯、田地龜裂,香港陷入了極度缺水狀態(tài)中,供水極為緊張。對此,香港政府決定“制水”,只在規(guī)定時間內供水。開始時為每天供水4個小時,隨著旱情的延續(xù),到1963年6月1日起,變成每4天供水4小時。一時間,香港街頭傳唱開這樣的童謠——“月光光,照香港,山塘無水地無糧,阿姐擔水,阿媽上佛堂,唔知幾時沒水荒”。

每到供水日,住在樓房的家家戶戶同時開水龍頭放水,因水壓不足,樓上的用戶往往放不出水來,只能扯著嗓子喊“樓下閂水喉”,意思為樓下用戶先關一下水龍頭,讓樓上的先接一點水。街頭的公用水龍頭每2天供1次水,每次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家家戶戶把能盛水的瓶瓶罐罐都拿了出來,一家老小統(tǒng)統(tǒng)出來排隊。還有的挑著水桶,到還能供水的水庫取水,這些挑水的人大多是家庭婦女。

那段時期,樓上樓下的沒少為放水的事情爭吵,排隊取水的沒少為誰先誰后爭吵,甚至有惡霸持械占領水龍頭收費,為了搶水大打出手。為此,香港警察常常要出來維持秩序,還打起了“街坊輪水請守秩序”的大幅標語。有人分析說,今日香港極為盛行的排隊文化,就是來自于當年制水、取水的經歷。

正因為水來得極不容易,用法自然也極為講究。人們每天洗臉刷牙,只能用一小杯水。炎熱的夏季要洗澡,一盆水一家人輪著用,最后的污水也不能倒了,還要用來洗衣服,最后再沖廁所。因為極度缺水,市民的衛(wèi)生條件不斷下降,霍亂、瘧疾等疾病肆虐,數百人被送到了醫(yī)院救治,一時間“香”港變成了“臭”港。約有20萬人受不了缺水的苦,逃離了香港。

嚴重的干旱,也讓工業(yè)生產遭受了嚴重損失,用水量大的制造業(yè)首當其沖。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織造業(yè)及漂染業(yè)減產三至五成,農業(yè)損失1000萬港元,19個行業(yè)因水荒停產停工,損失達6000萬港元,20萬工人的生計受到影響。

為了緩解水荒,香港政府絞盡腦汁,想了很多方法對策。他們嘗試過海水淡化、挖掘深井、修建水庫等方法,但這些都是杯水車薪,并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甚至民間各界人士也紛紛出來舉行“求雨“儀式,也沒有收到什么效果。

眼見同胞深陷苦難,廣東省政府主動提出,歡迎港方派船到珠江口無償汲取淡水,廣東將從各方面予以配合、提供方便。1963年6月開始,香港政府派出油輪到珠江口汲取淡水,至1964年3月,累計派運1100艘次,運送淡水30多億加侖,解了燃眉之急,但這也并非長久之策。

那時的香港,龜裂的大地,干渴的市民,都迫切需要一泓甘霖。香港政府派出代表到廣東省,懇請內地供應淡水,長遠解決香港同胞的飲水難題。

被拖延的供水計劃

其實,這一場水荒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早在1950年,就有香港企業(yè)家致信中共中央領導,反映香港缺水的問題,希望內地幫忙解決。中央政府和廣東省政府對此十分關注,把對港供水上升到國務院議事日程,著手進行研究和先期準備。

然而,由于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東西方的軍事對抗和意識形態(tài)對立日益嚴重,港英政府考慮其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布局,加之缺水問題還不甚緊急,時任港督葛量洪一直瞻前顧后,猶猶豫豫,并未給予積極的響應,對港供水的事情就這么拖了下來。

情況直到葛量洪離任,柏立基接任港督后才發(fā)生轉變。經過香港企業(yè)家不斷上書港英當局,柏立基充分認識到,不解決供水這個短板軟肋,香港的經濟騰飛就無從談起。特別是深圳水庫的建成,已為對港供水提供了基礎,粵港雙方的接洽由此加速。

深圳水庫于1959年11月動工,建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向香港供水。因此,這個工程的建設規(guī)模很高,由廣東省政府秘書長兼任總指揮,并有一個團的解放軍參加建設,使整個水庫建設隊伍有極強的戰(zhàn)斗力。

當時,除少量的壓土機外,主要是靠鋤頭、鐵鍬、扁擔和手推車等最為原始的工具。最開始時只計劃用1萬多民工,但為了趕在雨季到來之前完成工程,又在三天內緊急動員了2萬多名民工趕到工地,使現場聚集起近4萬名民工。新來的民工沒地方住,只能搭建簡陋的工棚,用稻草鋪在地上,晚上打地鋪睡覺。充足的勞動力很快就發(fā)揮了作用,1960年3月5日,深圳水庫完工。

