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宣百,劉景巍,唐曉杰,程廣有
(1.吉林省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吉林 長春 130022;2.吉林市松花湖國有林保護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3;3.北華大學林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紫杉(Taxuscuspidata)是紅豆杉科(Taxaceae)紅豆杉屬常綠喬木,是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具有藥用、觀賞和用材等多種用途[1]。在自然界,紫杉對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較高,特別是對水分條件要求嚴格[2]。水分條件是植物生長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影響著植物形態(tài)、生理生化代謝及地理分布范圍,植物對土壤水分脅迫的響應包含著極其復雜的生理生化變化,并形成了受遺傳性制約的適應機制[3-5]。土壤含水量為80 %±5 % 和50 %±5 %處理的土壤水分條件對紫杉幼苗的影響大不。當土壤含水量降到20 %±5 %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則紫杉幼苗葉片的保護酶活性和膜系統(tǒng)會受到傷害,抑制紫杉幼苗的光合作用,甚至導致植株死亡[6]。關(guān)于紫杉葉片結(jié)構(gòu)與生理蒸騰的關(guān)系研究很少。本實驗通過對紫杉葉片進行解剖觀察,檢測水分蒸騰特性,探討葉片結(jié)構(gòu)與水分蒸騰的關(guān)系。
試驗地塊位于吉林市區(qū)內(nèi)松花江邊(126°28′E,43°42′N),該地塊海拔183.4 m。全年≥5 ℃積溫3 049.5 ℃,無霜期130.9 d。全年最高溫35.7 ℃,最低溫-40.3 ℃,平均溫度4.6 ℃。全年降水量703.3 mm,全年日照2 454.7 h。土壤類型為沙壤土,pH5.5~6.5。
試驗地內(nèi)栽植的紫杉人工林,林齡25~30年。長勢基本一致的盆栽(沙壤土)5年生紫杉扦插苗。
分別從人工林樹冠不同方位取1年生和2年生葉片,在顯微鏡和解剖鏡下觀察,計算氣孔數(shù)。
將取樣后的葉片,用FAA固定液固定、切片、顯微觀察、攝影。
采用LI-6400便攜式光合作用測定儀,隨機測定30株盆栽扦插苗功能葉的蒸騰速率,同步測定大氣溫度、葉面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光量子通量密度日變化。
數(shù)據(jù)采用Excel2003整理、SPSS 19.0 分析。
紫杉氣孔分布于葉片背面,如圖1、圖2所示,縱向氣孔線有8~10條,氣孔帶有2條。依據(jù)圍繞每個氣孔的保衛(wèi)細胞數(shù)目,將紫杉葉片氣孔分為四胞型氣孔、五胞型氣孔、六胞型氣孔3種類型。
圖1 紫杉新生葉片氣孔 Fig.1 Neonatal leaf stomata of Taxuscuspidata
圖2 紫杉成熟葉片氣孔 Fig.2 Mature leaf stomata of Taxuscuspidata
氣孔是植物葉片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不同植物氣孔類型和大小與開閉規(guī)律直接影響植物對CO2吸收速率和體內(nèi)水分蒸騰與散失。根據(jù)觀察,紫杉氣孔張開時間多,關(guān)閉時間短,氣孔張開就意味著與外界進行其他交換。如果空氣干燥,葉片內(nèi)水分就會大量蒸騰,長時間生長在干燥環(huán)境下,葉片會因為失水過多而萎蔫,甚至干枯脫落,導致植株死亡。這也是紫杉很難適應東北地區(qū)高溫干燥的室內(nèi)環(huán)境的主要原因。
圖3 紫杉葉片表皮解剖結(jié)構(gòu) Fig.3 Leaf epidermis anatomy of Taxuscuspidata
紫杉葉片橫切面觀察結(jié)果表明,葉片上下表皮各一層細胞,如圖3所示,細胞排列較緊密,上表皮具較薄一層角質(zhì)層,角質(zhì)層平均厚度為1.02 μm,上表皮平均厚度為10.88 μm,下表皮平均厚度為10.94 μm。上下表皮中間為葉肉細胞,新生葉葉肉細胞數(shù)量較少。葉脈有多層細胞,呈放射狀排列,如圖4所示,主脈平均厚度為424.28 μm。
