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物質文化視野下六朝服飾研—究—的讀評一《六部朝力服作飾研究》

2018-03-20 14:14:37張蓓蓓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時尚設計與工程 2018年1期
關鍵詞:著作考古服飾

張蓓蓓,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古代服飾是工藝美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資料甚多,大可集中研究。于此可以考察民族文化發(fā)展的軌跡和各兄弟民族間的相互影響。歷代生產(chǎn)方式、階級關系、風俗習慣、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絕好的史料。服飾不僅是物質文化的表征,還具有精神文化的內涵,與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審美、文化交流、風俗習慣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對中國古代服飾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時間越早越依賴于考古成果,近三十年來產(chǎn)生了很多源于魏晉南北朝歷史的研究成果。自1974年北京大學《魏晉南北朝考古》講義印制之后,魏晉南北朝考古研究日益專題化,有專注于某一地區(qū),如南京、洛陽、河西,有專注于某一時代,如東魏北齊、西魏北周,或專注于某一門類,如瓷器、家族墓、壁畫墓等??傊?,三十年來積累的新材料,大大改變了魏晉南北朝考古的總體認識,對考古材料所揭示的六朝時期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進行系統(tǒng)整理成為日益迫切的需要。本書是介于服飾史專門研究與綜合研究之間的一個過渡作品,不是魏晉南北朝服飾研究的通盤之作,而以中國史上自成單元的六朝服飾為研究范圍,遠遠超出一般古代服飾研究的地域、時代或專題的限制,故較以往的研究有不少進步。

徐曉慧博士的《六朝服飾研究》一書,史料豐富、內容充實,既有學術性又有可讀性。更為可貴的是,它填補了目前中國六朝服飾文獻整理和研究工作中的一項空白。其內容及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契合了當前六朝物質文化研究如火如荼的發(fā)展趨勢。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是中國中古歷史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中國文化發(fā)展的一個轉折時期,呈現(xiàn)出物質文化新的格局,其中關鍵之處在于人的精神自由和生命境界的追求。對于六朝藝術,學界一直專注于研究文學、繪畫、雕刻中自然與生命、玄遠與意趣等精神領域,但六朝藝術還有諸多器具、服飾、建筑甚至農(nóng)具等方面的發(fā)展與進步,這些日常生活中獨具感性與唯美的“物”的藝術是六朝物質文化最基礎的內容。正如六朝歷史研究的權威人士卞孝萱教授所說,六朝史學的內涵需要進一步拓寬和加深,要使六朝社會史、書法史、繪畫史、科技史、瓷器史、建筑史、服飾史、工藝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研究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梢姡椦芯康膹V度和深度還有所欠缺,該著作基于學科的發(fā)展需要,針對六朝服飾文化,結合文物考古資料和文獻資料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

其二,內容豐富詳實,填補了目前我國六朝服飾文化整理和研究工作中的一項空白。六朝服飾是對兩漢以來服飾文化的繼承、開拓和創(chuàng)新;六朝服飾提供了兼容發(fā)展、南北交融的文化發(fā)展模式;六朝服飾提供了對外來文化吸收與融合的成功范例。目前已有學者開始關注魏晉南北朝時期十六國北朝的服飾,但針對六朝服飾這一兼具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研究課題尚缺乏系統(tǒng)研究。六朝服飾在整個中國服飾發(fā)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該著作選取六朝服飾作為研究對象,在一定程度上充實和豐富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其三,研究角度新穎,針對老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觀點。筆者從實物資料(如陶俑、壁畫、畫像磚、供養(yǎng)人像、傳世繪畫等)入手,結合歷史文獻記載,對六朝服飾的形制及文化進行系統(tǒng)探究。研究的過程中對一些傳統(tǒng)的說法提出了一些自身的觀點和看法,并列舉了詳細的理論依據(jù)和實物資料來證明自身的觀點,這些觀點在六朝服飾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

比如,著作通過研究考古文物實物并綜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認為六朝畫像磚所見執(zhí)戟侍衛(wèi)像和騎馬樂隊像人物所著為南朝時流行的烏紗帽;紗帽與籠冠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搭耳”;南朝的紗帽在佩戴時也可以與小冠配合使用,并可插一簪導,起到束發(fā)固冠的作用。再如,許多六朝陶傭頸前都有一橫向的內衣痕,雖然有學者將其推測為套頭穿著的圓領內衣,但基于大量考古資料顯示、文字記載、前期研究等,著作推斷其為作為內衣穿著的兩襠似乎更為合理。為了證明這個觀點,著作提出三個方面的原因,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

最后,著作對六朝服飾的研究既不局限于對六朝服飾物質特性的描述,也不局限于對其精神屬性的闡釋,而是從多學科的視角出發(fā),透過服飾的物質屬性,動態(tài)、立體地揭示服飾背后的哲學思想、宗教文化、政治變遷、審美文化、文化交流等更深層次的問題。

