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海博
常言道“女人撐起半邊天”,但有這樣一群女人,她們撐起了家庭的“整個天”。未曾入伍卻與軍人榮辱與共,未穿軍裝卻與軍營血脈相連,她們的名字叫“軍嫂”。
“軍嫂”是光榮和偉大的代名詞,更是默默付出和堅守的同義詞。如果說,軍人是這個世界“歲月靜好”的負(fù)重前行者,那么軍嫂就是軍人家庭安定祥和的守護者。三·八婦女節(jié)到來之際,看看她們用真情和汗水譜寫著屬于她們的“芳華”。
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舉辦十佳好軍嫂評選表彰大會。
赫曉燕不僅是一名軍嫂,還是一名人民警察。丈夫高亮工作繁忙,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家里的柴米油鹽都落在赫曉燕的身上。但她覺得,為了支持丈夫、支持軍人的事業(yè),自己承受再多的重?fù)?dān)、付出再多的辛酸也值得。
軍嫂孫翠這些年和丈夫宋常青同處的時間并不多,閑暇的時候,她用筆記錄下了他們愛情里的點點滴滴,幾年下來寫成了一本厚厚的書,她給這本書取名《幸福來報到》。
胡傳霞是一名隨軍的軍嫂,雖然不用經(jīng)受兩地分居的考驗,但在部隊大院里,一家四口擠在不足60平米的公寓房里,她同樣也獨攬了家中里里外外的重?fù)?dān)。她不后悔當(dāng)初放棄老家的一切跟著丈夫,全力支持丈夫楊龍華的事業(yè)。她認(rèn)為,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軍嫂司振宇和丈夫唐時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但大多數(shù)時間家里也只有她和女兒,為了不讓丈夫在部隊分心走神,她和從來不會因為家里的瑣事向丈夫求助,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個人操持。如今女兒唐司文妍成了她的“好幫手”,能幫她干不少家務(wù)活。
2013年7月,軍嫂吳紅媛的婆婆患中晚期癌癥手術(shù)住院,恰逢甘肅岷縣發(fā)生地震,丈夫張順義接到命令緊急趕赴災(zāi)區(qū)參加救援。面對重癥的婆婆和年幼的兒子以及繁重的工作,她沒有退縮,她接來了自己年邁的母親幫忙照顧孩子,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婆婆,獨自守著病危的婆婆度過了40多個夜晚。
軍嫂李芳芳給部隊的丈夫趙亮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家里的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一個人操心。去年,丈夫在部隊榮立三等功,還被評為基層優(yōu)秀干部,李芳芳覺得這是對她最大的回報,她感到無比自豪。
軍嫂仇艷榮為了支持丈夫臺建華的工作,放棄了曾經(jīng)熟悉的生活,遠離了親人和朋友,跟隨丈夫到駐地生活。仇艷榮說:這些年我們經(jīng)歷過最多的事情就是搬家,丈夫每調(diào)整一次崗位就要搬一次家,一路走來雖然艱辛,但我很知足。
軍嫂陳靜婚后這幾年一直兩地分居,但陳靜從來沒有后悔過,她說:“作為軍人的妻子,我感覺很幸福,盡管沒有那么多花前月下,但軍人有擔(dān)當(dāng)、有情義,受再多的苦和累,我覺得是值得的,
軍嫂陳淼燕是一名普通的小學(xué)教師。有人問過她,“嫁給軍人,不覺得生活有壓力,很不容易么?”陳淼燕毫不猶豫地回答:當(dāng)然有壓力了,沒有壓力怎么才能把屬于我的那半軍功章拿回來??!
2018年元旦前夕,由軍嫂網(wǎng)聯(lián)合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中善公益促進中心共同主辦的“最美軍嫂情、共筑強軍夢”盛典活動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四名軍嫂光榮入選“百名最美軍嫂”名單。
軍嫂,是軍人家庭安定祥和的守護者,軍人的軍功章里,凝結(jié)著軍嫂辛勤的汗水和守望的淚水,別樣的幸福中,綻放著屬于她們特有的“芳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