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張恨水佚文、手稿及其他

2018-03-28 16:35:37謝家順
池州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張恨水副刊北平

謝家順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池州247000)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張恨水是個“傳奇”,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那曲折、毀譽參半的人生經(jīng)歷,更重要的體現(xiàn)是,他用一支神奇之筆書寫了3000多萬字的作品,涉及小說、詩歌、散文、新聞、評論、電影劇本在內(nèi)的諸多體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他堅持平民立場、民族氣節(jié),在近50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中,堅持大眾化、通俗化方向。其作品新舊交融、雅俗共賞,對中國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社會進行了百科全書式的藝術表現(xiàn)。他堅守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匯古今,吸納中西,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做出了卓越貢獻。

要研究張恨水,最根本的是關注他的作品文本,但是由于時代和歷史原因,今天我們所能見到公開出版的較完整的文本資料,是1993年3月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張恨水全集》,總字數(shù)近2000萬字,因此這個全集并不全。對于我們研究者來說,與此相關的工作就是張恨水的史料搜集、整理與甄別。

1 關于佚文①

北岳版《張恨水全集》共70卷(大32開本為62卷),收入的作品,計有:長篇小說57部、中短篇小說24篇,散文、雜文1200多篇,詩詞640余首,劇本2部,總字數(shù)為1723萬字。這個洋洋大觀的70卷本,可以說基本上概括了張恨水一生辛勤筆耕所取得的豐碩成就。

收入《張恨水全集》的作品,一部分是第一次結集出版。這些作品分別是:長篇小說《京塵幻影錄》《天上人間》《別有天地》《趙玉玲本紀》《一路福星》《記者外傳》《鳳求凰》,中短篇小說集《真假寶玉》,雜文集《最后關頭》《上下古今談》,散文集《〈山窗小品〉及其他》中的《兩都賦》《西游小記》《西北行》《東行小簡》以及詩詞集《剪愁集》。長篇小說《八十一夢》,抗戰(zhàn)時在重慶和抗戰(zhàn)勝利后在南京出版過全本,建國后,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別在北京、成都出版過這本書,均為刪節(jié)本。全集收入的是依據(jù)重慶初版本排印的全本。

因限于報刊圖書資料不全,有些報刊圖書,因戰(zhàn)爭變亂,現(xiàn)在已難找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張恨水在各地報刊發(fā)表的一些長篇小說,因各種原因,沒有連載完,余稿不知散落何處,現(xiàn)在已無法找到。張恨水還寫有一些長篇小說,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寫完,以后也沒有續(xù)寫。由于這些情況,張恨水在各個時期在各種報刊發(fā)表和出版的單行本作品,凡能找到完整的全文和全書,均收入了該全集中。另外,也收入少量張恨水沒有寫完的作品。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僅張恨水自己所撰《寫作生涯回憶》②,其中所涉及到的小說就有相當一部分未收入《張恨水全集》,還不包括新聞稿、雜文、散文、詩詞等。與研究者所統(tǒng)計的數(shù)字相距甚遠。據(jù)筆者所接觸到的資料,經(jīng)梳理后發(fā)現(xiàn),張恨水的這些佚文具有如下特點:

1.1 《寫作生涯回憶》及其他史料③里涉及的作品

1.1.1 早期創(chuàng)作未發(fā)表的 (1)《管仲論》:12歲時(1907年)作于江西三湖鎮(zhèn),私塾讀書期間的文言習作。

(2)無名處女作:13歲時(1908年)作于江西南昌,為弟妹們口頭講述的武俠故事。敘述“十四歲的小孩,力大無窮,使兩柄一百八十斤的銅錘,猶如玩弄彈丸一般”“使兩柄銅錘,在莊前打虎”。

(3)(4)《舊新娘》《桃花劫》:18歲時(1913年春)作于蘇州蒙藏墾殖學校,曾投寄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主編惲鐵樵回信“稿子很好,意思尤可欽佩,容緩選載”,但終未發(fā)表。其中,《舊新娘》是文言短篇,約3000字,寫“一對青年男女的婚姻笑史”,是喜劇;《桃花劫》是白話短篇,約4000字,“寫個孀婦自殺”,是悲劇。

(5)《青衫淚》:19歲時(1913年冬)作于安徽潛山“老書房”(黃土書屋),是張恨水第一部白話章回體長篇小說,“簡直模仿《花月痕》的套子”,是“苦悶的敘述和幻想的故事”,十七回,未完。

(6)(7)(8)《未婚妻》《紫玉成煙》《桂窗零草》:21歲時(1915年冬、1916年春)作于安徽潛山“老書房”(黃土書屋),《未婚妻》《紫玉成煙》均為文言中篇小說?!豆鸫傲悴荨肥枪P記散文。

(9)《半途記》:22歲時(1917年春)作于上海,是筆調(diào)“沉痛而又幽默”的長篇游記,記敘與友人郝耕仁從邵伯鎮(zhèn)到上海流浪的經(jīng)歷。后丟失。

