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桂萍
中學教材中在推導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及外角和的計算公式時,一般采用下列步驟:
首先將一個n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從而得到n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n-2)180°。
再由相鄰外角與內(nèi)角的互補關系得到n邊形的外角和恒為360°的結論,從而也間接地證明了多邊形的外角和與其邊數(shù)多少無關的這一重要性質。
但是,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外角和性質,主要是通過代數(shù)演算而得到的,致使學生甚至一部分教師很難從幾何意義上徹底理解。為了向學生說明其幾何意義,老師們也絞盡腦汁地進行了多種探索,但終是沒能揭示其實質。下面舉兩種常見的解釋方法:
(1)外角變小說:如果一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增加,則一些內(nèi)角便會增大,對應的外角就會隨之變小。這時雖然外角的個數(shù)增加,但由于一些外角變小,使得外角和保持不變。這種說法不能說明外角個數(shù)增加與外角度數(shù)變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因此缺乏說服力。
(2)繞圈說:以圖1為例:將鉛筆尖作為指向,鉛筆的另一端作為始點,先將鉛筆置于圖中多邊形的CD邊上,并沿線段CD指向D點。然后將鉛筆沿線段CD向D點滑移,使始點置于D點,再將鉛筆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到DE邊上并指向E點,此時鉛筆轉過的角度就是∠D的外角。用同樣的操作方法,將鉛筆的始點依次滑移到E、A、B、C各點并旋轉后會發(fā)現(xiàn),鉛筆轉過的總的角度正好是多邊形的各個外角之和,而同時鉛筆也正好旋轉了一整周,即360°。于是得到多邊形的外角和恒為360°而與其邊數(shù)無關的結論。這一解釋方法,雖然形象直觀地直接得到了多邊形外角和的值,但絲毫沒有提及外角和與邊數(shù)之間的變化過程及其相互關聯(lián),因此也不理想。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繞圈法”的一個獨特作用是顛覆本文開頭提到的傳統(tǒng)教材中的“由內(nèi)角和求外角和”的編排順序,改為由外角和求內(nèi)角和:
設n邊形的各個內(nèi)角分別為A1,A2,…An,由上面的繞圈法可知n邊形的外角和恒為360°,又由相鄰外角與內(nèi)角的互補關系,便可以得到計算n邊形外角和的表達式為:
于是,得到n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公式:
這便是由多邊形的外角和推得的熟知的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公式。
特別地,當n=3時,就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為180°。
上述有趣的推證方法,還可以作為學生數(shù)學課外活動的內(nèi)容。
下面給出筆者關于這一問題的純幾何證明方法。
定理:多邊形的外角和與其邊數(shù)無關。
證明:需要說明的是,中學教材中所說的多邊形,都是指簡單的凸多邊形,即各個內(nèi)角均小于180°的簡單的多邊形。
首先看一種最簡單情況:假設多邊形只增加了一條邊,為保證增加一條邊后,多邊形仍是凸多邊形,我們可以過原多邊形的相鄰的兩個頂點,例如A、B兩點,畫一條外凸的弧線(不一定是圓?。鐖D2所示。在弧線上取一點P,連接PA、PB,此時若將P點作為多邊形的一個新頂點,則這個新的多邊形便比原多邊形多了一個頂點和一條邊,從而也就多了一個外角∠MPB。同時,原多邊形在頂點A和點B處的外角也由原來的∠RAB和∠SBA,分別變成∠RAP和∠SBP,分別減小了∠PAB和∠PBA的度數(shù)。
又由于∠MPB同時也是△PAB的外角,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可知:
∠MPB=∠PAB+∠PBA。
這個等式說明:新多邊形增加的那個外角∠MPB的度數(shù),與原來多邊形的兩個外角∠RAB和∠SBA變成新多邊形的外角后減少的度數(shù)(即∠PAB+∠PBA)正好相等,兩者抵消后,使得新舊兩個多邊形的外角和相等。這就證明了當多邊形增加一條邊后,多邊形的外角和保持不變。
若再增加一條邊,證明的方法相同。就是說,不論多邊形增加多少條邊,其外角之和恒保持不變。(反之,若邊數(shù)減少,證明方法類似,只是順序相反。)
由于中學數(shù)學材中研究的是邊數(shù)有限的多邊形,所以,以上步驟就完成了定理的證明。(外角和的值恒為360°的推導,仍可用教材中的方法。)
以上證法的特點是,徹底揭示了問題的本質,即:當一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增加(或減少)時,新增(或減少)的那個外角的度數(shù)恰同與它相鄰的兩個外角減少(或增加)的度數(shù)之和相等而互相抵消,使得多邊形邊數(shù)的改變不會影響其外角和的值(只會影響其內(nèi)角和的值)。此外,本證法還能從幾何圖形的直觀上看清楚外角之間隨著多邊形邊數(shù)改變的變化情況,使得這一長期困擾師生的難題得到徹底解決。
編輯 李博寧