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一些見過的景物曾深深打動過我們的內(nèi)心,令我們久久難忘。那么,就以“一處難忘的景物”為話題,將你印象深刻的景物展現(xiàn)出來吧!
咬著筆尖,你是否有種開口說不出來、動筆寫不出來的感覺呢?或者即使寫出來自己也覺得沒味、沒勁呢?其實,如何對植物、動物、建筑物、自然風光等進行生動描寫,是有講究的,需要學習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學會一些“招數(shù)”的。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作家們經(jīng)典的寫景片段,看看大師們寫景都有什么絕招吧!
作者名片
史萬浩,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語文教師,甘肅省中小學“青年教學能手”、甘肅省“農(nóng)村中小學骨干教師”、涼州區(qū)“教學能手”“十佳班主任”,從事語文教學近30年,有多篇論文發(fā)表。
相思樹是墨綠的,荷葉桐是淺綠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綠的,剛冒尖兒的小草是黃綠的,那些老樹的蒼綠,以及藤蘿植物的嫩綠,熙熙攘攘地擠滿了一山。我慢慢走著,我走在綠之上,我走在綠之間,我走在綠之下,綠在我里,我在綠里。
——張曉風《魔季》
點評:抓重點,突特色
景物描寫重點是要寫出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特點。作者緊緊抓住“綠”,突出綠,強調(diào)綠,讓讀者滿眼都是“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里,相思樹的“墨綠”、荷葉桐的“淺綠”、新生竹子的“翠綠”,以及剛冒尖兒的小草的“黃綠”、 老樹的“蒼綠”、藤蘿植物的“嫩綠”,就是各自區(qū)別于其他植物的“綠”。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老舍《濟南的冬天》
點評:有順序,有條理
景物描寫要選擇合適的描寫順序。老舍先生描寫濟南冬日雪景,從樹尖→山尖→山坡→山腰,依次寫出雪后濟南的四種山上景物,這是按空間順序,用定點換景的方法寫的,給人一種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感覺。
金鞭巖高出峰林之上,與其他山峰迥然不同,從山腳到頂巔,像斧砍刀劈似的,不長樹木,明晃晃,高巍巍,四方形,如一支怒舉的金鞭,直指云霄。尤其令人感到奇異的是,金鞭巖緊靠一座巨峰,巨峰酷似雄鷹,鷹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金鞭巖,氣勢雄勃,這是有名的“神鷹護金鞭”。
——峻青《翠綠的張家界》
點評:有聯(lián)想,有想象
本段由“金鞭巖”想到“斧砍刀劈”, 想到“怒舉的金鞭”,把緊靠金鞭巖的巨峰喻為“雄鷹”,都是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和合理的想象,通過惟妙惟肖地描繪,險峻陡峭的金鞭巖、凌空突兀的巨峰如在眼前。
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乘涼。輕風像一壺老酒,把門前的幾棵樹灌得有點微醉,細小的枝葉擺來擺去,像邁著小醉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旅人。父親就是在這個時候才能顯出他內(nèi)心深處慈祥的一面,寬手巴掌在我的頭上摸來摸去,給我講著小故事。我聽著聽著,往往就睡著了。而母親,總是不時地從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個大大的西瓜,切開,把最大最紅的一牙給我。偶爾她也會哼唱起兒歌。我從來不知道,母親的聲音竟然是如此地美!