以美學角度的研究為例,著作認為,六朝服飾美學特征根據(jù)風格和色彩分類,大致可以歸結為尚高和尚白兩種。六朝尚高的服飾美學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高髻和高腰服式兩個方面。認為六朝流行的高髻發(fā)式中高聳整麗的髻式起到了很好的拉長人體視覺形象的作用,興起于東漢六朝時期、盛行于隋唐的高髻形式很好地契合了六朝以高為美的服飾審美理想。六朝晚期出現(xiàn)的高腰服式,較高的束腰起到了使人體腰部上升,從而顯得人體更加纖細、修長的作用,加之緊窄的短襦、飄逸的長裙和寬大的衣袖,愈加顯得女性形體之修長與體態(tài)之輕盈。這與六朝時期看重修長冉冉的形體美思想不謀而合,因此除了功能上的考慮外,高腰服式在六朝的出現(xiàn)和普及反映了六朝以高為美的服飾美學觀念。而六朝時期流行的“白衣冠”、“白纻舞服”、“敷粉何郎”等服飾意象則充分體現(xiàn)了以白為美的服飾理想。

著作認為,六朝服飾美學是一種比較正面的美學,它的美學內涵是積極的、創(chuàng)造的、反傳統(tǒng)反道德的,追求超凡脫俗之美,高自標置,有獨特的個性成分蘊含其中;同時,六朝服飾美學尤其是士族服飾美學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可謂開一代新風,對后世服飾美學發(fā)展影響很大。六朝名士服飾的美學特征與后世宋代初期的隱士之服頗為相似,宋初隱士承襲了六朝名士的服飾風格,用白衣、白紗帽等服飾體現(xiàn)了其與六朝名士相似的,對自然、純真的審美理想的追求。盡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同時期的北方各朝代與六朝在某些服飾形制上有相似之處,但二者的服飾美學卻呈現(xiàn)出一種迥然不同的態(tài)勢,究其原因,在于六朝漢族人士對儒學傳統(tǒng)的懷疑,以及對儒學為中心的歷史和文化的悲觀態(tài)度。六朝士人的服飾美學表現(xiàn)了他們是在以一種極端的作風來彰顯自己對于歷史的悲劇性理解。

從服飾交流的角度,著作認為南北服飾文化發(fā)生交流與影響的渠道是多樣的,除了通使、交聘、軍事占領等官方行為以外,人口遷移和經(jīng)濟來往是更為重要的南北交流手段。永嘉以后的頻繁戰(zhàn)亂,造成了全國范圍的大規(guī)模人口遷徙,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移民高潮。人口遷移對文化傳播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遷徙的人口中不但有衣冠士族,必定也有大量的工藝技巧;邊境的互市更直接促進了南北物質文化的交流。南北交接地區(q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背景形成了南北文化的交融現(xiàn)象,使這些地區(qū)的服飾呈現(xiàn)出一種兼具南北服飾特色的風貌特征。

除了南北文化交流外,六朝也是中外文化交流興盛的時期,其中,六朝與印度、獅子國(斯里蘭卡)、波斯、扶南等國家的交往比較頻繁,交往的主體為佛教僧侶、商人、使節(jié)、樂人等。關于中外服飾文化交流部分,著作重點研究了胡漢交融背景下,西方服飾對六朝服飾的影響,還涉及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對六朝服飾的影響,以及六朝服飾對百濟、高句麗等國家的服飾產(chǎn)生的影響等。

總之,該著作借鑒“以文釋圖、以圖證史、文圖互證”的研究思路,采取考古資料和文獻資料結合的方法,對六朝服飾的物質基礎、基本形制、文化背景、美學特征及交流影響等內容進行了深入地研究。著作內容豐富、資料詳實、思路創(chuàng)新,掀開了六朝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物質文化與藝術研究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著作考古服飾
柴文華著作系列
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52
考古出乎意料的幾件事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6
趙軼峰著作系列
楊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三星堆考古解謎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4
雪人的服飾
来安县| 吉林省| 张掖市| 泰安市| 三门县| 荔浦县| 盘锦市| 桃江县| 昌吉市| 泰来县| 开阳县| 嘉义县| 河南省| 新邵县| 丹棱县| 海晏县| 三河市| 海伦市| 双辽市| 舒城县| 崇义县| 当阳市| 潼南县| 威远县| 渝北区| 武鸣县| 奉新县| 黄骅市| 清新县| 灵寿县| 灌阳县| 香港| 色达县| 简阳市| 乌审旗| 安乡县| 乌拉特前旗| 江口县| 静乐县| 通化县|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