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榮
依我看,我們積攢的,主要是一些目光。
為什么我們記起某些往事時,心上和身上會有溫暖或滾燙的感覺?那肯定是我們的體內,存放著溫暖或滾燙的目光。
為什么我們記起某些場景時,心上和身上會有被碎玻璃扎傷的感覺,甚至會有錐心刺骨的感覺?你鎖定這些場景,在深處找尋,一定能找到幾束兇狠、敵意的目光,或者找到幾縷失望、憂傷、悲涼的目光。從這些目光里,你會想起誰讓你受到傷害,你又讓誰受到傷害。
幾十年里,我見過的人少說也有幾百萬了,而能留在記憶里的,不過是那些欣賞、柔軟、關切、智慧或惡意、冷漠的目光。它們像流星雨或火山灰,都存貯在你內心的巖層里了。幾十年下來,我見過了多少生靈?在記憶里藏得最深的,還是那些與我交換過目光的生命。我曾與大槐樹上的花喜鵲交換過問候的目光。我制止了上樹捉鵲的貓和搗鵲窩的人。它們與我交流,總是溫熱的目光和喜悅的語言,讓我的心充滿喜悅。
身體老了輕了,我們的生命卻反而越來越重。那些好的目光,如寶石珍珠,存放在內心最重要的房間,我們經常于靜夜撫摸它們,回味它們,被它們再次照拂,同時又為無法再次回到那些眼睛面前,表達謝意和敬意,而感到遺憾和痛心;而那些不友好的目光,惡意的、冷漠的,雖說時間已稀釋了它們的份量,然而記憶還是時常被它們襲擊,就如同跋涉過水深火熱,雙腿乃至渾身的骨頭,難免被風濕性疼痛折磨。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比我們的理性要精確得多,理性接納了的,被理性過濾掉的,身體和心靈都悉數收藏,而且原汁原味原質。假如你能勘探你身體內部的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嶺,你將驚異它浩瀚的沉積和收藏,而藏得最深、保鮮保真最好的,正是那一脈脈、一束束、一道道目光。
人生的質量,除了身體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身體內部儲存的目光的質量。
圣人體內,一定存放著高質量的目光。這樣的目光,如水如雪,如雨如棉,如黑夜的燈、冬日的爐火,如嫵媚的青山、雨后的草葉,如月光里展開的大海深沉而博大,如閃電穿透長夜又無聲地消融于長夜……我讀《論語》,讀《莊子》,讀佛經,讀列夫·托爾斯泰,讀到了他們眼睛里的目光,以及內心里儲存的目光。圣人從目光的叢林中走過,從生靈的淚雨血河里趟過,他們的眼睛望見了苦海的深處,望見了生存莽原上傷痛的背影。同時,他們的眼睛又與長夜遠處、星空高處某個神圣的目光對接,于是,一種深達海底又接星辰的偉大心胸展開于他們體內,發(fā)自于人的內心卻蘊藏了宇宙般深廣思想和愛意的目光,終于降臨世間。
于是,我經常問自己:
你的體內該存放怎樣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陸續(xù)凋零,還是在陸續(xù)生長?你如何在紫外線等有害射線頻頻傷害的大地上,捕捉并珍藏那些美好的光線?穿過日漸破敗的森林,你怎樣尋找種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長久地與它對視之后,你是否播種它,并祈禱在雨過天晴的早晨,看見一株嫩芽,噙著淚珠,表達著膽怯的希望?于是,你重新確認,備受欺凌的大地并沒有掉頭遠去,她仍在這里,她用傷口做眼睛,辨認著那些再次向她走來的人們,向她投來怎樣的目光?
我又該向生活,向歷史,向覆蓋著墳墓、隕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樣的目光?我該向那瘦瘦的溪流、細細的泉眼投去怎樣的目光?你看,無家可歸的燕子,怯怯地降落在我的陽臺,怯怯地,以公元前的方言,試探我的心思,試探我對春天的態(tài)度,我該用怎樣的目光問候它或者冷落它?歡迎它或者拒絕它?我該向那山路上跋涉的身影,投去怎樣的目光?我該向雨夜里的燈火,投去怎樣的目光?我看見那棵柳樹,它的每一根手指都在傳遞一種古老而單純的情思,它嫩綠的眼神,那點化過《詩經》、照拂過唐詩、撫慰過宋詞的眼神,又投遞到我的身體上和心上,那么,我該向它投去怎樣感恩的目光?
是的,我收藏著來自歷史、來自自然、來自生活、來自人群的各種各樣的目光。
同時,我投去的目光,也將被收藏,被某棵樹收藏,被某朵花收藏,被某條河流收藏,被某盞燈收藏,被夜半的某顆星收藏,被近處或遠處的某個心靈收藏。
就這樣,我們的目光,改變著白晝的光線,也改變著夜晚的品質,甚至,或多或少地,改變著宇宙的質量……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目光是靈魂的折射,作者以“目光”這一意象為焦點,縱橫古今中外,包攬人情世事,揭示“目光”這一具體表情與內在品質之間的聯系,闡釋他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感悟。文章總體上從“目光”的重量和質量來展開篇章,先說我們的生命越來越重是因為存放了諸多的目光,其中包括了不同質量的目光,在此基礎上,再談存放目光的質量與人生質量的關系。而關于目光這一從量到質的轉換,就自然過渡到人生意義的層面上來,這也是目光一文的寓意所在。作者在述說“目光的質量”時,特意提醒人們怎樣“存放目光”,即要存放那些欣賞、柔軟、關切、智慧等涵養(yǎng)真善美品質的目光;而在如何“投送目光”時,作者更是呼吁人們以熱愛、憐惜、感恩之心對待周圍的世界。在作者看來,美好而有意義的人生,便是存真存善存美,用來涵養(yǎng)美好品質,同時以此真善美之心,對待他人和自然萬物。如若大家都以真善美的心靈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和諧而美好。
【文題延伸】那些涵養(yǎng)心靈的目光;收藏;投放善意……(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