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涿水謠

2018-03-11 19:55周平安
四川文學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文化

周平安

去過幽燕大地的不少地方,但對其文化的獨特氣質(zhì)很難準確把握。要想探個究竟,或許應深入某地,從這個地方的歷代賢達入手,從悠遠的歷史河床上發(fā)掘其文化的源流。

我把目標鎖定在涿州。涿州在北京的南邊,是一座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上古屬幽州之地,周朝屬燕國,漢時設涿郡,唐時為范陽縣,明清時期先后隸屬北平府、順天府??梢哉f,涿州是典型的幽燕之地,涿州文化也應該是幽燕文化的縮影。所以,我決定沿著涿州歷史的河床,探尋并再現(xiàn)幽燕之激蕩壯闊的文化洪流。

沿著107國道,進到涿州城的西北部,路邊一處開闊地帶,壁立著一段土墻。停下車,爬上去,上面很寬,滿是青黃相間的細草,還夾雜著零星的野花,浸染在暖暖的朝陽下。這段不起眼的土墻就是古涿州殘存的城墻芯。

像去其他北方平原地區(qū)的古城一樣,看風景是需要歷史文化的積淀,是需要搭乘時光隧道機進行上下千年的穿越。

就像現(xiàn)在,想象的通道打開,這段城墻,開始沿著兩個不同方向不斷延伸,轉(zhuǎn)折,延伸,再轉(zhuǎn)折,最終合攏;用磚石把土墻包上,就對古城墻完成了一次復原。于是明景泰初建造的涿州城就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四方還各修一道門,門有樓,南曰“迎恩”,北曰“通濟”,東曰“進德”,西曰“積慶”。

但對這座古城的溯源并不止于明朝。據(jù)考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城墻夯土及暴露的灰坑遺跡中殘存著許多秦漢乃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陶鬲足、陶釜口沿、豆柄等器物殘片。這正好印證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燕境有涿邑的相關(guān)記載。

那么,你自然想到,你腳下的這段土墻,也許同樣有春秋戰(zhàn)國秦漢的遺物,甚至可以有更遠時期的。事實上,距離這城墻北面不遠處的青崗遺址就發(fā)掘出了仰韶時期文化的彩陶器皿。

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元軍俘獲,在被解往大都的途中,路過涿州,也許就是經(jīng)過我站著的這塊土地,寫下了《保涿州三詩·涿鹿》:“我瞻涿鹿野,古來戰(zhàn)蚩尤。軒轅此立極,玉帛朝諸侯。歷歷關(guān)河雁,隨風鳴寒秋。邇來三千年,王氣行幽州?!笨磥恚奶煜榘唁弥輾v史的源頭,追溯到黃帝和蚩尤。

而這依據(jù)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妒酚洝の宓郾炯o》載:“黃帝戰(zhàn)蚩尤于涿鹿”“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涿鹿指何處呢?《史記·集解》引服虔曰:“涿鹿,在涿郡”。東漢班固著《白虎通義》引注“涿音卓,今直隸涿縣。”明代的《歷代通鑒纂要》作注云:“涿鹿乃今涿州。”

傳說涿鹿大戰(zhàn)后,黃帝車裂蚩尤,并把蚩尤的部落分解到各地,每一個遣散地都帶有其尸骨的一部分。涿州作為蚩尤喪身之處,部分尸骨埋于此處。黃帝的孫子顓頊建造古城時,城里建了軒轅祠,把蚩尤冢圈出城外,于是涿州最早的城邑就被設計成“凹字”形。

盡管涿州是否涿鹿古戰(zhàn)場,尚有爭議;也盡管“凹字城”外蚩尤冢的真實性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古涿州人受黃帝部落、蚩尤部落帶來的文明碰撞的影響是可能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涿州舞臺大幕一拉開,上演的就是五千年前的激蕩與豪邁的英雄史劇,這慷慨悲歌就是它的源頭。

從這段古城墻下來,開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們涿州考察的第二站——華陽公園。這所公園規(guī)模很小,似乎太普通了。可是,這里曾經(jīng)有燕國最豪華的延賓館——華陽臺。

模糊了眼前的的景象,幻化出海市蜃樓,我仿佛回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燕國。那時的涿邑屬燕國的轄地,位于燕國初都、中都的南邊,下都的東邊,是富冠海內(nèi)的名城。而這一名城的標志性建筑,是一南一北聳立著的兩座高臺,遙相呼應,像兩顆璀璨的珍珠熠熠奪目。

