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晨璐
電視電影實際上屬于一種極為特殊的影視藝術,它是在融合了電影藝術以及電視電影傳播等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伴隨著我國影視技術的合流以及影視藝術的進步,電視電影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具有高度藝術性和高水平市場空間的電影產業(yè)。電視電影需要重視個性化發(fā)展,積極地提升影片的觀賞性、藝術性以及思想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美學價值,從而良好地推動電視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本文從以下幾點對當前國內電視電影的個性化模式進行分析。
電視節(jié)目是一種最為重要的電視媒體,以其內容所具備的及時性與真實性吸引了廣大的觀眾,因此,要想增強電視節(jié)目對廣大觀眾的吸引力,可以考慮采用多種類型的新聞題材以及熱點等,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電視節(jié)目收視率的提高,從而推進我國的電視電影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電視節(jié)目的生產方式具有小投資、周期短以及制作精良等一系列的特點,因此對相應題材的時效性和眾多人群的收視率進行了有效的保證。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在創(chuàng)作新聞紀實性作品以及電視電影之間,均存在難以跨越的巨大障礙。新聞紀實性作品需要以紀實風格或者現實題材吸引觀眾注意,對普通人群的情感以及日常生活進行記述,與大眾的生活相接近,注重情緒情感的表達,這樣有助于促進文藝類型吸引力的提升。電視電影實際上是對生活中真實案例的改編,十分注重或刺激、或逼真、或恐怖、或紀實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電視電影中時常會穿插各種驚險刺激的打斗場面,換言之,電視電影對情節(jié)的曲折性與驚險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對故事進行講述,開展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提升敘事張力。針對不同領域中創(chuàng)作的現實題材的電視電影,將城鄉(xiāng)文化、軍旅、工業(yè)、農村等各種元素均包含在內,敘述過程中節(jié)奏或輕快或厚重,有時平緩有時急促,能夠完美地對國內觀眾審美進行有效的對接,進而獲得更佳的影視體驗。
針對具有良好生活氣息、高價值高魅力的人物進行塑造,充分地反映在各個領域中人的精神情感以及生活情態(tài),是當前電視電影實現個性化創(chuàng)作和展現美學的重要途徑。通過與現實相貼近,對富有魅力的人物進行塑造,能夠良好地提升其藝術價值,同時符合廣大觀眾對電視電影的需求。電視電影一般多選擇小人物,選擇現實題材大多是由于電視電影低成本所導致,低成本雖然會對其造成一定的限制,但是也使其有更大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更加符合國內觀眾的心理需要,為此,作為電視電影人要重視充分發(fā)掘這種可能性。
電視媒介在與電影相結合之后所產生的電視電影具有嶄新的特點,即在媒介以及內容相互融合之后所產生的全新的審美品格以及藝術定位。在故事敘事上電視電影與電影存在不同,電影主要利用視覺與聽覺來吸引觀眾,主要采用超現實主義風格,而電視電影更多的是選取日?;墓适虑楣?jié),大多采用現實題材。電影主要采用非日?;}材,如魔幻題材等,從而為廣大觀眾營造出奇妙的幻想世界。同時,電視電影與電視劇同樣存在不同,電視劇主要向人們展現家庭情感故事,而電視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有著自身的特殊吸引力,向人們呈現出獨特的審美特點。因此,要做到對電視機前的觀眾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就務必擁有獨特的故事結構、敘述方式以及戲劇沖突,外加上演員風格化的表演對故事情節(jié)的人物性格進行塑造,推進故事主題更為深入地開展。以《十八個手印》這部電影為例子,該影片無論是在故事構思還是在對白方面都十分出眾,是大氣且完整的電影。此外,導演巧妙運用不同敘事線索以及鋪陳方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特定歷史時期的特點。此外,《橫空出世》以及《生死抉擇》這兩部優(yōu)秀的電影利用了沖突的故事情節(jié),在激烈的斗爭與矛盾中塑造出多種人物性格,從而帶給觀眾極為強烈的心理震撼。