兩個月后,香港政府派代表到深圳與廣東省政府洽商供水給香港的問題。會談相當成功,雙方一拍即合,初步達成了深圳水庫供水香港的協議。經過先后六輪會談,當年11月,粵港正式簽署協議,每年由深圳水庫向香港提供2270萬立方米(50億加侖)飲用水,收費標準為每1千加侖收人民幣1角錢。1961年2月1日,深圳水庫正式向香港供水。

1963年香港大旱期間,深圳水庫也竭盡所能,對港供水增加了317萬立法米。但深圳和香港—樣受著干旱的考驗,本地群眾生活、農業(yè)灌溉也急需用水,實在沒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水了。引進東江水才是解決香港水荒的治本之策,此時變得更為急迫。

翻山越嶺而來的東江水

1963年夏,接到香港關于擴大對港供水的求助后,廣東省高度重視,一面請示中央,一面派出人員到東江、深圳一帶進行勘察,初步擬定了用東江水供應香港的三個方案。東江是珠江三條支流之一,發(fā)源于江西省的尋鄔縣,就地理位置而言,是珠江三角洲最靠近香港的水源地。

當年12月8日,周恩來總理出訪非洲路過廣州,廣東省領導向他匯報供水方案,重點講了石馬河方案的優(yōu)勢和困難。中央研究決定采用石馬河分級提水方案,不僅時間快,工程費用比較少,還可以結合農田灌溉,這樣會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周總理當即決定,供水工程列入國家計劃,中央人民政府撥出3800萬元專款,由廣東省承擔興建,有關省市和部門應大力支援。這樣的金額,在那個年代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足見國家對這項工程的重視程度。

石馬河方案確定以后,粵港兩地迅速進行兩輪高效率的商談。1964年4月22日,廣東省與香港當局簽訂《關于從東江取水供給香港、九龍的協議》。協議規(guī)定,從1965年3月1日開始,廣東每年供應香港淡水6820萬立方米。這也就意味著,東深供水工程只有一年的施工期。

就當時的條件而言,這個工程的施工面臨著很多困難挑戰(zhàn),最突出的就是要改造自然水利條件。人們常說水往低處流,石馬河發(fā)源自深圳的大腦殼山,一路從高流向低,由南流向北,在東莞橋頭鎮(zhèn)注入東江。為了引用東江水,就必須讓江河倒流,把取水點設在橋頭鎮(zhèn),讓東江水由北向南注入石馬河,再經過長達83公里、累計8級提水站,水位提高整整46米,才能注入雁田水庫,由庫尾開挖3公里人工渠道,注水至深圳水庫,再經過管道輸入香港。

這樣的工程,在世界范圍內都堪稱宏偉。那時的國家剛剛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國力比較孱弱,不說別的,光做好這個工程設計都非常困難。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以極高的效率,完成了水文資料的勘測和施工方案的設計。如今通過一些老照片顯示,在條件十分簡陋的屋子里,設計人員緊張忙碌著,畫著各種的施工圖紙,墻上掛著的正是他們的設計理念——自力更生,又快、又好地完成工程設計,早日給香港同胞供水。

對于工程來說,一個利好消息就是在東江干支流陸續(xù)建成的新豐江、楓樹壩和白盆珠三個大型水庫,經過調節(jié)就能夠確保東江水的穩(wěn)定供應,即使枯水期也有了保證。

工程是從1964年2月20日正式啟動的。“要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這可不僅僅是工人們的豪邁口號。從廣州、東莞、惠陽、寶安等地征集的1萬多名民工,在80多公里長的施工線上,展開了熱火朝天的建設。當時機械化設備比較缺乏,很多工程都靠工人手提肩扛來完成,一些工程還得在水下5到10米的條件下進行,施工難度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工人中,還包括廣東水電學院土木工程系的兩個大四班里的80多名學生,他們是當年4月加入工程建設的。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他們和工人們一同吃、住在工地上,施工、測量啥活都干,付出了很多辛勞。

一年的施工期橫跨了整個汛期,先后經歷了5次臺風、暴雨、洪水的襲擊,給整個工程施工帶來極大困難。特別是1964年10月13日,23號臺風突然來襲,導致石馬河出現了50年一遇的洪水,旗嶺、馬灘工地圍堰先后3次被洪水沖跨。廣東水電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在臺風時不慎掉入7米深的工地,不幸去世。

險情最危急的時刻,工地里過萬名工人主動組成搶險隊,堅守著壩基和圍堰,一旦洪水漲了上來就趕緊抽水,機器不夠用了就靠人挑著桶來裝,一旦發(fā)現圍堰出現垮塌,工人們就想法設法堵住決口。一天一夜的鏖戰(zhàn)過去,至14日早晨,水勢逐漸平息,建設團隊才獲得了極為寶貴的喘息機會。