圖4 紫杉主葉脈解剖結(jié)構(gòu) Fig.4 Main vein anatomy of Taxuscuspidata
紫杉葉片蒸騰速率日變化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紫杉葉片蒸騰速率日變化Fig.5 Diurnal change of leaf transpiration rate of Taxuscuspidata
從圖5中可以看出,早晨和傍晚蒸騰速率較低,在中午蒸騰速率到達峰值,氣溫、葉溫、光量子通量密度幾乎都是最高值,此時,我們通過對葉表皮氣孔的觀察后知道,這時葉片氣孔開張度也達到一天中最高值,說明紫杉植株水分蒸騰與溫度、光照強度、氣孔阻力密切相關(guān)。
從表1中可以看出,紫杉平均蒸騰強度和最大蒸騰強度不同月份之間差異較大。從4月到6月逐漸增加,尤其是5月到6月增加幅度更大。氣溫不斷升高是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
葉片氣孔:紫杉氣孔分布于葉片背面,縱向氣孔線有8~10條,氣孔帶有2條。依據(jù)圍繞每個氣孔保衛(wèi)細胞數(shù)目,將紫杉葉片氣孔分為四胞型氣孔、五胞型氣孔、六胞型氣孔3種類型。
葉片結(jié)構(gòu):紫杉葉片表皮無毛,上下表皮各一層細胞,上表皮具較薄一層角質(zhì)層,角質(zhì)層平均厚度為1.02 μm。上下表皮中間為葉肉細胞,新生葉葉肉細胞數(shù)量較少。葉脈有多層細胞,呈放射狀排列,主脈平均厚度為424.28 μm??购的芰^強的植物葉解剖形態(tài)具有角質(zhì)層,或葉肉細胞稠密,具有表皮毛等。紫杉葉片結(jié)構(gòu)顯然不具有抗干旱特征。
表1 紫杉不同月份蒸騰強度
水分蒸騰:紫杉葉片蒸騰速率日變化曲線表現(xiàn)為早晨和傍晚蒸騰速率較低,在中午蒸騰速率到達峰值。紫杉平均蒸騰強度和最大蒸騰強度不同月份之間差異較大,從4月到6月逐漸增加,尤其是5月到6月增加幅度更大。紫杉葉片蒸騰速率與葉表溫度、氣溫、光照強度、空氣相對濕度等密切相關(guān)。葉表溫度和氣溫較高時,蒸騰加強,水分散失快;光照強度高時,增加水分蒸騰;空氣相對濕度低時,葉片內(nèi)部水氣壓高于空氣水氣壓,水分向空氣中散發(fā)。
[1]佟曉杰,方唯碩,周金云,等.東北紅豆杉枝葉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1994,29(1) : 55-60.
[2]張春雨,高露雙,趙亞洲,等.東北紅豆杉雌雄植株徑向生長對鄰體競爭和氣候因子的響應[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9,33(6) : 1177-1183.
[3]DAMIANO R, ROSSANO M. Comparison of water status indicators for young peach trees[J].IrrigationScience, 2003,22(1) : 39-46.
[4]FERNANDEZ R J, REYNOLDS J F. Potential growth and drought tolerance of eight desert grasses[J].Oecologia,2000,123: 90-98.
[5]EGERT M,TEVINI M.Influence of drought on som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ymptomatic for oxidative stress in leaves of chives (Alliumschoenoprasum)[J].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2002,48: 43-49.
[6]鄭理喬,金笑龍,李春生,等.水分脅迫對南方紅豆杉幼苗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1,37(6):8-11.
[7]徐博超,周志強,李威,等.東北紅豆杉幼苗對不同水分條件的光合和生理響應[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34(4):73-78.
[8]任宣百,陸志民.竹柳無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2015,44(6):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