電視電影表現的故事往往都與現實相接近,這就要求制作人在為影片塑造結構時要重視挖掘實際生活中的各項具體元素,展現具體的生活風貌,但是在屏幕語言中不能忽略對藝術性的挖掘,加強對藝術性的錘煉,有效地防止藝術的缺失。除此之外,要重視充分地發(fā)揮出電視電影的優(yōu)勢,通過多種藝術形式的運用,推進電視電影藝術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務必要對實際情況加以充分考慮,絕不可以對電影藝術方式進行照搬照抄。我國著名學者倪震教授曾經指出,電影味以及影調效果是電視電影不可缺少的兩大要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電視電影同連續(xù)劇一樣利用豐富的臺詞以及曲折的劇情來吸引觀眾,實際上利用平淡化的影響處理方式,同樣可以提升電視電影的效果,雖然受到成本不足的限制,但是各項藝術指標是一部優(yōu)秀電影的基礎,但是要盡量避免奇觀化以及超驚奇等視覺效果。從藝術標準方面來看,電影題材與電影劇本存在顯著的不同:既要有電影題材劇本一樣的高水平內涵、特殊的電影語言以及嚴謹的結構和相比于電視劇更加深化的主題,又要能夠在保持本土化特點的基礎上突出民族文化特點,強調藝術個性,促使劇情節(jié)奏、文化內涵以及敘事方式等逐漸接近于電影。同時在選取題材方面要從國民視角出發(fā),避免發(fā)生庸俗現象。重視電視電影在視聽語言中的特點,加強音樂構成、視聽節(jié)奏、鏡頭運動以及畫面構圖的聯系,營造電影感,從而具備風格化。針對當前國內的市場經濟條件,電影是對電影藝術文本重要的彌補,是一種新的影像藝術形式,為此,電視電影藝術要逐漸靠近電影藝術普遍標準。
綜上所述,近十幾年來,國內電視電影堅持遵守貼近人民、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的“三貼近”原則,加強對社會主旋律的弘揚,大力倡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從而確保了電視電影符合電視節(jié)目播出具體要求。電視電影作品對大眾性和通俗性更加重視,將觀賞性、藝術性以及思想性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良好審美特征的電影藝術樣式。今天,眾多的電影人在制作電影的時候都是熱衷于大投資、大制作以及大場面,刻意對高度的視覺震撼以及聽覺震撼進行營造,以此來吸引觀眾,但是卻往往忽略了影視作品中所應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人文精神。電視電影主要利用電視媒介作為重要的傳播渠道,有著較為廣泛的受眾群體,為此,電視電影作品對于推進我國的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作用,從而實現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電視電影應提升作品中的社會價值以及文化價值,爭取能夠創(chuàng)作出對時代風貌乃至民族精神產生正面影響的優(yōu)秀作品。在電視電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需要對生活尊重,對生活有追求,重視對時代精神的謳歌,走在時代的前沿,在電視電影作品中要能夠對矛盾正視以及化解,平衡贊美與批評的關系,避免創(chuàng)作與現實沖突相違背或者內容中矛盾簡單化的作品,在敘事過程中具備鮮明的時代感,才能成為一部優(yōu)秀的電視電影作品。電視電影要積極地注入時代內涵,增加藝術作品的文化價值,體現出廣大群眾的愿景,突出作品的中國特色。
1.侯明.基于VR360°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及應用研究——以《魅力山西·魅力五臺》的拍攝為例[J].電影評介,2017(09):14-17.
2.陳歡,盛錦靜.人文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探究——以電視紀錄片《紙鳶記》創(chuàng)作為例[J].科技資訊,2017(01):218-219.
3.滴妮,張宏.楊亞洲導演作品的表演風格探究——以電視劇《家有九鳳》為例[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5(05):68-72.
4.陳坦兒.綜藝極致也電影——透過市場的火爆探究綜藝電影的生存發(fā)展之道[J].聲屏世界,2015(08):39-40.
5.王征球.努力探索微電影創(chuàng)作之路——“中國夢·創(chuàng)業(yè)夢”江西微電影大賽參賽作品評析 [J].聲屏世界,2015(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