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至1965年2月工程全面建成,投入資金3584萬元,比原計劃節(jié)省了200多萬元,工程量包括240萬立方米土石開挖和1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澆筑。2月27日,隆重的落成大會在東莞塘廈舉行。港九工會聯合會及香港中華總商會向大會贈送“飲水思源,心懷祖國”和“江水倒流、高山低首;恩波遠澤,萬群傾心”兩面錦旗,表達了香港同胞對祖國和人民的感激之情。出席儀式的香港政府高官,都對工程贊不絕口,認為“這個工程是第一流的頭腦設計出來的”。

3月1日,東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第一年的供水量就是當時香港所有水庫水容量的2倍。在開閘放水儀式上,香港政府公務司官員鄔立得表示,無論如何都不敢想象能在一年內建成這樣規(guī)模的工程,并且說,這個工程對港人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保障,價值非凡。

也就是在供水首日,由香港導演、攝影師羅俊雄拍攝的紀錄片《東江之水越山來》在港上映,迅速引起了轟動,創(chuàng)造了過百萬元的紀錄片票房新紀錄。羅俊雄用2年時間,全程跟蹤了工程從籌劃到成功的全過程,剛剛經歷水荒的香港人,這才知道水龍頭里流出的水原來是這么一路翻山越嶺而來的,感慨不已。

就連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也曾高度評價:“東深供水工程是關系到香港繁榮的特殊工程?!逼鋵?,對于粵港兩地來說,這是一個雙贏的工程。除了為香港居民提供生產生活用水外,這個工程還灌溉了沿線農田16.85萬畝,排澇6000畝,并為深圳全市、東莞沿線八鎮(zhèn)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用母親河來形容東江水對莞、深、港三城的影響,應該是恰如其分。

“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

東深供水工程,絕不僅僅是一個提供淡水的基礎設施工程,還包含著很深的意蘊,體現了我國確保香港繁榮穩(wěn)定的決心。

由于香港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水資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東深供水工程進行4次大規(guī)模擴建、改造,累計耗資76億元。隨之供水能力也逐步提升,從開通初期的0.68億立方米,提高到現在的24.23億立方米,其中,年供港量為8.2億立方米,并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jié)供水量,最高可達到11億立方米,確保能夠滿足香港方面的需求。

東江水入港后,分為西、中、東三路輸入香港各水庫,然后再進入各水廠,供應全港市民的需求。隨著東江水源源不斷涌入,香港的水庫容量就顯得不夠用了。1969年,船灣淡水湖投入使用,成為東江水在港的主要存儲水庫之一。這個淡水湖原本是一個海灣,三面環(huán)山,一面通海。香港當局大膽設想,在海灣中構筑堤壩,與陸地連接成密閉的湖泊,抽干海水后放入淡水。水庫總容量達2.3億立方米,成為全球第一個建在海中的水庫,也是僅次于萬宜水庫的全港第二大水庫。開閘放水那一天,有很多香港百姓舉家過來水中嬉戲,有的還在湖中張網捕魚,收獲頗豐。因為湖底泥土藏有鹽分,這個淡水湖投入使用之初,水中都有股成成的味道。

為了確保供港水質,廣東省先后為東深工程出臺13部地方性規(guī)章,成立專門的水質保護監(jiān)察機構,劃定2800平方公里水源保護區(qū)。沿線各市在環(huán)保上投入了極大精力,也犧牲了很多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河源的新豐江水庫是供港的主要水源地,他們先后拒絕了500多個總投資600多億元的重污染工業(yè)項目落戶,累計投入上百億資金整治全市河流,還忍痛叫停了3條已開建的庫區(qū)公路,轉而采取投入更大、耗時更長的移民措施,為的就是防止“路通、林毀、水污染”。此外,沿線當地政府還沿著水庫修筑十幾公里的防護林,對庫區(qū)實行全封閉管理,武警邊防官兵組建30多年來堅持一天兩次巡邏,有關部門每天對供港水質進行檢測。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在石馬河沿岸建設12個污水處理廠,進一步提高了污水收集率,防止工業(yè)生產影響水質。

50多年來,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優(yōu)先考慮香港供水一直是工程沿線各市的自覺行動。1991年,廣東出現罕見的秋冬春連旱,旱情特別嚴重,東江出現建國以來最低水位,東深供水工程受到嚴重影響,難以同時滿足莞、深、港三地供水的需求。為了確保對港充足供水,東莞、深圳的供水量只能調整和削減。

20世紀90年代初,新的危機出現了。由于東江遭遇過度采砂,河床下切,水位降低,在枯水期遭遇旱情,取水點難以取到水。1995年,東深供水工程實施了一次特殊的爆破作業(yè),把泵站上游5公里的石頭山徹底炸平,調用150多艘船只把石頭投入河中。經過2個月的緊張施工,才把水位提高了。1996年,他們又在東江取水口臨時筑壩,利用潛水泵協助抽水挺過難關。后面,工程建設方又興建了太園抽水站,進一步降低抽水水位,即使東江水水位再低,一樣能抽得上水,保證香港供水不中斷。