(10)《未婚夫》:23歲時(1918年初)作于安徽潛山“老書房”(黃土書屋),此文言中篇根據(jù)《未婚妻》的筆法而寫。

1.1.2 寫作出版之始,發(fā)表但未收入《張恨水全集》的

(1)中篇《紫玉成煙》:早期習作。1918年3月至4月連載于安徽蕪湖《皖江日報》[3]副刊。

(2)長篇《南國相思譜》:1918年春作于安徽蕪湖,為白話長篇言情小說,“完全是談男女愛情的”。同年連載于安徽蕪湖《皖江日報》。

(3)系列小說閑評:1918年春至1919年秋作并連載于《皖江日報》。

(4)(5)(6)(7)(8)(9)短篇《一雙皮鞋的教訓》《斷鴻秋影》《神虎》《騙婚》《張云涵》《扶乩》:1922年至1923年連載于蕪湖《工商日報》。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短篇《劉四虎》《新綠長衫》《解放么》《盤腸戰(zhàn)士》《爸爸信來》《工作時間》《門房里》《鹿死誰手》《裝了金了》《雙紅燭下》《飯館中的一角》《打了一個照面》《來錯了》《找事》《創(chuàng)作家之美的創(chuàng)作》《失婢案》《別語》:1925年、1926年作于北京,并同期發(fā)表于《世界日報》副刊《明珠》。

(27)中篇《甚于畫眉》:1925年12月9日至1926年1月8日發(fā)表于《世界日報》副刊《明珠》。

(28)短篇《新捉鬼傳補遺》:1926年發(fā)表于《世界日報》副刊《明珠》。

(29)(30)(31)(32)(33)(34)(35)中、短篇《干卿底事》《雪湖雙溺記》《摧花碎玉記》《一家人》《黃梅酒徒傳》《情電》《晚歸》:1927年先后在北京《世界畫報》發(fā)表。

(36)(37)短篇《說書攤》《詩人之家》:1928年在北平《世界畫報》發(fā)表。

(38)小小說《張碧娥》:1928年在北平《益世報》發(fā)表。

(39)短篇《三家水賬》:1929年在北平《世界日報》發(fā)表。

(40)《上月份的津貼》:1930年11月20日至22日,同期發(fā)表于北平《世界晚報》副刊《夜光》。

(41)中篇《自朝至暮》:1931年在上海《新家庭》連載。

(42)中篇《三個時代》:1931年在上海《申報》連載。

(43)長篇《錦片前程》:1932年在上海《新聞報》連載。

(44)中篇《一件女襖》:1932年在上?!抖Y拜六》連載。

(45)《彎弓集》:1932年作于北平,包括一篇自序與跋、三篇小說、一個劇本、一組筆記和兩組詩,同年三月由北平遠恒書社自費出版。部分小說、劇本、詩歌已收入《張恨水全集》。

(46)《一月二十八》:1932年5月作于北平,為寓言式短篇小說,同年5月14日起發(fā)表于《大陸新報》。

(47)《過渡時代》:1933年、1934年,作于北平,同期或先后連載于《太原日報》《南京晚報》;1935年12月2日至1937年5月21日上?!读蟆忿D(zhuǎn)載,易名《新人舊人》;1947年4月,上海春明書店出版單行本,共18回,約16萬字?!哆^渡時代》與《青年時代》(又名《現(xiàn)代青年》)《黃金時代》(又名《似水流年》)合稱“三大時代”。

(48)中篇《同情者》:1932年、1933年在上?!渡陥蟆钒l(fā)表。

(49)短篇《借皇歷》:1933年在上海《新聞報》發(fā)表。

(50)長篇《水滸別傳》:1933年10月10日至1934年8月4日在《北平晨報》連載。

(51)短篇《妻之女友》:1935年在上海《金剛鉆》月刊發(fā)表。

(52中篇《第二皇后》(上、中、下):1937年在《健康家庭》連載。

(53)長篇《瘋狂》:1938年作于重慶,1938年1月15日至10月20日發(fā)表于重慶《新民報》。

(54)中篇《游擊隊》:1938年2月1日至7月8日發(fā)表于上?!渡陥蟆窛h口版。

(55)長篇《桃花港》:1938年在香港《立報》連載。

(56)中篇《敵國的瘋兵》:1939年發(fā)表于重慶《新民報》。

(57)中篇《人心大變》:1943年在成都《新民報》晚刊連載。

(58)短篇《多變之姑娘》:1944年在重慶《新民報》晚刊連載。

(59)中篇《人跡板橋霜》:1947年在北平《新民報畫刊》連載。

(60)中篇《開門雪尚飄》(又名《貧賤夫妻》):1948年在北平《世界日報》連載。

(61)長篇《牛郎織女》:1954年、1955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發(fā)表,有單行本出版。

(62)長篇《磨鏡記》:1955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1957年12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單性本。

(63)中篇《荷花三娘子》:1956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發(fā)表。

(64)長篇《翠翠》:是以元朝故事為題材而寫的章回小說,60余萬字。1957年原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因故未出,后交中國新聞社在海外發(fā)表,刊何報待查。

(65)中篇《逐車塵》:1958年、1959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發(fā)表。

(66)中篇《卓文君》:1961、1962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發(fā)表。

(67)中篇《男女平等》:1961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發(fā)表。

(68)中篇《重起綠波》:1961年由中國新聞社向海外發(fā)稿發(fā)表。

1.1.3 寫作出版之始,發(fā)表但未寫完的

(1)長篇《皖江潮》:1922年應安徽蕪湖朋友之約,作于北京,為白話章回體長篇小說,約8萬字,同期連載于《皖江日報》,寫當時的安徽自治運動,曾被蕪湖學生改編成話劇公演。未完,僅完成上部。

