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塵
陳姐的女兒12歲,品學兼優(yōu),但是性格孤僻,討厭與人發(fā)生肢體接觸。有次一起過馬路,陳姐想牽女兒的手,竟被女兒一下子甩開了。后來陳姐發(fā)現(xiàn),同齡的女孩子都喜歡結(jié)伴,而她的女兒卻總是踽踽獨行。
陳姐夫婦不得已,帶她看了心理醫(yī)生。醫(yī)生和女兒聊了幾次,初步得出結(jié)論:幼時孩子長期生活在思想緊張、精神焦慮的狀況下,誘發(fā)了肢體接觸恐懼癥。導致孩子現(xiàn)狀的罪魁禍首,竟是父母的嚴格。
陳姐的女兒一歲多便自己吃飯,上幼兒園起自己洗衣服,和小朋友起沖突只能自己解決。女兒8歲時,有一次回家哭著說:“媽媽,小武欺負我!”陳姐一臉嫌棄:“哭什么,沒出息的樣子,你自己去解決?!焙髞恚⒆釉贈]為任何事情向她求助過。孩子越長大越順從,可看上去一點都不快樂,親子關(guān)系也越來越緊張。想起過去對孩子的嚴格,陳姐后悔不已,然而現(xiàn)在想要孩子敞開心扉,已經(jīng)沒那么容易了。
慣子如殺子,可這里所說的慣,是極端化的嬌慣,是毫無原則的寵溺,是縱容孩子去挑戰(zhàn)別人和社會的底線,而不是,連最基本的愛和支持都不給。
我的好朋友一一,母親早亡,又自小家貧??伤砩?,完全沒有我們想象的自卑、自怨,相反,她很開朗熱情。對于家中單親、貧窮的狀況,毫不忌諱,說起來云淡風輕。
有一次,她講了一件兒時的小事,我聽了觸動很大。一次她家來了一個親戚,拿了一包糖。親戚走后,父親把糖塞給她,然后帶她下地干活。那一整天,她都坐在樹下吃糖,后來舌頭發(fā)疼吃不下了,就把剩下的糖都剝了糖紙泡入水中。父親收工時,看到她正在拿糖水倒地上吸引螞蟻,于是嗔怪了一句:“臭丫頭,寧愿喂螞蟻也不知道給我吃一塊!”
說這件事時,一一的語氣是自責的,她說:“那時我真是不懂事,都不知道主動分一塊給爸爸吃?!笨伤谋砬?,卻格外溫暖柔和,似乎回到了過去,變成那個被父親寵溺著的幸福小孩。
聽完那個故事,我忽然找到了一一出身貧苦卻能豁達平和的原因。因為“慣”,因為父親對她的愛,讓她的內(nèi)心豐富而充盈。
孩子,原本就是用來“慣”的。所謂“慣”,是用愛去富養(yǎng)孩子。被慣大的孩子,才會有勇氣,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請多多地“慣”著孩子吧!趁他還小,還需要,還依賴。在愛中長大的人,才會修得一顆平常心。
(摘自有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