由于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帶來的弊端之一就是污染問題。東江水的水質也受到了波及。2000年8月至2003年6月,廣東省投入49億元開展了第四期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共有7000人參與施工,實現了從東莞橋頭取水點直達深圳水庫的封閉管道,從而徹底避免了工程沿線可能存在的污水擴散進問題,確保供水水質優(yōu)于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

綿延半世紀的同胞親情

以水為媒,架構起了粵港兩地互聯互通、血脈相融的情感通道。幾十年來,從香港政府高官,到港區(qū)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組成了很多個考察團、參觀團,每年都要到東江沿線,親眼看一看他們每日喝的東江水是從哪兒來的,切身感受內地為香港經濟發(fā)展所做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2017年4月,由18名香港立法會議員、特區(qū)政府發(fā)展局官員及立法會秘書處人員組成的考察團,對東江供水進行考察??己藞F詳細了解了供港水價、水質、水量等問題。他們對廣東省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并采取多種措施保障東江水供港水量水質安全表達了感謝之情。

除了政府組織的活動外,民間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資助活動。香港環(huán)保組織“地球之友”一再舉辦“飲水思源·東江行”活動,為水源地保護籌集資金,至今已在東江源地區(qū)植樹18萬株。“地球之友”副主席吳方笑薇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童年曾經歷香港大旱。而東江供水工程建成后,解決了香港的供水難題,她說自己就是喝著東江水長大的。在她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東江源村建了五六十個環(huán)保廁所,村民們也改變了亂丟垃圾的習慣,現在每天都會有保潔員來回收、處理垃圾。

這些年來,關于東江水供港,在香港社會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有的用馬來西亞為新加坡供水來比較,認為東江水供港的價格更為昂貴。對此,2015年時任特區(qū)政府發(fā)展局局長的陳茂波回應稱,兩者不能作簡單比較。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地是在1962年簽訂供水協議,為期99年,其間新加坡除了需要向馬來西亞支付固定水價外,還需要就原水抽取設施所使用的土地,向馬來西亞支付租金,同時須將部分經處理的水,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再賣給馬來西亞,因此綜合起來價格也不會低。

還有的觀點認為,香港每年花費資金購買東江水配額,以這幾年為例,每年購買的供水量上限為8.2億立方米,但實際使用量卻低于該上限,造成了浪費,應該用多少買多少比較合適。陳茂波指出,在考慮到近年氣候變化和旱情的風險后,采用“統(tǒng)包總額”是一個更審慎和保險的供水安排。如果采用“按量付費”方式,廣東省將難以保證香港可獲得所需的供水量?!敖y(tǒng)包總額”訂下的供水上限,目標是讓香港即使在百年一遇的極旱情況下,仍能維持全日供水。過去10年香港的實際取水量,占協議供水上限逾8成半,其中在2011年更幾乎用盡年供水量的上限。

這些年來,香港社會也在極力思考,在全球水資源短缺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如何減輕對東江水的過度依賴。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環(huán)繞整個城市、隨處可見的海水,積極發(fā)展海水淡化和再造水技術,開辟出新的水源。同時,香港政府也大力倡導節(jié)水理念,進一步降低人均用水量。

但至少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東江水依然是香港同胞的“生命之水”,依然是國家無條件支持香港的鮮活的事例。

(參考資料:廣東省水利廳辦公室《悠悠東江潤紫荊》、羅艾樺《東江清流潤明珠》(《人民日報》)、楊克《東江碧水的故事》(《中國治水史詩》第七卷)等。)

猜你喜歡
東江江水供水
唱不盡心中的春江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那年的江水
共飲一江水 親如一家人
萬綠水 東江請原創(chuàng)歌曲|全國征集
分區(qū)分壓供水在雕鶚水廠供水中的應用
東江本地早快速投產配套技術研究
供水產銷差的組成與管控建議
異軍突起
——東江魚(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甘肅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內開建
望都县| 博罗县| 华宁县| 赫章县| 甘洛县| 樟树市| 三江| 阿坝| 大同市| 禹州市| 修文县| 塘沽区| 响水县| 辰溪县| 普定县| 永昌县| 巴林右旗| 兴宁市| 泌阳县| 垫江县| 北流市| 凤山县| 渑池县| 新密市| 巩义市| 吉水县| 桐柏县| 阿荣旗| 仲巴县| 榆中县| 吉安市| 香港 | 琼海市| 武隆县| 康平县| 定安县| 五台县| 潢川县| 白玉县| 云龙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