(2)長篇《荊棘山河》:1926年7月5日至9月2日連載于《世界日報》副刊《明珠》,因軍閥張宗昌干涉而半途夭折。

(3)長篇《交際明星》:1926年9月3日至10月4日連載于《世界日報》,未完。

(4)長篇《青春之花》:1928年9月連載于北平《益世報》,未完。

(5)長篇《雞犬神仙》:1929年至1930年連載于北平《朝報》,未完。

(6)長篇《第二皇后》:1932年6月25日連載于《世界日報》,未完。

(7)中篇《一日之間》:1932年9月5日至24日在北平《新北平》連載,未完。

(8)長篇《舊時京華》:1933年至1934年連載于南京《新民報》,未完。

(9)長篇《屠沽列傳》:1934年10月21日起在《武漢日報》連載,未完。

(10)長篇《金碧爭輝》:1935年至1937年在無錫《錫報》連載,未完。連載的前兩天《錫報》發(fā)表了附作者照片的散文《金碧爭輝序》。

(11)長篇《鼓角聲中》:1936年4月7日起在《南京人報》連載,未完。

(12)長篇《風雪之夜》:1936年8月1日起連載于南京《中央日報》,以北平為背景,描寫義勇軍的故事,被中途腰斬。

(13)長篇《換巢鸞鳳》:1936年3月30日至1937年8月10日在《申報》副刊《春秋》連載。因抗戰(zhàn)爆發(fā),《春秋》停刊,連載不得不中斷,此后張恨水也未再續(xù)寫。

(14)長篇《市井列傳》:1937年2月6日至7月31日在南京《新民報》連載。同年2月16日至7月23日在成都《新民報》同時刊載。未完。

(15)長篇《芒種》:1937年6月6日至8月13日在上?!读蟆愤B載。未完。

(16)長篇《淚影歌聲》:1937年7月6日至9月3日在北平《實報》連載。未完。

(17)長篇《潛山血》:寫于重慶,1939年1月20日起連載于香港《立報》,描寫抗日游擊隊的故事,未完。

(18)長篇《前線的安徽,安徽的前線》:寫于重慶,1940年3月12日至7月22日連載于立煌《皖報》,因為描寫游擊隊,被當時統(tǒng)治者腰斬。

(19)長篇《雁來紅》:寫于重慶,1943年11月8日起連載于《昆明晚報》,未完。

(20)中篇《歲寒三友》:1947年連載于《唐山日報》,未完。

(21)中篇《雨淋鈴》:1947年至1948年連載于上海某報,未完。

(22)中篇《馬后桃花》:1947年作,何時刊載待考。未完。

(23)中篇《步步高升》:1948年在北平《新民報》連載。未完。

(24)中篇《半年之間》:1953年創(chuàng)作,擬通過一座雜院的變化,反映北京的日新月異。因缺乏對雜院生活的深入了解而未寫完,也未發(fā)表。

1.2 新發(fā)現(xiàn)但現(xiàn)有史料未收集的作品

(1)北平《新北平》:1931年11月至1933年1月,先后以張恨水、恨水之名,發(fā)表詩詞1首、雜文46篇、小說1部。

署名“恨水”的雜文12篇——

《與木石居與鹿豕游》(1931年11月1日)、《羅葡賽梨》(1931年11月2日)、《讀書為什么》(1931年11月3日)、《要錢的藝術》(1931年11月4日)、《象嘴里長牙》(1931年11月5日)、《有本錢沒有》(1931年11月6日)、《圣旨下跪》(1931年11月7日)、《看槍斃人》(1931年11月8日)、《所貴乎標語也》(1931年11月9日)、《像窯姐兒一樣》(1931年11月10)、《裝糊涂的是聰明人》(1931年11月12日)、《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1932年10月28日)。

署名“張恨水”的詞1首——

《何堪詞》(1931年11月30日)。

署名“張恨水”的雜文8首——

《讀書人做官》(1931年11月11日)、《善捧者存》(1931年11月14日)、《妙》(1931年11月16日)、《坐汽車與罵汽車》(1931年11月17日)、《打死一支凍蠅》(1931年11月18日)、《兩件事的主張》(1931年11月25日)、《必自由平權很十分》(1931年11月27日)、《忘了這個愛字罷》(1931年11月29日)、署名“恨水”的小說1篇——《一日之間》(1932年8月8日起連載,未完)。

(2)江西《前線日報》:1939年5月22日至10月8日在該報副刊“戰(zhàn)地”發(fā)表署名“恨水”的一系列散文。

具體有,5月22日至5月28日《山城萬感》,計有“不要對證古本”“拿出鋼鐵來”“怎樣對付苦悶”“秦始皇學不得”“打頭旗兒的”“歐洲似七國”及談“名字”等7篇。

9月20日至10月8日《秋笳集》,計有“我與上饒”“山上看空戰(zhàn)”“四川廣柑之類”“軍歌與譜”“江南之秋”“可利用的說書人”“儒家非戰(zhàn)之弊”“重大的刺激以后”“飛魚與波蘭”“由歐洲的空戰(zhàn)想回來”“小波蘭”“生命線在海洋”“岳飛何以班師”“博愛村素描”“博愛村里的生活”、握著一個日本人的手(上、下)等16篇。

