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撰稿人馬志國,心理學者,應用心理學研究員,知名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華醫(yī)學保健國際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性學會性心理專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總課題組專委會委員,全國網(wǎng)上家長學校特聘心理健康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心理健康專委會委員,《未來教育家》等多家報刊心理專欄作家,CCTV等多家電視臺特邀心理專家。出版專著30余部,入選《世界名人錄》等多部典籍。公益心理咨詢專線:022-29228042,周六晚8:00~10:00
心理困擾:男友總想控制我,我該怎么辦?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詢專線鈴聲響過,一位女孩頗為激烈的聲音傳來,像告狀一樣:“我的男友總想控制我,您說我該怎么辦?”
隨后,女孩介紹了兩個人的基本情況:“我大學畢業(yè),男友也是大學畢業(yè),東北老家,在我們這個地方工作。我們是自由戀愛,交往大約一年了。交流了一段時間后,彼此有了感情,就建立了戀愛關系,總的感覺挺好的。但是,隨著彼此的熟悉,我感覺男友開始控制我了,為此我們經(jīng)常發(fā)生爭執(zhí),鬧得很不愉快,讓我很頭疼……”
“你說男友總想控制你?是怎樣的控制?”
“在經(jīng)濟上控制我?!?/p>
“在經(jīng)濟上控制你又是什么意思?”
“為花錢的事兒,男友總是干涉我。”
我笑道:“告狀要有證據(jù)。你說男友總干涉你花錢?能具體舉個例子嗎?比如……”
“比如,我和幾個朋友在外面吃飯,有幾次飯后我買的單。我沒覺得怎樣,可是男友知道了卻很不高興,說,這叫什么朋友?為什么幾個人吃飯總是要你買單,他們這是不是有點欺負人?他們怎么能這樣?以后再一起吃飯該他們買單了,你不要管買單了!您說,男友這叫什么話?照他說的那樣多沒面子?就這樣,為這類問題,我們就會有不同意見,就會起紛爭,讓我很不愉快。”
“還有嗎?再如……”
“再如,我們一起上街總難免要買些東西。我習慣了只要自己看上的,不問貴賤就出手掏錢。可是男友總是提醒我,這樣不問貴賤會上當,要貨比三家看看哪家便宜。就這樣,購物啊,吃飯啊,只要花錢,他就總是提醒我不要不問貴賤花冤枉錢。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倆在一起是花我的錢,甚至是我花錢給他買東西。他卻這樣干涉我,連我一個女孩子都希望有面子,他一個男人怎么能這樣小里小氣?為這,我們也會爭執(zhí)起來?!?/p>
“這就是你說的在花錢上干涉你?這就是你說的在經(jīng)濟上控制你?”
女孩有些疑惑:“這還不是控制嗎?”
心理解讀:為什么會如此錯怪男友呢?
沉靜片刻,我忽然話鋒一轉:“你們既然是自由戀愛,男友就一定是有地方讓你喜歡,你才愛上他的對嗎?”
“對呀……”女孩更有些疑惑了。
“那男友哪些地方讓你喜歡讓你愛,可以說說嗎?”
沉靜片刻,電話里像換了一個人,女孩的話由激烈變得輕柔了:“他這個人老實,實在,很關心我,很為我著想……”
由于電話咨詢的特點,神態(tài),目光,姿勢,表情,很多視覺信息都無從獲得了,就只能通過聽覺信息來交流了。女孩對男友的評價,話雖然簡短,卻給人一種柔情悠長的感覺,不難聽出女孩對男友的柔情蜜意。由此可以斷定,女孩和男友關系很好,只是因為花錢的事兒感到困擾。
于是,我接過女孩的話半是玩笑半認真地說:“很高興你遇到了一個好男友,關心你,為你著想。你說男友叮囑再吃飯該別人買單了,男友叮囑不要不問貴賤花冤枉錢,我怎么沒有聽出干涉和控制呢?想想看,難道這不是對你的關心,不是為你著想嗎?反過來說,你和幾個朋友吃飯經(jīng)常你來買單,你期望男友知道了怎么說?說你應該應該很應該?真那樣,你是不是會覺得男友腦子進水???”
電話里傳來女孩輕柔的笑聲:“您的意思是說,男友干涉我花錢的事兒,其實是對我的關心,是為我著想?想想也是啊,是我錯怪男友了……”
女孩似乎感到心理的困擾化解了,言語間再也沒有了激烈,滿是溫柔,甚至我想,如果此刻和男友相擁在一起,一定會甜蜜蜜了。
但是,我卻意識到有個問題需要探究:為什么此前女孩沒有感到男友是關心,卻感到是控制是干涉?換句話說,為什么兩個感情很好的戀人,在花錢的態(tài)度上會有這樣的差別?這也是需要引導女孩看清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化解她心里關于花錢問題的困擾。
于是,我說:“聽得出你們感情很好,為什么卻會如此錯怪男友呢?能說說你們兩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經(jīng)濟狀況嗎?”
