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198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W.P.戴維森(Walter Philips Davison)發(fā)表了論文《傳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說,成為“第三人效果”理論的開端。筆者以EBSCO外文數據庫和SCI/SSCI/A&HCI數據庫為基礎進行論文搜索、整理和查證,梳理了1983~1992年這十年有關“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期刊論文14篇,書籍1本。
前十年中研究成果數量雖不多,但卻是“燎原的星星之火”,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隨后社會心理學、政治心理學、公共輿論等領域的研究者均加入進來,研究隊伍也隨之壯大。
1983~1992年是“第三人效果”假說提出的前十年,許多學者對“第三人效果”理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和實證研究的驗證范疇上。
關于“第三人效果”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三個方面:①“第三人效果”的理論核心是:“受眾傾向于高估媒體對其他人態(tài)度與行為的影響”。②“第三人”的界定:從受眾來看,受最大的影響不是“我”“你”,而是“他們”,即“第三人”;另一方面,從宣傳主體看,第三者則是那些直接關心信息的人。③理論的兩層內涵:認知層面上,“與感受有關,人們認為大眾傳播的消息對其他人會比對自己有更大效果”;行為層面上,“與效果有關,因為有了這樣的感受,人們會采取各種行動”。
另外,這十年的研究范圍在政治與新聞報道、廣告與公共關系、電視劇、色情與暴力信息、法庭審判等多個領域,證明了“第三人效果”的存在。如:戴維森(1983)的案例涉及戰(zhàn)爭宣傳、政治選舉、電視商業(yè)廣告、政治爭議性電視劇等。Vallone & Ross & Lepper(1985)在政治競選宣傳中驗證了“第三人效果”的存在。Mutz(1987)、Cohen & Mutz & Price& Gunther(1988)是以誹謗審判為研究背景。Baughman(1989)則以美國新聞史上的13則新聞報道為研究對象。Lasorsa(1989)以具有政治爭議性的電視劇集《亞美利加》為研究對象。Mutz(1989)以黎巴嫩戰(zhàn)爭電視新聞報道為主題。Rucinski & Salmon(1990)和Cohen & Davis(1991)都是以政治宣傳為研究背景,包括正面報道和否定性報道。而Gunther & Thorson(1992)則把范圍延伸到產品廣告和公共服務通告領域。
關于“第三人效果”產生的原因,以及制約因素和可能引發(fā)的后續(xù)行動等,也成為了學者們更關心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①媒體偏見(Media Bias)。即一個議題的兩方都會認為媒體是帶偏見的,傾向于反對他們一方的觀點。②多元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即在不知道其他人的意見情況下,如果個人假定他們實際上是孤立地持某些特定態(tài)度和期望,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假定其他人都被大眾媒介“洗腦”了。③“自我強化”偏見(Self-Enhancement Biases)。Brown(1986)認為人們往往表現出明顯的“自我-他人偏見”,即在進行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時,認為自己比別人更能抗拒說服性信息。
(1)信息性質。正面信息和負面信息。Cohen & Mutz &Price & Gunther(1988)和Gunther(1991)都在實驗設計中,控制信源的性質,證明了信源可信度與第三者效果的強度負相關,可信度高的媒體的報道產生的第三者效果更小。Gunther & Thorson(1992)發(fā)現,對于帶有負面信息的廣告,人們認為別人比自己更受影響;對于令人感動的廣告,人們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受影響;而對于公共服務宣傳,人們對自己所受影響和對別人所受影響的感知沒有差異。
(2)專業(yè)性和相關知識程度。Cohen & Mutz & Price &Gunther(1988)提到,對于與我們關系緊密的議題,我們都是“專家”,因為我們比其他人更方便獲得信息。Mutz(1989)得出對事件越關注的人,在感知事件對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影響時差異越大的結論。
(3)事件涉入度。Perloff(1989)在有關黎巴嫩戰(zhàn)爭的電視新聞實驗中,非中立受試者,都認為報道在立場上偏袒對方。由此可見,當受傳者對大眾媒介所關注的議題有強烈預設立場上,即便報道的內容中立,自我涉入感強的受眾也可能會認為媒介內容有所偏差,而對信息產生負面態(tài)度。
(4)人口學因素(性別、教育程度、年齡、媒介接觸頻率)。在探討是否應限制媒介色情信息時,性別通常會成為有力的預測變量。Tiedge & Silverblatt et al(1991)使用了受教育程度、年齡作為因子測量第三人效果強度,且都呈正相關。Rucinski & Salmon(1990)研究發(fā)現,越是常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人,越會傾向于認為電視節(jié)目對自己有顯著影響。
“第三人效果”有兩個層面的內涵:①認知層面,認為別人會比自己更受媒體的影響;②行為層面,人們會根據這種“認知偏差”而產生相應的行動??偟膩碚f,有兩種行為:
第一種是與搶購(恐慌購買)、擠兌、移民等社會群體行為有關的行為。戴維森(1983)提到,當商品供應不規(guī)律時,會有很多人在聽到有關商品短缺報道時去搶購。因為他們擔心報道會影響其他人,所以他們必須在貨物售罄前搶購一部分。第二種是限制媒介內容的現象。戴維森(1983)提到審查限制,比如說各國的書報審查制度,審查官認為是廣大受眾需要被保護,特別是青年群體,和那些“心理比較脆弱”的人。Cohen &Mutz & Price & Gunther(1988)也認為在誹謗法庭審判中,審判者并不覺得這些誹謗對他們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他們只覺得這會對社會上那些“敏感脆弱”的人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1983~1992這十年學者們在多個領域驗證了“第三人效果”的存在,且基本上都采用了實驗法和調查法,也奠定了“第三人效果”理論研究的量化道路。另外,對“第三人效果”產生原因、制約因素以及后續(xù)行為也已開始涉及,這為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關于“第三人效果”研究繁榮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