9月22日至9月24日《水滸的背景》,計有“不專是忿書而已”“反映出宋代的農(nóng)村社會”“可以找出我們的民族性”等3篇。

10月7日至8日《苦憶上新河》(上、下)。

(3)南京《南京人報》:1936年4月起至1937年底該報???,在該報副刊《南華經(jīng)》發(fā)表詩詞、散文、雜文等600余首(篇)。

(4)上?!睹駠請蟆贰缎侣剤蟆贰渡陥蟆贰毒蟆罚撼咽杖搿稄埡匏返?918年至1949年間在該報發(fā)表的小說外,尚有一定量的小說、雜談、散文和詩詞。

(5)蕪湖《皖江日報》:張恨水自1918年春天進入《皖江日報》,至1919年秋天離開該報,在該報發(fā)表副刊發(fā)表大量雜談、詩詞等。

(6)蕪湖《工商日報》:1921年,張恨水兼任該報駐京記者,并在該報副刊《工商余興》發(fā)表小說、散文和詩詞。

(7)北京《益世報》:1919年秋天,張恨水初到北京,由成舍我推薦,兼任該報助理編輯,在該報副刊《益世俱樂部》上發(fā)表包括小說在內(nèi)的通訊、評論、散文、詩詞。

另外,還有張恨水主編的北京(北平)《世界晚報》副刊《夜光》《世界日報》副刊《明珠》、上?!读蟆犯笨痘ü健?、重慶《新民報》副刊《最后關頭》、北平《新民報》副刊《北海》等未收入《張恨水全集》的小說、散文、詩詞等。

2 關于手稿

對于張恨水的寫作,他自己曾在《我的創(chuàng)作和生活》一文里說:“回顧我的五十年寫作生涯,真是感慨系之。我這一生寫許多小說,每日還要編報,寫文章、詩詞,曾有人估計,我一生大約寫了三千萬言。有人問:你是如何堅持著沒有擱筆的呢?記得我在《春明外史》的序上曾以江南崇明島為例而寫道……我對自己寫了這些書,也只有‘成于漸’三個字好說。為了往往是先給報紙發(fā)表,所以敦促自己非每日寫六七百字或上千字不可,因而養(yǎng)成了按時動筆的習慣,而且可以在亂哄哄的編輯部里埋頭寫小說,我就這樣寫了幾十年。”④在這里,張恨水對自己一生從事創(chuàng)作的時間、創(chuàng)作總字數(shù)、創(chuàng)作習慣及特點作了全面概括。由此推斷并結合張恨水《寫作生涯回憶》⑤一文所敘,我們可以從中梳理出張恨水手稿的一些特點。

(1)張恨水的寫作工具,主要是毛筆、鉛筆和鋼筆。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前,張恨水基本上用毛筆進行寫作,他在《寫作生涯回憶》里,用“底稿·尾聲”專門章節(jié)來敘述自己的寫作底稿情況,“因為我寫成了習慣,用毛筆并不比鋼筆慢?!蚁蛲饧牡男≌f稿,二十多年來如一日,我總是用鉛筆和復寫紙。……我并沒有估計到,在文字登過報或印過書以后這底稿還會有多大的用處。到了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我發(fā)現(xiàn)底稿有用了?!菓?zhàn)前我寫的底稿,早是片紙不存了?!髞恚覍憽痘①S萬歲》,因為不是寄給報館的,就用毛筆寫,全書完工,謄錄了一份,拿去印書,自己保留著原稿。這要算是生平寫作中最完備的一份底稿了?!?/p>

(2)綜觀張恨水一生及其創(chuàng)作特點,其手稿大致有:1)投寄報刊發(fā)表的小說、散文、詩詞、雜感等;2)未在報刊連載直接交出版社出版單行本的小說;3)晚年(1949年后)從事的寫作手稿,包括未經(jīng)報刊發(fā)表的詩詞、小說等;4)與子女、親屬、朋友間、編作(讀)之間書信來往的信件。這些手稿,由于解放前時局動蕩而造成張恨水生活的頻繁遷徙,以及解放后文藝政策的左傾而造成張恨水創(chuàng)作的邊緣化,客觀上加速了這些手稿的消失,最要命的是1949年土改時,張恨水抗戰(zhàn)時由北平南遷,保存在家鄉(xiāng)潛山的十二箱書和手稿,被鄉(xiāng)人付之一炬。這就使得今天所能見到的手稿已經(jīng)寥寥無幾,使得或保存在檔案館、圖書館,或散落民間,或留存親友處的手稿更加彌足珍貴。值得慶幸的是,張恨水晚年的部分手稿,他的子女們冒了風險尚保存完好?,F(xiàn)在,張恨水最完整的手稿基本上保存在張恨水子女手中和安徽省張恨水紀念館內(nèi),而大量的手稿則需要我們花費精力、財力去發(fā)掘,去征集。

(3)新發(fā)現(xiàn)手稿舉偶。

1)家書

在張恨水家書中,現(xiàn)存較多的是張恨水與女兒張明明、張蓉蓉的通信,時間集中在1965年、1966年,共12封。這里略舉兩封:

其時,張恨水身體較差,三子張全遠離北京在長春工作,1964年,長女張明明大學畢業(yè),下放四川梓潼參加鍛煉,1965年新春之后,張蓉蓉赴河北邢臺參加“社教”,張恨水書信告知張明明家中情況。內(nèi)容分別如下:“明明吾兒:你已有半月多沒有寫信來告知一切我非常的掛念。家中的錢我每月補貼個四五十元,眼中不算寬裕,也過得去。家中有三個儲戶折:一是66.20,一是130,一是4.0(明注:可能指400)共總計起來還不足六百元,你說我怎樣不急?等你會來從長計議一下。說起來日子也不算多。可是每晚盼著半夜醒了枕頭哭濕了半個。你工作還沒有了,工作了時同我寫封信來。千萬千萬。此祝進步 父恨水書二月二十八日”(張明明提供)

而另一封則是1966年春節(jié)期間,張恨水在得知張伍即將遠赴甘肅去參加“四清”時,書信張蓉蓉告知一切。“蓉蓉吾兒:你寄我的十一日信我已經(jīng)看過了,我的錢已經(jīng)交給你伍哥的手中,伍哥表示昨日事星期日,星期一準交給你學校,我想你學校準給你寄吧。你伍兄也是要走的,要到的地方是甘肅靜縣(信誤,應為寧縣——筆者),在陜西交界的地方,搞的是‘四清’,一年半才能回來,大約你二人不回(會)面了。此祝進步!父恨水書 二月二日”(洪克珉提供)

兒女情長的張恨水思念女兒當在情理之中。這些家書的字里行間較真實地反映了晚年生活中張恨水的生活狀況與心理狀態(tài),具有較強的學術研究價值。

2)朋友之間通信

張恨水在長達30年的新聞職業(yè)和50年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中,與業(yè)界同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并有著書信來往。本文僅選兩封予以分析。

1931年上半年,張恨水以稿費收入創(chuàng)辦了北平華北美術專門學校(簡稱“北華美專”),設國畫系、西洋畫系、師范系。由其弟張牧野出面主持工作,他自任校長,并兼國文教員,專門講授古典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的課程。并聘劉半農(nóng)“為該校董事。曾出席該校董事會,討論教育、行政諸事宜?!雹?934年1月上旬,張恨水為籌集北華美專學生美術作品展覽會獎品,曾親自書信一封派專人送給劉半農(nóng),希望其“能賜一二墨寶”。信內(nèi)容如下:

半農(nóng)先生大鑒:日前降舍,適赴南城約會,失迎甚歉。此屆畫展,聞先生格外獎掖,令弟十分奮勉,以后仍乞力予提攜也。茲定于十五日,令全校同學票選總錦標及各系錦標,其他同學亦每人分贈獎品一件,如書籍冊頁屏軸文房用品等,弟私人除備六個錦標外小件,只能湊齊二三十,事茲擬分向校董教授募集作品及收藏小件若干,共成此舉。先生文壇泰斗,能賜一二墨寶,同學自如獲珍寶,或有余裕之文物,分惠若干,亦甚拜嘉,如何?之處乞為見示。當派人如期領取也。先生愛護本校非同等閑,故敢以是為請耳。本擬至府面呈,奈弟忙于文債校務,在十日內(nèi)即當回皖葬(誤,應為“祭”?!P者注)父,甚難抽身。北返后當面謝一切盛意也。專此奉想,即頌文祺。 小弟恨水敬。(劉半農(nóng)紀念館提供)

正是這封書信,我們得以回溯張恨水與劉半農(nóng)之前的交往與友誼。

另一封書信是1955年春夏之交,張恨水只身南游住在合肥,曾欲約時任安徽文史館館員的張九皋見面一敘,二人是1918年蕪湖《皖江日報》期間相識的老朋友,長期保持著聯(lián)系。此信是1956年初寫給張九皋的——

九皋仁兄:日前得接手諭為之一快。去夏赴南,因東野(張恨水堂兄——筆者注)兄在合肥,曾勾留十日。聞兄在文史館,由東野電詢,聞已去蕪湖,而地址又不克祥告,只好作罷。頃得專示,真是十年之交又在日前也。弟自前六年,曾得腦充血癥,四年尾,方始寫作。然而為人過舊,所作文體自知太不合時,思想上非徹底改造不可!弟現(xiàn)被邀政協(xié)列席,會期約須十日。春節(jié)以后,又須下鄉(xiāng),體驗生活,是以亦無多少閑暇也。兄所囑“河圖洛書新說明”一稿,歷史研究部方面探詢。弟不作經(jīng)理,已經(jīng)十年,該部方面適無熟人,故無法打聽。弟意兄何不直接修書該部,究經(jīng)(竟)該書如何處置,或者該部有確實答復也。兄年已近古稀,弟亦年過六十,一念來日苦短之言,常通消息,亦人生故人略當常聚之樂乎?專頌健安 弟張恨水奉復一月二十九。(張孝祥提供)

