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顯忠
[摘 要]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綜合水平和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得到眾多教學工作者的認可。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成為越來越多高中化學教師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
新課改背景下教育要求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學科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這也是素質教育觀的基本要求.對于高中化學來說,高考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夠做到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是應對高考學生應該做到的最基本的學習工作.然而對于高中化學教師來說,所要教給學生的遠比這多,引導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是每個高中化學老師的職責。
一、構建高中化學知識網絡
高中化學課程中講授的知識多而碎,并且知識點復雜,很多高中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梳理匯總。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缺乏系統(tǒng)的把握,沒有找到化學知識的內在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通過直觀形象的樹狀結構來呈現思維過程,幫助學生構建高中化學知識網絡。例如,以“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這一章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筆紙,引導學生思考:以組成為標準對物質進行分類,可以先分為哪幾類?學生通過查看課本和思考,便能在紙上寫出來:純凈物、混合物。然后教師再引導:純凈物又分為哪些大類呢?學生會在純凈物的結構下寫上:單質、化合物。按照這種樹狀結構導圖的方式,讓學生先繪制出大的結構,然后再在每個結構下面細分思考,繪制出詳細的知識結構導圖。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同時可以在腦海中形成體系化、系統(tǒng)化的化學知識體系。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崇尚態(tài)度
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的態(tài)度,這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具備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們意識到人類社會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之所以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轉變,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各種偉大的科學發(fā)明所帶來的積極推進.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列舉各種有代表性的范例來增強學生對于這一點的認知.同時,化學課程的教學中也有很多相關的素材,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讓大家感受到科學的力量.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科學史話,如氯氣的發(fā)現和確認、苯的發(fā)現和苯分子結構學說等,闡明了化學物質是通過一個個實驗被人們所逐步發(fā)現和確認的,給了學生生動的啟示:平時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索、大膽猜測,勇于實驗,就有可能發(fā)現自然界中的奧秘.這些內容不僅可開闊學生的眼界,還能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的訓練以及科學精神的熏陶.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有價值的教學素材,并且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深化學生內心對于科學的崇尚態(tài)度。
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用化學思維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以學生的生活背景為基礎,以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講授化學教材內容,將生活經驗化學化,化學知識生活化,實現化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化學生活化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生活經驗應用于化學問題,幫助其理解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掌握化學方法,了解化學語言,熟悉化學思維。從而提高化學教學效率,保障學生熟練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用化學思維思考生活、解決生活問題,發(fā)現化學樂趣,提高化學水平。
四、關注探究活動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苯陙?,高考中對于探究內容的考查,有針對化學實驗的,也有不涉及化學實驗的。實驗廣泛涉及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實驗原理、儀器的連接、現象的描述與解釋、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等方面,非實驗內容大多是給出相關資料,要求學生在讀懂資料信息的基礎上回答問題。從試題的選材看,多為教材實驗的組合與改進、實驗中異?,F象的探究、與工業(yè)流程背景問題的整合。其綜合程度高,能夠較好地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目前所倡導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是高度一致的。
這些考試內容和考查方式提示在教學中,要結合相應的知識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教給學生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從教會學生探究到帶領學生探究,再到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以此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得以提升。
五、深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體現在學生對于科學應當有的崇尚態(tài)度以及學生應當具備的嚴謹的治學精神,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可以體現在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深化上.教師要讓學生具備更好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要能夠靈活的應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來分析探討相關問題,并且用于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難題.這才能夠體現出化學知識的教學價值,并且是對于學生的知識應用非常有效的培養(yǎng)與深化.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應當逐漸滲透對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同樣是科學素養(yǎng)的一種良好體現.在講“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這部分內容時,如果照本宣科,學生將無法體會到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重要性,更談不上能合理正確使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了.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對于這部分內容我作了這樣的安排:課前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一些富含維生素C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鐵和碘的水果和食物,并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積累以及上網查資料初步了解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鐵和碘的作用,以及缺乏這些元素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什么樣的危害.這是一個很好的課前預習,這也是讓學生展開對于教學內容的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過程.這才是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良好培養(yǎng),學生經過有效的探究后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會很好的得到鍛煉。
總之,在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非常重要.教師首先應當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的態(tài)度,這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石.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具備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這是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根本所在.此外,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應當逐漸滲透對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才是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深化,學生經過良好的探究后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