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2018年1月6日,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沙洋中學讀高二的兒子瑞瑞帶回來一張他12月份的月考成績單,總分707.5,排名全校第一,全市第二。自從上高中后,瑞瑞的成績一直很好。上學期,瑞瑞還被評為優(yōu)秀學生。家長會上,不少家長向我取育兒經。我在驚喜之余,不由想到:在瑞瑞的成長過程中,我這個人到中年,心態(tài)依然年輕的“中年少女”媽媽或許對他產生了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瑞瑞小時候,總有層出不窮的花樣提問。我最慣常的應對方式就是對他胡言亂語,什么蝙蝠住在我們家空調里呀,蚊子睡在蜘蛛網上呀,螞蟻吃飽了就欺負蚯蚓呀……我最愛帶著他在樹林里找蟬殼,還告訴他:“這是蟬蛻的薄翼,你可以看見一個精靈舊時的模樣嗎?”瑞瑞呆呆地看著它們,充滿了好奇。
有一回,我閑得無聊,便趁瑞瑞睡午覺時在他臉上畫胡須。睡夢中的瑞瑞任我擺布,很快,一只大花貓就活靈活現(xiàn)。畫完后,我欣賞了一會就去忙自己的事了。瑞瑞睡醒后下樓玩,在玩伴們的哄笑中才明白自己的臉上發(fā)生了什么。他回家對著鏡子一瞧,十分生氣,怎么都不肯原諒我。后來只要一提起這件事,他就會氣哼哼地說:“坑娃專家。”
瑞瑞讀三年級的時候,為了寫作文一事大傷腦筋,常常在書桌前一坐就是半天,愁眉不展、苦惱至極。我看著心疼,便代為捉刀。直到有一天,我心血來潮為他寫了一首詩,老師產生懷疑。深受刺激的瑞瑞回家后堅定地表示以后的作文再也不勞我代筆,他要自己寫,然后讓我?guī)退薷?。慢慢地,瑞瑞的作文越寫越好。五年級時,他的作文已經在報刊上發(fā)表了。
當別的媽媽為了孩子舍不得吃穿時,我卻常和瑞瑞搶東西吃、搶床鋪睡,一副沒大沒小的樣子,還美其名曰“民主”。
瑞瑞搶不過我時就發(fā)牢騷:“你一點都不像‘媽媽!”我笑嘻嘻地辯駁:“因為我是你的朋友啊!”老公很為我的“為老不尊”頭疼,擔心瑞瑞變成不懂得尊重父母、敬重長輩的孩子。實際上,瑞瑞很有禮貌,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我常常以此懟老公:“我只是讓他養(yǎng)成與人平等相處的品德,從沒有讓他不尊重人呀!”
我和瑞瑞像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的許多秘密都率先告訴我,連五年級同班女生寫給他的情書都拿給我看,還讓我替他想招。與一些中規(guī)中矩的父母不同,我從不板著臉孔裝“大人”,更不會高高在上地對孩子指手畫腳。我和瑞瑞一起做游戲,給他最平等的愛,讓他獲得被尊重的感覺。我讓他在嬉笑玩鬧中度過了一個充滿歡樂和驚喜的童年,讓他覺得每一天都值得期待和珍藏。
婚前,我曾因為喜歡唱歌而到別人的樂隊里客串主唱,也曾為了挑戰(zhàn)自己去考保險代理員資格證,還曾為網站寫長篇言情小說……奇奇怪怪的職業(yè)不一而論,細究下來,每一樣工作的嘗試都源自一顆冒險心的召喚。當我向瑞瑞吹噓起自己不走平常路的“豐功偉績”時,他驚得目瞪口呆。
瑞瑞讀初中后,我有了更多的自主時間。一直在居委會工作的我覺得無聊,索性辭職,雷厲風行地選址、裝修,開了一家輔導培訓班,專教小朋友寫作業(yè)。老公責怪我,做決定之前也不做個市場調查,這樣貿然行事太過草率。瑞瑞也替我擔心,生怕我不懂經營,導致生意失敗,難以維持生計。
很快,我就用紅紅火火的事業(yè)將他們的疑慮消除得一干二凈。天馬行空、無所顧忌、想到就去做,說起夢想口若懸河……像我這樣的“中年少女”,成了瑞瑞眼里有魄力有魅力,敢想敢闖的“能人”。
瑞瑞并非天資聰穎型的學生,但他從小就對學習保持著尋根究底的好奇和興趣。在同齡人還在父母的監(jiān)督下被動地向前挪步時,瑞瑞已經走上了自覺自律的拼搏之路。他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強烈的上進心,常常讓我自嘆弗如。
我始終不明白,他這種爆發(fā)式的學習熱情從何而來。直到有一天,瑞瑞開著玩笑說:“你是我的活教材啊——我想和你一樣為夢想而搏。我要拿出嘗試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一戰(zhàn)到底!”