中國古代有筑高臺之風。高臺的所在往往是王室政治軍事和文化生活的重心。燕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故事就有燕昭王招賢與燕太子丹募客。這兩段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古燕文化的特征,而這兩段故事分別與涿州這兩座高臺有關(guān)。

南邊的展臺遺址,位于東城坊鎮(zhèn),據(jù)說為燕昭王展禮賢士處。當年燕昭王師事郭隗,為他筑宮,以示禮遇天下賢士的胸襟。于是,有樂毅、劇辛、鄒衍、屈景等一大批人才前往燕國,燕昭王均舉行隆重儀式表達敬重之意。并且建高臺筑宮室款待他們。在燕國多處就有納賢的高臺,如北京大興的禮賢臺,涿州的展臺,易水東岸的黃金臺。

歲月的淘洗,風雨的剝蝕,再加上“文革”時期的人為破壞,展臺遺址僅存一些戰(zhàn)國時期的文物殘片,其確切用途尚未得到考證。但這些傳說依稀留下當年多少豪杰薈萃于此的歷史蹤影。正是這批精英的加盟,才創(chuàng)造了弱燕連下強齊七十余城的奇跡。

《登幽州臺歌》的“幽州臺”已不知在何處。但陳子昂懷古的觸點同樣適合于這展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確,高規(guī)格招納賢士、重用人才、為懷揣夢想的英雄提供圓夢的樂土,這樣的君主是難遇更難求呀!

展臺遺址空留一個村名,華陽臺遺址也只余園名,表示這當年的華陽臺就在我們腳下的這座華陽公園里。公園不大,種柳、松、楓、槐等樹種,并處處點綴著色彩絢爛的花卉。一塊石碑上鐫有朱筠的詩《涿州道中·華陽臺》:“城隅西北華陽臺,鎮(zhèn)日猶吹燕國灰。名馬骨存金餅擲,美人手好玉盤來??嘈木咕秃^計,恨事空余生角哀。易水蕭蕭風莫渡,問誰置酒罰深杯?!?/p>

戰(zhàn)國后期,秦王嬴政并吞諸侯,燕國也面臨著岌岌可危的局面。燕太子丹把挽救國家命運的希望寄托在刺客身上。為招募和培植刺客,他建造了華陽臺,并物色到勇士荊軻、樊於期等。太子丹以烹千里馬之肝、斷美人手的精誠換取荊軻等人的俠肝義膽。并演繹一出荊軻刺秦王的千古悲歌。

磨蝕了昔日的高臺,這塊石碑在輕輕地沉吟著往日歌謠:“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面對強秦橫掃六合態(tài)勢,燕國雖小,而敢獨立自存,以一俠士之智勇對抗百萬秦兵,這在人格心理上是何等慷慨激昂,蕩氣回腸。太子丹的精誠與荊軻的義勇,譜寫了燕文化的一段精彩篇章。

離開華陽公園,我們繼續(xù)沿著歷史的長河順流而下,去探訪東漢末年涿郡的文化輝煌——盧植故里。endprint

車行駛在路上,目的地是涿州市清涼寺辦事處,拒馬河畔的盧家場村。路經(jīng)大片大片的田野,穿越一座一座的村莊,到了盧植故里,沿路的墻面處處可見弘揚盧氏文化的宣傳詩文警句。很快,見到一處開闊地帶,有紅墻藍瓦掩映在綠樹叢中,特別醒目,這就是范陽盧氏宗祠。宗祠是追念祖德祖業(yè)、報本溯源的場所,也是凝聚族人同心同德、繼往開來的地方,家族文化賴以傳承。宗祠門緊鎖,我們沒能進去,轉(zhuǎn)而向北,行約100米處,一片樹林,有柏樹、白楊、青松等,這里就是盧植墓的所在。

人們常說,人杰地靈。我以為,應是人杰而后地靈。也就是說,一個旗幟性人物的出現(xiàn),為其所在地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轉(zhuǎn)化為肥沃的文化土壤,并繼而孕育更多優(yōu)秀人才的涌現(xiàn)。盧植就是東漢末年涿郡的旗幟性人物。

東漢末年,屬于亂世之秋。貴族少年涿郡人盧植選擇了“志于學”的人生之路。他遠赴扶風,向大經(jīng)學家馬融學習;并將好友鄭玄也引進到馬融門下?!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做學問,也如同登山,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攬月。如鄭玄,從馬融處學成之后,青出于藍勝于藍,成為經(jīng)學泰斗,其著作成為后來學者研究經(jīng)書的必備參考文獻。