女孩冷靜下來:“我的父母都在這個城市工作,是高級科技人員,工資很高,我們的家境很好。他們家在農(nóng)村,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下崗了,所以家境遠遠不如我們。他來這個城市剛兩年,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有自己的房子……”
“你明白馬老師要問這個問題的意思了嗎?”
“您是說,是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家境中長大,才讓我們對花錢有了不同態(tài)度?就是說,他的這種態(tài)度是可以理解的,我不應該這樣煩他?”
“你理解的很好。”我真情贊嘆,“所以說,你們對花錢的不同態(tài)度,根本沒有誰對誰錯,需要的只是相互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磨合。難道一個艱難家境中長大的男孩子,卻要大手大腳,你不覺得像個敗家子嗎?真要碰上這樣的敗家男人,難道過起日子來你不感到可怕嗎?所以,不光是不要煩他,是不是還要反思一下自己?”
女孩自言自語:“反思自己?”
“對,在內(nèi)心深處反思一下自己,為什么和朋友在一起吃飯你總要買單?為什么和男友在一起你總想出手大方?”
心理探源:讓自己困擾的根源是什么?
這回電話那邊沒有了聲音。也許女孩從來沒想過,在花錢的問題上自己這邊有什么問題,此刻正在沉靜地反思。
這時候,女孩第一次電話咨詢的情形,在我眼前開始回放。
那次,困擾女孩的問題就跟花錢有關,讓女孩困擾的是,自己為什么總想出手大方地幫助別人,用女孩自己的話說總想打腫臉充胖子。溝通后得知,原來,因為父母從小對女孩的過高期望,在女孩心里埋下了一顆自卑的種子,就是沒有建立很好的自我價值感。而這種自我價值感的心理缺失,是讓人很不舒服的,人總要尋找機會獲得補償,而且越是欠缺,越是渴望補償。怎樣才能補償自我價值感的缺失,怎樣獲得心理上的替代滿足?慢慢女孩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當自己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的時候,就感到自己很棒,很英雄,很有面子,很有價值感,而女孩的家境又提供了這樣的條件。于是,女孩總想出手大方地幫助人,從而在取悅于人的同時,獲得自我價值感的補償。
電話心理咨詢中,如果求詢者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咨詢了,就要在適當?shù)臅r候和求詢者一起來回顧前一次通話的內(nèi)容。一來,求詢者的問題可能前后相連,本來就是一個問題,應該先后聯(lián)系起來,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咨詢服務。二來,即使求詢者這次通話談的是新問題,前一次通話的內(nèi)容,也會提供一定的心理背景和內(nèi)在聯(lián)系。
想到此,為了促進女孩的反思,我提醒說:“還記得你第一次咨詢的問題嗎?我留意到你兩次提到‘有面子,你覺得這兩次的問題有聯(lián)系嗎?”
女孩領悟了:“是,我也在想,好像是有聯(lián)系?!?/p>
“那,從這個聯(lián)系中,你能發(fā)現(xiàn)讓自己困擾的根源是什么?”
女孩的話語中有了一種撥云見日的欣喜:“啊,我知道了,我買單,我出手大方,還是打腫臉充胖子?還是想取悅別人找到自我的價值感?對,就是這樣。我所以要買單,就是為了讓朋友高興,讓自己有面子。其實,和男友在一起出手大方也是這樣,讓男友高興,讓自己有面子。”
女孩領悟得很好。這兩次咨詢都涉及大手大腳花錢的問題,都是女孩潛意識里為了取悅于人,為了尋求自我價值感的替代性滿足。雖然上次通過心理咨詢,女孩注意了自我調(diào)整,但是,潛意識里的心理情結還會在一些情況下表現(xiàn)出來。于是,在和男友的交往中,就不由自主地表現(xiàn)出了花錢的大手大腳。隨著兩個人的交往日益增進,了解日益增多,男孩自然也發(fā)現(xiàn)了女孩的這個問題。但是,男孩也弄不清楚女孩的心理情結。兩個交往快一年的人了,已經(jīng)有了彼此自家人的感覺,于是,就出現(xiàn)了男孩對女孩的提醒,就出現(xiàn)了兩個人在花錢問題上不同態(tài)度的困擾。
有些事情,根源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交流了上面的意思,女孩的話語里不再有困擾:“我知道了,我以后不能再責怪男友了,而要繼續(xù)進一步做好自我調(diào)整。謝謝您幫我再一次看清了自己。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