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日本的電商購物總被揶揄“發(fā)展速度太慢”。這既有傳統(tǒng)購物觀念的原因,也有物流配送人手不足、成本過高的老問題。當然,為了與互聯網公司競爭,線下實體店運營者一直維持著較高水準的體驗與服務,這也是能保證客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人們的生活畢竟在發(fā)生變化。日本經產省于2017年公布的電商市場調查顯示,2016年度日本商品銷售類的總體電商交易率為5.43%,已經比2015年度的4.75%有所提升。日本消費者最習慣在購買辦公用具與文具(33.61%)時使用電商,其次是電器類(29.93%),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率最低的品類是食品、飲料、酒類,電商交易率僅為2.25%。
由此,食品也成為綜合電商公司擁有收益提升空間的品類。有兩家公司,正在改變日本這個被看作“極具傳統(tǒng)”卻又“規(guī)則繁雜”的商業(yè)市場,但話題卻也日益集中到物流業(yè)上。
第一家是亞馬遜。它最近幾年也掀起了太多熱點話題—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它的生意做得都還不錯。在日本,商業(yè)環(huán)境對電商業(yè)者也有很大挑戰(zhàn)。
由于電商需求增大、交易增多,日本物流公司配送壓力大幅上升。由于日本社會老齡化嚴重、勞動人口早已是個大問題,最近兩年,日本物流公司員工過勞工作已經是社會話題。物流公司要求增加電商公司支付更多配送費用,但電商公司為了競爭,又要維持與之前一致的配送費。因此,多間公司與亞馬遜也不斷交涉,像擁有黑貓宅急便服務的Yamato物流,最終與亞馬遜達成一致,增付4成左右物流費用。但亞馬遜也將部分成本攤至制造商合作店鋪身上,這一點仍然備受爭議。
亞馬遜還曾因要求合作的第三方店鋪為自己提供與競爭電商同等或更低價格的商品、要求部分店鋪提供與競爭電商同等或最多種類與數目的商品,最終涉嫌違反日本《反壟斷法》,而不得不修改供應商合約。
但日本亞馬遜仍然在2017財年獲得了營收比上年增長10.2%的業(yè)績,達119.07億美元。Prime會員、夏日Prime Day促銷都起到不少作用。如果說到具有成長性的新業(yè)務,2017年4月開始的生鮮電商服務Amazon Fresh是一個備受日本市場關注的商業(yè)計劃。
它的購物體驗也還不錯。我第一次使用Amazon Fresh時,大約購買了一周份的生鮮,但亞馬遜為我運來了6個箱子,菜品按照不同溫度保管需求分裝,而且選品確實也考慮到顧客們對生鮮品相的擔憂。日本亞馬遜Amazon Fresh事業(yè)本部零售事業(yè)部長Arakawa Muzuho(荒川みず惠)也表示,希望提供實體店同等以上的服務。最近,Amazon Fresh面向忙碌的年輕人推出了帶菜譜的配菜服務,包裹內是切好的生鮮。
在亞馬遜的刺激下,日本本土好幾家已經奠定物流基礎的商超公司也開始了生鮮生意,羅森就是其中一家利用已有資源開拓市場的公司。
就在3月6日,羅森推出了一項“Lawson Fresh Pick”的新服務,消費者可以在移動端訂購生鮮,貨品通過羅森的配送中心,與普通便利店商品一同走貨運配送,訂購者晚上在指定時間段的羅森便利店提貨、付費。這項服務首先在東京都、神奈川縣部分區(qū)域的200間店鋪啟用,然后逐步推向日本全國。
它是個好點子,畢竟羅森在日本擁有超過1.3萬間店鋪。與亞馬遜相比,自提方式更適合于那些工作忙碌、更愿意在回家路上拎貨的年輕人或夫婦都外出工作的家庭。但這項新服務也有不少需要提升的空間,比如,如果想當天晚上提貨,必須早上8點前下單完畢;食品數量也大概只有500種,選擇空間有限;訂單必須至少達到1000日元(約合60元人民幣)才能配貨—在生意上可以理解,但在體驗上,消費者會更傾向于不受限制的購物形態(tài)。
話雖如此,羅森這類服務在目前也是個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它復用了商品配送網絡,不像普通單個訂單那樣需要單獨配送。它已有的便利店渠道深入日本各社區(qū),在物流人力、費用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時,這種解決方案可以有效補充亞馬遜建立在物流基礎上的宅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