盧植學成辭歸,也在家鄉(xiāng)授徒講學,把儒家文化根植進這些涿州貴族子弟。時光倒流,約兩千年前,拒馬河畔的盧氏私學堂,是華北地區(qū)士人游學的勝地。眾多學生中就有后來的大學者高誘。高誘為《淮南子》《呂氏春秋》的注解,至今還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我讀高誘為這兩部著作所作的序文,字里行間讀出其師盧植治學的使命感,以及盧氏儒學對百家的包容。

眾多的學生中也有后來占據(jù)幽州的軍閥公孫瓚。涿郡太守劉基,將公孫瓚送到盧植處學經(jīng),其實就是經(jīng)世濟民之學,就是做人處事之道。后來劉太守因事犯法,被發(fā)配到越南。公孫瓚出于忠心,陪同前往。路過北芒山時,公孫瓚備好酒肉祭辭自己的祖先,他舉杯祈禱:“以前為人子當盡孝道,而今為人臣當盡忠心,理應隨同太守共赴日南。日南多瘴氣,恐怕不能身還,就此別過列祖列宗?!闭f完又拜了兩拜,在場人無不落淚嘆息。公孫瓚的表現(xiàn)深深地烙上了盧氏文化的印記。

盧植后來外出做官,依然是家鄉(xiāng)青年才俊的精神偶像。如酈道元的先祖酈炎,是東漢末年最優(yōu)秀的詩人,可惜英年早逝。留下的《遺令書》自敘對盧植的態(tài)度是“父事之”,并囑咐孩子“往從之學”。

盧植之所以能成為涿郡乃至全國士人的一面旗幟,不僅是他在經(jīng)學方面的成就,更是因為他有著官場上一般官員最缺乏的政治操守。外戚大將軍竇武迎立漢靈帝,朝廷討論給竇武加封爵位,盧植給竇武寫了一封信,“規(guī)勸”竇武不要接受冊封;董卓凌虐朝廷,乃大會百官于朝堂,議欲廢立,群僚無敢言,植獨抗議不同。

盧植用儒家思想培養(yǎng)門徒,重視家風建設,追求自身純真正大的心靈境界。這種文化通過門徒和子女的共識和推崇而慢慢成為更多人的價值追求,并遺傳下去。沿著文化播種這條線索,我們可以解釋為什么數(shù)百年來,范陽盧氏出將入相,名卿如云,人才輩出。

沿著文化播種這條線索,我們還可以理解為什么他的學生中還突起了一位梟雄——蜀國開創(chuàng)者漢昭烈帝劉備。

繼續(xù)推進我們的文化之旅。目標是欣賞三國文化的奇葩。

涿州最為人知曉的英雄當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劉備和張飛。桃園三結(jié)義更是流芳千古的佳話,也可以說劉關(guān)張故事就是對古燕文化的發(fā)揚與發(fā)展。

涿州市東南的松林店鎮(zhèn)有一個樓桑村,傳說就是劉備出生的地方。村以樓桑命名,源于劉備家院子的東南角生長一棵高五丈余的桑樹?,F(xiàn)在桑樹不在,村名猶存。村莊建有劉備廟——三義宮。三義宮始建于隋代, 明正德三年(1508年)得到修繕并有所擴建。“文革”期間,三義宮大部分被毀,唯宮門尚存。近年涿州市有關(guān)部門按照從前的建筑布局和規(guī)模又給予重建。

宮門是明代的遺物,券上嵌橫石制匾額,上題“敕建三義宮”。陽面刻一個“日”字,陰面刻一個“月”字,暗喻劉、關(guān)、張的精神可與日月同輝。

關(guān)于劉備的故事,大家知道得很多。而我最想發(fā)掘的是劉備身上的文化意蘊。劉備是盧植的學生,但他并不喜歡讀書,那他會從盧植那兒學到什么呢?一個人的志向決定著一個人的學習需求。我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項羽,“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或許劉備也是另有所學。劉備從小就有宏圖大志,所以他需要修得高尚的政治人格,需要獲得儒家王道文化的思想。

從他后來的表現(xiàn)來看,我認為他從涿州的歷史文化那里,從劉備的祖先那里,從東漢大儒盧植那里,獲得了他所需要的東西,通俗點說就是“忠義”文化的精髓。

核心成員相處,以義相聚,生死與共,所以劉關(guān)張是鐵板一塊。這種精誠,讓我想到了太子丹。最重要的是禮賢下士,舉而信之,所以像諸葛亮、龐統(tǒng)等大才奇才都樂于為他效命。這又讓我想到了燕昭王。