——葉梓《夏夜》
點評:融情于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成功的景物描寫,可以將喜怒哀樂表達出來。本段中,作者盡情地描繪記憶中故鄉(xiāng)夏夜的寧靜與祥和,我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言語間透露出來的那種對童年生活的無限懷念和眷戀。這樣寫,很容易打動讀者,引發(fā)讀者與作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
景物描寫是記敘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寫景的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人物和文章的主題,要寫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觀察,對所寫景物有明確、具體的了解。
在具體描寫上,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要注意景物的時令特征和地方特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四時,晝夜早晚;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景色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們在觀察、描寫景物時,就要注意這些特征。
二要注意景物的靜態(tài)、動態(tài)、顏色、大小、數(shù)量的描寫。靜態(tài)描寫是指對景物靜止狀態(tài)的描寫,動態(tài)描寫是指對景物運動狀態(tài)的描寫。寫景物的顏色,就是色澤的描寫。
三要注意景物描寫的立足點和先后次序?!皺M看成嶺側(cè)成峰”,立足點不同,角度不一樣,同樣的景物,寫出來就會有較大的差別。因此,觀察描寫景物就要先選好立足點。
四要按一定的順序,細致有重點地觀察并描寫出來??捎蛇h而近,由上而下,從左及右,從前及后;還可先整體后部分;也可以按照景物出現(xiàn)的時間先后順序來寫。“一處”的范圍不要過大。可寫公園一角,校園一景,門前的小院,公園的噴水池,校園的小花壇,假山等。
最后一定要注意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寫出來,借景抒情,才能使文章變得生動、有趣。
我們的校園,又美麗又整潔。教學大樓是天藍色的三層樓,它的造型非常美觀,像個倒過來的“凹”字,凹進去的地方是教室。每間教室都非常寬敞、明亮。教學大樓兩邊凸出的地方是老師們休息和辦公的地方,還有會議室、實驗室、閱覽室等等。
教學大樓的前面有四個花壇,中間的兩個花壇是菱形的?;▔懊嬗幸粋€操場。操場里面是草坪,像一個綠色的毯子。我們能在這么美好的校園里學習,是多么幸福啊!
——《我們的校園》
點評:這篇作文選材得當,以最能體現(xiàn)學校特點又最有代表性的“教學大樓”、“花壇”、“操場”為重點進行描寫,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雨后的花園之上,是澄澈明凈的蒼穹,如一塊璞玉,亮白通透,寥寥的白云如輕紗般飄浮。煙白色的天空之下,是花園里整齊排列的樹。正值初春,樹木冠上,滿是繁枝,樹葉密密麻麻,相互疊加交錯,樹影憧憧,細碎的白光透過細密的樹葉間隙,散落在瀝青小道上。偶爾有一兩只拳頭般大小的小鳥掠過竹籬的頂上,倏地飛進花園內(nèi),在雨后氤氳的空氣里,如同一兩個小黑點,逐漸線條清晰,潛進細密的葉子里,感受著雨后滿滿的溫濕,只留下仍然回蕩在人們耳邊的拍打翅膀的聲音,迅疾悠然。
——《雨后花園》
點評:多角度、多層次的描寫,是這個片段寫景的亮點。文章選取了雨后花園的 “蒼穹”、“白云”、“樹”、“小鳥”等景物,描寫角度由仰視到平視再到俯視,動靜結(jié)合,突出了雨后花園靜謐澄澈的特點。
過了一會兒,夕陽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它通紅通紅的,上面好像壓了一塊千斤重的鋼板逐漸下墜了。忽然,太陽的下部陷入了天邊的云層里,把云層染成了紫檀色。我知道太陽快要下山了,便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它。一眨眼,太陽只剩下了小半邊的紅臉盤,它好像微笑著對我說:“小朋友,明天見!”說完便搖著頭鉆進了云層里。頓時天邊紅彤彤的,就連我自己也染成了紅色的了。
——《夕陽西下》
點評:小作者觀察仔細,能抓住景物的特點,以時間為順序,有條理有層次地寫出了夕陽西下的最后時刻太陽本身的變化,還寫出云霞色彩的變化,動靜結(jié)合,生動形象。
噴水池外側(cè),是橢圓形的、白色的水泥欄桿。池正中,聳立著一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塑像。瞧,一條歡蹦亂跳的大鯉魚翹著尾鰭,挺著胸脯, 那一片片魚鱗,在陽光下忽閃、忽閃的,真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哩!
——《噴水池》
點評:小作者在描寫景物時充分展開了想象和聯(lián)想,成功運用比喻的手法,一句“真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哩!”巧妙地將寫景與抒情融為一體,情景交融,意趣盎然,憐愛之情溢于言表。
我們走進朱碑亭,只見四周有四根大紅柱子,中間有樓梯。我們沿著樓梯,登上最高層,向四周眺望,東湖美景盡收眼底。向北望去,寬闊的湖面望不到邊;湖面上的飛艇,像一只只飛梭,留下一條條銀白色的彩帶;向南望去,那一排排高大的樓房,擺得整整齊齊。整座磨山,樹木蔥蔥蘢蘢,美不勝收。
——《東湖美》
點評:片段中登亭觀湖既有朱碑亭的靜景,也有飛艇游人的動景,動靜結(jié)合,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