突如其來的夸贊,讓我心花怒放。我不禁“噗嗤”笑出聲來,心想:雖然我從沒和瑞瑞探討過他的夢想,但如今他有自己的方向和追求,一點都不足為奇,我的行為其實早就為他提供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我也總會有意無意地在瑞瑞面前灌輸幾句“雞湯”,既是內心感悟也是為自己打氣:為興趣奔跑的人生,為夢想拼搏的經歷,永遠比那些沉緬于安逸生活、一成不變的人過得更有滋味更豐富。
上高中后,瑞瑞每天行色匆匆,回家后也是分秒必爭地洗漱、刷題或休息,我們全家只能集中在午餐時間交流信息。有時,誰看了某本新書,便會繪聲繪色地分享精彩情節(jié),引發(fā)全家討論;有時,大家一起對網絡熱門事件發(fā)表評論,互相反駁,彼此求證;有時,瑞瑞也會對學校新出臺的某項舉措提出質疑,表達自己的憂慮……
那天不知為了什么事,我和老公爭吵起來,他最后說了句:“你們女人就是‘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
聽了這句偏執(zhí)的話,我又不依不饒地與他理論起來:“愛情要是不落到吃飯、穿衣這些實在的細節(jié)里,是不會長久的。寶馬車是物質的保證,有了物質才有精神追求,任何逾越物質的感情都是枉談。”
看到我倆你一言我一語爭個不休,瑞瑞高聲喊停,清清嗓子開始發(fā)表意見:“我覺得吧,坐在寶馬車里哭說明心情不好,長期抑郁一定會短壽;坐在自行車上笑說明要求不高,對生活不盡力的人總是會率先遭到淘汰。只有坐在寶馬車里笑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p>
我和老公聽完后面面相覷,但細一思考,又覺得好有道理。從前,老公以為瑞瑞將來會變得和我一樣,散漫隨意,熱血沖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瑞瑞的生長卻呈現(xiàn)出另一副模樣——遇事冷靜、善于觀察,看待事物全面客觀,不人云亦云,不被所謂的權威意見左右。
每當老公對此感嘆時,瑞瑞都會一本正經回答:“你們兩人整天進行思想大戰(zhàn),我作為‘第三方,只有客觀、冷靜、公平,才能評判!”
如今,瑞瑞正讀高二,穩(wěn)居全年級第一名的他,經常作為優(yōu)秀學生代表,在國旗下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其實,最讓我滿意的是瑞瑞不僅成績優(yōu)異,還是大家公認的謙和有禮的孩子,他的身上表現(xiàn)出同齡人少有的成熟、大度和包容。
與那些一門心思希望孩子變成自己理想的樣子不同,我從沒苛求過瑞瑞,而是一直讓他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被引領著向前行走。如果非要說有什么育兒秘訣的話,那就是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以一顆熱忱之心擁抱生活。因為只有真正熱愛著生活的孩子,才會愿意為了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