這是一封回信,一方面告知了自己近況以及1955年南游曾欲邀約一見情況,另一方面就張九皋來信所托之事給予解釋說明,表達了張恨水對“人生故人略當長聚之樂”的感概。

兩封書信寫于不同年代,其表述風格、文宇書寫均略有變化,但其所反映的內(nèi)容卻是后人了解張恨水生平交往、思想動態(tài)的一扇窗口,不僅極具文學與史料價值,而且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3)與雜志編輯的通信

1931因電影《啼笑因緣》攝制權官司問題,為明瞭底蘊起見,上?!队皯蛏睢肪庉嫴刻刂潞魅藦埡匏?,為此張恨水致函上?!队皯蛏睢肪幷邷P花,敘述事情原委。原信刊發(fā)于1931年11月該刊,并加編者按。全文如下:

張恨水君所著之《啼笑因緣》,斐聲遐邇,名重鵲林,為晚近說部之異軍突起者。明星公司特商之張君編為《啼笑因緣》劇本,曾赴北平攝取外景,詳情以疊志本刊。后因大華公司顧無為有攝制《啼笑因緣》之說,雙方因是引起交涉,各延律師,登報辯論,互執(zhí)一見。本刊急欲明瞭底蘊起見,特致函原著作人張恨水君,詢問一切。茲讀張君來示,語極沉痛,中有“以后文人著作可以任人奪取,而賣文為活者,不更覺其路途隘窄,惟有委托律師辦理,當依法進行。”等語。足見張君對此事精神上所受之痛苦矣。茲將張君原函制版于后。

張恨水回信如下:

筆花先生:大示敬悉,承詢《啼笑因緣》電影劇本問題,足見關懷弟。此事現(xiàn)要托律師辦理,一切當依法進行,無他意見。弟生平硯田自守,與人無爭,此次不幸出于法律爭持,為生平所夢想不到。然非人逼迫過甚,當不至如此也。弟對任何方面并無惡感,更不能無故慢略人之利益,至于自身利益小有損壞,當不妨讓步。惟此次顧無為君無一言之告一金之惠,竟至弟原著向內(nèi)部注冊,且公然登報直提弟姓名向人警告。生平公然受人侮辱類此為甚,弟此而不問,咱以后文人著作可以任人奪取,而賣文為活者,不更覺其路途隘窄也耶,弟既以法律與人一較短長,自不能出乎法律說話,而公道不亡于天壤,想亦不至終被壓迫也。特此奉復,并頌撰祺。 弟恨水敬。 十一月十日。 煩帶交湯筆花先生臺啟 北平西長安街大柵欄十二號張箋

作為轟動當時,為爭奪電影《啼笑因緣》拍攝權而引起的“啼笑”官司,此信無疑較明確地表達了張恨水對此事的態(tài)度。

4)與親屬的通信

1949年的一場大病,張恨水身體和創(chuàng)作均受到嚴重影響。下面這封書信是張恨水1960年寫給居住安慶的大妹張其范夫婦的,家事與親情娓娓道來,讀后,讓我們了解了張恨水晚年的生活狀況,是一封不可多得的史料。信全文如下:

凝露老弟,其范吾妹:

來信收到,弟等思我,我亦思弟,所以信到,更合吾心。凝露之病,可惜吾皖未有明醫(yī),若有明醫(yī),肺病算不得病。小兒小水,以及二水,都患肺病,小水更沉重,但是未能消減,回校有半年,照樣工作。所以凝露最好練習氣工(應為“功”——筆者注),在家修養(yǎng),更是放心去作。你們有封信給小水,我已轉(zhuǎn)去矣。至于我患高血壓病,在六月初,患病二百三十度。后來我練氣工(功),一度落到一百三十度,真是驚人。后來我連續(xù)開會,開了一個多月。會后重新去診,量血壓漲到一百八九十度,低壓一百零八度,據(jù)醫(yī)生說,我血壓最好一百七十度,但我高二十度,略微高一點,然亦無大礙也。

力剛春節(jié)結婚,甚是,二水亦打算春節(jié)結婚,兒女成人,我們希望早點結婚,我們了卻一番心事也。其偉心思不壞,可是一點考慮沒有,說了就作,結果很壞,力和能考取汽車制造廠那就很好。至于我各個兒女,蓉蓉、明明金秋考大學,張正今夏小學畢業(yè)考中學,小仝,就是我最小的兒子,現(xiàn)在小學四年級。可是我照中國算法,翻過年已有六十七歲,這些兒女,怎樣盼得他們大乎?這只有看一年是一年而已。凝露有病不要緊,只要心理放寬一點,這就比吃藥一樣,自然病就好得多也。此祝 弟妹問好!兄張恨水書 十二日(桂力敏提供)

3 其他——關于筆名“恨水”及“恨水不成冰”的考證

一直以來,社會上對張恨水筆名的產(chǎn)生傳聞較多,尤其是關于“恨水不成冰”流傳的最多。其實這個傳聞是一個八卦新聞,不符合史實。說起張恨水筆名的由來,一些人往往把“恨水”與“冰心”聯(lián)系起來。說是張恨水年輕時,曾向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求婚,因求婚未果,張恨水便取“恨水不成冰”之意,以志恨其終生。這一段“啼笑因緣”,聽起來似乎言之鑿鑿,但其實純屬無稽之談,是一些好事者編造的花邊新聞以致以訛傳訛。冰心,原名謝婉瑩,現(xiàn)當代女作家,出身名門望族,1900年生于福州,1923年即赴美留學,192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回國,赴美期間,即與旅美求學的中國現(xiàn)代社會學奠基人吳文藻先生相識相戀,1929年在北平舉行婚禮。張恨水,1895年出生于江西,第一次到北京是在“五四”運動之后,取“恨水”之名則是1914年,1915年在安徽潛山黃土嶺與徐文淑結婚??梢?,“恨水”與“冰心”并無交集。