社會交往,遵循普世價值,如仁愛寬厚,占據(jù)道德制高點,所以能獲得更多力量的支持。當然,領(lǐng)導者還應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實現(xiàn)理想堅忍不拔的品質(zhì)。這很讓我聯(lián)想到漢高祖劉邦。

組織建設,強調(diào)核心價值觀的構(gòu)建,所以團隊有很強的凝聚力。比如君臣大義,這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蛟S也是盧植平時的諄諄教誨。

在那個弱肉強食、軍閥混戰(zhàn)的時代,一支發(fā)端于涿州的隊伍,靠的是劉備身上的文化軟實力,凝聚了全國的精英,百折不撓,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

三義宮的管理人員對我們說,這里香火很旺。經(jīng)常還有一些企業(yè)老總組織自己的團隊,祭拜劉關(guān)張,想從這里汲取企業(yè)發(fā)展的精神養(yǎng)分。這也足以體現(xiàn)出劉備在幽燕文化譜系中的地位。

距三義宮不遠處,是張飛故里——忠義店。原有張桓侯廟,不知建于何時,現(xiàn)在的廟宇是1991年重新復建的。廊柱上一副楹聯(lián)據(jù)說是乾隆御筆:“雄赳赳嚇碎老曹肝膽,眼睜睜看定漢室江山”。勇武、忠義正是燕人張翼德的耀眼招牌。

離開忠義店,行車十分鐘左右,就到了西道元村,這里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勝地——酈道元故居。endprint

酈道元故居,是1995年重建的,南向,兩進院落。正房內(nèi)塑酈道元坐像,壁畫內(nèi)容為酈氏歷代家族人物。

酈家在涿州的最早祖先就是前文提及的東漢末年的酈炎,炎極具孝心,富有才學,多次被州郡征召入仕,皆因朝政腐敗而拒絕,英年早逝,僅做過右北平從事祭酒。酈道元的父親酈范,在魏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曾經(jīng)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范父親去世后,酈道元繼承爵位,歷任地方和中央的高官,死后,被朝廷追封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

我在參觀酈道元故居時,心中一直有兩個疑惑:酈家在涿州算得上是詩禮傳家的大家族,為什么酈道元在鮮卑族統(tǒng)治的政權(quán)下出仕,是不是其政治節(jié)操有問題呢?另一方面,酈道元為什么要完成《水經(jīng)注》的撰寫?

原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才選拔主要通過察舉、征辟制,很看重族姓閥閱,尤其鮮卑族作為外族統(tǒng)治者,需要得到漢人支持,自然更看重這些世家大族。而這些世家大族,最初并不愿意出來做官,但看到這些外族政權(quán)難以撼動,便退而求其次,通過入仕,逐漸以夏變夷,以保全漢人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北方兩個最大的士族清河崔氏和范陽盧氏都在朝中做官了,特別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段簳ご藓苽鳌诽岬酱藓啤傲粜挠谥贫取⒖坡杉敖?jīng)術(shù)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嘗之禮,豐儉之節(jié),義理可觀”??梢?,他們出來做官,更多的考慮是出于對祖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了解到這樣的政治背景,就可以理解:酈家在鮮卑政權(quán)下為官,不僅不是政治節(jié)操有問題,而恰是一種文化的擔當和歷史的責任。我不能戰(zhàn)勝對手,就融入對手中,并在融入中改造對手。

這也有助于理解酈道元為什么既在政治上很有作為,更在學問上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完整記錄華夏河流山川地貌的《水經(jīng)注》。

他在做官之余,因水以證地,記地以存古。在《水經(jīng)注》里,中華大地是統(tǒng)一的,中國文化是延續(xù)的。他對河流所經(jīng)地區(qū)的山陵、原隰、城邑、關(guān)津等地理特征作了準確的記錄,對與之相關(guān)的歷史事件及人物進行了生動地描述;并搜集采用了不少有關(guān)的民俗謠諺、神話傳說。酈道元想通過本書保存重要而珍貴的地理、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資料,算是對民族、對祖宗的一個交代。

從酈道元故居出來,我又很自然地想到司馬遷,在我的幻象中酈道元與司馬遷重疊了起來,他們走進田野山川,深入到百姓中,沉浸在滿屋的書卷中,做著利在千秋的功業(yè)。

我們驅(qū)車回到了古城的南端起點——范陽路。“范陽”的地名招引我探尋的腳步踏進了唐代。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令安祿山兼任范陽節(jié)度使,兵力九萬一千四百人俱歸安祿山統(tǒng)轄。安祿山出身在遼西朝陽,是胡人,于是大批胡人進入涿州,并任軍隊長官,胡化涿州兵士,涿州越來越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沖擊,表現(xiàn)為如蘇軾在《燕趙論》所評價的特點:“勁勇而沉靖、椎鈍而少文”。

