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述存
○2017年11月16日,“中共十九大:中國發(fā)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智庫學者、前政要與中國高端智庫專家共240余人共聚一堂,共議中共十九大。圖/視覺中國On November 16, 2017, the International Think-Tank Symposium—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was held in Beijing. More than 240 individuals, including think tank scholars and former politicians from 31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hinese high-end think tank experts came together to discuss the matters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擁有高水平智庫是一個國家或區(qū)域軟實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目標,并將之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同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首次在黨中央文件中提出了“智庫”概念。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在黨中央的大力推動下,包括地方新型智庫建設在內的中國新型智庫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地方新型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盡管它在人員規(guī)模、研究經費、學科配備、成果影響等方面不能與國家級智庫相提并論,但是由于其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優(yōu)勢,在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決策咨詢作用。如何建設國內一流地方新型智庫,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成為國內所有類型地方智庫都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該成果瞄準這一重大問題,以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新思想新戰(zhàn)略新部署為理論依據,以深化地方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論研究、服務地方新型智庫建設實踐為目標,深入分析探討了地方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成果主要內容及核心觀點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被省有關文件吸收采用,有關思路舉措應用于地方新型智庫建設。
成果主要探討了以下六個問題:
一、智庫的一般分類及中國地方智庫的劃分。對智庫進行科學分類是加強智庫建設的基礎。根據職能定位、服務領域、經費來源、獨立性和穩(wěn)定性等不同方式可以對智庫進行不同分類。文章在對中外傳統(tǒng)智庫分類方法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中國地方智庫應劃分為五類:各級黨委政府研究室以及政府部門內設研究機構,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等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內設研究機構,企業(yè)內的戰(zhàn)略研究室(部)和民間注冊研究機構。
二、建設地方新型智庫是時代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要求。改革開放后,中國智庫有了長足進步,逐步從幕后走向了臺前,從被動研究轉變?yōu)橹鲃臃?,為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的能力不斷增強。隨著時代變化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不管是官辦智庫還是民間智庫,各級各類智庫都必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思想觀點、價值標準、政策產品,智庫對黨委政府決策的影響、對社會生活的作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三、加強地方新型智庫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當前,中國地方智庫主要還是以官方和半官方為主,民間智庫發(fā)展比較緩慢,智庫之間缺少思想碰撞和觀點交流,地方智庫的決策智囊作用發(fā)揮還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對決策需求把握不準確、研究成果針對性不強、智庫之間交流不順暢、決策咨詢程序不規(guī)范等。
四、建設地方新型智庫要緊緊把握的關鍵點。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加強地方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從時代的高度進行審視,并遵循智庫發(fā)展規(guī)律,規(guī)范和引導智庫健康發(fā)展,尤其是要緊緊把握好地方新型智庫服務重大決策、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不斷增強特色、運用好大數據平臺、促進多元發(fā)展、強化交流合作等關鍵點。
五、建設地方新型智庫建設如何分類施策。不斷加強各級黨委政府研究室以及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智庫服務決策的能力。充分發(fā)揮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等智庫的綜合研究優(yōu)勢,在地方新型智庫建設中發(fā)揮重點帶動作用。發(fā)揮高校智庫學科全、人員多、理論基礎好等相對優(yōu)勢,推動高校智庫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地方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智庫在地方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布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優(yōu)勢,鼓勵其積極與實際工作部門對接,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開展合作研究,致力打造本地區(qū)、本領域科技發(fā)展、產業(yè)發(fā)展方面的專業(yè)智庫,形成該領域的高端咨詢品牌。發(fā)揮企業(yè)智庫貼近市場需求的優(yōu)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信息咨詢。發(fā)揮社會智庫運行機制靈活的優(yōu)勢,提供形式多樣的智庫服務產品。
六、建設地方新型智庫應該打造智庫聯盟。與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等國字頭智庫相比,地方智庫無論從研究能力與研究水平,專家與人才隊伍,還是決策影響力、輿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單靠哪一家或者某一類智庫的力量,往往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因此,很有必要在每個區(qū)域選擇一個較為強大的智庫為依托,聯合其他智庫共同打造地方智庫聯盟,整合各類智庫研究資源,形成研究合力,開展聯合攻關,推出智庫研究精品成果,不斷提升服務地方黨委政府決策的能力與水平。打造地方智庫聯盟應從建立理事會制度、設立智庫研究專項課題、設立智庫優(yōu)秀成果獎、構建智庫交流平臺、成立智庫發(fā)展基金會、舉辦智庫論壇等方面入手。
編輯/郭蓓蓓
張述存,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中國政策專家?guī)鞂<椅瘑T會委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行政管理學會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省社科規(guī)劃重大項目、省重大調研課題等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研究項目數十項。獲中國發(fā)展研究獎、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省科技進步獎、省軟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省決策咨詢優(yōu)秀成果獎等獎勵數十項。主要從事經濟社會發(fā)展重大問題與政府管理等領域的研究,長期參與或組織起草國家和省級重要文件、政府工作報告、重要講話文稿,長期組織或參與黨委政府重大課題調研,為科學決策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服務,有170余篇調研報告獲得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其中1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紅旗文摘》等全文轉載,出版著作10余部。
Having a high-level think tank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and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or a region.
The new local think tank i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ue to its local features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i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decision making and consultation in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o construct first-rate new local think tanks in China and ser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better way has become a signif i cant question which need sser ious consideration by all types of local think tanks domestically. This result is aimed at this significant issue.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new thoughts, strategies and arrangement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aim of deepen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new local think tanks and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new local think tanks,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importa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or construction of new local think tank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ult and core viewpoints have been affirmatively approved by provincial leaders, and incorporated in relevant provincial documents. Some ideas and moves have even been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ocal think t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