1913年在蘇州蒙藏墾殖學校求學期間,張恨水練習創(chuàng)作時使用筆名“愁花恨水生”,帶有明顯的才子佳人色彩;1915年在漢口小報寫稿首次使用“恨水”筆名,其內(nèi)在含義擴大了,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關于筆名,張恨水在《寫作生涯回憶》里曾經(jīng)這樣敘述:“本來在墾殖學校作詩的時候,我用了個奇怪的筆名,叫愁花恨水生。后來我讀李后主的詞,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我就斷章取義,只用了恨水兩個字。當年在漢口小報上寫稿子,就是這樣署名的。用慣了,人家要我寫東西,一定就得署名恨水。我的本名,反而因此湮沒了。名字本來是人一個記號,我也就聽其自然。直到現(xiàn)在,許多對我的筆名,有種種的揣測,尤其是根據(jù)《紅樓夢》,女人是水做的一說,揣測的最多,其實滿不是那回事?!?/p>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張恨水當時的生活狀況:1912年,張恨水17歲,秋天其父因急癥于江西南昌去世,經(jīng)濟來源中斷,他只得中止學業(yè),出國留學的夢想也隨之破滅,舉家從南昌遷往潛山;1913年,報考“蘇州蒙藏墾殖學校”并被錄取,練習寫作,將小說文稿投寄上?!缎≌f月報》,得到主編惲鐵樵的親筆回信與鼓勵,增強了他小說創(chuàng)作的信心,后學校因故被迫解散,他再次失學;1914年,只身到南昌進某補習學堂,補習英語和數(shù)學,后到武漢,為漢口某小報補白,署名“恨水”。

從1912年至1914年短短的3年里,張恨水遭遇了家庭的變故,身為長子的他,過早地邁進了社會的大阿門,義無反顧地擔起了生活的重擔。因此,“愁花恨水生”的筆名,表達了他當時感傷的心情以及欲成風流名士的志向。這不僅是張恨水的第一個筆名,而且是奠定他終生筆名“張恨水”的基礎。而當他在武漢期間以“恨水”作為筆名,既表達了他喪父失學無業(yè)、前途渺茫無望的悲愁,又去掉了風流才子的名士氣,并具有一種憤世嫉俗、珍惜光陰的豐富內(nèi)涵,成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

如前所述,此筆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句,將原句的愁思之情予以延伸,賦予珍惜時間的自勉和憤世嫉俗的激憤的現(xiàn)代含義。應該說明的是,當時社會上有人根據(jù)這一筆名產(chǎn)生了許多猜測、編出多種故事,最典型的是“恨水不成冰”之說,為澄清此說,張恨水于1927年1月31日的《世界日報》副刊《明珠》上,以詩《答知一君問——題關于張恨水》作了公開的答復:“欠通名字不關渠,下列劉賁自腹虛。正似一江春水綠,此君有恨恰何如?!眲①S是唐代富有才學而又懷才不遇的詩人,張恨水在詩里明確表示自己的才學比不上他,然而卻與劉賁有相同的愁和恨,正如一江春水不停地流動,沒有盡頭。

對于“恨水不成冰”的傳聞,據(jù)筆者考證,最初產(chǎn)生于20世紀20年代末期,其時張恨水就職于《世界晚報》和《世界日報》,并編輯《夜光》和《明珠》副刊,小說《春明外史》即將結束,《金粉世家》開始連載,盛名之下的張恨水頗受媒體關注。作為副刊編輯,張恨水與一位名叫“宋韻冰”的作者交往密切,彼此詩文酬唱,引為知己,這種友情一直延續(xù)到張恨水晚年⑦,傳聞“恨水不成冰”的“冰”當指“宋韻冰”。

綜上所述,目前至少還有1500萬字的作品能夠補入全集,應該還可以補出24卷以上小說集、4卷以上散文集、1卷以上詩詞集、1卷以上書信集(含手稿)。如若加上原有的70卷本,完全可以編輯成100卷本字數(shù)超過3000萬字新的《張恨水全集》。這樣一個完備的范本,則既可以滿足一般讀者的閱讀需求,更能夠免除眾多研究者爬梳剔抉的辛勞,為深入研究張恨水構筑堅實的資料平臺。

注釋:

①本文所敘張恨水佚文系指現(xiàn)已公開出版的有關張恨水史料方面著作未收錄部分,即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的《張恨水全集》、1995年11月安徽文藝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張恨水散文》(4卷本)、1982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新文學史料叢書”第一輯《寫作生涯回憶》(張恨水著),其中附錄的《張恨水先生小說創(chuàng)作年表》、1987年12月安徽黃山書社出版的《閑話張恨水》(董康成徐傳禮著),其中附錄的《張恨水作品系年(增訂稿)》、198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作品研究資料叢書”《張恨水研究資料》(張占國魏守忠編),其中編輯收錄的《張恨水著作系年》和《張恨水著作(單行本)目錄索引》以及《張恨水評傳》(袁進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附錄的《張恨水中長篇小說發(fā)表簡目》《世情小說的承繼與轉(zhuǎn)化:張恨水小說新論》(趙孝萱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出版)附錄的《張恨水重要經(jīng)歷與小說年表》《張恨水傳》(聞濤著,團結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附錄的《張恨水簡譜》《張恨水及其作品論》(黃永林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附錄的《張恨水主要著作目錄》《我所知道的張恨水》(張紀著,金城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附錄的《張恨水大事年表》及《張恨水主要小說出版情況匯覽》等。

②這篇長篇回憶錄最初連載于1949年1月1日至2月13日北平《新民報》,1981年再次在《新聞研究資料(叢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新聞研究資料》編輯室編輯,新華出版社1981年7月北京第1版)第1輯、第2輯,“人物春秋”欄目。該刊還同時發(fā)表了張友鸞的《老大哥張恨水》、張友鴻的《憶恨水先生兩三事》兩篇回憶文章。

③這里所述其他資料,系指董康成、徐傳禮著的《閑話張恨水》(黃山書社,1987年12月第一版)、張伍著《憶父親張恨水先生》(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及張占國、魏守忠編《張恨水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④據(jù)《蕪湖市報刊志》(《蕪湖市志·報刊志》編寫領導小組1987年12月編)記載,《皖江日報》創(chuàng)刊于清宣統(tǒng)二年十一月二十日(1910年12月21目),1937年12月5日??昂缶d延出版27年。該報由上?!渡陥蟆否v蕪訪員譚明卿與上海《南方日報》《中外日報》駐蕪訪員張九皋共同籌建。譚明卿任社長,張九皋任總編。該報主要刊載啟事、工商廣告和商業(yè)行情,是一份民辦商業(yè)性報紙。1918年春至1919年秋,張恨水任該報總編輯。

⑤《我的創(chuàng)作和生活》一文寫于1963年,刊載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輯)》(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7月第一版)。

⑥徐瑞岳編《劉半農(nóng)年譜》,1989年10月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第84頁。

⑦張伍著《憶父親張恨水先生》(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410-411頁)一書由張鈺所寫的代跋《恨水伯的婚姻》一文敘述:“1928年,恨水伯在《世界日報》編副刊,結識了一位能寫小說會作詩的女讀者,很自然便引起了他的愛慕之心。那年,他不過33歲,雖然已有過兩次婚姻,卻從來沒有對異性產(chǎn)生過這種感情。但他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他的第一次婚姻是包辦的,可以不必計較;但他和秋霞的結合,是他自己的選擇。盡管他現(xiàn)在明白,他們之間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同情并不等于愛情;何況,他們已經(jīng)有了兩個孩子,而秋霞除了他便無依無靠。離婚?首先在他自己的道德準則下就通不過。于是,他的這腔熱情,只能是自生自滅了。

這只是恨水伯婚戀史中一個小小的插曲,它并未成為真正的愛情的樂章。但卻反映了在他年輕的心里,依然懷有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兩年之后,他終于落入愛情的漩渦,造成了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婚姻,一次由相互愛慕開始,直至終生相依相隨的婚姻?!?/p>

1955年夏,張恨水靜極思動,自感病體康復,想回家鄉(xiāng)一游之心悄然而生,他從北京到合肥、安慶、南京、上海,該書《東南行》一節(jié)(第359頁)又敘述:“途經(jīng)濟南時,他還順便在這‘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名城游覽了兩天,并探望了他的老讀者宋韻冰女士。宋女士是新加坡華僑,20年代在北京女師大念書,是父親的崇拜者,國學根基相當深厚,詩與詞都寫得不錯,并且還曾模仿父親的文風筆調(diào)發(fā)表過小說。她和父親從20年代開始通信,直至父親逝世,其聯(lián)系從未間斷?!?/p>

猜你喜歡
張恨水副刊北平
北平的秋
十路大軍進北平
河北畫報(2020年3期)2020-06-24 06:03:50
十路大軍進北平
河北畫報(2020年5期)2020-06-10 01:50:20
張恨水談?chuàng)衿蓿阂乙粋€能了解我的
北廣人物(2018年31期)2018-09-05 03:42:34
報紙副刊,還有新空間嗎
傳媒評論(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守正與出新——羊城晚報副刊的轉(zhuǎn)型之路
傳媒評論(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傳媒評論(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想北平
學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14
張恨水后期小說創(chuàng)作簡論
如何正確認識黨報副刊的作用
新聞傳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
米泉市| 平罗县| 晴隆县| 德兴市| 大同县| 南丹县| 井研县| 鄱阳县| 喀喇沁旗| 那坡县| 台北县| 北安市| 渑池县| 平昌县| 兰州市| 镇坪县| 湘西| 临夏县| 睢宁县| 专栏| 行唐县| 离岛区| 思茅市| 开封市| 正蓝旗| 聂荣县| 山东省| 万荣县| 丹凤县| 孟州市| 民勤县| 潢川县| 五峰| 利辛县| 江口县| 沭阳县| 湄潭县| 尼玛县| 昆明市| 南部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