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易
2018年6月上映了一部科幻電影《侏羅紀世界2》。這部電影的重要緣起是恐龍與人類的故事。在這部電影上映的同時,《羚羊與蜜蜂:眾生的演化奇景》也出版上架了。與《侏羅紀世界2》異曲同工的是,作者神來之筆,在書中將恐龍、羚羊和蜜蜂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物種串了起來,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大自然眾生演化的奇妙景象。
《羚羊與蜜蜂:眾生的演化奇景》作者陶雨晴,筆名紅色皇后,讀者一般稱呼她紅后。
在微博和微信公號關(guān)注紅后的博物科普很久了,非常開心能讀到她寫的科普書。當前市面上的博物科普圖書,以國外引進的裝幀華麗、圖片精美、定價不菲的“大制作”科普書為主。不能否認,這種類型的圖書能給讀者很好的視覺閱讀體驗。但是,在我讀過一些圖書,并詢問過一些朋友之后發(fā)現(xiàn),這部分圖書給大家更多的是“不明覺厲”的感覺。換言之,有不少科普書要么像畫冊,要么羅列了大量的知識點,閱讀的時候就像是一座沒有配備解說員,或者解說員不夠有趣的“博物館”。紅后的這本書讓我眼前一亮。
紅色皇后是英國數(shù)學家劉易斯·卡羅爾的童話《愛麗絲鏡中奇遇記》中的角色。在那個世界里,地面會飛快地移動,萬物必須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也許跑步機的發(fā)明也是受此啟發(fā)。獵豹和羚羊都被綁在紅色皇后的跑步機上不停奔跑才得以生存,兩方不斷地演化,最終獵豹沒有殺光羚羊,羚羊也沒有餓死獵豹。紅色皇后理論就像是大自然眾生的“命數(shù)”。
有趣有料,這就是紅后講博物科普的方式,結(jié)合童話故事、電影甚至語文課本里的素材,用類比的有趣方式為我們講解清楚大自然萬物之間的奇妙聯(lián)系。斑羚真的會犧牲自己保全其他人嗎?鳥會釣魚嗎?恐龍、多啦A夢和時光機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每一個話題都吸引足了大家的眼球。
紅后在書里從自然選擇學說講起,通過松雞的擇偶進化、蜜蜂的社會行為、螞蟻大軍等為大家講清楚了基因在動物演化中的作用。紅后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基因不是藍圖而更像是菜譜。因為藍圖將來會一一對應(yīng)具體的實物,但菜譜一點一滴的改變都是一道“新菜”。作者在書里還講了很多種生物,會走路的魚,會釣魚的鳥,愛牙膏的白熊,真實世界里的皮卡丘……甚至還詳細分析了丑小鴨的可行性,看上去雜亂無章全無關(guān)聯(lián)。但這些生物的生命軌跡其實都由像是菜譜的基因掌控,紅后通過羚羊與蜜蜂介紹了自然選擇與自私的基因,估計這也是本書主書名《羚羊與蜜蜂》由來。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读缪蚺c蜜蜂》看是在講動植物的演化,但紅后是想表達一種更大的世界觀,或者說人類對自然的思考和態(tài)度,而不是停留在單純描述動植物的演化知識點上面?!犊苹檬澜纭犯笨偩幚澰邳c評時提到,《羚羊與蜜蜂》不但是一座獨特的博物館,更是自帶了有趣的解說員。
這也是《羚羊與蜜蜂》與其他科普書的重要區(qū)別之一。講清楚生物演化的科學規(guī)律是一方面,同樣重要的是人類從大自然中學到了什么,如何被萬物所影響,人類又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了它們。人類有情感,動物也有物種內(nèi)的利他行為和跨越物種的同情心??茖W精神與人文情懷在大自然的距離從未如此之近。
歸結(jié)起來,《羚羊與蜜蜂》就是一座兼顧科學與人文精神,自帶有趣有料解說員的“博物館”。
眾生皆在進化?不,眾生皆在演化。這本書會告訴你進化與演化區(qū)別在哪里。
萬物皆有靈性,大自然有更多的樂趣在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這本書將是一位有趣的小伙伴。
經(jīng)受自然選擇的萬事萬物可能也與此書有相通之處,合上書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1600多年前,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飲酒撰文,動情地寫下那一句: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