正如中國文學每個時期都有其特殊的文學樣式,如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之類;我覺得中國城市符號性的文化載體每個時期也都不同。而唐代碑石文化就很發(fā)達,碑以載文,文以傳人。

但我在涿州沒有找到唐代留下的碑石遺跡,倒是在河北正定有一“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與涿州一人有關(guān),并折射出“安史之亂”及之后一段時期的文化現(xiàn)象。這人就是李寶臣。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偶像就走什么樣的道路。李寶臣的偶像是安祿山。李寶臣的人生路很大程度上復制了安祿山的人生路。

李寶臣,年輕時,善騎射。認范陽將張鎖高為義父,并更名為張忠志。在盧龍府當軍官,被安祿山重用;安史之亂爆發(fā),他又認安祿山為義父;安祿山死后,歸命于朝,肅宗為籠絡這位回歸的叛將,依然授與故官,并封密云郡公。史思明勢起,忠志復叛歸史思明。思明死,忠志不肯事奉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又歸降王師。反反復復。但李寶臣擁有重鎮(zhèn)和軍隊,又善于作戰(zhàn),朝廷拿他也沒有辦法,只得繼續(xù)籠絡他,拜成德節(jié)度使,賜鐵券許不死,賜姓名曰李寶臣。其時,李寶臣擁有恒、定、易、趙、深、冀、滄七州之地,成為實際上的一方諸侯。李寶臣暮年,因為兒子李惟岳暗懦,諸將不服,就殺掉手下心腹大將二十余人。

李寶臣的一生,見風使舵,或叛或臣,見利忘義,反復無常,卻能竊有土疆,并且能得善終。這的確反映出涿州乃至整個燕趙地域文化上的胡化狀況。最主要特征,就是缺乏道義的堅守,缺乏儒家禮義觀的約束。李寶臣個人某種意義上的成功,恰恰是燕趙文化的重大挫敗。

唐人習詩,可是河北三鎮(zhèn)的燕趙之人尚武偃文。他們崇奉的人生信條是:“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大丈夫?!?/p>

這讓我想到現(xiàn)在一些湖泊遭受外來生物水葫蘆入侵的現(xiàn)象。水葫蘆繁殖速度極快,大量消耗溶解氧,抑制了原有湖泊里生物的正常生長。正如安史之亂,使得敬賢重義的幽燕文化出現(xiàn)了變異。

遼宋時期,元明清時代,沿著這古樓大街也都留下些遺跡,但代表古燕文化個性的成分少了,牽涉到的本地英才似乎也少了?;蛟S這里自從作為燕云十六州之一,淪為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控制區(qū)后,文化衰敗了;或許北方氣候條件逐漸惡化,經(jīng)濟中心也已南移?;蛟S是因為涿州處天子腳下, 文化受到集權(quán)控制,涿州漸漸滑向歷史舞臺的邊緣,文化個性趨向消磨。非獨涿州如此,許多北方名城都有這樣的變化。

伴著夕陽西下,驅(qū)車返京,經(jīng)過清時期的一處遺跡——永濟橋。橫跨于北拒馬河之上,有人說,涿水曾是這拒馬河的一個支流。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笔前?,歲月的煙云也如同涿水,靜靜地流淌,也漸漸地消逝,在涿水的上空化作一首首歌謠。這些歌謠寄寓著英雄的情結(jié)和志士的情懷,承載著涿州燕人的文化基因,構(gòu)成了涿州這個地域文化的特質(zhì),并且也是幽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春風明月今又是,換了人間。我相信,這些古涿州延續(xù)下來的文化基因會被激活和優(yōu)化,這燕趙大地上空將唱響新的歌謠。但我以為唱的不再是悲歌,而是慷慨壯歌。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誰遠誰近?
文化鏡頭
文化生活更豐富了
傳統(tǒng)文化
傳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攝影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文化之間的搖擺
廊坊市| 宿松县| 吴旗县| 泾川县| 柳江县| 运城市| 康马县| 平乐县| 永靖县| 海盐县| 仁寿县| 屯留县| 扬中市| 文成县| 云和县| 开化县| 淮滨县| 阳新县| 龙口市| 博白县| 阳春市| 遂溪县| 常山县| 财经| 彭阳县| 崇州市| 泗阳县| 潮州市| 尚义县| 南昌市| 曲松县| 威海市| 防城港市| 沭阳县| 龙里县| 肥东县| 太康县| 浪卡子县| 离岛区| 华宁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